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考点总结(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2Cl2, 达到平衡时容器中含 g, 则300℃ 的合成 SO2Cl2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__________。 (4)将 (3)所得的平衡混合气溶于足量的 BaCl2溶液中 , 计算最终生成沉淀的质量 (写出计算过程 )。 解析: (2)AgCl的溶解度比 Ag2SO4小得多 , 故应先生成AgCl沉淀。 (3)写出平衡的三段式: SO2+Cl2 SO2Cl2 起始 0 0 平衡 转化 K= = (4)溶于水后 , Cl2可以将 SO2氧化成 H2SO4, 与 BaCl2反应 , 由硫元素守恒得: n(BaSO4)=n(SO2Cl2)= 233= g。 2222( SO Cl )( SO ) ( Cl )ccc答案: (2)AgCl (3) (4)SO2Cl2+2H2O= H2SO4+2HCl SO2+Cl2+2H2O= H2SO4+2HCl H2SO4+BaCl2= BaSO4↓+2HCl 由 S元素质量守恒 , 可得: BaSO4的物质的量为 mol, 质量为: mol 233 g/mol= g。 化学平衡常数仅与温度有关 , 与反应物 、生成物的浓度无关。 表达式中不出现纯固体和液体的物质。 且表达式与方程式的书写形式有关 , 当方程式可逆书写时 , 平衡常数为原平衡常数的倒数。 K与反应的快慢无关 , K大时 , 说明反应进行的程度大 , 反应的转化率大。 不能讲温度越高 , K越大 , 要看温度对平衡是如何影响的 , 若升温 , 平衡逆向移动 , K是减小的。 【 变式 2】 二甲醚 (CH3OCH3)和甲醇 (CH3OH)被称为 21世纪的新型燃料。 以 CH4和 H2O为原料制备二甲醚和甲醇的工业流程如下: 请填空: (1)在一定条件下 , 反应室 1中发生反应: CH4(g)+ H2O(g) CO(g)+ 3H2(g) ΔH0。 将 mol CH4和 mol H2O通入反应室 1(假设容积为 100L), 10 min末有 mol CO生成 , 则 10 min内反应的平均速率V(H2)= ________。 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 解析: v(H2)= 3v(CO)= mol 3/[100 L 10 min]= mol/(Lmin);该反应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为 K=c(CO)c3(H2)/[c(CH4)c(H2O)]。 (2)已知: CH3OCH3(g)+ 3O2(g)==2CO2(g)+ 3H2O(g) ΔH=- 1323 kJ/mol; 2H2(g)+ O2(g)==2H2O(g) ΔH=- 484 kJ/mol;及 CO的燃烧热: 283 kJ/mol。 在一定条件下 , 反应室 2的可逆反应除生成二甲醚外还生成了气态水 , 该热化学方程式为: ——————(本题涉及的条件均在同一条件下 )。 解析: CO的燃烧热化学方程式为 2CO(g)+ O2(g)==2CO2(g) ΔH=- 566 kJ/mol;在一定条件下 , 反应室 2生成二甲醚和气态水的 热化学方程式为 : 2CO(g)+ 4H2(g) CH3OCH3(g)+ H2O(g) ΔH=-566kJ/mol- 484 kJ/mol 2+ 1323 kJ/mol=- 211 kJ/mol; 一定条件 ` (3)反应室 3中在催化剂作 用下发生如下反应: CO(g)+ 2H2(g) CH3OH(g)。 对此反应进行如下研究: ① 在容积为 1 L的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 1 mol CO和 2 mol H2, 实验测得甲醇的物质的量和温度 、 时间的关系曲线如图 1所示。 则:该正反应的 ΔH____0(填 “ ”、 “ ”或 “ = ” ), 判断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由图 1知温度升高 , 平衡时甲醇的量减少 , 平衡逆向移动 , 说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 ΔH< 0;或根据温度升高 , 平衡常数减小 , 说明平衡逆向移动 ,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 , ΔH< 0; 500 ℃ 时 , t2时刻向容器中再充入 1 mol CO和 2 mol H2, 相当于增大体系的压强 , 化学平衡 CO(g)+ 2H2(g) CH3OH(g)正向移动 , 重新达到平衡时 , CO的转化率增大。 500 ℃ 时 , t2时刻向容器中再充入 1 mol CO和 2 mol H2,重新达到平衡时 , CO的转化率 ————(“增大 ” 、 “ 减小 ” 或 “ 不变 ” )。 ② 在容积均为 1 L的 a、 b、 c三个相同密闭容器中分别充入 1 mol CO和 2 mol H2, 三个容器的反应温度分别为 TT T3, 在其他条件相同情况下 , 实验测得反应均进行到5 min时甲醇的体积分数如图 2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b、 c三容器 5 min时的 正反应速率大小为: b> a> c B. 达到平衡时 , a、 b、 c中 CO转化率为: a> b> c C. 5 min时 , a、 b、 c三容器中的反应均可能达到平衡状态 解析: ② 温度升高 , 反应速率增大 , 故 a、 b、 c三容器 5 min时的正反应速率大小为: c> b> a,A错;温度升高 , 平衡逆向移动 , CO转化率减小 , B对;图 2说明 5 min时 , a容器没有达到平衡状态 , C错; c等效于 b平衡逆向移动的结果 , 升温或减压均使平衡逆向移动 , D正确 , 选 BD。 D. 将容器 b中的平衡状态转变到容器 c中的平衡状态, 可采取的措施有升温或减压 【 重点考点 3】 化学平衡图像的分析 【 典型例题 3】 (2020南通一调 )T ℃ 时在 2 L密闭容器中使 X(g)与 Y(g)发生反应生成 Z(g)。 反应过程中 X、Y、 Z的浓度变化如图 1所示;若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温度分别为 T1和 T2时 , Y的体积百分含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 2所示。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 容器中发生的反应可表示为: 3X(g)+Y(g) 2Z(g) B. 反应进行的前 3 min内 , 用 X表示的反应速率 v (X)= mol/(Lmin) C.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 升高温度 , 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 K减小 D. 若改变反应条件 , 使反应进程如图 3所示 , 则改变的条件是增大压强 解析: 在同一条件下 , v(X)∶ v(Y)∶ v(Z)=Dn(X)∶ Dn(Y)∶ Dn(Z)=∶ ∶ =3∶ 1∶ 2, 所以化学方程式为 3X(g)+Y(g) 2Z(g), A。江苏高考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考点总结(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青面漆或按设计要求。 溢流槽及齿形堰板 溢流、齿形堰板及浮渣挡板为组合体,总长【恒智天成】 m,西贡、板安装按常规定安装级对连接上,难度较低,其安装的质量关键是齿形堰板齿低水平度,集水【恒智天成】‰的坡度的保证。 堰板、集水槽的质量检测以水准仪配合精密塔尺进行,确保其工艺质量要求。 3. 预处理工段 一、设备安装概况: 预处理工段是本污水处理厂污不处理的寝工段,包括粗格栅间、污水泵房、细格栅间
无不良地质构造。 该区域地形地势起伏不大,属典型的南方丘陵地带。 地震 根据 ,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20》,永丰县地震峰值加速率 (相当于地震烈度小于六度)属地震不设防区。 外部协作条 件 交通条件 永丰的交通建设近些年发展较快,境内公路四通八达,公路通车里程 公里。 紧邻 105 国道、京九铁路和赣粤高速公路,交通十分便利。 基础设施条件 项目区已全部实现了通电、通水
氨水反应生成 Mn(OH)2沉淀 , 故所得 MnO2固体中可能混有 Mn(OH)2杂质; 由题给图可知 , 用日光分解 KMnO4溶液的方法制取 MnO2时 , 反应开始不久后 , 反应速率突然明显加快 , 最有可能的原因是使用了催化剂 , 即反应生成的MnO2对该反应具有催化作用。 32 答案: (1)① Fe+ 4HNO3(稀 ) Fe(NO3)3+ NO↑+ 2H2O ②
酸 pH= a, 体积为 V1;强碱的 pH= b, 体积为 V2, 则有 10- aV1= 10- (14- b)V2⇒= 10a+ b- 14, 现在= 10- 2, 又知 a= 1, 所以 b= 11。 答案: D 两种溶液混合后 , 首先应考虑是否发生化学变化 , 其次考虑溶液总体积变化。 一般来说 ,溶液的体积没有加和性 , 但稀溶液混合时 , 常不考虑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 ,
水产生量约 1500t/d,一年按 330天计算,年废水排放量为 万吨 /年。 该公司污水主要来自目前处理、染色、固定和清洗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其中主要污染因子为 PH、色度、 SS、 CODcr、 BOD5,该废水在分厂经脱色处 理后送污水处理厂进行生化处理。 ***市华川袜业有限公司 该下属公司主要产品有高档男女童棉袜、运动袜系列、中高档女袜裤等,生产工艺包括染色过程。 废水产生量约为
限公司 南京、上海 南京等地区 江苏国强镀锌实业有限公司 华东地区( 60%)、其它地区( 40%) 河北、山东、河南 溧阳市正昌集团 南京、马鞍山 华东地区乃至全国范围 溧阳市鹏程钢结构有限公司 马鞍山,宝钢 华东地区 溧阳昆仑钢管有限公司 全国 上海、南京等地区 供 给 企 业 江苏盛昌钢铁有限公司 山西( 40%) 、山东、武汉、 国外( 80%)、浙江、江苏 溧阳市巨力轧钢厂 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