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工业园区项目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政策均等或普惠的趋势更加明显。 工业园区的政策优势正在逐渐的消失,一方面园区因为土地、劳动力成本的攀升,已引起了资本和生产的部分外流;另一方面,由于园区长期实行一些优惠政策,对优惠政策的依赖惯性仍然很大,市场意识和应对能力不强。 城市整体发展的层面对园区进行布局规划。 主要体现在:( 1)园区布局没有和全市的产业布局很好的结合;( 2)园区布局没有充分与城市发展空间布局结合。 其次,单个园区的发展缺少统一规划。 主要体现在:( 1)基础设施的规划没有超前性,特别是水电的基 础配套设施建设缺少前瞻性;( 2)有些园区内没有制订合理的功能分区规划;( 3)特别是一些大型的综合性工业园区由于有规划而不实施,结果造成园区内功能分布混乱的局面。 目前,中国纺织工业园区一个特点就是数量较多。 但从规模上看,呈现出精品缺乏,一般性园区过多的现象。 运行良好、建设较快、品位较高的不多。 很多纺织工业园区的集聚效应不能充分体现、投入产出比不能有效提高。 城市园区数量多,必然造成平均规模小。 造成规模小的原因主要是园区建设主体的资金不足。 资金不足导致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无法吸引企业入园,阻碍了园区的成长。 很多城市纺织工业园区由于建区条件和基础不同,发展的规模、水平极不平衡。 相当部分园区的产业结构仍属于劳动密集型,整体产业结构还不高,不同程度地存在产业结构雷同、层次低下、项目规模偏小、污染比较严重等普遍问题,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外延型。 以区域经济特色、专业优势为基础的园区较少,综合性、一般性的园区较多。 (三)纺织市场工业园区趋势: 通过培育和发展一批综合性园区和特色工业园区,加快各地块状经济的发展,引导县域经济走专业化道路,为现代制造业基地的构建打下扎实基础。 现代工业园区的未来发展就是要围绕推进新型工业化 、新型城镇化、经济国际化和市场一体化的总体目标,加快形成以科技创新为主导、以优势产业和龙头企业为主导、以中心城市(城镇)为依托、生产力合理布局和产业分工互动发展的竞争格局:按照‚布局优化、用地集约、产业集聚。 、发展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的总体要求,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着力壮大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培植新的财源,增加就业岗位。 真正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带动区、体制和科技创新的试验区、城市发展的新区、与国际接轨的前沿区。 在全国范围内对工业园区的产业规 划、发展规模,布局等进行宏观指导,加快推进县级重点工业园区的发展,发现和培育有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园区,继续加强对全区范围内的产业研究、规模分析和地域空间布局的规划等。 积极发展壮大一批强优企业,引进培育大量中小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做大做强园区的产业基础。 同时,拉伸城镇框架,完善城镇功能,扩大城镇规模,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为鼓励和支持工业园区的体制改革、科技创新、制度变革等方面先行先试,力争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取得突破,鼓励有明确产业发展导向的工业园区实行企业化运作,园区管理部门自身要淡化行政 色彩,提高市场服务意识,为工业园区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强动力,为工业园区的全面改革创新积累经验和作出示范。 这将是工业园区未来发展的趋势。 五、襄城纺织工业园区具备的基础和条件: (一)政府经济规划大环境因素: 今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第 1827号文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的通知》中,明确说明根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批复(国函 [2020]130精神,全面贯彻实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国家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促进区域协调 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出台的又一重大区域性规划,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贯彻实施《规划》,对于深入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中发 {2020}10号,简称中央 10号文件)精神,加快中部地区 “三个基地、一个枢纽 ”建设,有效解决制约中部地区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迈出实质性步伐,实现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中部六省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增强主动性、责任感和紧迫感,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求真务实、注重实效, 全面落实《规划》提出的各项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 《规划》明确了 2020年中部地区崛起的 12项主要量化目标和一系列定性的任务要求,并提出 2020年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总体目标。 中部六省要在实施方案中,对量化指标进行分年度、分地区细分,对有定性要求的工作任务,要转化为具体或量化要求,确保各项工作按期完成。 确实难以量化的目标和任务,要明确工作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要定期督促检查目标落实情况 2020年是《规划》实施的开局之年,要把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部署,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首要任务 、全面推进《规划》实施。 中部六省要加快建立保障规划实施的机制、指定完成规划实施方案,开展编制重点领域规划,组织实施好重大项目,力争在段时间内取得成效。 国务院有 关部分要加大对中部地区的支持力度,制定具体实施意见,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 2020年,中部地区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建设目标,成为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区域内部发展更加协调。 与东西部合作更加紧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基本公共服务趋于均等化、城乡一体化化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支撑全国发展的重要人口和产业承载地。 (二)地域性市 场成熟条件因素: 早在 2020年 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就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崛起中部计划。 时隔六年的 2020年,国家发改委连续下发《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意见》、《促进中部地区城市群发展的指导意见》,中部地区发展的‚政策‛已然来到。 《意见》要求加快中部地区‚三个基地,一个枢纽‛建设,有效解决制约中部地区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迈出实质性步伐,实现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同时,《意见》要求中部各省在 2020年 12月底之前完成《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实施的具体方案,开展重点领域专项 规划的编制工作,上报国家发改委和国务院备案。 《意见》明确提出了中部地区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环鄱阳湖城市群和太原城市圈六大城市群一体化的任务目标和实施纲领。 中部地区六大城市群被赋予先行先试的权利。 《意见》指出,围绕推动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和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允许城市群在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国有企业改革、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就业、职业培训和社会保障体制等方面先行先试。 2020 年以来,国务院相继批复了武汉和郑州两城市 2020年 2020年的城市总体规划。 武汉被确认为‚中部 地区中心城市‛,而郑州也被定位于‚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 纵观中部六省,并未有其他城市被定位于‚中部地区中心城市‛或者‚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因此中部地区两大中心城市格局初步形成。 此前,武汉与郑州为中心城市龙头地位长期争执不下,如今有了定论,武汉成为中部龙头城市,而郑州也坐上‚第二把交椅‛。 相比较而言,武汉的城市实力要强于郑州。 2020年,郑州城市 GDP为 3300亿元,首次跨入‚ 3000亿俱乐部‛;而武汉 2020年 GDP总额达到 4500亿元,要远远高于郑州。 但是就湖北、河南两省实力作比较,湖北 要稍逊于河南。 河南 2020 年GDP为 19367 亿元,而湖北仅有 12961 亿元。 要真正实现中部崛起,城市群的发展成为关键。 《意见》明确提出要重点发展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和太原城市圈等六大城市群,不断壮大城市群的经济实力,增强产业集聚能力,提高城镇化水平,把城市群建成支撑中部地区崛起的核心经济增长极。 本次《意见》提出要在中部地区推动形成‚两纵两横‛的经 济带,其中的‚两横‛经济带分别是指长江经济带和陇海兰新经济带,武汉和郑州作为两个中心城市,恰好位于这两大经济带上。 1998年国务院 批复《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1995~2020)》时,曾明确郑州为‚陇海 — 兰新地带重要的中心城市‛,这次上升为‚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注定郑州将在今后的中部发展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早在 1990年代河南学界就提出了‘中原城市群’的概念,但遗憾的是一直未有机会 上升到国家战略。 如今这一愿望即可达成,目前围绕郑州,上述城市已 初步形成一小时经济圈。 河南规划的中原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以洛阳为副中心,加上开封,形成河南城市发展的第一梯队,而许昌、焦作、新乡作为第二梯队存在。 襄城县位于中原腹地,东倚伏牛山脉之首, 西接黄淮平原东缘,为许昌市属县,辖 6 镇 10乡 434个行政村,面积 897平方公里,耕地 ,总人口 79万,有汉、回、蒙、满、瑶、壮、土、侗、彝 10 个民族。 襄城县春秋时期称‚ 氾 邑‛、‚ 氾 城‛。 公元前 540 年,楚灵王在汜之西北筑新城,周襄王避难曾居汜,故名‚襄城‛。 秦统一六国后,设襄城县,属颖川郡。 自唐贞观元年( 627 年)改属许州,后历代相沿。 1949 年 7月隶属许昌行政区, 1986年改属平顶山市,1997 年 8 月,经国务院批准又划归许昌市管辖。 襄城县旅游资源丰富。 境内古迹名胜遍布,《史记》里‚黄帝 采首山 之铜铸鼎‛的记载在今天首山脚下乾明寺内确有印记;奇秀幽古的紫云山风景区辖‚九山十八峰五湖一条河‛,其更因明代户部尚书李敏在此设立紫云书院而名声大震;始建于唐武德年间的‚中州第一禅林‛乾明寺规模庞大,巍巍壮观;声名远播的道教圣地柏宁岗五岳庙,香客如潮,商贾云集;‚内城外廓‛风格的古城建筑内矗立着两千多年前的春秋古城墙和翁城建筑,身临其境,使人仿佛回到了远古时代;呈带状分布的汝河游览区风景秀丽,如入画中。 襄城旅游业已初步形成了‚一山、一水、一庙、一寺、一古城‛的五大景区格局,其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襄城境内,北汝 河、颍河等 16条河流纵横交错,贯穿全境,地下水资源极为丰富,煤、石油等矿藏储量大而品质高。 气候温和,土地肥沃,盛产粮、烟、蔬菜、瓜果,种类繁多,尤以烟叶种植历史久远,闻名全国,有‚金襄‛之称。 毛泽东等多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曾莅临视察,赞誉、勉励有加,‚烟叶王国‛之美名誉满神州。 襄城县区位、交通优势明显。 自古扼南北道路要冲,通东西舟楫之便,素有‚九省通衢‛之称。 南距煤城平项山 20 公里,北距古都许昌 40 公里,东距内陆特区城市漯河 45 公里,境内铁路纵横交错,四通发达。 漯宝、平禹铁路贯穿境内,东接京广,北通陇海,西连 焦枝。 G311线、 S329线、豫 20 线、 S103 线等国道、省道呈米字形交汇县城,许平南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全县乡、村 公路全部开通,交通便利,信息通达,投资 、投资 亿元的襄城火电厂等一批重点工程相继开工,全县出现了热气腾腾发展经济的大好局面,形成了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浓厚氛围。 而今,襄城县改革开放和招商引资的步伐在不断加大,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区位交通的明显优势,独特优惠的投资环境,使襄城这块热土正焕发出空前的活力。 六、河南襄城县纺织工业园区定位: (一)襄城县纺织工业 园区定位阐述 ★定位为襄城县招商引资的政府重头工业项目: 襄城县产业集聚区功能定位为围绕拉动城市和第三产业发展,引进一批高科技和劳动密集型项目,积极探索‚产城融合‛发展的新路子。 按照产业集聚发展的思路,围绕确立的主导产业,襄城县在该产业集聚区谋划了机电设备制造园、服装制鞋产业园、卫生用品产业园 3个集聚区内的‚园中园‛,围绕主导产业上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吸纳了一批具有产业关联性的企业、项目入驻园区,实施产业集聚发展,进一步完善了全县的工业经济结构。 2020年,襄城县城北产业集聚区被 确定为全省首批 180个重点产业集聚区之一。 经过一年多发展,该产业集聚区实现了快速 发展: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亿元,实现税收 9560 万元。 新上千万元以上项目 39个,完成投资 ,其中新开工工业项目 26 个,完成投资 亿元,新开工基础设施投资项目13 个,完成投资 亿元 从 2020年到 2020年,襄城县生产总值由 亿元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 亿元增至 亿元。 2020 年襄城县实现工业增加值 亿元, 2020 年达到 亿元。 工业对襄城县域经济发展 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 在 2020年襄城县全县,产业集聚区工业增加值占据 90%以上的份额。 这一数字表明,在襄城县的‚工业强县‛之路上,产业集聚区作为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和抓手,正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引领作用,成为该县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一是坚持优质服务立园。 组建园区管理委员会及办公室,对进园落户项目全面推行实施绿色通道及代办制服务,定期召开园区工作例会、项目施工例会、业主座谈会等。 全力推进项目早开工、快建设、早投产。 在园区建设过程中,妥善处理好拆迁安置中的矛盾。 二是走园区企业集群发 展之路。 在引入项目时,要改变过去无条件引进、全盘接收的招商方式,尝试进行有选择招商。 同时,以实现利税增收为目标,着重 引进规模大、牵动性强、技术先进的工业类项目,将同类项目引入特定的范围,促使。纺织工业园区项目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0 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平安城市建设中,海康威视经过多年技术积淀和应用创 新, 开发了 一系列满足 公安行业 需要 的高清智能卡口系统、高清电子警察系统 、车载移动取证系统、单兵移动执法系统 、数字城管系统 和公共安全视频信息管理平台 , 采用高清视频应用、智能视频分析、 GIS 可视化操作、应用 业务 集成 等技术手段, 实现城市视频监控资源的无缝集成, 是 一套适合实战应用的
四、若 ( ) 0 , πfx 在连续, ,1)(,2)0( ff 证明: π0[ ( ) ( ) ] sin d 3f x f x x x . 一、 1 . !!!)!1(nn ; 2 . 2!!!)!1( nn; 3 . e21 ; 4 . )1(41 2e ; 5 . 23ln21)9341( . 二、 1 . 211cos1s i n
矩使机身绕 y 轴旋转(方向如图所示),同理,当电机 1 的转速下降 ,电机 3 的转速上升,机身便绕 y 轴向另一个方向旋转,实现飞行器的俯仰运动。 ( 3)滚转运动:与图 b 的原理相同,在图 c 中,改变电机 2 和电机 4 的转速,保持电机 1 和电机 3 的转速不变,则可使机身绕 x 轴旋转(正向和反向),实现飞行器的滚转运动。 ( 4)偏航运动
4. 4机手或 QC开具成品进仓单,放入缠绕膜中,由叉车工运出生产线,进入成品堆放区。 4. 5机手 QC对于生产用剩的包材及原纸 ,应清点数量 ,放入原包材纸箱中 ,原纸用塑料膜包扎好,并注明包材的名称 ,数量 ,清点人 ,日期。 4. 6机手、包装员工将转线前的原材料及辅助清点后送出生产线,放入指定的包材柜及夹具柜中,要求中包膜 、夹具摆放整齐,中包膜纸箱用胶带纸封
建筑面积大、工程量大、单体建构筑物多、工期较紧。 故在进度计划方面必须做好周密安排,合理分段,组织交叉作业,使许多工序能得以穿插进行,做到忙而不乱,快速进行。 整个工程按热电站和联合厂房分为两个大的功能区进行独立作业,安排 17 两支作业队伍进行施工。 热电站以锅炉间、煤仓间、汽机间为主要工作,首先进行锅炉基础及汽机基础施工,以确保锅炉 设备的安装,上部结构以汽机间桁车梁为主要工作
理站冲沙兼放空 排沙管 16 部分外排。 ( 2) 供水系统 煤矿供水系统共分为 3 个系统,即生活用水供水系统、生产用水供水系统和消防用水系统。 供水系统见下图: 图 23 供水系统图 建设项目业主提出的退水方案 根据 《纳雍县兴坝田煤矿开采方案设计说明书》, 建设项目退水包括生活污水、矿井排水和雨水淋溶水,设 一退水口, 退水口位于工业广场东侧 海坝河左岸, 地理坐标为: X=2955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