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塑复合板及铝涂层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重点市场建立了办事处,以便于更快捷的与客户沟通,及时解决市场难题,调剂、补充货源,与客户建立更为广泛的业务关系。 (3)选择分销商,是公司在建立市场营销网络时为公司业务发展提供的市场保障措施,即使市场存在再大的障碍,选择实力强大的区域分销商也是迅速占据市场、提高市场份额的有效途径,大大降低公司经营成本,同时也能降低市场经营风险。 促销方式 公司促销的方式要紧紧围绕产品的特殊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举办促销会展 组办各种方式的交流会,通过技术交流的方式 促销,推广公司产品,获得最新技术、市场信息。 一方面有利于扩大业内影响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 公司在经营策略上,注重产品和企业宣传同步,并且致力于提高技术水平,降低生产成本,为国内企业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 公司通过组织信息发布会和其他市场运作性洽谈会,提高企业和产品的知名度,提高客户对产品认知度。 (2)联营分销策略 制定联营分销协议,在全国广招有实力的经销商、分销商、代理商,通过其已有的销售网络,培育自己的市场,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比。 (3)产品宣传 由于产品的特殊性和在行业内的技术领先地位,公 司在广告宣传方面,主要采取平面和立体两种方式。 国内重点专业性杂志的版面广告和技术资料的登载具备最好的广告宣传效果。 产品资料有目标的投递宣传是公司进入市场打另一条捷径,通过有目的的投递宣传产品资料,可以获得第一手的市场反馈信息,同时对企业也有扩大宣传的作用。 (4)利用现代信息手段促销 主要是通过网络、电子邮件、电话、传真等方式进行促销。 网络销售除了经销商网络之外,还有更广阔的网络销售空间,即电脑网络。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电脑网络已经成为企业商务交流、发布信息、获取市场第一手资料的最为简捷方便的途径。 公司目 前正加大网络宣传力度,为公司向国际化经营奠定基础。 (5)参与展会宣传 参加国际、国内行业、生产原料、深加工产品等展览会,并根据不同区域的市场状况,参加不同的展会促销。 扩大企业宣传、提升企业形象,建立健全市场客户网络。 第五章 工程技术方案 第一节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一、 产品方案 铝塑板 主要 是 以铝板 和塑料芯材在一定 工艺条件下,通过专用粘合剂粘结复合而成的板材,主要以铝板、防火阻燃芯材、高压低密度聚乙烯( PE)等 为原料,保护膜、氟碳漆等辅助材料的漆单加工产品,具有高性能的耐候性、高强度的 抗风压性和装饰美观大方性能。 二、 建设规模 本项目建设规模确定为: 年产铝塑复合板 360 万 平方米, 铝涂层板 1300万平方米。 车间建筑面积为 7840平方米 包括 涂层 车间、铝塑复合线车间及其它辅助设施。 三、铝塑板的结构特点 产品规格 标准尺寸:厚度( T): 1mm、 2mm、 3mm、 4mm 宽度( w): 1220mm、 1250mm、 1600mm 长度( L): 2440mm、 050mm 特殊尺寸规格可按客户需求定作 表面涂层:氟碳树脂( PVDF),聚酯树脂( PET)以及其 他仿大理石、仿木纹表层。 芯材:防火阻燃芯材,高压低密度聚乙烯( PE)等。 常规颜色 常规颜色 40多种,特殊颜色可以根据客户要求定做。 第二节 工艺流程及主要设备 一、 工艺流程 化成线 化成线起着清洗铝卷表面附着的一层轧压过程中轧压润滑油、防氧化油脂及各种污垢的作用,并去掉硅、镁、铜等不纯物在铝材表面的沉析。 公司选用德国汉高公司的优质化工原料及技术对铝 卷表面进行化成处理,在铝卷表面形成结构致密的蜂巢状氧化皮膜,使油漆与铝卷通过这一中介物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具有良好的附着力。 精密涂装线 精密涂装线是化成后的铝卷按客户所需涂装各种油漆。 公司涂装采用国际先进的精密三辊逆向滚涂机,在封闭无尘的状态下进行精密涂装,使涂膜厚度和涂层外观质量得到良好控制;烤炉分四区控温烘烤,使涂层的耐溶剂性、硬度、柔韧性均达到最佳状态。 具有良好的光泽性、附着力和抗腐蚀性。 连续热贴复合线 连续热贴复合线是铝塑复合板成形的关键设备,其作用是使铝材、 PE 芯材与高分子膜在连续高热高压的作用下牢固地粘合,形成平整板面。 公司选用进口高分子膜,依靠先进的设备,完美的工艺, 严格的控制,使铝塑复合板具有超强的剥离度,已经超出国际知名品牌的指标。 二、 主要设备 涂装线主要有: PLC 控制喷涂生产线 1 条和主效的前处理系统组成 铝塑复合板连续压出复合设备 自动线 4条 ( ACP1600)。 第二节 主要原材料供应方案 一、原材料及来源 本项 目为年产铝塑复合板 360 万平方米,铝涂层 1300万平方米,铝塑板的主要材料为保护膜、粘结膜、 铝 板 、 高密度聚乙烯 塑料 ( PE) 等。 当地及周边地区原材料供应丰富,特别是茌平县具有实力雄厚的信发铝业,更能保障原材料的供应。 三、动力 燃料 本项目均由茌平信发热电厂 提供热能。 供电 本项目设计配电 1500 千伏两台,新建一座变压器,能解决用电需要。 供水 本项目公司选址于茌平县枣乡街北首,紧邻城关镇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完善,水资源充足,由茌平县自来水公司供应,可满足供水。 供气 本项目天然气有茌平信发热电厂供应,供气方便。 第 六 章 总图运输及 工程方案 第一节 总平面布置及运输 一、总平面布置 总平面布置原则 (1)充分的发挥用地的效能,提高建筑系数,节约用地,妥善处理近期建设于远期发展的关系。 (2)满足生产适用的适用性、合理性、经济性等要求 ,力求总平面布置合理布置合理紧凑。 并符合环保、消防、安全、卫生等要求。 (3)因地制宜的布置厂内交通运输系统,合理组织运输,缩短运输距离,便于相互联系,尽量作到人流、物流各行其道,避免交叉。 经济合理的选择竖向布置形式。 (4)注意厂区内新建各建筑物的建筑艺术处理及其周围环境的协调。 (5)合理地综合布置地上、地下各种工程技术管线。 各建筑单体周围根据建筑物功能特点设置相应绿化及道路,厂房四周考虑了绿化。 各建筑单体和相邻建筑之间至少留有 12m以上的间距,保证消防要求及自然采光、通风、日晒等。 二、运输 生 产用主要原料由供应商通过铁路、公路运入,工业废料通过公路外运,成品由工厂通过公路、铁路运往各地。 厂内运输 厂内主要采用电动平移道轧车、叉车进行运输;厂车间外主要采用叉车运输。 厂外运输 厂外运输主要以铁路、公路运输为主。 本项目所需原辅材料均在当地及周边地区采购供应,大部分由供应商直接运输到厂内;产品销往全国各地,运输依靠社会运力解决。 第 二 节 土建工程方案 一、设计资料 工程地址资料 地震烈度:六度 二、有关现行规范、规定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20) 《建筑结 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2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20)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20) 三、建筑工程方案 新建建筑设计充分利用材料本身的质感和颜色,设计简洁、大方、具有企业建筑特色的现代化车间。 车间厂房建筑面积 7840 平方米,钢结构,主要由涂层车间、铝塑复合线车间等设施组成。 拟建办公用房及宿舍 940 平方米,普通砖混结构。 结构设计 设计依据 (1)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全国地震区烈度区划资料,厂址区域基本烈度为 7 度, 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20) (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72020) (4)人防工程设计规范 (GB73889) (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20)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20) 结构及说明 (1)根据以上规范,并考虑到项目功能要求,本工程拟采用框架结构。 (2)各楼基础采用独立基础。 (3)墙体采用轻型加气 砼切块成空心砖。 装修设计 室内装修一般标准应符合有关规定,主要装修部位: 、公共部分:门厅、走廊采用水磨石地面,卫生间采用防滑地砖贴地面。 、办公区:采用地板砖地面。 内墙面顶棚采用混砂浆抹面,平刷乳胶漆涂料。 、照明设施:公共区采用吸顶节能灯,办公区采用日光灯管。 、门窗:内门采用木质门,窗户采用塑钢窗。 四、防雷、抗震 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Ⅷ度。 各建筑物按Ⅷ度设防烈度进行抗震设计,并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20)及其修订采取抗震设计措施,有关节点按《建筑物 抗震节点详图》 97G329(一 )~ (九 )处理。 第 三 节 给排水及消防 (1)水源 该项目的全部用水从邻近管线就近引接,可满足日常用水。 {2)用水量 根据《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Jl588)的用水定额,本 工程用水量 700m3/ d。 (3)给水系统 室内给水:由管网直接供水,及变频调速给水设备供水,水泵出水设紫外线消毒,进户设总水表。 室外给水:从不同的管网上接两条给水管至 厂 区,并形成 环状给水管网,管网上 设地上式消火栓和适量的绿化洒水栓。 消防 (1)消防用水量 该项目 厂房车间 内设消火栓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按中危险等级设置。 (2)室外消防给水系统 室外消防给水管网与生活给水管网合用,在管网上设地上式 消火栓,供消防车取水及向水泵给水器供水。 (3)室内消防栓系统 室内消火栓系统由消防泵站给水供水,并由变频机组维持系统压力,供水管网为环状。 消火栓给水泵由消火栓按钮直接启动,系统设消防水泵接合器。 排水 本项目的污 水主要是生活污水和雨水,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 院内雨水和广场道路冲刷水采用地面自然漫流方式,通过路边汇水口排入雨水管道,就近排入市政雨水管网。 第 四 节 通风 空调 本项目 通风 空调设计包括通风空调、防烟和排烟设计。 通风 空调的室内、室外空气设计参数及标准 室外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