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山水库设计工作报告原稿(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10 渗流计算结果表 上游水位 (m) 排水起点浸 润线高度 (m) 排水起点浸 润线高程 (m) 单宽渗流量 (m3/d178。 m) 正常蓄水位 设计洪水位 校核洪水位 渗透稳定分析 大坝坝体土为粉质粘土,坝基为砂砾石层。 现只校核管涌、流土两种渗透变形形式。 ( 1)渗透坡降计算 渗透坡降采用水力学方法近似确 定,经计算,正常蓄水位时 J=, 30 年设计洪水位时 J=,三百年一遇洪水位时 J=。 ② 允许坡降确定及渗流稳定分析 发生流土的临界坡降和允许坡降计算公式分别为: Jk=( G1)( 1n) [J]= Jk/K′ 经计算坝体允许坡降 [J]=。 将渗透坡降和允许坡降比较后可知,坝基土与坝体土在三组水位下均不会发生流土。 11 坝坡稳定计算 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坝坡稳定计算时考虑以下五种工况, ( 1)上游正常蓄水位,下游水位为零时下游坝 坡的稳定计算。 ( 2)上游三十年设计水位,下游水位为零时下游坝坡的稳定计算。 ( 3)上游三百年校核洪水位,下游水位为零时下游坝坡的稳定计算。 ( 4)上游库水位从三十年设计洪水位骤降至正常蓄水位时上游坝坡的稳定计算。 ( 5)上游库水位从三百年校核洪水位骤降至正常蓄水位时上游坝坡的稳定计算。 坝坡稳定按计算方法为刚体极限平衡法,采用北京理正软件设计研究所《边坡稳定设计软件》( 版)计算。 通过程序自动收索,求得不同工况的最不利滑动面的圆心坐标、滑弧半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土料参数根据 对米山水库大坝进行的土工试验成果选取。 考虑到水位降落时,土体产生附加孔隙水压力的影响,因此有效强度指标φˊ、 Cˊ值都选用了土工试验的较小值。 各种工况下大坝坝坡抗滑稳定最小安全系数计算结果下 12 表。 计算结果显示,各种工况下大坝上、下游坝坡均满足抗滑稳定要求。 大坝边坡稳定计算成果表 工 况 最不利滑动面滑弧半径( m) 滑动面圆 心坐标 典型剖面最小安全系数 规范规定值 X(m) y(m) 下游坝坡 校核洪水位 设计洪水位 正常蓄水位 m 上游坝坡 设计洪水位骤降至正常蓄水位 ~ 校核洪水位骤降至正常蓄水位 ~ 溢洪道工程 溢洪道布置在大坝左岸的土基上,由 引渠段、宽顶堰段、泄槽段、消力池段、海漫段组成,溢洪道总长 218m。 引渠段:桩号 0+000~ 0+。 桩号 0+000 处宽 m,桩号 0+ 处宽 21m。 底板为 50cm厚的 ,底坡为 0,右侧墙为半径 1/4 圆弧重力式挡土墙。 两边墙墙顶高程 ,顶宽 ,背坡 1:,为 浆砌块石结构。 右侧边墙延长至坝顶桩号 0+940处。 宽顶堰段:桩号 0+~ 0+。 堰顶高程 ,宽 21m,底板为 1m 厚的 ,两侧边墙为 13 块石重力式挡土墙,墙顶高程 ,顶宽 ,背坡 1:。 堰上设人字闸 ,闸顶高程。 人字闸为 C20 钢筋混凝土结构,共 14 孔,每孔 , 泄槽段:桩号 0+~ 0+175m。 交通桥横跨泄槽段,位于桩号 0+~ 0+027 间。 泄槽宽度保持 21m 不变,底坡为。 该段横断面为矩形,桩号 0+~ 0+100m 底板为 厚的 ,桩号 0+100~ 0+175m底板为 C20钢筋混凝土结构,下设 20cm 厚碎石垫 层;边墙为重力式挡土墙,采用 浆砌块石结构,墙高从 渐变至 ,顶宽 ,背坡 1:。 消力池段:桩号 0+175~ 0+193m。 消能形式为底流消能,横断面为矩形。 消力池宽 21m,池深 ,沿泄槽方向池长15m,池底高程。 底板厚 1m,下部为 厚的 浆砌块石,上部为 厚的 C20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间设φ20 锚筋加强连接。 锚筋采用梅花形布置,间距 2179。 2m;侧墙高,顶宽 ,背坡 1:,为 浆砌块石重力式挡土墙。 海漫段:桩号 0+193~ 0+218m。 底坡为 ,横断面形式由矩形渐变为梯形。 底板为 1m 厚铅丝笼块石,边墙为 浆砌块石结构,从 m 高的重力式挡土墙渐变为高 m 的护坡,厚。 梯形断面底宽 15 m,边坡为 1:。 对海漫段下游仅进行开挖疏通,将溢洪道宣泄的洪水安全送入下游,其长度不计入溢洪道总长。 14 溢洪道底板与边墙接触左右侧各设一条纵缝,浆砌块石底板及边墙每 20m设一道横缝,混凝土底板每 10m设一道横缝,采用三毡四油填缝,橡胶止水带止水。 在横缝下设φ 150mm 的排水缸瓦管,纵 缝下设φ 250mm 的排水缸瓦管,缸瓦管四周采用粗砂反滤料回填,纵横排水管相通,通过纵向排水管将水排向下游。 ( 1)计算工况 ① 设计洪水情况:水位为 ,泄量为 231m3/s。 ② 校核洪水情况:水位为 ,泄量为 382m3/s。 ( 2)水面线计算 采用《溢洪道设计规范》( SL2532020)中计算公式,按分段求和法对溢洪道泄槽的水面线进行推求。 ( 3)掺气水深计算 根据《溢洪道设计规范》( SL2532020)中掺气水深计算公式计算。 ( 4) 边墙高度确定 设计情况下边墙高度为掺气水深加 超高,校核情况下边墙高度为掺气水深加 超高,取较大值为采用边墙高度。 15 经对最大断面挡土墙进行稳定计算可知,其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为 ,抗倾稳定安全系数为 ,均满足规范要求。 消力池按 30 年一遇洪水设计,池宽 21m,池长 15m。 ( 1)水流衔接状态的判别 ① 收缩水深 h1计算 根据《溢洪道设计规范》( SL2532020),收缩水深 h1按 30年一遇校核洪水水面线推求,求得 h1=。 ② 跃后水深 h2计算 跃后水深计算 值 h2=, h2>。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