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技工学校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日最大降水量 多年最大积雪深度 280毫米 蒸发量: 多年平均蒸发量 年最大蒸发量 毫米 年最小蒸发量 毫米 风向风速: 主导风向 北风 夏季主导风向 东南风 全年日照时数 :20202190 小时。 无霜期 :225227 天,由北向南递增。 地下水位 810米,常年平均水位 9米。 四、城镇规划及社会环境条件 A 农业基础较好,是久负盛名的鱼米之乡,已先后建成了 11 个国家级商品粮、优质棉、“两高一优”示范区和名特水产品、畜禽、林果生产基地,培植了 A 麻糖米酒、安陆银杏、汉川水产、南大市场等10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集团, A 农业正在进一步向基地化、产业化方向发展。 工业初具规模。 目前已形成了汽车、盐磷化工、食品、建材建筑 4 大支柱产业。 在全市国民经济快速稳步发展的同时,各项社 22 / 53 会事业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滚子河东部的高新产业园、南大工 业园、永安货场区建设已初具规模。 京珠高速公路、 316国道复线, 107国道复线已建成,城市区域交通条件发生显著变化,城市向东发展引力增强,城市用地跨越滚子河向东发展。 五、交通运输条件 A 交通区位优越。 京广、汉渝两条铁路, 10 316 国道,已经建成的京珠高速公路和正在施工的孝襄高速公路贯穿全市,省道、市县区域干线纵横其间,公路密度居全省之冠,汉江等 23条江河直通长江,构成了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 本项目可利用现有公路,材料运输可以充分利用现有道路直达工地。 材料运输均采用汽车运输。 六、公用设施社会依托 条件 A 电力设施齐备。 境内有汉川 120 万千瓦发电厂,有 220千伏变电站 4座, 110千伏变电站 19座, 35千伏变电站 78座,八汊洼 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基本完工。 A 通讯设施先进。 所有县市区开通了国际国内长途直拨电话、无线寻呼以及分组交换电子信箱等业务,构成了光缆、微波、无线、程控等多种现代化通信网络。 七、防洪、防潮、排涝实施条件 项目建设地附近有城市下水道,排水方便;项目区已纳入城市总体防洪、排涝实施规划。 八、施工条件 23 / 53 该项目 拟选 在槐荫大道南侧该校校区建设。 A市第一技工学校在总体规划中已做过规划, 经现场勘察,建设场地可以满足施工需要;该校水、电供应充足;附近有 1 条城市下水道,排水方便;校外是市区主要交通道路,运输方便,建设便利。 第三节 场址推荐方案 一、场址推荐 项目场址 拟选在 槐荫大道南侧该校校区建设。 建设部分实现功能分区,充分发挥其资源效应。 在总体规划中已做过规划,经现场踏勘,建设场地平整,可以满足施工需要;该院水、电供应充足;附近有城市下水道,排水方便;院外是市区主要交通道路,运输方便,建设便利。 二、拟选场址技术经济指标 见《拟选场址技术经济指标表》: 24 / 53 拟选场址技术经济指标 序号 建址经济指标 项目 技术指标 1 建筑占地面积 2 建址地貌特征 前后无障碍物,场地平整 3 工程地质 较好 4 交通运输条件 在城区,运输方便 5 供水 用该市自来水 6 排水 用市政公共管道排水 7 供电 稳定充足 8 生活、福利设施条件 距市区商业网点、文教区及其他公共设施近 9 周围环境及相互影响 无明显不利影响 25 / 53 第五章 工程总体方案 一、总体规划设计方案原则 学校本着“科学、文化、艺术、园林”的规划指导思想,使学校具有现代科技的氛围 ,历史与现代文化的缩影,艺术与哲学的表现;有园林式的绿化衬托,在总体规划结构上把握与周边环境的关系,使之体现新时代社会思想,保持环境的整体性。 以高雅、独特、多层次、全方位的校园空间序列来定位总的格调,创造与人亲和、富有韵律,供师生工作学习及日常生活的主次不同、大小各异的空间环境,其总体规划布局充分体现自身特色,利用自然景观,创造人文景观,倡导具有时代气息的校园新文化。 以传统文化和艺术特色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作为建筑设计指导思想,并注重运用技术化与智能化设计,以清新典雅的校园环境和别具一格的建筑群来设计一流 的学校校区。 合理布局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并结合地形地貌特点,科学地安排校区的功能分区,突出 教学 楼的中心地位。 按学科功能相近的特点考虑各建筑组团的布局,以利于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教学与生活既相互独立同时也联系便捷。 整体化的建筑群体有利于集中建筑用地,留出更多的大面积绿化用地,提高校园环境质量。 便于设施的共享使用和管理。 具有更大的弹性 ,可根据学科的发展灵活调整各用房。 以规划、景观、建筑三位一体的整体化校园设计手法,从城市到校园,从整个校园的生态环境到建筑组群,到建筑内部庭院,营造多层次的园林空间。 以绿色生态为主,合理、艺术的利用园林、水体、 26 / 53 山石建造景观系统,形成一个特色的景观园林式学校。 立足于提高修养,陶冶情操,起到 环境育人 的作用。 强调生态和环境优先的理念,构筑整个校园生态系统。 尊重自然生态优先结合地域、地区特点,以高起点的环境艺术及景观设计创造一个现代化态的生校园环境。 强调 以人为本 的设计理念,同时体现在 :满足教学,实验,生活的需求。 满足交流、活动、休闲的需求。 满足方便、安全的需求。 建筑的单体设计尺度宜人,以现代建筑艺术为主要建筑特征,在体现时代特色的同时形成校园的独特个性。 反映教育智能化、信息化的特点,改善各系独立封闭的布置,把单幢布置与集中布局相结合,以适应学科交叉的教学、实验模式,创造一个资源共享,联系便捷的智能型校园的教学与实训环境,体现学科间的密切联系与交融。 在规划布局,外部空间上均体现网络化的特点,营造流通、交流、接触方便的交往空间,体现激励思想,创造知识的环境特点。 建筑形态以现代的建筑语言为主要手段,单体建筑着力探索新风格和新形式。 整体建筑布局以网络式、组团式为主,形成一个系统的教学整体。 二、总平面布局及功能分区 学校规划设计方案采用了单元组团式的规划方式,将校园规划分为:教学活动区、学生住宅区、行政办公区。 各个功能区围绕叠漫水景观及中心绿化带布置,相互之间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教学活动区布置于场地中心相对右侧,并列式排放,以获得优良的景观和相对 27 / 53 安静的教学环境。 学科之间的交流与整合 , 边缘学科的产生 , 督促教学中心区的布局模式走向集中化。 本方案采用系统式教学区布局 , 使各系统既相对独立易于管理 , 又方便交流资源共享。 通过相对的集中布局 , 规划有效地实现了土地的充分利用与预留发展。 全校区建筑群以南北向轴线分隔。 西侧入口处设 叠漫 水景观及中心绿化带,形成绿色景观;北侧设有行政办公楼;南侧设有教学实验工厂。 南侧为教学活动区,由北至南,呈并列式布局, 利于资源共享。 三、交通流线分析 交通流线规划实行区域性人车分流。 道路系统采用一条近似方形的主环路围绕 叠漫水景观及中心绿化带 ,教学区成为步行区 (消防车除外 )。 主环道的外侧由次一级的道路形成小环状系统,各区域内同样为步行区。 这样的道路系统布局,可以实现具操作性的人车分流,同时可以使主环道的道路面积与周长尽量减少 ,有利于控制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 在校园内道路进行分级规划。 校园主环路为主干道级,采 用 14米宽路,中央及两侧均设绿化和乔木,使之形成林荫大道,以屏闭汽车噪声减少废气污染。 校园次干道级采用 10米宽路,联系主干道之间的交通,因车流量相对主干道减少,只在道路两侧设行道树。 校园小型道路采用 6 米宽,一般不行车,以行人为主,必要时贵宾与消防车可通行。 停车场不破坏校园景观,除几个集中室外停车场外,原则上均放于建筑架空层和地下。 28 / 53 四、公共空间组织和景观特色 在校园的中心区、公共空间以十字形的绿化长廊。 主环线内侧的大面积绿化林地以及蜿蜒穿插其间的水体共同营造了安宁、大度、景色宜人的校区园林景色。 每 一座教学建筑的外围,都环绕着大面积的草坪、林地与水面,为学生的学习与自修提供了优美的场所,体现了 环境育人 的教育思想,同时也为学校未来的发展储备了充分的用地资源。 在理性规整、几何性的建筑群落基础上融入自然景观,强调以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特色景观。 并充分利用保留的生态山系与水体,使得整个学校融入到自然湖光山色之中。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纳入校区整体规划考虑) 建筑占地面积 : 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 8230 平方米; 其中 : 教学楼 (1 栋 ) 面积: 6630平方米; 学生宿舍 楼( 1 栋) 面积: 1600 平方米; 层数: 教学楼为 9 层,学生宿舍楼为 6 层; 结构形式:教学楼为 框架结构、 学生宿舍楼为 砖混结构。 建筑密度: % 容积率: 绿化率: 32% 29 / 53 第六章 工程技术方案 一、主要建筑物建筑、结构设计方案 教学楼 教学楼单体设计均为庭院式布局,让整个教学楼沐浴在绿色与阳光之中,为整个庭院增添了一份动趣。 教学楼两端均匀布置,以规模布局的几何构图来体现教学楼布置的形体美,并以其显著的造型特点形成自身在总体规划的中心地位。 教学楼平面布局结合 A 地区 的气候特点,教室基本为南北向布置,连廊贯通每栋教学楼引入自然风,并以此而围成若干院落,又由北向南形成一条直向轴线,方便交通。 根据本项目的特点与用途 , 拟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框架抗震等级为“四级”。 楼面结构为钢筋砼梁板体系。 本工程结构材料为钢筋砼 , 砼强度等级 :预应力梁楼盖为 C35, 普通砼楼盖为 C25, 砼柱 C30。 钢筋级别 I 级 (fy=210N/mm2), Ⅱ级(fy=310N/mm2), 填充墙及内间隔墙体材料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 , 砌筑砂桨 MU5。 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 50 年,其安全等级为 二级。 建筑物的防火等级为二级,各构件的耐火极限均按《 高层民用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 GB 5004595执行。 宿舍楼 根据本项目的特点与用途 , 拟采用砖混结构, 抗震设防烈度为 6度。 本工程结构材料为钢筋 C25砼。 钢筋级别 I级 (fy=210N/mm2), Ⅱ级 (fy=310N/mm2), 墙体材料采用机制砖 MU10。 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为 50年,其安全等级为二级。 建筑物的防火等级为二级,各构件的 30 / 53 耐火极限均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20 执行。 三、消防设计 消防规范执行《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 20《 高 层民 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595。 建筑外围道路宽度均大于 ,消防车道均能环通,满足消防要求。 建筑物内疏散楼梯间的间距小于 70m;袋型走廊小于 22m。 各单体建筑防火分区面积均严格控制在消防规范规定的范围内。 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162020规定,每防火分区面积≤ 2500平方米,有自动灭火系统部分加倍,即≤ 5000 平方米。 地下停车库部分按《汽车库 ,修车库 ,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97 的规定,每防火分区面积≤ 2020 平方米,有自动灭火系 统部分加倍,即≤ 4000平方米。 建筑物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关于防火分区的规定,设置了封闭楼梯间,以保证上下层建筑面积不叠加计算。 按《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5022295(2020 年修订版 )规定, 内部各部位装。第一技工学校农民工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过两级脉冲整形后,D4输出端为高电平,使二极管导通。 利用此原理光控开关在白天不工作,夜晚进入工作状态等待声音信号。 其中SN74LS04起着脉冲整形作用。 光控电路原理图第三节 触发电路电路工作原理 ,当输入端UI为高电平时,经过两级反相整形后,相当于在可控硅的控制端与阴极加了一个正向触发电压,使得可控硅导通,进而控制电桥导通然后使照明灯发光。 反之,当输入端为低电平时,经过两级反相整形后
市场各子系统的集成 The Integration of Marketing Subsystems 订货服务 成本计划与控制 工厂监控 产品需求 其他因素历史情况 收集 、 整理数据 直接预测 间接预测 整理好的 历史数据 选择预测 模 型 历史数据 预算将来 的需求 修 改 维护和监视 预测模型 单项预测 管理人员 当前数据 建立和维护 预测模型 预测需求 指 示 因 素 的历史数据 历史需求
敏感。 科学研究的一个特征就是科学家始终对偏差保持警觉 科学工作者对偏差的来源 、 研究中的不确定性 、以及在检验假设时如何避免偏差进行专门的系统研究 , 并在社会科学研究中采用系统的研究方法检验假设以尽量避免偏差。 实验研究就是一种系统地避免偏差的观察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与常识获取的区别 第三 , 一个理论只有经过对其加以否定的实验或观察考验之后 , 才能获得认可。
Va r i a bl e 1Va r i a bl e 2Va r i a bl e 3Va r i a bl e 4Charttitle es here 15Sep20 47 Line Chart 0501000 1 2 3 4 5 6Source: .... Units Units Straight Line Dotted Line Green Line Charttitle es
秀生中选 1人 , 从剩下的 8名非优秀生中选 4名 , 共有 种方法;最后剩下的 1名优秀生和 4名非优秀生给丙班 , 有 种方法 , 将 15名新生平均分到甲 、 乙 、 丙三个班级共有 种不同的分法 . • 所以每班各分配到一名优秀生的概率为 • . 143 12CC1428CC1414CC5 5 51 5 1 0 5C C C1 4 1 4 1 43 1 2 2 8 1 45 5 51
(三)信汇业务的特点 三、票汇 (一)票汇的业务程序 汇款人 /债务人 3银行即期汇票 收款人 /债权人 1 汇票申请书交款付费 2 银行即期汇票 汇出行 4汇票通知书 7付讫结汇通知书 5 银行即期汇票 6 解付汇款 汇入行 图 45 票汇业务程序图 (二)票汇实例 (三)票汇业务的特点 四、三种汇款方式的区别与联系 表 41 三种汇款方式的区别 项目 方式 银行占用客户资金 成本 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