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缩果汁加工项目环评报告书(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阴离子洗涤剂 过硫酸钾氧化 — 紫外分光光度法 17 氟化物 硝酸银滴定法 18 总氮 亚甲蓝分光光度法 续表 54 19 总磷 离子选择电极法 20 锌 原子吸收法 21 铜 原子吸收法 22 粪大肠菌群 多管发酵法 23 硫化物 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光度法 24 硒 3, 3二氨基联苯胺光度法 25 锰 原子吸收法 ⑶监测时间与频次 2020 年 7月,监测一次。 ⑷监测结果 监测结果统计见表 55。 表 55 地表水监测结果 单位: mg/L( PH除外) 点位 结果 项目 苏家堡 孔家大桥 角 干 白 市 pH 值 高锰酸盐指数 COD BOD5 氨氮 续表 55 硝酸盐氮 氯化物 挥发酚 氰化物 砷 汞( 181。 g/L) 六价铬 铅 镉 石油类 阴离子洗涤剂 氟化物 总氮 总磷 锌 铜 粪大肠菌群(个 /L) 2067 5460 4225 硫化物 硒 锰 ㈡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⑴评价因子 根据评价区地表水质特点,评价因子确定为: 高锰酸盐指数、 COD、 BOD氨氮、挥发酚、氰化物、砷、汞、六价铬、铅、镉、石油类、阴离子洗涤剂、氟化物、总氮、总磷、锌、铜、粪大肠菌群、 硫化物、硒。 ⑵ 评价标准 采用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20),Ⅲ类 标准,见表 56。 表 56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 mg/L(PH 除外 ) 序 号 名 称 评 价 标 准 1 高锰酸盐指数 6 2 COD 20 3 BOD5 4 4 氨氮 5 挥发酚 6 氰化物 7 砷 8 汞( 181。 g/L) 9 六价铬 10 铅 续表 56 11 镉 12 石油类 13 阴离子洗涤剂 14 氟化物 15 总氮 16 总磷 17 锌 18 铜 19 粪大肠菌群(个 /L) 10000 20 硫化物 21 硒 ⑶ 评价方法 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其公式如下: isii CCP  式中: Pi— i 种污染物的污染指数; Ci— i 种污染物的实测浓度, mg/L; Cis— i 种污染物的评价标准, mg/L。 ⑷ 结果与评价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的单因子污染指数结果,见表 57。 表 57 单因子污染指数计算结果 点位 指数 项目 苏家堡 孔家大桥 角干 白市 高锰酸盐指数 COD BOD5 氨氮 挥发酚 氰化物 砷 汞 六价铬 铅 镉 石油类 阴离子洗涤剂 氟化物 总氮 总磷 锌 铜 粪大肠菌群 硫化物 硒 注: 表示未检出。 从表 57 单因子污染指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西辽河水质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地表水各项指标中: 高锰酸盐指数、 COD、石油类在四个监测断面超Ⅲ类标准,超标率 100%; BOD5在 角干 、白市二个监测断面超Ⅲ类标准,超标率 50%;氟化物在角干、孔家大桥、白市三个监测断面超Ⅲ类标准,超标率 75%; 总磷在苏家 堡、角干二个监测断面超Ⅲ类标准,超标率 50%; 总 氮 在苏家堡一个监测断面超Ⅲ类标准,超标率 25%。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与评价 ㈠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⑴监测布点 根据地下水流向,在评价区内布设 2 个采样点,分别为 福牛乳业(上游)、李国栋家(下游) ,具体位置见附图 4。 ⑵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见表 58。 表 58 监测项目与分析方法 序 号 监测项目 分析方法 1 总硬度(以 CaCO3计) EDTA 滴定法 2 挥发酚 4氨基安替吡啉萃取光度法 3 硝酸盐(以 N计) 离子色谱法 4 亚硝酸盐(以 N计) 离子色谱法 续表 58 5 氨 氮 纳氏试剂光度法 6 氟化物 离子选择电极法 7 氰化物 异烟酸 吡唑啉酮光度法 8 汞 冷原子吸收法 9 砷 二乙氨基二硫代甲酸银光度法 10 镉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1 六价铬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 12 高锰酸盐指数 酸性法 13 总大肠菌群 多管发酵法 14 细菌总数 平板法 15 锰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6 氯化物 离子色谱法 17 硫酸盐 离子 色谱法 ⑶时间与频次 2020年 7月,监测一次。 ⑷监测结果 监测结果见表 59。 表 59 监测结果 单位: mg/L 点位 结果 项目 福牛乳业(上游) 李国栋家(下游) 总硬度(以 CaCO3计) 挥发酚 < > < > 硝酸盐(以 N 计) < > 亚硝酸盐(以 N 计) < > < > 氨 氮 氟化物 氰化物 < > < > 汞( ug/L) 砷 镉 六价铬 高锰酸盐指数 总大肠菌群 (个 /L) < 3 < 3 细菌总数 (个 /ml) 15 39 锰 氯化物 硫酸盐 ㈡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⑴评价因子 根据评价区地下水质特点,评价因子确定为: 总硬度(以 CaCO3计) 、挥发酚、硝酸盐(以 N 计) 、亚硝酸盐(以 N计) 、氨氮、氟化物、氰化物、六价铬、高锰酸盐指数、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 ⑵ 评价标准 采用《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14848- 93)中的Ⅲ类标准,见表 510。 表 510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单位: mg/L 序 号 名 称 评价标 准 1 总硬度 450 2 挥发酚 3 硝酸盐(以 N计) 20 4 亚硝酸盐(以 N 计) 5 氨氮 6 氟化物 7 氰化物 8 六价铬 9 高锰酸盐指数 10 总大肠菌群 (个 /L) 11 细菌总数 (个 /mL) 100 12 锰 13 氯化物 250 14 硫酸盐 250 ⑶ 评价方法 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其公式如下: isii CCP  式中: Pi— i种污染物的污染指数; Ci— i种污染物的实测浓度, mg/L; Cis— i 种污染物的评价标准, mg/L。 ⑷ 结果 与评价 根据上述公式计算的单因子污染指数结果,见表 511。 表 511 单因子污染指数计算结果 点位 指数 项目 福牛乳业(上游) 李国栋家(下游) 总硬度 挥发酚 硝酸盐(以 N计) 亚硝酸盐(以 N 计) 氨 氮 氟化物 氰化物 六价铬 高锰酸盐指数 总大肠菌群 细菌总数 锰 氯化物 硫酸盐 注: 表示未检出。 从表 511 单因子污染指数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厂 址 周围地下水质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质各项指标中:氨氮 、高锰酸盐指数、锰 上下游全部超标,超标率 100%,其余各项均满足指标要求。 地下 水环境质量影响 评价 通过对现状监测结果分析,可以看出, 评价 区地下水(浅层)水质 较差 ,其中氨氮上下游全部超Ⅴ类标准,超标率 100%, 高锰酸盐指数 、锰上下游全部 超Ⅲ类标准,超标率 100%。 评价区 浅层地下水污染的直接原因是生活污水的无组织排放。 随着 开发区的快速发展,工业企业不断壮大,人口的增加,污水的排放量将越来越大,这些污水如不经过处理直接无组织排放,自然下渗,必将加大对开发区地下水和西辽河水质的污染程度。 开发区污水处理厂于今年八月投入运行,减少污水的无组织排放 ,将改善开发区地下水的水质状况及人们的生活环境。 6 声环境质量现状及影响评价 声环境质量现状 监测与评价 ㈠ 厂界噪声现状监测 ⑴ 监测 布点 厂界外 1m 处布设 8个点 , 具体点位见附图 5。 ⑵ 监测 方法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 GB1234990),分昼间和夜间两次进行监测 ,采用HS6280B 型噪声测试仪。 ⑶ 监测时间 2020 年 6 月 22 日昼夜各进行一次监测, ⑷ 监测结果 监测结果见表 61。 表 61 厂界噪声( Leq)监测结果 单位: dB( A) 测点号 昼间 夜间 1 2 3 4 5 6 7 8 ㈡ 厂界噪声现状评价 ⑴评价标准 厂界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 噪声标准》( GB1234890)中的 Ⅲ 类标准,昼间 65dB( A)、夜间 55dB( A)。 环境噪声执行《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1993)中的 3 类标准,昼间 65dB( A)、夜间 55dB( A)。 ⑵评价结果 由监测结果与评价标准比较可以看出,厂界噪声值 不 超标 , 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90) Ⅲ 类标准的要求。 声环境影响评价 ㈠ 源强估算 该 项目建成投产后,主要产生噪声的机械设备为粉碎机、输送机、 清洗机 等动力设备。 通过类比统计分析估算其噪声值,估算结果见表 62。 表 62 噪声源估算结果 单位: dB(A) 序 号 位 置 噪 声 1 原料 粉碎机 85 2 输送机 85 3 清洗机 75 ㈡ 预测内容 ⑴ 预测模式 预测时只考虑厂区内各声源所在厂房围护结构的屏蔽效应、初声源至受声点的距离衰减以及空气吸收等主要衰减因子,各噪声源强只考虑常规降噪措施。 ① 噪声在室外传播过程中的衰减计算公式: )()()( 0 e x ca t mb a rd i vrA r e frA AAAALL  式中: LA(r) — 距声源 r 处的 A 声级; Laref(r0) — 参考位置 r0 处的 A 声级; Adiv — 声源几何发散引起的 A 声级衰减量; Abar — 声屏障引起的 A声级衰减量; Aatm — 空气吸收引起的 A 声级衰减量; Aexc — 附加衰减量。 ② 噪声源在室内的计算 厂房内有 K个噪声源时 ,第 i个声源在室内靠近围护结构处的声级: )44lg (10 RrQLLiwpi  厂房内 K 个声源在室内靠近围护结构处的声级: )10lg (10 1  ki Lpp iL 厂房外靠近围护结构处的声级: )6(12  TLLL pp 把围护结构当作等效室外声源,按室外声源的计算方法,计算该等效室外声源在第i个预测点的声级 Lari(in)。 室外声源有 N个,等效室外声源 M 个,等于 j个预测点的总声级为: ]1010l g [10 1 )( )(    MR inL A k iNi o u tL A i jAjL ⑵ 预测内容及预测点位 根据 该 项目 的建设内容,主要预测厂界噪声的贡献声级值、项目建成后厂界夜间噪声的叠加预测值及项目建成后厂界昼间噪声的叠加预测值。 预测点位与噪声现状监测点位一 致,共设置 8个预测点。 ㈢ 预测结果 本 项目建成投产后,根据预测结果,各预测点叠加噪声均在《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 GB12348- 90) Ⅲ 类标准限值 标准 以下。 故项目投产后,厂界噪声可达标, 也满足《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GB30961993)中的 3类标准的要求, 对厂区周围环境不会构成影响。 厂界噪声环境影响预测结果见表 63。 表 63 厂界噪声( Leq)预测结果 单位: dB(A) 预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