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住宅小区钢筋工程施工方案(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倍,即可终断火焰。 当钢筋颜色变暗时,才允许拆除压接器卡子,以免钢筋接头弯曲。 ( 7)自检:若发现偏心、弯折、镦粗直径及长度不够、压焊面偏移、环向裂纹、钢筋表面严重烧伤、接头金属过烧、未焊合等质量缺陷,应切除接头重焊。 ( 1)材料、机具: 1) 焊剂:焊剂的性能应符合 GB 5239的规定,焊剂 的型号为 HJ401,焊剂存放应干燥,防止受潮。 焊剂应有出厂合格证。 2) 机具:自动电渣压力焊设备。 ( 2)作业条件: 1) 焊工必须持有有效合格证。 2) 设备必须经过安全部门的验收,焊接夹具必须有足够的刚度。 3) 电源应符合要求,电压下降不得大于 5%。 4) 操作场地必须符合安全要求,具备安全措施。 ( 2)焊前准备: 选择焊接参数 安装焊接夹具和钢筋 安放焊剂罐、填装焊剂 试焊、作试件 确定焊接参数 施焊 回收焊剂 卸下夹具 质量检查 钢筋端头制备 检查设备、电源 1) 钢筋端头制备:钢筋安装前,焊接部位和电极钳口接触( 150 范围)的钢筋表面上的锈斑、油污、杂物等 ,应清理干净,钢筋端部若有弯折、扭曲,应予以切除。 2) 安装焊接夹具,夹具的下钳口应夹紧下钢筋的适当位置,同时确保焊接处的焊剂有足够的掩埋深度。 ( 3)施焊要点: 1) 闭合回路、引弧:通过操作杆或操纵盒上的开关,先后接通焊机的焊接电流回路和电源的输入回路,在钢筋端面之间引燃电弧,开始焊接。 2) 电弧过程:引燃电弧后,控制电压,借助操纵杆使上下钢筋端面之间的钢筋保持一定的距离,进行电弧过程的延时,使焊剂不断熔化而形成必要深度的渣池。 3) 电渣过程:随后逐渐下送钢筋,使上钢筋端部插入渣池,电弧熄灭,进入 电渣过程的延时,使钢筋全断面加速熔化。 4) 挤压断电:电渣过程结束,迅速下送上钢筋,使其端面与下钢筋端面相互接触,趁热排除熔渣和熔化金属。 同时切断电源。 5) 接头焊毕,应停歇 20~ 30S后,方可回收焊剂和卸下焊接夹具。 ( 1)本工程钢筋绑扎及节点做法必须满足 97G329(一)及规范要求。 ( 2)钢筋工程绑扎前应先熟悉施工图及规范,核对钢筋配料表和料牌。 ( 3)绑扎底板基础梁及底板钢筋时,应先研究逐根钢筋的穿插就位顺序,减少绑扎困难,避免返工,加快进度。 ( 4)绑扎框架梁时必须注 意与柱的交叉就位顺序。 ( 5)消防水池西侧( 47)、( J)、 ( F) )轴墙体施工时,预埋短钢筋,以便消防水池施工时做墙体模板拉结用。 ( 6)面筋绑扎后铺脚手板作为人行通道,不允许直接踩踏钢筋。 ( 1)成品钢筋:核对成品钢筋的钢号、直径、形状、尺寸和数量是否与料单料牌相符;如有错漏,应及时纠正增补。 ( 2)保护层垫块:钢筋保护层均采用塑料垫块。 ( 3)墙体定位筋:根据墙体的厚度,算出墙体定位钢筋的尺寸。 加工尺寸必须准确,端头用角磨机磨平。 使用之前必须经过预检。 1. 梯子筋起步位置为暗柱边 800 mm。 每道墙焊接梯子筋的钢筋直径要求大于设计纵向钢筋一个规格,水平间距 1400m。 梯子筋中的横筋要求按竖向方向,设置上、中、下三道同墙厚的支撑筋,支撑筋端头要求用磨光机打磨平整,刷防锈漆两道。 保证端头平整且不会出现锈痕,这样既能控制墙体钢筋的位置,又能保证墙体截面尺寸。 纵向梯子筋的规格和加工尺寸见下图 5表 51 图 51 地下墙体纵向梯子筋加工示意图 梯子筋型号 表 51 墙纵筋规格 地下墙体 主体墙体 φ 14 φ 12 φ 12 φ 10 梯子筋 φ 16 φ 14 φ 14 φ 12 2) 在墙体上方设置一道水平“梯型架”定位筋,该“梯型架”位于顶板上皮 50~ 70cm。 在绑扎下一层墙体钢筋时就绑扎到位,不再拆除,详见图 52 图 52墙体钢筋定位梯示意图 (1)钢筋摆放位置线的标定:每根钢筋摆放位置线用至少两个粉笔点(直筋在两端,箍筋在对角)来标识,但插筋在插入部分的底和顶用红漆标点标识。 板筋、梁主筋摆放线分别在每层顶板模板四周和梁底模 端部标出。 柱、梁箍筋摆放线在对角主筋上标出。 墙体水平筋摆放线在竖向钢筋上标出。 (2)钢筋的绑扎:钢筋采用 22号钢丝绑扎(钢丝的长度见表 52)。 所有钢筋交错点均绑扎,且必须牢固。 同一水平直线上相邻绑扣呈“八”字形,朝向混凝土体内部(局部无法朝向内部的,只有朝向外部,但绑扣露头部分应与水平筋相贴,且同一直线上相邻绑扣露头部分朝向应正反交错),露头部分与水平筋成 45176。 ,且同一直线上相邻绑扣露头部分朝向正反交错。 绑扎钢丝的下料长度 表 52 钢筋直径 (mm) 绑扎钢丝的下料长度( mm) 68 1012 1416 1820 22 25 28 6~ 8 150 170 190 220 250 270 290 10~ 12 190 220 250 270 290 310 14~ 16 250 270 290 310 330 18~ 20 290 310 330 350 22 330 350 370 (3)抗震构造要求: 1) 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 laE(“结施”和“ 00G101)详见施工规范。 2) 钢筋的接头及搭接长度 11E详见施工规范。 3) 搭接接头任一接头中心至 范围内或焊接接头任一接头中心至 35d 且≥ 500mm范围内,受力钢筋接头面积不能超过规范规定。 4) 墙体竖向钢筋搭接范围内,至少必须保证三根水平筋通过,并与其绑牢,见图 53. 图 53 墙体端头做法示意图 (4)其他要求: 2) 外边轴墙体、框架柱插筋弯钩,外侧弯钩向内,内墙柱弯钩应向两边。 2) 标准层施工,墙体竖向钢筋应距柱边 5mm、水平钢筋距地面 5cm为第一根起步筋。 清理→放线→复线→清理→梁支架搭设→梁下铁钢筋→上铁布筋→穿套子→底板横向下铁钢筋→底板纵向下铁钢筋→垫块→支撑马凳→纵向上铁钢筋→横向上铁钢筋→暗柱插筋→导墙插筋及三道水平筋→墙筋定位加固→导墙垫块→水平梯子筋→自检→交接检→质检→支模→浇筑 (1)底板下铁下层钢筋沿底板短向布置,上层钢筋沿底板长向布置;上铁钢筋布置原则同下铁。 (2)底板下铁的接头位置在房间跨中 1/3范围内,上铁在墙体或房间跨边 1/3范围内。 点 (1)底板上下层钢筋间采用焊接式马凳铁控制钢筋间距,马凳铁间距 1500 mm 见图 54 图 54 马凳铁示意图 (2)根据钢筋位置线布筋,用自制工具式“卡具”控制、检测钢筋的间距。 (2)底板钢筋保护层控制采用塑料垫块,厚度 35mm,按 600 600网格分布。 (4)根据底板墙体、暗柱位置线,进行墙体、暗柱插筋施工。 为了防止插筋位移,采取以下措施: 1) 将所有插筋与底板钢筋绑扎牢固,并于墙体两侧加设Ф 12钢筋限位。 2) 暗柱钢筋在两层底板钢筋间设置三道箍筋定位。 3) 墙体上口用水平梯形定位筋 控制钢筋的保护层及水平间距,墙体钢筋网片间按 600mm 间距设置钢筋撑铁。 4) 内墙插筋:打底板混凝土时,在暗柱主筋间拉通长白线,派专人监控插筋的定位情况,及时调整插筋位置,确保插筋不发生位置偏移。 5). 结构施工时,同时进行汽车坡道的施工。 墙体插筋时必须考虑坡道的坡度,底板施工时必须将坡道板的钢筋甩出。 、柱钢筋绑扎 (1)框架柱工艺流程: 校正钢筋位置→套箍筋→竖向钢筋连接→划分挡线→绑箍筋→绑保护层→验收 (2)基础梁钢筋绑扎工艺流程: 排间距→固定主筋→穿纵梁主筋并套箍筋→放横、纵梁架 立筋→按间距绑梁上铁→主筋与箍筋→绑架立筋→绑下铁主筋 (3)框架梁主筋接头通长上铁在跨中接头,梁的上下铁在支座处。 同时,还应满足抗震锚固要求。 (4)纵横梁同时配合进行,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或梁边缘 50mm. 处,在梁底模板上按图纸划好箍筋的间距,梁端部箍筋加密区,其间距和加密区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5)梁主筋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间净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