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填埋场建设项目环评报告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固体废物: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建筑垃圾和少量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 二、营运期 ⑴废气:本项目运营期废气污染物主要是垃圾填埋气释放和硫化氢及氨气等恶臭气垃 圾 填 埋 库 区 ( 包 括 卸 车 、 摊 平 、 碾 压 、 覆 土 等 作 业 )垃 圾垃 圾 飞 扬 物覆 盖 土噪 声生 活 垃 圾二 次 扬 尘 、 噪 声垃 圾 渗 滤 液 填 埋 气 体 与 恶 臭气 体 收 集 系 统气 体 燃 烧 装 置 排 入 大 气 22 体污染;填埋土方、运输、倾倒垃圾造成的扬尘等粉尘污染。 ⑵ 废水:本项目运营期废水污染物主要是垃圾渗滤液、车流清洗废水和职工生活污水。 ⑶噪声:本项目运营期噪声污染物主要是填埋机械和污水处理站泵类产生的噪声。 ⑷固体废物:本项目运营期固体废弃物主要填埋场的工作人员产生的少量生活垃圾和污水处理站产生的少量污泥。 23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 内容 类型 排放源 (编号) 污染物 名称 处理前产生浓度及产生量(单位) 排放浓度及排放量(单位) 大 气 污 染 物 垃圾运输、装卸、堆置及覆土 粉尘 少量 ﹤ 3 填埋气体 点燃处理 CH4 NH3 H2S 点燃产生 SO2 无组织排放 CH4 NH3 H2S 水 污 染 物 生活污水、车辆清洗废水、垃圾渗沥液 水量 6132t/a COD 8000mg/L SS 1300mg/L BOD5 4000mg/L 氨 氮 1500mg/L 固 体 废 物 污水处理站 污泥 少量 集中收集,就地填埋 生活垃圾 废纸、塑料 袋等 少量 噪 声 本项目噪声源主要 各种填埋机械和污水处理站泵类产生的噪声,源强 为 6085dB( A)。 其 他 主 要 生态影响(不够时可附另页) 本项目的生态影响主要表现在建设施工引起的土壤松动和水土流失。 项目建成后采取地面硬化、绿化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水土流失,补偿对原有生态的破坏。 24 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 废 气治理措施及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对环境的空气的影响主要是施工扬尘。 ①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扬尘产生于土石方开挖、平整土地、管线铺设、弃土、建材装卸、车辆行驶等作业。 据有关资料显示,施工工场扬尘的主要来源是运输车辆行驶而形成,约占扬尘总量的 60%。 扬尘量的大小与天气干燥程度、道路路况、车辆行驶速度、风速大小有关。 一般情况下,在自然风作用下,道路扬尘影响范围在 100m 以内。 在大风天气,扬尘量及影响范围将有所扩大。 施工中的弃土、砂料、弃渣、石灰等,若堆放时被覆不当或装卸运输时散落 ,也都能造成施工扬尘,影响范围也在 100m 左右。 垃圾填埋场区域范围大,附近没有无特殊敏感点,施工扬尘影响不大。 ② 大气污染控制措施 ,文明施工,建筑材料轻装轻卸;车辆出工地前应尽可能清除表面粘附的泥土等;运输石灰、砂石料、水泥、粉煤灰等易产生扬尘的车辆上应覆盖蓬布。 、施工道路的扬尘可用洒水和清扫措施予以抑止。 如果只洒水清扫,可使扬尘量减少 70~ 80%,如清扫后洒 水,抑尘效率能达 90%以上。 有关试验表明,在施工场地每天洒水抑尘作业 4~ 5 次,配套洒水车 1 辆,其扬尘造成的 TSP 污染距离可缩小到 20~ 50m 范围。 另外,石灰、黄砂等堆场尽可能不露天堆放,如不得不敞开堆放,应对其进行洒水,提高表面含水率,也能起到抑尘的效果。 ,采用厂拌水泥以及封闭式的运输车辆。 对于定点的商品化水泥生产单位,可以提出 “三同时 ”要求,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污染影响,并可通过强化环境监测和环保管理的办法,确保环境空气得 到保护。 ,避免大风天气产生扬尘。 废水治理措施及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废水主要是施工作业产生的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其中,施工作业产生的废水主要为砂浆水、石灰浆、清洗废水等。 施工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分别为 SS: 600mg/L、石油类: 12mg/L。 按一般施工现 25 场规律,废水均采用无组织排放方式,即散排于附近土壤中。 若不进行处理将对周围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因此需要收集施工废水,冲洗废水经隔油沉淀池预处理,可除去约 80%的 SS 与石 油类污染物。 预处理后废水中主要污染物浓度分别为 SS120mg/L、石油类。 由于施工废水量较小,且经预处理后废水中各污染物浓度较低求,因此,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 项目施工场地设立 防渗 旱厕, 生活污水不外排,不会对周围水环境产生影响。 施工期间无论是施工废水还是施工生活污水,都是暂时性的,随着工程的建成,其污染源也将消失。 噪声治理措施及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的噪声污染物主要为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如挖掘机、压路机、铲车、自卸卡车、混凝土搅拌器和混凝土振捣器等。 ① 施工噪声影响分析 根据类比调查和资料分析,各类建筑施工机械产生噪声值及噪声测点与设备距离见下表。 表 16 建筑施工机械设备噪声源强 设备名称 噪声强度 [dB( A) ] 设备名称 噪声强度 [dB( A) ] 挖掘机 114 自卸卡车 95 压路机 104 混凝土搅拌器 112 铲土机 110 混凝土振捣器 84 各施工机械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20)要求时所需的距离 施工噪声预测采用点源衰减预测模式,预测只计算声源至受声点的几何发散衰减,不考虑声屏障、空 气吸收等衰减。 预测模式如下: LA( r) =LA( r0)- 20lg( r/r0) 式中: LA( r) — 距声源 r 处的 A 声级, dB( A); LA( r0) — 参考位置 r0 处的 A 声级, dB( A); r— 预测点距声源的距离, m; r0— 参考位置距声源的距离, m。 计算主要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的噪声贡献值,计算结果见下表: 26 表 17 施工机械在不同距离的噪声贡献值 序号 机械名称 不同距离处的噪声预测值 [dB( A) ] 5m 10m 20m 30m 40m 50m 100m 200m 1 挖掘机 100 94 88 84 82 80 74 68 2 压路机 90 84 78 74 72 70 64 58 3 铲土机 96 90 84 80 78 76 70 64 4 自卸卡车 81 75 69 65 63 61 55 49 5 混凝土搅拌器 98 92 86 82 80 78 72 66 6 混凝土振捣器 70 64 58 54 52 50 44 38 根据《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20)中有关规定,由上表可以看出:施工场界昼间 200m 处,夜间 800m 处场界噪声可达到《建 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20)要求:昼间 70dB( A),夜间: 55dB( A)。 ② 施工机械噪声到达项目各施工场界达标分析 本项目施工边界均内退红线 10m。 施工机械噪声到达项目各施工场界达标分析如下表: 表 18 施工机械与设备噪声对周围场界环境影响情况一览表 施工场界 距各场界 距离 /m 施工场界处噪声贡献值 dB( A) 达标分析 昼间 dB(A) 夜间 dB(A) 施工东场界 10 94 超标 超标 施工西场界 10 94 超标 超标 施工南场界 10 94 超标 超标 施工北场界 10 94 超标 超标 由上表可知,昼、夜间四场界噪声贡献值均不能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20)要求。 ③ 施工机械噪声对周围环境敏感保护目标声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环境敏感点为项目东侧 1500 米处的 XXX 养殖小区,本项目噪声经距离衰减后施工机械设备噪声对敏感点处的噪声贡献值见表 19。 表 19 施工期机械设备对敏感点噪声贡献值 敏感点 施工边界距各敏感点距离 /m 敏感点处 噪声贡献值 /dB( A) 达标情况 /dB( A) 昼间 夜间 XXX 养殖小区 1500 达标 超标 27 ④ 施工期噪声防护措施 噪声防护措施通常有两种:一是降低噪声源;二是控制传播途径。 针对本项目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拟通过合理安排施工计划和时间以及距离防护和隔声等措施减少施工噪声对敏感点的影响,具体措施及治理效果如下: 、橡胶减震、阻尼减震技术 ,可减少动量,降低噪声。 ,采用低频低噪环保型。 由专业人员操作,不得在振捣作业中撬动钢筋或模板,以防止发出强噪声而污染环境、扰民。 、路线进行运输,运输车辆行驶路线尽量避开居民点和环境敏感点,车辆出入现场时应低速、禁鸣; ( 22: 006: 00)禁止施工。 ⑤ 采取措施后施工期噪声对各场界的影响预测与分析 表 20 采取措施后施工机械与设备噪声对周围场界环境影响情况一览表 施工场界 距各场界 距离 /m 施工场界处噪声贡献值 dB( A) 达标分析 昼间 dB(A) 夜间 dB(A) 施工东场界 10 69 达标 不施工 施工西场界 10 69 达标 施工南场界 10 69 达标 施工北场界 10 69 达标 由表 18 可知,采取措施后,昼间各施工阶段场界的噪声贡献值都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125232020)要求,夜间不施工。 固体废物治理措施及环境影响分析 本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建筑垃圾和少量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 建筑垃圾和废弃土方成分较为简单,数量很大,应集中处理,及时清运,根据不同的成分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 ⑴建筑垃圾:及时清运至城市建设监管部门指定地点,运输建筑垃圾时运输车辆加盖苫布,防止洒落。 清运垃圾时安排在夜间 22:00 点前进行。 ⑵施工弃土处置:地基开挖的废土除大部分回填外,应统一规划处置,对废弃土方 28 应设立堆土场,运至环卫部门指定处理地点或填坑修路。 ⑶施工过程产生的生活垃圾:生活垃圾主要为塑料袋、纸屑等,成分简单,污染较小,在施工 人员集中地设置垃圾筒,集中收集后待施工完成就地填埋。 施工期生态影响 工程施工期对生态的影响主要有 ⑴ 施工清除现场,土石方开挖、填筑、机械碾压等施工活动,本工程占用的主要为农田,工程建设将使这部分土地的农业功能丧失,转变为建设用地,但由于区域主要为人工生态系统,不涉及物种的灭绝,对周围生态环境不会造成明显影响。 ⑵ 扰动了表土结构,土壤抗蚀能力降低,损坏了原有的水土保持设施,导致地表裸露,在地表径流的作用下,加大水土流失量,破坏生态,恶化环境。 ⑶ 施工期的尘土、噪声会对区域内的动物、植物产生不良的影响,产生的粉尘将影响附近植物的光合作用,本工程施工粉尘可能在短时间内周边的农田的作物生长受到影响,使栖息于农田内的动物的生活在短时间受到干扰。 减缓措施 ⑴ 优化施工组织和制定严格的施工作业制度。 工程施工尽量将挖填施工应尽量避开雨季,并缩短土石方的堆置时间,开挖的土石方必须严格限制在征地范围内堆置,并采取草包填土维护、开挖截排水沟等临时性防护措施。 土石方运输要严格遵守作业制度,采用车况良好的斗车, 避免过量装料,防止松散土石料的散落,减少水土流失。 ⑵ 施工结束后,所有施工场地应拆除临时建筑物,清除建筑垃圾,尽可能的恢复原有土地的功能。 ⑶ 使用低噪声设备和撒水防尘等环保措施,减少对周围动植物的影响。 进厂道路环境影响分析 本工程垃圾运输大部分依托现有的道路,仅修建填埋场厂区内道路,公路建设等级为四级,设计日交通量为 10 辆,采用混凝土路面,设计车速 20km/h;道路断面为 (砼路面) +2 1m(硬路肩)。 由于道路建设沿线人类活动比较频 繁且海拔较低,道路沿线不涉及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和活动区域,也没有古大珍稀树种分布,项目建设不存在对保护野生动物以及古大珍稀物种的破坏,但道路建设将影响少部分小型动物的栖息和活动,这些小型动物将随着道路建设施工的进行而迁徙至其他地域生存下来,不会对它们的生存活动产生 29 大的影响。 此外,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可能会造成短时间内的声环境质量下降,但由于项目周边无声环境敏感点,同时道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施工扬尘可能对周围农田的农作物生长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最大限度的减少施工便道施工过程中的环境影响, 环评要求:可采取如下环境减缓措施: ⑴ 公路建设尽量占用路边空地,尽量减少占用农田的数量; ⑵ 公路建设应尽量选在冬季以外的季节,避免施工过程中对区域的冬眠动物造成影响; ⑶ 选用低噪声、污染物排放少的施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