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指标度量及分析(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标中分子和分母指标的计量单位同时并列,说明现 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 如人口密度用“人 /平 方公里”表示。 11 (二)作用 ,表明现象的发展过程和 发展速度,如经济发展速度等。 ,揭示现象内部特征,如 三次产业结构等。 ,有一 个共同对比的基础,从而观察现象之间的差别程 度,如不同国家(地区)人均 GDP比较等。 情况。 12 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方法 (一)结构相对数 它是在分组的基础上,把各组成部分的数值与总体数值对 比而成,也称为比重,一般用百分数表示,说明总体内部各 部分的构成,如三次产业结构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 (二)比例相对数 它是由一个总体内某一部分数值与另一部分数值相对 比而成,常用系数或倍数表示,它经常把分母数值抽象为 100,如男女性别比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 100%总 体 某 一 部 分 数 值结 构 相 对 数 总 体 全 部 数 值 总 体 内 某 一 部 分 数 值比 例 相 对 数 总 体 内 另 一 部 分 数 值13 (三)比较相对数 它是指同一时期同类现象在不同空间(国家、地区、单 位)相比,揭示现象在不同空间的差异程度。 例如中国与日 本的人均 GDP比较,虽然中国的 GDP总量超过日本,但人均 GDP比较,则差距较大。 其计算公式为: (四)动态相对数 它是指同类现象在不同时期的数值对比,说明现象的发展 变化方向和发展速度,如工业增加值某年比上年相对比的发 展情况。 其计算公式为: 乙地区同类现象数值甲地区某类现象数值比较相对数  报 告 期 指 标 数 值动 态 相 对 数 基 期 指 标 数 值14 (五)强度相对数 它是指某一时间两类性质不同但有联系的指标对比,表明 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 如一个地区的人口数与土地 面积对比,表明该地区的人口密度,如某商店的销售总额与 平均库存额对比,反映该商店的商品流转次数,如某企业的 利税额与资金总额对比,以资金使用利税率反映该企业的资 金使用效率情况。 其计算公式为: 强度指标在计算时,分子和分母指标可以互换,分别计算 正指标和逆指标,如某地区医务人员与该地区人口相对比, 说明该地区每万人拥有多少医务人员,把它的分子和分母指 标互换,则说明每一个医务人员为多少人口服务,两者都说 明该地区医务人员的服务普遍程度。  某 一 指 标 数 值强 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