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考点总结(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中 A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_________。 (4)E2+离子能与 AC分子形成 [E(AC)4]2+, 其原因是 AC分子中含有 ___________。 (5)最近发现,只含 A、 D、 E三种元素的一种晶体 (晶胞如右图所示 )具有超导性。 A原子的配位数为___;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_______。 解析: A为碳元素 , C的基态原子 2p能级上的未成对电子数与 A原子相同 , 为 2个 , 所以 C只能为氧元素 , 则 B为氮元素。 C2离子与 D2+离子具有相同的 、 稳定的电子层结构 , 说明 D为镁元素 , E的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 3d84s2, 说明是 Ni元素。 (1)元素周期表右上角元素的电负性较大; (2)B的氢化物分子间存在氢键 , 所以沸点比 A的氢化物高; (3)CO2是直线型结构 , 说明 CAB也是 , A的杂化方式应该是sp杂化。 (4)配位键形成是由于 CO分子中存在孤对电子 , Ni2+可以提供空轨道; (5)配位数可由图示直接看出 , 化学式由均摊法分析。 答案 : (1)O (2) NH3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3)sp (4)孤对电子 (5)6 MgNi3C 44 45 重要考点 命题规律 、 电解质 、 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的概念。 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是高考命题的热点。 江苏卷中的“ 离子浓度大小比较 ” 已成为选择题中的经典题;水的电离 、 pH计算也为命题常客;在近几年的 Ⅱ卷中连续考查 , 也要引起重视。 电离平衡。 常数。 pH的定义 , 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46 【 重点考点 1】 电离平衡 在一定条件下 ,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 离子化速率等于分子化速率 时 , 即达到电离平衡。 当外界条件改变时 , 平衡将 发生移动。 如 , , 促进 电离过程; , 促进 电离过程; , 抑制 电离过程; , 促进电离过程。 47 【 典型例题 1】 (2020山东卷 )室温下向 10 mLpH= 3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 B. 溶液中不变 C. 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 , c(H+ )亦增大 D. 再加入 10 mL pH= 11的 NaOH溶液 , 混合液 pH= 7 B 48 解析: 选项 A、 C均不正确。 醋酸属于弱酸 , 加水稀释有利于醋酸的电离 , 所以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 , 同时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会增多 , 由于溶液体积变化更大 , 所以溶液的酸性会降低 , 即 c(H+ )、 c(CH3COO - )、c(CH3COOH)均会降低; 由水的离子积常数 Kw= c(H+ )c(OH- )知 c(H+ )= 所以 Ka= = B正确。 其中 Ka表示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 由于水的离子积常数和醋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均只与温度有关; 33()( ) ( )c C H C O O K wc C H C O O H c O H33( ) ( )()c C H C O O c O Hc C H C O O H()Kwc OH 49 D不正确。 pH= 3的醋酸说明醋酸的浓度大于 mol/L, pH= 11的 NaOH溶液说明氢氧化钠的浓度等于 mol/L, 因为在稀释过程中醋酸的物质的量是不变的 , 因此加入等体积的 pH= 11的 NaOH溶液时 , 醋酸会过量 , 因此溶液显酸性。 答案: B 50 电离平衡属于化学平衡 , 其原理也遵循平衡移动原理。 解题中要应用平衡移动原理 , 分析外界条件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方向的影响。 51 【 变式 1】 (2020福建卷 )常温下 molL- 1醋酸溶液的 pH= a, 下列能使溶液 pH= (a+ 1)的措施是 ( ) A. 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 10倍 B. 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 C. 加入等体积 molL- 1盐酸 D. 提高溶液的温度 B 52 解析: A项错误。 醋酸是弱酸 , 电离方程式是: CH3COOH H+ + CH3COO- , 故稀释 10倍 , pH增加不到一个单位; B项正确。 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 , 抑制醋酸的电离 ,使其 pH增大 , 可以使其 pH由 a变成 (a+ 1) ; C项错误。 加入等体积 L- 1盐酸 , 虽然抑制醋酸的电离 , 但增大了 c(H+ ), 溶液的 pH减小; D项错误。 提高溶液的温度 , 促进了醋酸的电离 , c(H+ )增大 , 溶液的 pH减小。 此题涉及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移动 , 切入点都是比较常规的设问 , 但学生易错选。 53 【 重点考点 2】 水的电离 1. 水在弱酸性 、 弱碱性和中性环境下 , 电离出的 H+与OH 始终相等。 2. 在某一温度下 , 水电离出的 c(H+)与 c(OH)的乘积为一常数 , 称为 Kw。 在 25℃ 时 , Kw=1 1014。 Kw仅与 温度 有关 , 当温度升高 , 水的电离正向移动 , 则 Kw 增大。 3. 外界条件对水的电离影响因素有: 温度 、 酸或碱 、能水解的盐。 54 【 典型例题 2】 (2020盐城二调 )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下图所示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图中五点 KW间的关系: B> C> A=D=E B. 若从 A点到 D点 , 可采用:温度不变在水中加入少量的酸 C. 若从 A点到 C点 , 可采用:温度不变在水中加入适量的 NH4Cl固体 D. 若处在 B点时 , 将 pH=2的硫酸与 pH=10的 KOH等体积混合后 , 溶液显酸性 55 解析: A项 , 温度越高 , Kw越大 , B点为 100℃ , Kw最大。 A、 D、 E三点相同 , C点介于之间 , 正确。 B项 , 加入酸 , c(H+)变大 , c(OH)变小 , 但是两者的乘积不变 , 正确。 C项 , 温度不变 , 则 Kw不变 , 错。 D项 , B点时的 Kw=1012, pH=10的 KOH中 c(OH)= 102 mol/L, 与 pH=2的硫酸等体积混合后 , H+与 OH刚好完全反应 , 则应为中性 , 错。 答案 : C、 D 56 水的离子积常数属于化学平衡常数的一种 , 它仅与温度有关。 外加酸或碱 ,抑制水的电离。 外加易水解的盐 , 或是升高温度能促进水的电离正向移动。 解题时一定要关注题中所给的温度 , 不能随意地运用 “ Kw=1 1014”这一数据。 57 【 变式 2】 (2020四川卷 )25 ℃ 时 , 在等体积的 ① pH= 0的 H2SO4溶液 、 ② mol/L的 Ba(OH)2溶液 , ③ pH= 10的 Na2S溶液 , ④ pH= 5的 NH4NO3溶液中 , 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 A. 1∶ 10∶ 1010∶ 109 B. 1∶ 5∶ 5 109∶ 5 108 C. 1∶ 20∶ 1010∶ 109 D. 1∶ 10∶ 104∶ 109 解析: 酸或碱是抑制水电离的 , 且酸性越强或碱性越强 , 抑制的程度就越大;能发生水解的盐是促进水电离的。 由题意知 ①②③④ 中发生电离的水的物质的量分别是 10- 1 10- 1 10- 10- 5, 所以 选项 A正确。 A 58 【 重点考点 3 】 pH计算 1. pH计算公式为: pH= lgc(H+)。 2. 混合溶液求 pH的方法: 59 1 1 2 2121 1 2 212( H ) ( H )( H )pH l g ( H ) (( OH ) ( OH )( OH )。江苏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考点总结(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1设计暴雨推求设计洪水是以降雨形成洪水的理论为基础的。 ( ) √ 1气象学不是陆地水文专业的基础课。 ( ) 1设计时枯水年组一般根据水电站的设计出力选择。 ( ) 1蓄水位是水电站非常重要的参数 ,它决定水电站的工程规模。 ( ) √ 1 (初级工 ,判断题 ,较易 ,无 ,核心要素 ,标准库 ) 库容的大小决定着水库调节径流的能力和它所提供的效益。 ( ) √
限公司 南京、上海 南京等地区 江苏国强镀锌实业有限公司 华东地区( 60%)、其它地区( 40%) 河北、山东、河南 溧阳市正昌集团 南京、马鞍山 华东地区乃至全国范围 溧阳市鹏程钢结构有限公司 马鞍山,宝钢 华东地区 溧阳昆仑钢管有限公司 全国 上海、南京等地区 供 给 企 业 江苏盛昌钢铁有限公司 山西( 40%) 、山东、武汉、 国外( 80%)、浙江、江苏 溧阳市巨力轧钢厂 山东
水产生量约 1500t/d,一年按 330天计算,年废水排放量为 万吨 /年。 该公司污水主要来自目前处理、染色、固定和清洗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其中主要污染因子为 PH、色度、 SS、 CODcr、 BOD5,该废水在分厂经脱色处 理后送污水处理厂进行生化处理。 ***市华川袜业有限公司 该下属公司主要产品有高档男女童棉袜、运动袜系列、中高档女袜裤等,生产工艺包括染色过程。 废水产生量约为
根据施工图纸及公司程序文件认真落实施工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作到科学合理,既能够满足施工质量及进度要求,又不造成无故浪费。 (2)参与施工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要能够胜任此项工作,在确定骨干的基础上,优胜劣汰,随时调整施工力量,以满足现场施工进度和质量要求。 场地平整人员准备 序号 岗位 数量 备注 1 管理人员 5 含质量、安全、物资等 2 技术人员 4 3 测量人员 2 4 施工人员 44 含
5 天。 在此期间,主要完成现场清理,申请业主、监理工程师对全部工程进行检查验收,编制竣工文件,组织施工机械、施工人员的退场及场地恢复工作等。 四、工期保证措施 (1)计划的控制 a.科学编制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运用网络技术,选择最优施工方案,做到点线明确、轻重分明 ,施工计划合理、可靠,资 源配备得当。 在施工过程中精心组织,全面协调、均衡安排,有 序施工。 b.抓好施工准备工作
施的布局; ⑤事故应急 救 援措施和器材、设备。 (7)整理、归纳设立安全评价结论 ①简要概括危险、有害因素评价结果。 ②指出评价对象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有害因素,明确应重视的重要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③明确评价对象潜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在采取安全对策措施建议后,能否得到控制以及受控的程度如何。 ④明确项目设立安全条件从项目选址、项目总平面布置、生产工艺与设备、工艺控制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