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分析复习资料(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电离子碎片,收集其荷电量进行测定。 Selfstudy amp。 Exam: 氢火焰检测器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影响检测灵敏度的因素。  三、色谱检测器的灵敏度  灵敏度 i cmmgmVCRS)3/()(dtFdmdVdmC i0  tdcc CSc tdcRxdcRxdhA i 21211FccmSmdFccStdccCSA i02102121 3021/:cmmgmVu n i tmAFccSC sgmVu n i tmAccSm /:2160  最小检出量  响应时间  线性范围  噪音及检处出限 SNcYQmmh22/0 SNcFYQCCh202/0 hYA h  2/ Nch C31注意: 167。 26 气相色谱定性法  一、利用内标物与待测物的相对保留值 r1, 2  进行定性分析。  实验中要用双柱、或多柱进行分析,必  须要有适当的标准物质。  二、利用保留指数进行 I进行定性分析 )lglglglg(1001ZXXXXZZZiiI  Xz+1 , Xz 分别代表含 Z+ Z个碳原子的正构烷烃在测定柱上的调整保留参数, Xi代表待测物质在测定柱上的调整保留参数。  由于 I 的值温度之间呈线性关系,所以可以方便的外推求出文献测定条件下的 I 值而进行定性分析,无须标准物质。 I TC A B X1 • • • X2 •  nheptane: noctane: Figure Sketch map for determination of rotention index 167。 27 气相色谱定量法  一、色谱定量公式: mi = fi′• Ai mi :待测物质质量 fi ′ :待测物质定量校正因子 Ai :待测物质色谱峰的积分面积  二、色谱峰的面积求法:  峰高乘半峰宽法  峰高乘平均峰宽法  峰高乘保留值法  电子积分法 0 103hY1/2SignalthYA h  2/2) YYhA  (tbhYhA Rh  2/  三、定量校正因子  ( Quantitative calibration factor)  绝对校正因子:  相对校正因子:用标准物质为参照物、求出待测物质与标准物之间绝对校正因子的比值。 对热导池检测器的标准物是苯、对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标准物是正庚烷。  i39。 ii Afm ii39。 i Amf ( Mass calibration factor fm )  siis39。 )m(s39。 )m(immAmAfff  校正因子( Molar calibration factor fM ) 各物质的量以摩尔数计, Mi , Ms分别表示被测 物与标准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摩尔质量) ismisisis39。 )M(s39。 )M(iM MMfMmAMmAfff   四、定量计算方法  归一化法:若样品中所有的组分均能流出色谱柱且有较好的、可分辨的色谱峰时可用此法定量。  内标法:若样品中除待测的几个色谱峰有良好分离,但其它所有的组分不能全部流出色谱柱或有不可分辨的色谱峰时可用此法定量。  内标标准曲线法:若样品用量与加入标准物质量完全固定,则内标法的计算就可以简化为内标标准曲线法,它适用于工厂内成批样品的定量分析。 如果经常需要测定同一物质,可固定试样的称取量,并加入恒定量的内标物,此时 fi mS / fs m为一常数故: wi ∝ Ai / AS Figure Internal working graph 适合于液体试 样的常规分析  外标法: 所谓外标法就是应用 欲测组分的纯物质来制作标准曲线。 此时用欲测组分的纯物质加稀释剂 (对液体样品用溶剂稀释、气体样品用载气或空气稀释 )配成不同含量 (% )标准溶液, 取固定量标准溶液进样分析 ,从所得色谱图上测出响应讯号 (峰面积或峰高等 )、然后绘制响应信汛号(纵坐标 )对百分含量 (横坐标)的标准曲线。 分析试样时, 取和制作标准曲线时同样量的试样 (固定量进样 ), 测得该试样的响应讯号,由标准曲线即可查出其百分含量。 Signal wi Ai wi 167。 28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 一、毛细管柱型:  壁涂开管柱  多孔层开管柱  载体涂渍开管柱  化学键合毛细管柱  交联毛细管柱  二、毛细管柱的特点:  渗透性好,柱压降小,可用长柱型  柱容量小,允许进样量小,进样必须分流  总柱效高,可分离复杂物质体系  相比大,可以快速分析。  三、仪器特点:  分流器和尾吹气装置 毛细管柱  167。 29 气相色谱法的应用  Selfstudy amp。 Exam  p59~p60 作业: 1 2  2 2 2 32。  高效液相色谱法: 特指一种用液体为流动相的色谱分离分析方法。 它在经典色谱理论的基础上,采用了高压泵、化学 键合固定相高效分离柱、高灵敏专用检测器等新实 验技术建立的一种液相色谱分析法。 高压: 150350*105 Pa 高效:大于 30000塔板 /米 高灵敏: 109g (紫外检测)、 1011g (荧光检测)  第三章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 HPLC ( High Pert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  167。 21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 一 、 HPLC与 GC差别 1. 分析对象的区别 GC:适于能气化 、 热稳定性好 、 且沸点较 低的样品;但对高沸点 、 挥发性差 、 热稳定性差 、 离子型及高聚物的样 品 , 尤其对大多数生化样品不可检测 占有机物的 20% HPLC:适于溶解后能制成溶液的样品 ( 包括 有机介质溶液 ) , 不受样品挥发性和 热稳定性的限制 , 对分子量大 、 难 气化 、 热稳定性差的生化样品及高分 子和离子型样品均可检测 用途广泛 , 占有机物的 80% 2. 流动相差别的区别 GC:流动相为惰性 , 气体组分与流动相无亲合作用 力 , 只与固定相有相互作用。 HPLC:流动相为液体 , 流动相与组分间有亲合作用 力 , 能提高柱的选择性 、 改善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