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化学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考点总结(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酸 pH= a, 体积为 V1;强碱的 pH= b, 体积为 V2, 则有 10- aV1= 10- (14- b)V2⇒= 10a+ b- 14, 现在= 10- 2, 又知 a= 1, 所以 b= 11。 答案: D 两种溶液混合后 , 首先应考虑是否发生化学变化 , 其次考虑溶液总体积变化。 一般来说 ,溶液的体积没有加和性 , 但稀溶液混合时 , 常不考虑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 , 而取其体积之和 (除非有特殊说明 )。 当混合溶液是碱过量时 ,应先计算出混合溶液中 c(OH)浓度 , 然后再依据Kw/c(OH), 得出 c(H+), 再求出 pH。 【 变式 3】 现有等浓度的下列溶液: ① 醋酸 , ② 苯酚 ,③ 苯酚钠 , ④ 碳酸 , ⑤ 碳酸钠 , ⑥ 碳酸氢钠。 按溶液 pH由小到大排列正确的是 ( ) A. ④①②⑤⑥③ B. ④①②⑥⑤③ C. ①④②⑥③⑤ D. ①④②③⑥⑤ 解析: ①②④ 均属于酸 , 其中醋酸最强 , 碳酸次之 ,苯酚最弱。 ③⑤⑥ 均属于强碱弱酸盐 , 根据越弱越水解的原理知 , 因酸性: H2CO3苯酚 HCO, 所以对应的盐其碱性为:碳酸钠 苯酚钠 碳酸氢钠 , pH顺序相反 , 故 C项正确。 C22 23 重要考点 命题规律 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 电解质溶液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江苏卷中的 “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 已成为选择题中的经典题;盐类水解的应用也为命题常客;沉淀溶解平衡虽是新课标新增内容 , 在近几年的 Ⅱ卷中连续考查 , 也要引起重视。 、生活中的应用 (弱酸弱碱盐的水解不作要求 )。 平衡。 24 【 重要考点 1】 电离与水解综合应用 1. 三大守恒关系: 盐类水解和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是高考的必考点。 解题的关键在于考虑水解 、 电离以及两者的相对强弱关系。 解题中要抓住一个原理 , 两类平衡 , 三个守恒 (即平衡移动原理 , 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 , 电荷守恒 、 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 )。 25 守恒关系 定义 实例 电荷守恒 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即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 在 NaHCO3溶液中:c(Na+)+c(H+) = c(OH) +c(HCO3)+2c(CO32) 物料守恒 实质也就是原子守恒,即 原子在变化过程 (水解、电离 )中数目不变 在 Na2CO3溶液中:c(Na+)=2c(CO)+ 2c(HCO3)+2c(H2CO3) 质子守恒 即在纯水中加入电解质,最后溶液中 由水电离出的H+与 OH相等 (可由电荷守恒及物料守恒推出 ) Na2CO3溶液中: c(OH)=c(HCO)+ 2c(H2CO3)+c(H+) 26 【 典型例题 1】 (2020南通期末调研 )下列有关二元弱酸 H2A的盐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在 NaHA溶液中一定有: c(Na+)> c(HA)> c(OH)> c(H+) B. 在 NaHA溶液中一定有: c(Na+)> c(HA)> c(H+)> c(OH) C. 在 Na2A溶液中: c(Na+)=c(HA)+c(OH)+2c(A2) D. 在 Na2A溶液中: c(OH)=c(H+)+c(HA)+2c(H2A) 27 解析: A和 B的 HA中电离与水解程度未知 , 也就是说溶液的酸碱性未知 , 那么 c(H+)和 c(OH)谁大谁小无法比较 , 故 A、 B错 ;依据溶液中的电荷守恒:c(H+)+c(Na+)=c(HA)+c(OH)+2c(A2), C错误。 电荷守恒 c(Na+)+c(H+)=c(HA)+c(OH)+2c(A2)和物料守恒 c(Na+)=2[c(A2)+c(HA)+c(H2A)]), 组合得到c(OH)=c(H+)+c(HA)+2c(H2A), 故 D正确。 答案 :D 28 对于含有字母的组合物质 , 可以列举出具体的实例进行验证。 如NaHA, 可能为酸性的 NaHSO3, 也可能为碱性的 NaHS。 29 【 变式 1】 (2020江苏卷 )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A. 室温下 , 向 molL1NH4HSO4溶液中滴加 NaOH溶液至中性: c(Na+)> c(SO42)c(NH4+)c(OH)= c(H+) B. L1NaHCO3溶液: c(Na+。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