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表 2 “十一五”期 重点企业销售收入情况表 单位:亿元 企业名称 2020 年销售收入 2020 年销售收入 比 2020 年增长 ( %) 平均增速 ( %) 上汽通用五菱 420 33 柳钢集团 213 26 柳工集团 255 29 东风柳汽 277 30 五菱集团 119 209 25 工业投资力度加大 “十一五 ”期间,柳州市 累计完成 工业投资 亿 元,其中:工业技术改造投资 亿元。 工业 技术改造 投资 是 “十五 ”期( 亿元)和 “九五 ”期( 亿元)总和的 倍。 工业投资规模 2020 年跨越百亿元台阶后, 2020 年、 2020 年工业投资连续跨越 300 亿元和 400 亿元台阶。 技术创新能力增强 “十一五 ”期 间 , 柳州市 有 78 家企业获得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柳工、欧维姆成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两面针成为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 , 柳州市 第五次荣获 “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 ”称号 ,柳州市成为第二批国家级“两化”融合试验区 ,全市工业企业获专利授权 2147 项。 目 前 , 全市共拥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 3 个,自治区认定技术中心27 个,博士后工作站 8 个。 上汽通用五菱“宝骏”汽车成功下线、柳汽轿车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五菱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成功下线。 园区经济 快速 增长 2020 年,全市工业园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 亿元,占全市的比重由 2020 年的 7%上升到 %,提高了 个百分点 (见 6 图 3)。 企业搬迁入园推动产业集聚发展,截至 2020 年,已批复实施搬迁改造企业 25 户,新征建设用地 2897 亩,固定资产投资 亿元。 柳州市现有国家级工业园区 1 个,自治 区级工业园区 2 个,自治区 A 类工业园区 5 个, 比 2020 年增加了 1 个国家级工业园区和 5 个自治区 A 类工业园区。 节能 减排 成效明显 “十一五 ”期间, 柳州市 淘汰落后水泥产能 万吨,淘汰落后钢铁产能 万吨;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 %,完成 “十一五 ”期目标的 %(见图 4)。 37 家重点能耗企业(占全市能耗 80%)累计完成节能量 万吨标准煤,完成 “十一五 ”期节能目标的 347%(见图 5)。 着 力 抓好钢铁行业烧结机头烟气二氧化硫减排和造纸、制糖 行业化学需氧量减排 , 柳钢建立钢铁资源循环、能源循环、水资源循环和固体废弃物资源化生产体系 , 节能、节水、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 取得明显成效。 全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控制在 万吨以内,化学需氧量控制在 万吨以内,完成各项减排目标任务。 柳州跻身 “中国节能减排二十佳城市 ”。 图 3 “十一五”期柳州市工业园区规模以上企业 工业总产值图 01002003004005006007008002020年 2020年 2020年 2020年 2020年单位:亿元工业园区规模以上企业工业总产值 7 图 4 “十一五”期间柳州市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图 图 5 “十一五”期间 37 家重点能耗企业节能图 信息基础设施日 益 完善 柳州市基本建成以光缆为主、无线网络为辅,覆盖全市城乡的通信传输网络 ,其中: 光纤改造已覆盖 70%以上的城市住宅区域;城区无线上网覆盖率达到 98%以上;投入商用的 3G 网络已覆盖城区、部分富裕乡镇及主要交通路网 ; 全市电话用户数达 410 万户,其中:固定电话 77 万户,移动电话 333 万户,电话普及率达 %;全市互联网981070204060801001202020年 2020年 2020年 2020年 2020年单位:万吨标准煤37家重点节能企业能耗量01232020年 2020年 2020年 2020年 2020年单位:吨标准煤/ 万元增加值能耗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 8 1002164051066730793093652020年 2020年 2020年 2020年 2020年 2020年柳州市电子政务系统用户数统计用户 33 万户,计算机普及率 %;广播覆盖达 %;电视覆盖达 %,数字电视网络实现市区范围的全面覆盖 ( 见 图 6)。 图 6 “十一五 ”期间信息化基础建设成效对比表 信息技术广泛应用 2020 年,电子政务系统用户数 9365 户, “中国柳 州 ”门户网站在全国地级城市绩效评比中位列第 10 名 (见 图 7)。 企业信息化步伐加快,通过实施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和企业上网工程, 49 家企业被认定为广西制造业信息化工程应用示范企业, 8 家“两甩”示范企业, 信息化建设企业占比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达到 53%;在大企业带动下,中小企业信息化水平也得到很大提升, 80%以上的规模以 上中小企业通过网站进行信息的发布, 40%实现管理生产的信息化应用。 图 7 “十一五 ”期间电子政务系统用户数图 单位:人 9 专栏一 “十一五”规划目标完成情 况 指标名称 单位 规划目标 完成情况 结果评价 工业经济 工业总产值 亿元 1600 超 额 完 成目标的 66% 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速 % 超 出 目 标 个百分点 工业增加值 亿元 420 超 额 完 成目标的 85% 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 % 11 超 出 目 标 个百分点 工业投入 工业投资 亿元 500 超 额 完 成目标的% 技术进步 新产品产值率 保持在 25%左右 25% 完成 工业结构优化 汽车、机械、冶金三大支柱产 业产值 亿元 达到 1000 亿元以上 1728 完成 年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 超 100 亿元 35 户; 超 50 亿元 35 户; 超 10亿元 1520户; 超亿元 100 户。 超 100亿元 5户; 超 50 亿元 6 户; 超 10亿元 17户; 超亿元 260 户。 完成 (二)基本经验 “十一五”以来,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成就显著,为今后一个时期加快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谋划制定工业发展新战略 坚持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柳州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积极谋划和实施新的发 展战略。 创造性地提出了 “三个同步 ”发展新理念 , “三个同步 ”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是科学发展观在柳州的 10 生动实践。 柳州 市委十届六次全会确定了扎实推进 “三个同步 ”、全面实施 “二次创业 ”、努力实现 “经济升级,城市转型 ”新的中长期发展战略,并及时对接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的 “广西科学发展三年计划 ”,制定了工业升级方案和建设工业名城方案,在全市掀起了全面实施工业 “二次创业 ”、建设工业名城的高潮。 在认真总结柳州工业发展经验、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 “创新调整、产业升级,三年四千亿、工业再翻番 ”战略,为加 快柳州工业经济发展确立了比较系统和完整的发展战略和思路,对于新形势下继续推动柳州工业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巩固柳州工业在全区的领头羊地位,具有重大的意义。 主动迎击国际金融危机,实现工业经济全面突围 2020 年秋国际金融危机突然来临, 柳州 市委、市政府 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自治区党委、政府关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各项部署,化危机为转机,化挑战为机遇, 在全区率先出台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八项要求、九条意见和十项措施, 在资金、信贷、担保、市场及培训等方面帮助企业努力摆脱生产经营上的困境, 成功应对危机,保持了工业经济平稳运行。 2020 年,市委、市政府以大力开展 “经济发展突围年 ”活动为契机,从营造环境促发展、支持企业强发展、抓住机遇快发展入手,在加快技术改造步伐、扶持创新创业等多个方面继续出台有效措施, 推动了全市工业经济成功突围,实现了工业总产值 超2020 亿元的目标。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市没有一家企业关门倒闭,没有出现企业大规模裁员。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扶持工业做大做强做优 紧紧围绕 “354”产业格局(汽车、冶金、机械三大支柱产业,化工、制糖、造纸、建材、日化等五大传统产业,新材料、 生物制药、机电仪一体化与电子信息、新能源及环保四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结构调整,突出抓好支柱产业的产业链经济、园区经济、县域经济和非公 11 经济工业 “三大板块 ”,强力推进重点工业产业成长计划、强优企业成长计划、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品牌成长计划等四大成长计划。 着力发展以重点骨干企业、大企业为龙头,产业链为基础的产业集群,积极推进技术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形成规模效益与带动效应。 做大做强汽车、冶金、机械三大支柱产业, 提升化工、制糖、造纸、建材、日化等传统产业 ,大力 发展壮大新兴产业,促进工业总量、结构、层级升级。 提升 自主创新能力,推进 “柳州制造 ”向 “柳州创造 ”转变 坚持以创新为主导,围绕转变发展方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关键环节,积极构建财政资金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信贷为支撑、民间资本为辅助的 “四位一体 ”创新投入体制,有效整合现有国家、自治区级技术中心、技术实验中心、博士后工作站、技术研发机构、科研院校等研发资源和技术力量, 不断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通过加强创业服务中心和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支持企业对关键共性技术进行消化吸收与创新,推广先进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应用,加快产业技术进步步伐。 推 动主导产业向高端化发展,推动 “柳州制造 ”向 “柳州创造 ”转变,促进工业竞争力的升级,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 加大工业项目建设力度,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坚持把项目建设作为发展工业经济的支撑点,加强重大项目建设领导力量, 柳州市先后成立了“ 299 亿技改投资办公室”、“ 410 亿技改投资办公室”,编制投资项目库和重点项目投资计划,对每个重点项目设立一个联合跟踪协调小组,形成从企业到市四套班子领导均有专人跟踪协调、职责到位的重点项目联合推进机制。 对投资额大,涉及面广的重点项目,制订并联审批办法,缩短审批时间,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 同时,抢抓中央加大投资扩大内需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重点围绕柳州的支柱产业、特色资源有针对性地 12 开展产业链招商,引进国内外大企业、大集团项目,一批重大项目落地柳州。 大力发展园区工业,培育工业经济增长新高地 按照 “统一规划、资源共享、滚动发展、整体提高 ”的原则,加强全市各类工业园区的统一规划和产业布局,合理确立各类园区的产业定位和科学的空间布局。 建设园区投融资平台,实行企业化开发,积极探索采取 BOT、 TOT 等多种投融资方式引导社会资金参加园区基础设施开发建设。 建设有鲜明个体企业 特色的重点企业园区,在土地、政策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加快产业聚集发展。 打造特色产业园区,举全市之力推进广西柳州汽车城建设。 出台《关于鼓励企业搬迁改造的暂行办法》,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企业退城进园搬迁改造步伐,为企业发展壮大拓展空间。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增强工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坚持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在狠抓经济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推进清 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 按照 “十一五 ”规划的目标要求,组织与 37 家重点耗能企业签订 “节能目标责任 书 ”,实行定期考核。 对柳化等 6 家列入国家千家重点节能的企业开展能源审计和企业节能规划编制工作,树立了一批节能减排先进典型。 着力 抓好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加快节能服务体系建设,确保了增产不增污,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实现了工业快速发展与环境持续改善的完美融合。 抓好工业人才队伍建设,构筑工业人才支撑体系 整合各类资源,围绕推进工业 “二次创业 ”,采取多种措施抓好工业人才队伍建设,为柳州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 创新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选拔任用机制,坚持引进与培养并举,将富有改革创新 精神、德才兼备、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有实践经验和良好业绩 13 的优秀经营管理人才选拔到企业的经营班子中来,加快培育和造就一批适应现代工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企业家队伍。 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通过企业与学校联办的形式,设立培训中心,定期为企业培训员工,提高员工素质,同时为企业储备技术工人。 坚持信息化带动战略,促进“两化融合” 抓住国家重点发展“两化”融合、三网融合等历。柳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施工。 人工挖基坑槽 ( 1)、根据土质情况和设计要求确定开挖宽度和放坡系数,预留工作面。 ( 2)、挖出的弃土堆放,距坑槽边 1 米 以外的地段,并不得碰撞门柱堆土高度不得超过。 ( 3)、挖掘土方如发现有电缆、油水管线或不能辩认的物体时,应及时报告甲方管理人员,采取措施后施工。 ( 4)、挖土时,要经常检查中心线和标高,不要挖偏或超宽,超深,挖偏时按图纸纠正,超深部分必须夯填中砂或砼找平。
都是调和函数但 不是解析函数。 2222 ,yxxvyxu()f z u i v证 由于 222222222 2 2 22 3 2 2 2 333222 2 2 22 , 2 , 2 , 22, 2 6 6 2, u u u uxyx y x yv y x v x yxyx y x yv x x y v x y xxyx y x y
z f z d z111()C C C Cf z C C D推 论 : 假 设 及 为 任 意 两 条 简 单 闭 曲 线 , 在 内部 , 设 函 数 在 及 所 围 的 二 连 域 内 解 析 , 在边 界 上 连 续 , 则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 Complex Analysis and Integral Transform D证明:取 1C A B C B A
养生期为 7 天, 在养生期间除洒水车外,封闭交通。 底基层在基层施工前始终覆盖,不得暴晒。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 ( 1) 施工准备: 根据在下承层上恢复的中桩,用白灰放出两边线, 每 10 米在左右两侧钉设高程控制桩, 挂φ 4 钢铰线,用紧线器拉紧、锚固, 作为摊铺机行走的导向线和摊铺作业时的高程控制线。 ( 2) 试验路段: 在正式施工前,先铺筑一段不少于 200m 的试验路段。
进孔深并认可后,方可终孔。 当孔深已满足设计桩长要求,则必须钻进至钻头全断面进入持力层 (或)米后方可终孔。 如施工中遇地质情况变化较大,应及时报告施工员,并与各有 关方商定处理办法; ( 10)认真填写好钻孔记录表。 要求准确、整洁。 负责人:施工员,班长。 6. 清孔 ( 1)终孔后,将钻具略提离孔底慢速转动,循环泥浆清孔。 同时,适当调整泥浆性 能; ( 2)下入导管后
确保提供的产品满足顾客要求,满足适用法律法规的要求。 保持与顾客的有效沟通,确保顾客满意。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对与顾客有关的过程的控制。 职责 行销部负责本程序的有效实施,负责市场调研、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负责顾客要求的识别,并组织评审。 品管部、生产部、采购部参与产品要求的评审。 行销部保持与顾客的有效沟通,并进行顾客满意度的监视、测量和投诉处理。 工作程序 市场调研的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