驱动用背压式汽轮机学习培训讲义(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转速表跳机触点闭合,使停机电磁铁激励,实现电气保护停机。 2. 6 调速部 分简介及操作 该部分不再展开 2. 6. 1 调速部分简介 调速部分是由 Woodward TG17 机 械 液 压 调 速 器 ( 或Woodward TG17E 执行器 +电子调节器)、调节连杆和调阀组成。 ( 1) 当机组采用 Woodward TG17 调速器时,原理如 右 图。 TG17 构成如下:内置油箱、齿轮泵、蓄能器、伺服马达、错油门、离心飞轮、反馈杠杆、调速螺钉等。 当汽轮机处于稳定工况时,错油门滑阀处于中间位置,伺服马达活塞下腔 14 油口关闭,高压油不能进入伺服马达活塞下腔,而且伺服马达活塞下腔油也不能泄入油箱,油动机处于稳 定位置。 当外部原因引起汽轮机转速升高时,离心飞轮离心力增大,错油门滑阀上移,伺服马达活塞下腔油口与泄油接通,油压减小,因而伺服马达活塞下移,驱动轴逆时针转动,调节汽阀关小,汽轮机转速下降。 同时,由于驱动轴逆时针转动,使得反馈杠杆下压错油门滑阀,使伺服马达活塞下腔泄油面积减小直至关闭,即错油门滑阀又回到中间位置,伺服马达活塞停止移动,调节汽阀处于新稳定点,汽轮机转速又在一较低点(取决于转速不等率)维持恒定。 反之亦然。 当顺时针旋转机械液压调速器端部的调速螺钉时,反馈杠杆下压错油门滑阀,使伺服马达活塞下腔油口 与高压油接通,高压油进入伺服马达活塞下腔,使之上行,调节汽阀开大、汽轮机转速升高。 同时,因为汽轮机转速升高,离心飞轮离心力增大,错油门滑阀上移,使伺服马达活塞下腔进油面积减小直至关闭,错油门滑阀又回到中间位置,伺服马达活塞停止移动,调节汽阀处于新稳定点。 反之亦然。 ( 2) 当机组采用 TG17E 执行器 +电子调节器时,电子调节器接收来自转速传感器的汽轮机转速信号并与转速给定信号相比较,经调节器计算后输出 20~160mA阀位给定指令到 TG17E 执行器,通过 TG17E 执行器拉动调节汽阀,通过调节汽阀调节进汽量以 控制转速 (负荷 )。 现场安装 与调试 3. 1 执行标准和文件 3. 1. 1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 (汽轮机组篇)和(管道篇) 》 3. 1. 2 《安装使用说明书》(第一 、二 分册) 3. 1. 3 使用单位编制的“安装操作规程” 讲: 汽轮机整体运输至用户,用户现场安装时不必拆开汽缸,油箱底盘安装就位后,前、后轴承座的上半可以拆开以方便清洗、安装。 15 3. 2 安装油箱底盘: 3. 2. 1 预先按总布置图中的“基础孔位”预埋地脚螺栓。 3. 2. 2 按总布置图中“垫铁布置图”安放垫铁,垫铁表面须平整干净,受力均匀。 垫铁调整 错开部分不得超过垫铁有效面积的 25%。 3. 2. 3 将油箱底盘连同前轴承座、后轴承座、汽缸、汽阀总成、齿轮箱(若配备时)等一起吊放到垫铁上。 检查油箱底盘与垫铁结合面的间隙≯ 50μ m。 3. 2. 3 校正机组标高、水平及纵向、横向中心线。 3. 2. 4 将斜垫铁点焊牢,初紧地脚螺栓。 3. 2. 5 盘动转子检查。 3. 3 基础二次灌浆: 3. 3. 1 基础二次灌浆应一次浇完。 3. 3. 2 二次灌浆的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的 50%以前,不允许在机组上拆装重件和进行撞击性工作; 未达到设计强度的 80%,不允许复紧地脚螺栓。 3. 4 按监测控制要求将各测点引线用压板固定,编号记录,引线接入仪表柜及就地接线箱 , 装传感器,调准间隙,引线接入仪表柜。 3. 5 油系统安装 3. 5. 1 汽轮机的外部油管路已在制造厂内安装完毕。 3. 5. 2 Woodward TG17 机械液压调速器(或 Woodward TG17E 执行器)使用前应按照说明书加入干净的透平油 ( 汽轮机油牌: LTSA46)。 3. 5. 3 辅助设备安装按照《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汽轮机组篇)的要求进行。 主要注意: (1) 、轴封冷却器安装高度及疏水管 U 型弯管的高度。 (2) 、按 图纸要求进行汽水管路的安装和连接。 3. 5. 4 管道安装、冲洗按照上述规范的(管道篇)要求进行。 3. 6 油系统安装完毕后,应对油系统循环冲洗。 3. 6. 1 油循环可采用轴承外旁路、轴承内旁路、正常运行油路冲洗方式进行。 16 3. 6. 2 循环冲洗路线一般可分为: a、 轴承进油母管 — 回油母管 — 油箱; b、 轴承进油母管 — 轴承进油和回油管 — 回油母管 — 油箱; c、 油站母管 — 调节系统管路 — 前轴承座。 3. 6. 3 为了能按上述路线进行循环冲洗,需要拆卸一些部件,加装临时管道和切换阀门,具体办法视冲洗方案确定。 讲 : 冲洗 油通过轴承时,须在各轴承进口油管加装临时滤网,滤网规格不低于100 目。 3. 6. 4 油循环一般分为初步冲洗、循环冲洗、运行状态冲洗。 初步冲洗主要检查油系统严密性,并将较大杂物冲出;循环冲洗目的是将油系统中杂物彻底清理干净;运行状态冲洗是在循环冲洗合格后,将整个油系统和调节系统的管路恢复至运行状态,进行最后的冲洗。 讲: 循环冲洗时,用锤击、压缩空气冲击及升降油温措施,提高冲洗效果。 3. 6. 5 油循环达到下列要求时方为合格: a、 从油箱取油样化验,油质透明,含水量合格; b、 各临时滤网,在通油 4 小时后无金属颗粒、铁锈 、砂粒等杂质,纤维体仅有微量。 c、 油循环完毕,拆除各临时滤网。 3. 7 机组启动及停机 3. 7. 1 启动前的准备 (必须切断汽源 ): ( 1) 检查辅助油泵联锁,确认润滑油压联锁点。 ( 2) 开启主汽门,给停机电磁铁通电,确认主汽门快速关闭。 ( 3) 校准调速汽门机械零位(按调节器说明书要求) 3. 7. 2 机组空负荷试验 ( 1) 主汽门前暖管并通过疏水门排掉管道中的水,开启主汽门后疏水、 蒸汽室疏水和汽缸疏水口的阀门。 17 ( 2) 启动辅助油泵,检查并调整润滑油压。 ( 3) 在就地控制模式下,依次按控制面板上的停机、复位、启动键(目 的是使控制器停止后,再次启动进入新的开机状态)。 ( 4) 手动将调速汽门阀杆拉至全开位置,逐渐开启主汽门冲转,匀速将转速提升到 ~800 r/min 稳定 3 分钟,同时检查机组振动情况。 匀速将转速提升到 ~1200 r/min 稳定 3 分钟,同时检查机组振动情况。 ( 5) 逐渐将转速提升到 2200 r/min(此转速为电调控制转速,可根据用户要求,由我厂现场调试人员对程序进行修改)此时调试汽门应开始动作,并逐渐关闭。 ( 6) 待转速稳定后,逐渐开启主汽门均匀将转速提升到 2400~ 2800 r/min时可进行油泵切 换。 通过手动控制油路放油阀,逐渐将管路油压提升至 后马上关闭电动油泵并将其控制开关置于联锁状态,此时油压会迅速下降至 左右,通过手动控制油路放油阀将油压调整到。 ( 7)、可以切换到远控状态,首先将远控给定值设置到和汽轮机实际转速一致,将控制面板上的“就地 /远控”按钮置 于远控状态,即进入远方控制。 ( 8)、逐渐开启主汽门提升转速至 3000 r/min,同时检查机组无异常情况后,将控制面板超速试验开关置于允许状态,继续开启主汽门进行超速试验,当转速升到 3300~3360 r/min 时, 机械危急遮断器飞锤应动作,关闭主汽门停机。 停机后,随着转速的下降,齿轮箱轴头油泵输出的油压会逐渐降低,当油压低于联锁值时,电动油泵应自动启动。 ( 9)、在以上升速和超速试验过程中,如遇到全开主汽门后仍不能达到预期转速的情况,可手动按控制面板上的升速按钮进行均匀升速。 讲: 空负荷开机时,蒸汽冲转带一级 双列复速级叶轮 的转子非常容易, 18 因此,旋动主汽门应控制好节奏,密切关注转子转速。 讲:汽机特点、空负荷及目的以及带负荷开机。 3. 7. 3 机组带水泵启动: ( 1) 主汽门前暖管并通过疏水门排掉管道中的水,开启主汽门 后疏 水、蒸汽室疏水和汽缸疏水口的阀门。 ( 2) 启动辅助油泵,检查并调整润滑油压。 ( 3) 在就地控制模式下,依次按控制面板上的停机、复位、启动键(目 的是使控制器停止后,再次启动进入新的开机状态)。 ( 4) 手动将调速汽门阀杆拉至全开位置,逐渐开启主汽门冲转,匀速将转速提升到 ~800 r/min 稳定 3 分钟,同时检查机组振动情况。 匀速将转速提升到 ~1200 r/min 稳定 3 分钟,同时检查机组振动情况。 ( 5) 逐渐将转速提升到 2200 r/min,此时调试汽门应开始动作,并逐渐关闭,逐渐全开主汽门。 ( 6) 待转速稳定后,手动按控制面板上的升速按钮进行均匀升速到 2400~2800 r/min 时可进行油泵切换。 ( 7) 手动按控制面板上的升速按钮均匀升速到 3000 r。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