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某尾矿库初步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筑坝材料取 自 附近的采石场 , 后期堆高 18m, 总库容 万m3, 库容利用系数为 , 有效库容 万 m3。 初期坝 结构 初期坝坝型为内坡反滤透水碾压 堆 石坝,坝高 ( 含清基 ),坝顶长 52m, 坝顶宽 ,内坡 1: ,外坡 1: ,坝顶标高 2074m,内坡 设透水反滤层厚 , 内外坡均设置块石护坡,厚 , 详见附图3。 初期坝下坡残积层耕植土、碎石、块石全部清除,坝基坐落 在 强风化页岩 ,设计清基深度。 初期坝材料为 取自 库区 附近的采石场。 设计施工参数 :初步确定干重 17 度γ d=,施工前,坝 体 填筑料做碾压试验 ,取样做击实试验及剪切试验,并根据实验结果对设计取值参数进行验证。 尾矿坝体技术要求 本坝体设计主要结合实地地形,根据工程勘察报告可知,持力层选强风化页岩 (其承载力 350kpa) ,设计清基深度。 筑坝 材 料要求:其软化系 数 > ,容重 > ,石料长短之比不大于 ,抗压强度大于 10Mpa。 坝体技术要求:坝体 碾压 前应清除料场地内的表土层和杂质,确保填料的 新鲜、干净 , 场地整洁,碾压前做碾压试验,确定碾压厚度、密度、孔隙率、遍数及碾压机械。 本设计碾压厚度小于 3m。 积 坝 ( 1)尾矿堆积坝为上游式堆坝,堆坝高 18m,尾矿堆积坡 1:。 尾矿总库容 万 m3,有效库容 万 m3,服务年限 年。 ( 2)堆积坝筑坝方式采用水力冲积法 —— 坝顶分散放矿。 初期坝上放矿主管 D100,长 52m,主管 接 DN50 mm 支管 5 根及 5 个 DN50 矿浆闸阀,支管用 D=50mm 橡胶夹布压力胶管接到初期坝内坡脚开始放矿。 ( 3)尾矿堆坝从初期坝顶 2074m 高程开始堆坝 ,按 1: 的外坡比进行子坝垒筑,子坝尺寸为坝顶宽 ,坝高 ,子坝内外坡比均为1: ,子坝垒筑最终标高为 2092m,堆坝高 18m,共计 9 级子坝 ,详见附图 4。 18 ( 4)堆坝放矿主管放置在子坝顶上,主管为 DN100 的 PE 管,随尾矿坝的上升而抬高。 主管上每间距 设置一根支管,支管为 DN50 的PE 管,支管上接 DN50 橡胶管,每 2 根支管为一 个工作组,每 3 个工作组为一放矿区域,每一放矿区域分为干燥区、准备区、冲积区三区。 放矿时干燥区、准备区、冲积区三区交替轮流放矿,随着堆坝高度的上升,堆坝放矿区域可作适当加宽,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均保证尾矿粗颗粒沉积坝前,细颗粒排向库尾,不允许矿泥沉积,不出现粗、细尾矿颗粒夹层,以免形成软弱的滑动面,威胁堆坝体的稳定安全。 ( 5)挖取离坝轴线 40m 范围内的尾砂作为堆筑子坝的材料进行堆坝,严禁在子坝附近挖坑取土堆筑子坝。 ( 6)堆坝过程中,严格控制滩面长度,正常运行期间尾矿库干滩最小保持 100m 以上 ,汛期前,雨季期间 应将库内蓄水排干,最高洪水位期间最小干滩长大于 50m,同时库内最小安全超高不小于 ,若库内存水位大于设计要求,应及时撤掉 盖板 ,增加排水 斜槽 的下泄能力,将库内集水排泄至库下游降低库水位,确保尾矿库安全运行。 在堆坝过程中堆坝外坡应及时修筑坝面排水沟排泄坝面雨水,以防雨水冲刷坝面,同时在堆坝外坡坝面上种草,防止水土流失。 ( 7)堆坝体内排渗设施 为降低浸润线,满足抗震构造要求,在尾矿堆积体中从标高 2076m开始每升高 4m 设置一层排渗盲沟, 共设置了 4 层排渗盲沟。 排渗设施由水平方向的纵、横盲沟及竖向盲沟组成。 横 向盲沟平行于坝轴线,距离 19 堆坝外坡 40m 设置横向盲沟一条与纵向盲沟相连。 纵向盲沟水平垂直于横向盲沟,每间隔 10m 设置一条,以 i= 的坡度延伸至堆坝外坡,纵向盲沟与横向盲沟交汇点设置竖向盲沟。 纵、横向排渗盲沟由土工布包裹碎石构成,横向盲沟与纵向排渗盲沟相连, 宽 , 将渗水排入坝上排水沟,盲沟内设软式透水管φ 100mm,将坝体内渗透水导出坝外,过坝面及岸坡排水沟排向库下游,降低堆坝体内浸润线。 上述堆坝排渗盲沟,在实际使用中效果明显。 排洪构筑物 排洪构筑物方案 尾矿库汇雨面积为 , 排水 设计方案采用库外截洪沟截污分流, 库内排水斜槽 、井、排水管 道 结合的方式 排洪到下游,排水斜槽延伸到库尾, 总 长 L=946m,排水管道 ( D=)与排水斜槽相连, 总长 163m。 排水斜槽与排水管道交汇处设置 接合井 ( D=)。 水文气象 XX 县位于 XX 省 中 部, 属滇中高原东南部, 距离昆明市 58km 处,县政府驻金山镇, 地跨东经 101176。 38’ 一 102176。 35’ 、北纬 24176。 51’ 一 25176。 3’ 之间。 总面积 3536km2,境内重山叠嶂,河谷纵横,海拔 13002754m,年平均气温 ,年平均 降水量 930mm,境内盛产水稻, 玉米,小麦,蚕豆,豌豆,烤烟,油菜籽等农作物,尾矿库区域 地 处滇中高原中部,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 年均温 ℃ , 最高 ℃,最低 ℃;多 20 年 年均降水量 ,降雨 80%集中在每年的 610 月。 干、雨季分明;年蒸发量 15002100mm,最强在 35 月。 水文计算 水文计算采用《 XX 省暴雨洪水图表实用手册 》选取参数计算洪峰流量和洪水总量。 ( 1)流域参数 全区汇雨面积 ,汇流长度 ,平均坡降 10%。 全区分汇水 1 区(库内区域) 、 汇 水 2 区( 库外区域 ), 表 25 各区流域系数 汇水面积 F(m3) 汇水长度 L(km) 平均坡度 J 汇水 1区 汇水 2区 全区 ( 2)降雨参数 该地区降雨参数选取《 XX 省暴雨洪水图表实用手册 》查得,见表 26。 表 26 降雨参数表 H1( mm) CV1 H6(mm) CV6 H24(mm) CV24 35 55 70 (3)洪峰流 量计算 尾矿库汇雨面积属特小流域汇流时间短,降雨历时采用 24 小时,故设计采用推求公式计算洪峰流量,采用推理计算公式: FSQ n2 7  式中: Q—— 洪峰流量( m3/s); 21 ψ —— 洪峰径流系数; S—— 暴雨雨力( mm/h)。 τ —— 流域汇流时间( h); n—— 暴雨衰减系数; F—— 汇雨面积( km2)。 洪峰流量计算见表 27; 表 27 各区洪峰流量计算表 F L J P( %) h1 h6 h24 汇水 1区 2 0 2 0 汇水 2区 3 0 3 0 全区 5 0 5 0 m KP H24P= n2 SP=H24p24n1 /msp1/4 τ o 汇水 1区 4 4 汇水 2区 5 5 全区 5 5 τ0n2 μ=9 ψ =*μ /Sτ 0n2 τ Qm′(m3/S) m′ θ 汇水 1 22 区 5 1 汇水 2区 6 1 全区 1 7 各区洪峰流量见表 28 表 28 各区洪峰流量计算成果表 P( %) Q 汇水 1区 1 汇水 2区 1 全区 1 (4)洪水总量计算 库内设计洪水总量采用下式推求: WP= 式中: WP—— 设计洪水总量(万 m3)。 HTP—— 历时为 T 的设计暴雨( mm)。 F—— 汇雨面积。 α —— 径流系数。 计算结果见表 29 表 29 各区洪水总量计算成果表 23 P( %) WP 汇水 1区 1 汇水 2区 1 全区 1 排洪构筑物 排水斜槽 ①调洪库容计算 经在 1: 1000 地形图上 计算,最小安全超高 ,尾矿堆筑滩顶标高2092m,初期调洪水深 H 调 =,调洪库容 Vt= 万 m3。 后期 调 洪水深 H 调=,调洪库容 Vt= 万 m3。 ②下泄流量计算 下泄流量计算公式采用高切林公式: )1pWV tp  (下泄 式中: Q 下泄 —— 下泄洪水流量( m3/s) ; QP—— 设计洪水流量( m3/s) ; Vt—— 调洪库容(万 m3); Wp—— 设计洪水总量(万 m3)。 计算结果: 24 初期调洪: Q 下 1%=。 Q 下 %=。 后期调洪: Q 下 1%=。 Q 下 %=。 为了降低库区水位,快速排出洪水,提高尾矿库的安全,排水斜槽设置按满足 24 小时全流域汇水量的排泄,设计选用平板嵌入斜槽,计算排水斜槽采用明渠 无 压力计算,排水斜 槽 现场浇筑而成 ,厚 300mm,盖板厚 500mm,采用 钢筋混凝土 结构,排水斜槽地基基础承载大于 160t/m2,计算采用明渠矩形断面,计算公式如下: 流量公式: Q=ω V 流速公式: IRCV  曼宁公式: 式中: Q—— 流量( m3/s) ω —— 过水断面面积( m2) V—— 流速( m/s) R—— 水力半径(过水断面面积与湿周的比值)( m) I—— 水力坡度 C—— 流速系数(谢才系数) n—— 沟壁粗糙系 数(据材料而定) 参数选取:铺设坡度 %12%,设计坡度按 10%, 粗率 n=,计算断面为明渠矩形断面,宽 ,深 ,经计算可得: 611 RnC  25 当水位深 , 断面特性值为:断面积 A=,湿周长 X=,水力半径 R=,计算得 C= V=Q =其斜槽排泄流量为 ,大于库内正常排泄要求,故设置排水斜槽断面 ,满足减轻库区洪水压力,排水斜槽总长 946m,延伸到库尾。 排水管 排水管道设置按满足 24 小 时全流域汇水量的排泄,经计算 24 小时70mm(正常)全流域洪峰流量 ,洪水量为 万 m3。 设计选用管道为 D= 的圆形管道,在铺设坡度 10%时,管道的通过流量按以下公式计算: 流量公式: Q=ω V 流速公式: IRCV  曼宁公式: 式中: Q—— 流量( m3/s) ω —— 过水断面面积( m2) V—— 流速( m/s) R—— 水力半径(过水断面面积与湿周的比值)( m) I—— 水力坡度 C—— 流速系数(谢才系数) 611 RnC  26 n—— 沟壁粗糙系数(据材料而定) 参数选取:设计坡度按 10%, 粗率 n=,计算断面为圆形断面,直径 D=,经计算可得: 当水位深 , 断面特性值为:断面积 ω =,湿周长 X=,水力半径 R=,计算得 C= V=Q =排水管道排泄流量为 ,大于库内正常排泄要求,满足规范要求, 满足减轻库区洪水压力,排水管道总长 163m。 在排水管道出口设置集污池 (B L H =10 20 3m),采用浆砌石结构,以达到保护环境的作用。 截 洪 沟 根据环保规范要求,为减少进库水量,达到清污分流,库区周边设置截 洪 沟,库区 周围 设置截 洪 沟( B H= ),坡度 12%,全长2635m,按汇水 2 区百年一遇洪峰流量设置,结构采用 水泥砂浆浆砌块石,厚 250mm。 截 洪 沟水力计算: 计算公式: 流量公式: Q=ω V 27 流速公式: IRCV  曼宁公式: 式中: Q—— 流量( m3/s) ω —— 过水断面面积( m2) V—— 流速( m/s) R—— 水力半径(过水断面面积与湿周的比值)( m) I—— 水力坡度 C—— 流速系数(谢才系数) n—— 沟壁粗糙系数(据材料而定) 参数选取:坡度按 12%, 粗率 n=,计算断面为明渠矩形断面,宽 ,深 ,经计算可得: 当水位深 , 断面特性值为:断面积 A=,湿周长 X=,水力半径 R=,计算得 C=。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