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氧化沟调试(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之间,平均 万 m3/d,仅占设计进水量 万 m3/d 的 67%,仍然不足。 由表 2 可见,二期工程单位电耗在 ~ kWh/m3 之间,平均 kWh/m3 ,这在国内外污水处理厂中无疑处于先进水平。 由表 2 可见,二期工程单位产泥量在 ~ t 干泥 /万 m3 污水之间,平均 0. 58 t 干泥 /万 m3 污水,这在国内外同类污水处理厂中也相对偏低。 4 氧化沟流场和溶解氧场 氧化沟流场 2020 年 3~ 4 月,调试小组进行了氧化沟流场测定,共布置了 28 个测量点,每点测量 7 个不同深度的流速,流速测量点位置见图 9,流速测量结果见表 3和表 4。 图 9 流场测定中流速测量点位置 由于两个边沟的工况完全一样,所以流场必然完全一样,故只须测量其中一个边沟的流场即可。 无论是边沟还是中沟,其内部工况是中心对称的,所以其流场必然也是中心对称的,故只须测量其一半流场即可。 为了测量方便,测量点布置在工作桥附近。 由表 3 和表 4 可见,除边沟断面 1 的水深 5 m 以下和边沟断面 11 外,所有的实测流速皆大于 m/s,满足设计要求。 表 3 中 沟 流 速 水深 1 m 2 m 3 m 4 m 5 m m m 断面 1 断面 2 断面 3 断面 4 断面 5 断面 6 断面 7 断面 8 断面 9 断面 10 断面 11 断面 12 断面 13 断面 14 注:表中数据单位为 m/s。 表 4 边 沟 流 速 水深 1 m 2 m 3 m 4 m 5 m m m 断面 1 断面 2 断面 3 断面 4 断面 5 断面 6 断面 7 断面 8 断面 9 断面 10 断面 11 断面 12 断面 13 断面 14 注:表中数据单位为 m/s。 但是,边沟断面 1 和边沟断面 11 的流速具有特殊性。 由图 9 可见,两处皆位于氧化沟水流转弯以后的回流区,故纵向流速较小。 但是,由于测量结果未能反映作为回流区应该具有的侧向流速和竖向流速,所以两处的实际流速应该更大,而且回流区紊动强烈,所以两处皆不可能出现活性污泥沉积的不良现象。 综上所述,氧化沟流场基本良好,任何位置皆不会出现活性污泥沉积。 氧化沟溶解氧场 2020 年 3 月,调试小组进行了氧化沟溶解氧场测定。 共布置了 10 个测量点,溶解氧测量点位置见图 10。 溶解氧测量结果见图 11 和图 12。 图 10 溶解氧测量点位置 图 11 2020 年 3 月边沟溶解氧测量结果(缺氧) 图 12 2020 年 3 月中沟溶解氧测量结果(好氧) 由于受到溶解氧探头电缆长度的限制,每点只能测量水下 m 深度处的溶解氧,但是,氧化沟混合充分,该处的溶解氧基本上可以代表整个断面的情况。 由图 11 可见,在转刷不开、水下推进器全开的条件下,氧化沟边沟处于缺氧状态,此 时平均溶解氧在 ~ mg/L 范围内,全部数据平均为 mg/L,满足工艺要求。 显然,由于氧化沟刚从好氧阶段进入缺氧阶段 时溶解氧会高一些,然后逐渐降低,所以实测的边沟溶解氧数据有一定范围是合理的。 由图 12 可见,在转刷和水下推进器全开的条件下,氧化沟中沟处于好氧状态,此时平均溶解氧在 ~ mg/L 范围内,全部数据平均为 mg/L,满足工艺要求。 同样由于氧化沟刚从缺氧阶段进入好氧阶段时溶解氧会低一些,然后逐渐提高,所以实测的中沟溶解氧数据有一定范围, 也是合理的。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认为氧化沟的溶解氧只能达到 3 mg/L 左右的水平,而罗芳污水处理厂氧化沟好氧状态的中沟 2020 年 3 月 17 日测点 2 实测的溶解氧最高达到 mg/L,当日中沟各测点平均溶解氧高达 mg/L,大大高于文献所载的其它氧化沟,这应该是该厂处理效果优异的原因之一。 这一现象说明该厂的设计优秀,曝气、搅拌设备良好,而且管理水平高。 当然,工艺并不要求如此高的溶解氧,在实际运行中可以适当减少所开曝气转刷的数量,以减少能耗。 5 结语 深圳市罗芳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各构筑物、设备 能够正常运行,出水水质全面稳定达标,调试结果证明该工程是成功的。 二期工程生物除磷效果无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设计、建设、调试、管理方面的经验值得总结。 xx 城市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工程 调试方案及操作安全规程 一、工程概况 xx 市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日处理城市生活垃圾能力为 600 吨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