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某住宅小区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己;上不得已,六月,壬寅,改永州司户。 [10]当初,灵武节度使王晏平贪污七千余缗钱,文宗鉴于他的父亲王智兴对国家曾经立过战功,因而免除死刑,流放康州。 晏平秘密地请求魏博、镇州和幽州三位节度使上奏朝廷,为自己申冤。 唐文宗无可奈何,六月,壬寅(十六日),改任晏平为 永州司户。 [11]八月,己亥,嘉王运薨。 [11]八月,己亥(十四日),嘉王李运去世。 [12]太子永之母王德妃无宠,为杨贤妃所谮而死。 太子颇好游宴,昵近小人,贤妃日夜毁之。 九月,壬戌,上开延英,召宰相及两省、御史、郎官,疏太子过恶,议废之,曰:“是宜为天子乎。 ”群臣皆言:“太子年少,容有改过。 国本至重,岂可轻动。 ”御史中丞狄兼论之尤切,至于涕泣。 给事中韦温曰:“陛下惟一子,不教,陷之至是,岂独太子之过乎。 ”癸亥,翰林学士六人、神策六军军使十六人复上表论之,上意稍解。 是夕,太子始得归少阳 院;如京使王少华等,及宦官宫人坐流死者数十人。 [12]皇太子李永的母亲王德妃不得唐文宗宠爱,被杨贤妃向文宗进谗言诬陷。 以致死去。 太子十分喜好游乐饮宴,而且亲近身旁小人。 于是,杨贤妃昼夜不停地在文宗面前诽谤太子。 九月,壬戌(初七),文宗亲临延英殿,召集宰相以及中书、门下两省的官员,御史台官员和尚书省各司的郎官,向大家介绍太子的罪过,提议废除,文宗说:“象他这样,难道还适合继续当太子吗。 ”群臣都说:“太子年轻,应当容许他改正错误。 太子作为陛下的继承人,至关重要,岂可轻易废除。 ”御史中丞狄兼劝阻的最为恳切 ,以至哭泣。 给事中韦温说:“陛下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平时不重视教诲,以致今天这样,难道仅仅是太子个人的过错。 ”癸亥(初八),翰林学士六人、神策军和禁军六军军使十六人再次联名上表劝阻,文宗才逐渐回心转意。 当天晚上,太子才得以回到少阳院。 如京使王少华等人,以及宦官、宫女几十个人因此而牵连被流放或判处死刑。 [13]义武节度使张在镇十五年,为幽、镇所惮;及有疾,请入朝,朝廷未及制置,疾甚,戒其子元益举族归朝,毋得效河北故事。 及薨,军中欲立元益,观察留后李士季不可,众杀之,又杀大将十余人。 壬申,以易州刺史李仲迁 为义武节度使。 义武马军都虞候何清朝自拔归朝,癸酉,以为仪州刺史。 [13]义武节度使张在任十五年,和他邻接的幽州、镇州两个割据藩镇十分惧怕他。 等到他有病时,请求朝廷批准自己离职赴京。 朝廷尚未来得及安排由谁代替他的职务,张已经病重,于是,告诫儿子张元益率全族人返归京城,不准效法河北藩镇的惯例,继承节度使的职务。 张去世后,义武的将士打算拥立张元益为节度使,观察留后李士季反对,被将士杀死,同时,又杀大将十几人。 壬申(十七日),唐文宗任命易州刺史李仲迁为义武节度使。 义武马军都虞候何清朝率兵归顺朝廷,癸酉(十八 日),被任命为仪州刺史。 [14]朝廷以义昌节度使李彦佐在镇久,甲戌,以德州刺史刘约为节度副使,欲以代之。 [14]朝廷鉴于义昌节度使李彦佐任职太久,甲戌(十九日),任命德州刺史刘约为义昌节度副使,准备让他代替李彦佐。 [15]开成以来,神策将吏迁官,多不闻奏,直牒中书令覆奏施行,迁改殆无虚日。 癸未,始诏神策将吏改官皆先奏闻,状至中书,然后检勘施行。 [15]自从开成年以来,神策军军将和下属官吏升迁,大多不向文宗上奏请求批准,而由神策军直接行文到中书省,中书省复核后便予以施行,以至神 策军军将和下属官吏迁升官爵,几乎没有一日停止。 癸未(二十八日),唐文宗下诏,命令今后神策军军将和官吏迁升官爵,一律首先上奏,待奏折批准送递中书省复核后再予以施行。 [16]冬,十月,易定监军奏军中不纳李仲迁,请以张元益为留后。 [16]冬季,十月,义武监军奏报:军中将士不予接受新任节度使李仲迁,请求任命张元益为留后。 [17]太子永犹不悛,庚子,暴薨,谥曰庄恪。 [17]皇太子李永仍不改过自新,庚子(十六日),突然去世。 朝廷赠他谥号为庄恪。 [18]乙巳,以左金吾大将军郭为宁节 度使。 [18]乙巳(二十一日),唐文宗任命左金吾大将军郭为宁节度使。 [19]宰相议发兵讨易定。 上曰:“易定地狭人贫,军资半仰度支。 急之则靡所不为,缓之则自生变。 但谨备四境以俟之。 ”乃除张元益代州刺史。 顷之,军中果有异议,乃上表以不便李仲迁为辞,朝廷为之罢仲迁。 十一月,诏俟元益出定州;其义武将士始谋立元益者,皆赦不问。 [19]宰相商议发兵征讨义武。 文宗说:“义武的地方狭小,百姓贫困,军需有一半靠朝廷度支调拨供给。 如果急于攻讨,那么,他们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如果暂缓,则内部必定发生分化。 现 在,只要命它的四邻藩镇严密防守,等待它的内部分化。 ”于是,任命张元益为代州刺史。 不久,义武军中果然产生分歧,他们上表借口李仲迁不适宜担任义武节度使。 朝廷于是罢免李仲迁。 十一月,唐文宗下诏,等张元益从定州出发,赴代州上任后,凡义武最初密谋拥立张元益的将士,一律赦免不再问罪。 [20]以义昌节度使李彦佐为天平节度使,以刘约为义昌节度使。 [20]唐文宗任命义昌节度使李彦佐为天平节度使,义昌节度副使刘约为义昌节度使。 [21]丁卯,张元益出定州。 [21]丁卯(十三日),张元益离开定州。 [22]庚午,上问翰林学士柳公权以外议,对曰:“郭除宁,外间颇以为疑。 ”上曰:“,尚父之侄,太后叔父,在官无过,自金吾作小镇,外间何尤焉。 ”对曰:“非谓不应为节度使也。 闻陛下近取二女入宫,有之乎。 ”上曰:“然,入参太皇太后耳。 ”公权曰:“外间不知,皆云纳女后宫,故得方镇。 ”上俯首良久曰:“然则奈何。 ”对曰:“独有自南内遣归其家,则外议自息矣。 ”是日,太皇太后遣中使送二女还家。 [22]庚午(十六日),唐文宗问翰林学士柳公权,朝廷近日有什么议论。 柳公权回答说:“郭被任命为宁节度使,朝廷不少人对此很 有疑问。 ”文宗说:“郭是尚父郭子仪的侄子,又是太皇太后的叔父,在此以前,他做官从无过失,从左金吾大将军而转任宁这个小地方的节度使,不知朝廷百官有何疑问。 ”柳公权回答说:“百官并不是议论说郭不应当担任宁节度使。 我听说陛下近日把郭的两个女儿选入宫中,不知是否属实。 ”文宗说:“是我让她俩入宫,是要她们参见太皇太后。 ”柳公权说:“百官不知陛下的用意,都认为郭把女儿纳入陛下后宫,所以才被任命为节度使。 ”文宗低头无言,过了很久才说:“那么,该怎么平息百官的非议呢。 ”柳公权回答说:“只要把郭女儿从兴庆宫送还她们的家里,百 官的非议自然就平息了。 ”当天,太皇太后派宦官把郭的两个女儿送回家。 [23]上好诗,尝欲置诗学士;李珏曰:“今之诗人浮薄,无益于理。 ”乃止。 [23]唐文宗爱好诗歌,曾打算设置诗学士,宰相李珏说:“当今的诗人都很轻浮,设置诗学士,对朝廷没有什么好处。 ”于是作罢。 [24]甲戌,以蔡州刺史韩威为义武节度使。 [24]甲戌(二十日),唐文宗任命蔡州刺史韩威为义成节度使。 [25]河东节度使、司徒、中书令裴度以疾求归东都,十二月,辛丑,诏度入知政事,遣中使郭谕上道。 [25]河 东节度使、司徒、中书令裴度由于疾病,请求辞职返回东都洛阳。 十二月,辛丑(十七日),唐文宗下诏,命裴度来京参予朝政决策,并派宦官前往河东,传达文宗的旨意,敦促裴度上路。 [26]郑覃累表辞位,丙午,诏:三五日一入中书。 [26]宰相郑覃多次上表请求辞职,丙午(二十二日),唐文宗下诏:命郑覃三五天到政事堂办公一次。 [27]是岁,吐蕃彝泰赞普卒,弟达磨立。 彝泰多病,委政大臣,由是仅能自守,久不为边患。 达磨荒淫残虐,国人不附,灾异相继,吐蕃益衰。 [27]本年,吐蕃彝泰赞普去世,他的弟弟达 磨被立为新赞普。 彝泰在位时身体多病,把朝政委任大臣,所以仅能自守边疆,很久没有侵扰唐朝。 达磨继位后,荒淫残虐,国内人民离心离德,灾害和怪异的现象接连发生,吐蕃因此更加衰弱。 四年(己未、 839) 四年(己未,公元 839 年) [1]春,闰正月,己亥,裴度至京师,以疾归第,不能入见。 上劳问赐赉,使者旁午。 三月,丙戌,薨,谥曰文忠。 上怪度无遗表,问其家,得半藁,以储嗣未定为忧,言不及私。 度身貌不逾中人,而威望远达四夷,四夷见唐使,辄问度老少用舍;以身系国家轻重如郭子仪者,二十余年。 [1]春季 ,闰正月,己亥(十六日),河东节度使裴度抵达京城,由于身体疾病而回到家中,未能拜见文宗。 文宗接连派遣使者到他家中慰劳赏赐。 三月,丙戌(初四),裴度去世,朝廷追赠谥号为文忠。 文宗奇怪裴度没留下给朝廷的遗表,派人问他的家属,找到一份没有写完的手稿,手稿中只说自己为皇上没有立太子而担忧,而不提及自己个人的要求。 裴度的身材和相貌并未超过一般人,但威望却远达周边的夷蛮各族,夷蛮各族酋长见到唐朝的使者,常常问裴度的年龄多少。 是否还得到朝廷重用。 他和郭子仪一样,都是在二十多年的时间内,德高望重,而以自己的身家性命维系国家 安危的重要人物。 [2]夏,四月,戊辰,上称判度支杜之才,杨嗣复、李珏因请除户部尚书,陈夷行曰:“恩旨当由上出,自古失其国未始不由权在臣下也。 ”珏曰:“陛下尝语臣云,人主当择宰相,不当疑宰相。 ”五月,丁亥,上与宰相论政事,陈夷行复言不宜使威福在下,李珏曰:“夷行意疑宰相中有弄陛下威权者耳。 臣屡求退,苟得王傅,臣之幸也。 ”郑覃曰:“陛下开成元年、二年政事殊美,三年、四年渐不如前。 ”杨嗣复曰:“元年、二年郑覃、夷行用事,三年、四年臣与李珏同之,罪皆在臣。 ”因叩头曰:“臣不敢更入中书。 ”遂趋出。 上遣使召还, 劳之曰:“郑覃失言,卿何遽尔。 ”覃起谢曰:“臣愚拙,意亦不属嗣复;而遽如是,乃嗣复不容臣耳。 ”嗣复曰:“覃言政事一年不如一年,非独臣应得罪,亦上累圣德。 ”退,三上表辞位,上遣中使召出之,癸巳,始入朝。 丙申,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郑覃罢为右仆射,陈夷行罢为吏部侍郎。 覃性清俭,夷行亦耿介,故嗣复等深疾之。 [2]夏季,四月,戊辰(十七日),唐文宗称誉判度支杜有才能,杨嗣复、李珏乘机奏请任命杜为户部尚书。 陈夷行说:“对臣下任命的旨意应当由皇上作出。 自古以来,国家大凡灭亡,最初无不是大权旁落,而由臣下专权的。 ”李 珏说:“陛下曾对我说,帝王应当谨慎地挑选宰相,但不应当猜疑宰相。 ”五月,丁亥(初七),文宗和宰相一起议论朝政,陈夷行又说不应使臣下专权而作威作福,李珏说:“从陈夷行的用意看,他是怀疑宰相中有人玩弄陛下的权威。 我以前多次请求辞职,现在,如果能担任皇子诸王的太傅,也就是我的幸运了。 ”郑覃说:“陛下在开成元年、二年处理朝政都很好,三年、四年渐渐不如以前。 ”杨嗣复说:“开成元年、二年是郑覃、陈夷行担任宰相。 三年、四年我和李珏也一同升任宰相。 看来,郑覃的意思是说罪责在我了。 ”于是,接着叩头说:“我不敢再到政事堂去办公。 ”随即退出。 文宗派人把他召回,用好言安慰,说:“郑覃失言,你何必这样。 ”郑覃起身谢罪说:“我性情愚笨,刚才说的意思不是专指嗣复,没想到他竟然这样反感,看来,是嗣复不能容我。 ”杨嗣复说:“郑覃认为朝政一年不如一年,不仅我一个人应当有罪,而且也牵连皇上。 ”于是退下,再三上表请求辞职。 文宗派宦官召他上朝。 癸巳(十三日),杨嗣复才开始上朝。 丙申(十六日),门下侍郎、同平章事郑覃被罢免宰相职务,担任右仆射;陈夷行被罢免宰相职务,担任吏部侍郎。 郑覃的性情清正俭约,陈夷行也性情耿直。 所以,杨嗣复等人十分痛恨他俩人。 [3]上以盐铁推官、检校礼部员外郎姚勖能鞫疑狱,命权知职方员外郎,右丞韦温不听,上奏称:“郎官朝廷清选,不宜以赏能吏。 ”上乃以勖检校礼部郎中,依前盐铁推官。 六月,丁丑,上以其事问宰相杨嗣复,对曰:“温志在澄清流品。 若有吏能者皆不得清流,则天下之事孰为陛下理之。 恐似衰晋之风。 ”然上素重温,终不夺其所守。 [3]唐文宗鉴于盐铁推官、检校礼部员外郎姚勖擅长审断疑难狱案,任命他暂为职方员外郎。 尚书右丞韦温拒不听命,上奏说:“郎官历来是朝廷任命有名望的士大夫的职位,不应当轻易用它来奖赏有才干的官吏。 ”于是, 文宗改任姚勖为检校礼部郎中,仍担任盐铁推官。 六月,癸丑(初三),文宗问宰相杨嗣复对这件事的看法,杨嗣复说:“韦温的目的在于澄清官员的出身和等级。 如果官员因为出身和社会地位不高,但很有才干,却不能担任那些有名望的职务,那么,天下的种种事务谁去为陛下处理呢。 我认为,这恐怕是晋朝重视出身地位的衰败遗风。 ”然而,文宗向来器重韦温,最后还是没有违背他的奏请。 [4]秋,七月,癸未,以张元益为左骁卫将军,以其母侯莫陈氏为赵国太夫人,赐绢二百匹。 易定之乱,侯莫陈氏说谕将士,且戒元益以顺朝命,故赏之。 [4]秋 季,七月,癸未(初四),唐文宗任命张元益为左骁卫将军,任命他的母亲侯莫陈氏为赵国太夫人,赏赐绢二百匹。 此前义武发生变乱的时候,侯莫陈氏劝说将士,同时告诫张元益听从朝廷命令,所以文宗予以赏赐。 [5]甲辰,以太常卿崔郸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郸,郾之弟也。 [5]甲辰(二十五日),唐文宗任命太常卿崔郸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崔鄣是崔郾的弟弟。 [6]八月,辛亥,王憬薨。 [6]八月,辛亥(初二),王李憬去世。 [7]癸酉,昭义节度使刘从谏上言:“萧本诈称太后弟,上下皆称萧弘是真,以本来自左军,故弘为台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