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污箱涵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m3) HK0+~HK1+420 HK1+420~HK3+ HK3+ 合 计 ( 1)水泥混凝土的浇 筑 浇筑水泥混凝土前,应对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进行检查,模板内的杂物,积水和钢筋上的污垢层,清理干净,模板如有缝隙,应填塞严密,模板内面层涂刷脱模剂。 浇筑水泥混凝土前,并应检查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塌落度。 浇筑水泥混凝土时应采用振动器振实,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移动间距不应超过振动器作用半径的 倍。 与侧模保持 5- 10cm 的距离。 插入下层水泥混凝土 5- 10cm。 每一处振动完毕后应慢慢提出振动棒,应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钢筋及其他预埋件。 2)表面振动器的移位间距,应以使 振动器平板能覆盖已振部分 10cm 左右为宜。 3)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水泥混凝土密实为止。 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 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 2)水泥混凝土浇筑应连续进行,如因故发须间断时,其间断时间应小于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或能重塑的时间,间断时间应经试验确定,若超过间断时间,须采取保证质量措施或按工作缝处理。 14 ( 3)施工缝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处理。 1)应凿除水泥混凝土表面的水泥浮浆和松弱层。 但凿除时,混凝土须达到下列强度: a、用水冲洗凿毛时,须达到 ; b、用人工凿除 时,须达到。 2)经凿毛处理的水泥混凝土面,应用水冲洗干净在浇筑次层水泥混凝土前,对垂直施工缝应刷一层水泥净浆,对水平缝应铺一层 1- 2cm 的 1: 2 水泥净浆。 3)重要部位及有防震要求结构或钢筋稀疏的钢筋结构,应在施工缝处插锚固钢筋或石榫,有抗渗要求的施工缝宜作或凹形凸形位置止水带。 4)施工缝为斜面时,应浇筑或凿成台阶状。 5)施工缝处理后,须待处理层水泥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继续浇筑水泥混凝土。 需要达到的强度,一般最低为 ,当结构物为钢筋混凝土时,不得低于。 ( 4)在浇筑过程中或浇筑完成时如水泥混凝土表面泌水较多,须在不扰动已浇筑混凝土条件下采取措施排除,继续浇筑水泥混凝土时,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防止泌水。 ( 5)水泥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对混凝土裸露面应及时进行修整、抹平等,定浆后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或拉毛。 当裸露面面积较大或气候不良时,应加盖防护,但在开始养生时覆盖物不得接触混凝土面。 ( 6)浇筑水泥混凝土期间,应设专人检查支架,模板,钢筋和预埋件等稳固情况,当发现有松动,变形,移位时,应及时处理。 ( 7)浇筑水泥混凝土时,应及时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 15 (十) 、台背回填 台背填土必须涵身混凝土强度达到 100%方可进行回填,回填宽度为箱涵外侧每边宽 2米。 按图纸计算,台背回填方量为 万立方米。 采用设计图纸规定的砂砾作为回填材料,严禁采用草皮土、垃圾和有机土回填。 回填应两个涵台同时对称填筑,分层填筑,分层夯实,每层厚度为 15~ 20cm,施工前在箱涵侧墙墙体上,每隔 20cm 画一道标线以控制回填厚度。 为防止剧烈的冲击,采用小型机具辅以人工对其夯实,如条件允许,采用水夯密实法,以 达到规定的密实度。 台背回填要求密度达到 96%以上。 根据设计要求,雨水箱涵位于机动车道以下时,为了保证压实效果,箱涵其顶面以上50cm 及两侧各 3m 范围内应采用人工 配合打夯机 回填砂砾石;如箱涵顶面以上部分位置的填土高度小于 时,则箱涵其顶面以上 80cm 及两侧各 3m 范围内应全部人工配合打夯机回填砂砾 (机动车道以下范围回填至路床顶面 )。 16 (十一)、检查井施工 箱涵顶部每隔 40m 左右或箱涵转弯处设置检查井,雨水箱涵 检查井 170 座,污水箱涵检查井 78 座, 检查井位于车行道上时,除井盖采用 Φ 700 重型 井盖外,同时应根据需要对检查井上部井圈井筒四周采用加固处理,位于其它地方时采用Φ 700 轻型井盖。 车道下排水检查井井圈加强做法详图 17 一、施工准备 选定好砂、石子、水泥、砖、钢筋等原材料,送样到试验室作原材料试验,依据图纸要求进行试配,现场按照试验室提供的配合比根据现场砂石含水量确定施工配合比。 单个检查井预留孔需要 Φ 16 钢筋 ,踏步钢筋。 二、施工方法 (一)、检查井 砌筑 砌筑井室, 砖墙外露面完整、无缺损,色泽一致、无花斑。 用水冲净基础后,先铺一层砂浆,再压砖砌筑,做到满铺满挤,砖与砖间灰缝保持 1cm, 无空缝;砖体牢固,无松动;砌筑圆润,无拆线;墙面平整、光洁。 砂浆拌合均匀,保证砌筑砖含水量为 10~ 15%,砌体不得有竖向通缝,必须为上、下错缝,内外搭接。 如井身不能一次砌完,在二次砌筑时,将原砖面上的泥土杂物清理干净,然后用水清洗砖面并浸透。 圆井的砌筑,应掌握井墙竖直度和圆顺度;井室几何尺寸 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砌缝 砂浆应 饱满,防止井壁渗水, 确保井 壁密闭性能。 水泥砂浆抹面要掌握厚度、均匀、平整、密实。 抹完后要封闭井口,以保证井室湿润养护,不使抹面面 形 成裂缝、空鼓。 (二 )、踏步和井圈(盖)的安装 踏步也称爬梯,是安装在检查井上供上、下井用的铸铁配件,其材料质量和安装质量关系到上下井的安全和配件的耐久性。 排水管渠的踏步材料,几何尺寸和截面尺寸应符合设计或标准图要求。 使用前并应涂刷两层防腐漆。 踏步应随砌砖、随安装,不得先砌砖后凿洞孔安装。 安装的外露长度,水平间距,垂直间距应符合设计或标准图要求。 安装后砂浆凝固前不能踩踏,以免造成踏步 松 动。 安装井圈(盖)前,应将井墙顶面用水冲刷干净,铺砂浆使井圈与路面 平齐 , 交叉口范围内的检查井井顶高程以交叉口竖向设计为准, 检查井在绿化带内的应高出 绿化带顶面 2cm,以防掩埋。 (三) 检查井台背回填 检查井周,环距井外墙 80cm 范围内,箱涵顶面至路基顶面之间回填中粗砂,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夯实,路基顶面以上 40cm 填充 C20 素混凝土,井圈死角 200 范围内素砼填充浇筑。 18 第十章 质量、安全保证体系 第一节 质量保证体系 一、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本项目将按 ISO9001 质量保证标准进行管理,建立质量保证 体系,使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行为标准化和规范化。 质量保证体系由思想保证、组织保证、技术保证、施工保证、制度保证五大部分组成;检验质量保证体系由人员技术素质保证、执行技术标准保证、仪器设备性能保证、检测环境保证、随机抽样样品保证、检测方法保证六大部分组成,具体内容详见《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质 量 保 证 体 系 经济保证 施工控制保证 技术保证 组织保证 思想保证 经济责任制 优质优酬、奖优罚劣 开展百含、实行质量保险 加强施工现场试验控制充分利用现代化仪器和手段 施工进行自检、互检、交接检 接受甲方人员检查各分项工程取得监理工程师签证 严格按施工程序和技术标准施工 一次性合格率达到 100%,优良率达到 90%以上 施工控制 组织技术学习 推广新技术新工艺 审核图纸 质量定位 技术交底 掌握规范、验标 质量责任制 技术岗位责任制 提高施工能力 项目部质检部及甲方质检 工区 工班小组 总结表彰先进 提高质量意识 全员教育 工班回访 改进工作质量 反 馈 提高工作质量 提高工作质量 提高工作质量 下道工序 提高施工能力 19 质检机构设置情况 由项目经理挂帅和项目副经理、总工程师、质检人员参与组成的质量领导小组是本工程质量管理的最高领导机构,领导和组织实施、兑现本工程质量目标,质检人员 在施工过程中,被授予事先介入权,事后验收权,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