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力触探动力触探和冲击振动触探(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自由锤击法进行标贯试验,并减少导向杆与锤之间的摩擦阻力。 避免锤击时偏心和晃动,保持贯入器、探杆、导向杆连接后的垂直度,以保持锤击能量恒定。 4.将贯入器垂直打入试验土层中,锤击速率应小于30击/min。 先打入15cm,不计锤击数,继续贯入,记录每打入10cm的锤击数,累计 30 cm的锤击数即为标准贯入锤击数N。 若遇比较密实的砂土,贯入不足30cm的捶击数已超过50击时,应终止试验,并记录实际贯入深度△S(cm)和累计击数n。 按下式换算成贯入30cm的锤击数N: N=30n/△S5.提出贯入器,将其中土样取出进行鉴别描述、记录,然后换以钻具继续钻进,至下一需要进行试验的深度,再重复上述操作。 ~。 6.在不能保持孔壁稳定的钻孔中进行试验时.应下套管以保护孔壁,但试验深度必须在套管75cm以下;或采用泥浆护壁。 7.最后绘出击数N和贯入深度标高(H)的关系曲线。 见图53。 标准贯入试验SPT记录每打入30cm的锤击数: =。 第四节 影响因素和试验指标的修正一、设备因素 u 穿心锤的形状和质量;二、人为因素p 锤的高度、锤击的速度和操作方法;p 读数量测方法和精度;p 触探孔的垂直程度、探杆的偏斜度,杆侧摩擦;p 钻孔的护壁、清孔。 标准贯入试验一、标贯试验的修正试验的影响因素是很复杂的,其中有些因素可通过标准化的办法使其统一以减少对试验成果的影响,如设备、落锤方法、试验方法等影响因素属于这一类。 但另一些因素如杆长、地下水位、上覆压力等,则是无法人为控制的,因此要进行修正。 1.杆长修正与圆锥动力触探相似,关于试验成果进行杆长修正问题,国内外的意见并不一致。 (1)根据牛顿弹性碰撞理论修正 《建筑地基基础规范》(GBJ7—89)规定,标准贯入试验的贯入深度不宜超过21m。 同时规定,当试验深度大于3m时,实测锤击数N’需按下式进行钻杆长度修正:N=αN’式中,α为修正系数,按表52取值。 杆长(m)163。 3 6912151821253040a (2)日本东海大学宇都马等实测了水平搁置的20m钻杆系统在受锤击时杆顶端与底端的锤击动应力的衰减情况和位移,建议的修正关系如下:当杆长l≤20m时,N=N’;当l>20m时, N=()N’(3)按弹性杆件波动理论修正 当杆长l≥14m时,N=N’(α=);当l14m时,由于输入钻杆的锤击能量随着杆长变短而变小,使锤击值偏大,α偏小,故不作杆长修正。 (4)不作杆长修正《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1999)及《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2)规定不进行杆长修正。 虽然目前有些规范还要进行修正,但国内外研究的总趋势是不再进行杆长修正。 即考虑试验深度处土的围压对试验成果的影响,认为随着土层中上覆压力的增大,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相应增大。 国内对此未予重视(国内不进行校正),国外则作了较多研究,认为应采用下式进行修正:N1=cNN N——实测锤击数;Nl——修正为上覆压力σ’v0=100kPa的锤击数;cN——上覆压力修正系数(见表53)。 3.地下水位影响的修正Terzaghi和Peck(1953)提出对于d10=~,当实测标贯击数N’15时,应按下式进行修正: N=15+(N’15)交通部港口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规范规定,当用N值确定Dr及φ值时对地下水位以下的中、粗砂层的N值宜按下式校正:N=5+N’第五节 试验资料整理与成果应用圆锥动力触探一、实测触探击数每层实测击数的算术平均值。 x脚标代表锤重,分别为10,120等。 式中,— Nx 的平均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