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牧兴游牧民定居及人工饲草料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社会各项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为进一步加快发展 乌鲁木齐县现代畜牧业和牧区经济,促进全县旅游业的发展,结合县情,针对草场退化、一些核心景区开发实施中需要对牧民进行安置等现状。 自 2020年以来,定居牧民 113户,建设人工饲草料地。 新建兽医站 10个,药浴池 22个,暖圈 2350 座,青贮窖 55 座。 围栏草场 20万亩。 畜牧业生产技术服务组织机构和队伍 乌鲁木齐县人民政府设农牧局行 使 统管畜牧业生产和畜牧业生产技术服务与管理,下设草原站、草原监理所、畜牧兽医站、兽医卫生监督所等事业机构。 全县拥有畜牧、兽医、草原专业技术人员 83人。 畜牧业 畜群种质资源条件 乌鲁木齐县 2020 年末牲畜存栏 万头 (只 ),能繁殖的母畜 万头 (只 ),母畜比例 %,繁殖成活 万头只,繁殖成活率 %。 其中 :绵羊 万只 ,可繁母羊 万只 ,繁殖成活 万 只,繁殖成活率 %。 母畜比例 %;牛 万头 , 可繁母牛 万头,母畜比例 %;山羊 万只 , 可繁母羊 万只,母畜比例 %;奶牛 ,繁殖母牛 万头,可繁母牛比例 %;马 万匹,能繁 22 殖母马 匹,母畜比例 %;骆驼 298 峰,母驼 204峰,可繁母畜比例 %;猪 万头,可繁母猪 万头,可繁母畜比例 %。 乌鲁木齐县南郊牧业和半农半牧业乡镇 2020年牲畜存栏 万头只,可繁母畜 万头只。 分别包括萨尔达坂乡、甘沟乡、 水西沟镇 、板房沟镇、永丰乡、托里乡和草原站。 畜牧业生产情况 乌鲁木齐县围绕着乌鲁木齐市这个畜产品消费大市场,有着悠久的畜禽饲养历史,目前,羊、牛、马已成为全县畜牧业的优势畜种, 种畜资源优势明显。 拥有优良的种群结构,不仅牛羊 马存栏数 量多,而且拥有一定数量的地方良种资源, 成 为杂交优势利用的基础母畜群体。 山区牧业乡镇 气候与 天然草场 资源优势突出 , 具备牛羊生长适宜的气候条件及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 禽 存栏 情况 2020 年末全县各类牲畜存栏 274900 头(只),其中:牛 26791头 (其中奶牛 4087 头 ),驴 1118 头,绵羊 179663 只,山羊 41135只,马 10875 匹,骡 29 匹,骆驼 298 峰,猪 14709 头;家禽存栏 223689羽。 乌鲁木齐县南郊的山区乡镇是草原畜牧业,各类牲畜存栏为250392头(只),占全县总牲畜存栏的 %。 其中主要牲畜存栏:绵羊 174142 只,山羊 41108 只,牛 22566 头,马 10889 匹, 23 驴 1047头。 家禽存栏 98889羽。 2020 年全县年繁殖成活幼畜达 213498 头(只),同比减少3500 头 (只 ),下降 %,其中:牛繁殖成活 12544 头,繁殖成活率为 %;驴繁殖成活 202 头,繁殖成活率为 %;绵羊繁殖成活 148074 只,繁殖成活率为 %;山羊繁殖成活 26515 只,繁殖成活率为 %。 能繁殖 的母畜 208942 头(只 ),同比减少 2400 头 (只 ),下降 %,母畜比例 %,同比增加 个百分点。 全县牧区实现压畜 19600 头(达%)。 2020年全县牲畜出栏 299409 头(只)。 2020 年南郊牲畜出栏 256037 头(只)。 其中 : 牛出栏 13237头,绵羊出栏 203280 只,驴出栏 360 头,马出栏 3517 匹 ,山羊出栏 33674只。 乌鲁木齐县南郊草原畜牧业以突出优质牛羊肉和饲草料基地建设优势,围绕旅游业开发、生态环境保 护、饲草料生产加工,围绕发展旅游支柱产业,压减草原畜牧业,使草原畜牧业向旅游畜牧业转换,实施了牧民定居工程,做好城市周边草原禁牧、重大动物疫病防制、退耕还草与人工草料地建设、暖圈建设等,使畜牧业成为农牧民增收的主渠道作用越来越明显。 24 群 结构 2020 年末全县各类牲畜存栏 274900 头(只),适龄母畜208942 头(只)。 其中:牛 26791 头 (其中奶牛 4087 头 ),占牲畜存栏总数的 %,适龄母牛 17714 头,占牛存栏数的 %;驴 1118 头,占牲畜存栏总数的 %,适龄母驴 429 头,占驴存栏 总数 %;绵羊 179663 只,占牲畜存栏总数的 %,适龄母羊 148625 只,占绵羊存栏总数 %;山羊 41135 只,占牲畜存栏总数的 %,适龄母羊 33013 只,占山羊存栏总数 %;马存栏 10875 匹,另外,骆驼 298 峰,猪 14709 头。 2020 年末乌鲁木齐县南郊各类牲畜存栏 250392 头(只),适龄母畜 198065 头(只)其中:牛 22566 头 (其中奶牛 1890 头 ),占牲畜存栏总数的 %,适龄母牛 13773 头,占牛存栏数 的%;驴 1047 头,占牲畜存栏总数的 %,适龄母驴 415头,占驴存栏总数 %;绵羊 174142 只,占牲畜存栏总数的%,适龄母羊 144568只,占绵羊存栏总数 %;山羊 41108 只,占牲畜存栏总数的 %,适龄母羊 32990 只,占山羊存栏总数 %;马存栏 10889 匹,占牲畜存栏总数的 %;适龄母马 6075只,占马存栏总数 %。 种结构 ( 1)羊 绵羊是乌鲁木齐县饲养的主要畜种, 2020 年末全县存栏绵羊 179859 只 ,约占牲畜总 数的 %,其中:南郊存栏绵羊 25 174142只,占全县绵羊总数的 % ( 2)牛 2020 年末全县存栏牛 26881 头,其中南郊存栏牛 22566 只,占全县牛总数的 %(其中奶牛 1890 头,占南郊牛存栏数的 %)。 ( 3)马 2020 年末马存栏 10889 匹,占牲畜存栏总数的 %;适龄母马 6075只,占马存栏总数 %。 ( 4)山羊 山羊以博格达绒山羊为主, 2020 年末全县存栏山羊 41135只 ,其中南郊山区存栏山羊 41108 只,占全县山羊总数的 %。 群结构 2020 年末全县存栏适龄母畜 208942 头(只) ,占年末存栏数的 %。 其中适龄绵羊 148625 只 ,占适龄母畜的 %;适龄母山羊 33013 只,占 %;适龄母驴 429 头,占 %;适龄母牛 17714头,占 %;适龄母马 6075 匹,占 %。 乌鲁木县南郊 2020 年末存栏适龄母畜 198065 头(只) ,占全县适龄母畜 %。 其中适龄母绵羊 144554 只 ,占适龄母畜的 %;适龄母山羊 32990 只,占 %;适龄母驴 415 头,占 %;适龄母牛 13773 头,占 %;适龄母马 6075 匹,占%。 26 第四章 草地资源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草地资源状况 草场分布 2020年行政区划调整以后,南郊分为大西沟河东与河西两大片区,全县草场类型分布上来看,水平地带型与垂直带型划分类平原草场与山地草场两大类。 平原荒漠草场亚区 该亚区包括永丰公社 —— 托里牧场以北,红湖以西平原区,总面积 1500000 亩,属于南山山前冲积 —— 洪积扇部分,由于多少受到西北冷湿气流的作用,气候的干旱程度较中、东段有所改善,年降水量可达 210毫米左右,干 燥度 ,春、夏、秋三季降雨较多,依次占年总降水量的 %、 %、 %,反 映 仍具有中亚西部荒漠气候的一定特色,地带性土壤为发育在黄土母质上的土质灰漠和沙砾质灰漠土,草场主要由超旱生盐柴类半灌木小蓬、短叶假木贼、蒿类半灌木小蒿、博乐蒿、驼绒藜,在不同土壤基质上组合成不同群落。 从植物的区系成分看,表现中亚荒漠与亚洲中部荒漠的过渡 型。 山区草场主要分布于乌鲁木齐市南郊 50公里处的南山山区,总草场面积 4965208亩。 27 ( 1)南山西部山地草场亚区 该亚区包括西起头屯河,东至梯匈沟 — — 大西沟的整个山区。 由于能够承受较多的西来冷湿气流和受山体高峻、冰川积雪发达以及宽厚的前山发育,对盆地干旱荒漠气候的缓冲与阻隔作用的影响,整个山地气候比较湿润,因而形成较完整的植被垂直带结构。 以甘沟、大西沟山地为代表,典型的草场垂直带谱结构为:山地荒漠草场带、山地干草原草场带、山地草甸草原草场带、山地草甸草场带、高寒草甸草场带和高山裸岩冰雪石质带,森林带与山地草甸带共存。 ( 2)南山东部山地草场亚区 该亚区包括梯匈沟 —— 大西沟以东至白依那满整个山地。 山体平均高度的海拔 21002400 米,由西而东递缓,位于 羊圈沟南部的奥吞布拉克最高可达海拔 2800米。 草场垂直带结构的复杂性,生长植物种类的丰富度、产草量以及生产力的稳定性均较西段山地大为逊色,山体前沿缺乏丘陵低山,起点高程在海拔 1500米以上,垂直带从山地荒漠草原开始,山地荒漠草原,干草原草场十分发育,遍布海拔 15002500 米的整个山地。 海拔 23002800米旱生特征较强的草甸草原所占据,在西段山地同类海拔高程地段发育的山地草甸植被不复出现。 以乌什城、小东沟一带山地为代表,草场的垂直分布规律大致为:荒漠草原带、山地干草原带、山地草甸草原带。 草 场面积与草畜平衡现状 28 乌鲁木齐县土地总面积约 6781436 亩,无效区面积 632262亩,占 %;可利用土地面积 6149174 亩,其中:森林面积 533101亩,占 %;农田 356693 亩,占 %;其它面积 270490亩,占 %;总草场面积 4988890 亩,占 81%;其中:禁牧面积 178660亩,占 %;旅游面积 24317 亩,占 %;极稀蔬植被面积 317950亩,占 %;可利用草场面积 4467963 亩, %;其中:冬草场面积 2020835亩,占 45%,冬 季草场的利用率为 45%;夏草场面积 1187895亩,占 %,夏季草场的利用率为 60%;春秋草场面积 1067580亩,占 %,春秋草场的利用率为 55%;四季草场 81533亩,占 %;天然打草场面积 56206 亩,占 %;人工草场面积 62914亩,占 %。 全县天然放牧场鲜草总产量为 639567594公斤,干草总产量为 262076234 公斤,可利用干草为 132316333 公斤。 羊的日粮,按每天 2 公斤干草计算,全县天然放牧场的理论载畜量为 181255只羊单位。 另外 全县现有天然打草场 56206亩,总鲜草量18783000 公斤,干草总产量 6744720 公斤,可利用干草 5395776公斤,折算理论载畜量为 7391只羊单位,人工草场 62914亩,总产鲜草 23244400公斤,干草 10066240 公斤,可利用干草8052992 公斤,折算理论载畜量为 11031 只羊单位。 可利用农副产品 7334440 公斤,折算理论载畜量为 10047 只羊单位,可利用 29 精料 25550200公斤,折算载畜量为 35000只羊单位,全县草地畜牧业适宜载畜量 244724只羊单位。 全县现有放牧场面积有 4348843亩,而 1982 年全县放牧场面积 4690078 亩,减少 341235 亩,减少 %,适宜载畜量 250016只羊单位,实有载畜量 366177 只羊单位,超载 116161 只羊单位,超载率 %。 2020 年全县适宜载畜量为 2444724 只羊单位,实有载畜量为 408471只羊单位,超载 163747 只羊单位,超载率%。 比 1982 年超载负载相比超载增加 47586 羊单位,超载率又提高 %。 存在的主要问题 主要问题:表现为;一低、二慢、三退、四失平、五 增; 一低:生产力水平低。 据统计草原百亩草场平 均 畜产品产量为;牛羊肉 108 公斤、奶 111 公斤、绒毛 10 公斤。 二慢:建设速度慢。 围栏草场仅占可利用面积的 %、 人工和改良草场仅占可利用面积 %。 三退:草原向退化 方向 发展。 全县现有放牧场面积有 4348843亩,而 1982 年全县放牧场面积 4690078 亩,减少 341235 亩,减少 %,目前严重退化、沙化草场面积占可利用草场总面积 1/3鼠虫害面积占 30%。 全县适宜载畜量 244724 只(羊单位),实有载畜量为 408471 只(羊单位),超载 163747 只( 羊单位)超载 30 率 %,与 1982 年相比超载率又提高 %。 四失平:草畜平衡失调。 乌鲁木齐县长期存在着天然草场载畜量季节不平衡,在草畜不平衡中已经由季节不平衡发展为全年不平衡。 全县放牧场的春秋草场最缺,而绝大部分为荒漠,草原化荒漠类型草场退化最为严重。 一个季节牧场不平衡对其它季节牧场影响最大,造成了各季节草场的不平衡的现状,这种情况春秋两季草场特别明显。 比如;托里乡减少 30. 5%,板房沟乡%,水西沟镇 %,萨尔达坂乡和甘沟乡也不同程度减少,因此牲畜放牧集中在冬夏两 季 草场,特别 是冬季草场,放牧时间长达 8 到 9 个月、造成过量放牧,引起草场生产力的下降和退化。 其次农区畜牧业的发展、农作物成长期间牲畜不能在农田放牧,因此大量牲畜 代 牧或其他形式在牧区草原放牧,从而加重草地负载引起草场退化。 五增:人畜增长过快。 是 草原超载现象严重 ,其 主要原因。 由于近年来人口的迅猛增长,造成人均占有资源量大幅度下降和人口总消耗的大幅度上升,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必然大规模地增加牲畜数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