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市深沪中心小学扩建现代数字化小学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裳山、崎山系戴云山系向东南沿海延伸的余脉。 晋江现有市区处于晋东平原,由九十九溪、晋江及海浪冲击而成,属于泉州平原的构成部分。 根据地貌类型划分,本地区地貌单元有丘陵、台地和平原三种,以台地最大、平原次之、丘陵最小。 水文 状况 晋江市受地质结构的控制,境内没有大的河流发育,过境主要有晋江、九十九溪,以及饮水工程南渠,源于境内低丘、台地或湖泊,独流入海德溪流都是时令溪流,约有 19 条。 另外,境内有湖泊、水库等。 晋江是泉州市的主要水体,发源于戴云山之麓。 晋江上游分东溪、 14 西溪两支,于南安市的双溪口汇合后称晋江,流经泉州市市区后入泉州湾。 晋江河长 182 公里,干流汇合口至入海口长 29 公里,流域面积 5629 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 亿立方米。 、社会环境概况 经济发展 深沪又是福建省著名的工贸港口城镇。 依托国家一类口岸 深沪港的优势,临海工业群发展迅猛。 现有各类生产企业 420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 386 家,内衣生产企业 200多家,从业人员 万人。 另有内衣产业配套企业 —— 织布厂 62 家,印花厂 23 家,织带厂 25 家,包装厂 21 家,漂染厂 13 家,拉链厂 13 家; SBS 浔兴拉链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 2020 年全镇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 41 亿元,镇财政总收入 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6829元,列福建省综合实力第 21 强。 先后荣获‚福建省百强乡镇‛、‚省明星乡镇‛、‚省渔业十强镇‛,连续三届荣获‚省文明乡 镇’荣誉称号。 内衣行业是深沪镇最大的支柱产业,约占深沪镇经济总量的 60%,经过 20 多年的不断发展,深沪镇内衣行业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独领风骚。 现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 内衣 生产基地,是公认的‚中国内衣名镇‛。 2020 年 1 月 9 日,全国纺织行业发展协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授牌。 授予晋江市深沪镇为‚中国内衣名镇‛荣誉称号。 深沪镇人才辈出,华侨多,是一个 侨乡。 民族以 汉族 为主,其次还有少数回族, 畲族。 2020 年,深沪农民人均纯收入八千多元。 全镇染织企业 14家, 15 是全市最大的 漂染产业基地;内衣服装是产值最大的支柱产业,年产值 30 亿元,仅短裤业产值就超 13亿元,成为面向国际市场的区域性生产基地,是全国最重要的内衣生产基地之一, 2020 年被授予 ‚中国内衣名镇‛称号,浩沙、通亿 2 个内衣品牌获福建省著名商标;浔兴集团公司是‚中国拉链中心‛,是中国拉链生产规模最大的企业,其‚ SBS‛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 农业有粮食、水产、畜禽、蔬菜、水果和农副产品的保鲜深加工等六大生产工具基地。 渔业产值 亿元,产量 万吨,有渔船 347 艘,总吨位 ,马力 万匹。 冷冻加工公司 12家,日制冰 1495 吨,冷藏能力 3000 吨 /次。 是福建省‚渔业十强镇‛。 社会事业 科技:科技领域成绩斐然。 浔兴公司成为拉链行业的科技创新领跑者,浔兴紧密模具有限公司获得‚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荣誉称号,该公司研制的‚防止阻燃拉链技术开发‛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重点项目,其世界首创的 30塑钢拉链纳米技术应用和拉链计算机仿真填补了国内空白;福成良种畜牧场获得‚泉州市科学技术协作奖‛,该场复合预混合饲料获省级实施项目。 教育:全镇有首峰、深沪 2 所中学, 11所小学, 7 所幼儿独立园,其中首峰中学为省三级达标中学,中心小 学、华峰小学为省级农村示范小学及晋江市一级达标学校,全镇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初中入学率均达 98%以上。 2020 年 9 月深沪中学顺利完成新址搬迁,成功合并华海、浔光、华山三所小学,进一步优化学校布局,高水平、高质量地 16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文体:文体事业蓬勃发展,活动异常活跃,全镇有投资 500多万元的镇文化活动中心一座,体育馆一座,村级文体活动中心 10 个。 有 370 年历史的深沪御宾 南音 社 、深沪音乐爱好者协会、太极拳协会、乒乓球协会、沪江灯谜社、沪江书画社、深沪民乐社、等各种文艺社团组织。 日常性及节庆性的群团组织活动常年不断。 卫生:全镇有一级乙等卫生院一家,卫生所 41 家。 农村初级卫生保健通过省级验收,城镇职工基本医疗制度改革顺利推进。 广播电视:实现村村通有线电视,有线电视入户数 5735 户,入户率 %。 小康建设:宽裕型小康建设成绩斐然, 18 个村(居)通过晋江市宽裕型小康村验收。 东华、群峰、运伙为晋江市文明精品村。 文体事业蓬勃发展,移风易俗深入人心,科学文明已成新风尚。 几年来,该镇先后荣获‚福建省百强乡镇‛、‚省明星乡镇‛,连续三届荣获‚省文明乡镇‚等荣誉。 城镇规划 深沪镇总体规划进入修编评审阶段,镇区规划用地 平方公里(不包括东海 垵 开发区),以建设‚开放型的工业、港口、旅游型侨乡城镇‛为目标,合理布局工业区、生活区、商贸区、旅游区,从风景旅游、生态环境、港口建设、抗震防灾及交通、能源、电讯、科教文卫、商贸服务、园林绿化等方面全面科学规划,总体规划趋于科学化、合理化,促进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17 基础设施 供水工程:拥有日供水 10万吨的自来水厂一座。 污水处 理:拥有日处理污水能力为 万吨的晋江金泉环保污水处理厂一座,准备扩容至日处理污水 4 万吨。 供电工程:发电量 3 亿千瓦时的火力发电厂一座, 万伏和 11万伏供电线 2 条,农村电网改造已全面完成。 交通工程:大深公路、深金公路、英深公路、泉州沿海大通道等贯穿全境,陆路、海路运输十分方便快捷。 码头建设:现拥有商业码头、渔业码头各一个。 万吨级商业码头年吞吐量一百多万吨,后方堆场 21万平方米。 渔业码头总投资 5800多万元,顺岸码头 443 米,防波堤长 300 米。 2020 年深沪港晋升为国家开放口岸,深沪国家中心 渔港获国家农业部批准,渔港扩建工程总投资概算 6675 万元。 18 第四章 建设内容与规模 、规划建设原则 针对校园建筑的需要,在建设模式、交通组织、生态环境以及开发对策上应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校园的建筑及建设,应与城市的空间拓展及未来的城市形态相协调,在空间和形态上形成整体性;社会整体的持续是多方面的,环境品质的生态性是城市综合持续的重要载体,结合当前循环经济、和谐发展的思想的回归,文化生活的人文生态、绿地景观的自然生态、建筑技术的科学生态等等都应该成为本项目规划建设的思考点、立足点和发散点。 、建设规模 晋江市深沪中心小学扩建现代数字化小学项目总用地面积为11074 平方米,约 亩, 总建筑面积为 平方米,新校园建成后,可容纳学生 2020 人、教师 120人。 、建设主要内容 晋江市深沪中心小学扩建现代数字化小学项目 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建设的主要内容为教学楼、 礼堂 、 办公楼 、 教师宿舍 、 科学实验楼 、校内道路及绿化工程、其它设施等建设,项目分二期完成,其中: ( 1)一期工程:教学楼: ㎡ , 办公楼 : 1940 ㎡ , 科学实验楼 : 2806 ㎡ ; ( 2)二期工程: 礼堂 : ㎡ , 教师宿舍楼 : ㎡; ( 3)附属工程: 运动场 、建筑小品 、 大门、排水、电力、消防 19 等; ( 4)市政配套工程;道路建设,绿化等; 总体经济技术指标 项目 指标 用地面积 11074 ㎡ 总建筑面积 ㎡ 其中 地上 ㎡ 地下 7507 ㎡ 建筑占地面积 ㎡ 建筑密度 % 容积率(地下部分以一半计入) 绿地率(规划路征用部分未计入) % 停车位 机动车(地下停车) 214 位 自行车(地面停车) 532 位 、建设规模指标分析 注:以下分析参照标准包括: ①福建省教育厅关于开展农村中小学合格校建设与评估工作的意见 闽教基 [2020]71号 ②泉州市教育委员会颁发《关于开展创建‚小学‘十配套’达标乡(镇)‛的通知》 泉教综 [1999]55 号 ③晋江市建设用地规划管理暂行规定 晋政文 [2020]204 号 ④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GBJ9986 晋江市深沪中心小学扩建现代数字化小学项目) ( 注:各规定有不一致处,均以晋政文 [2020]204 号为准 ) 20 具体分项面积指标 总建筑面积 ㎡ 教学用房 总计: ㎡ 每间面积(㎡) 间数 总面积(㎡) 标准教室 65 36 2340 配套教室 实验室 科学教室 71 1 71 仪器室 43 1 43 准备室 23 1 23 综合实践活动室 71 1 71 计算机网络教室 65 1 65 电教器材室 45 1 45 音乐室 65 1 65 美术室 73 1 73 器材室 体育 30 1 30 音乐 65 1 65 美术 65 1 65 多功能教室 120 1 120 生均面积 师均面积 配备比率 总面积(㎡) 图书馆 藏书室 60 学生阅览室 5% 120 教室阅览室 25% 礼堂 走廊及其他 1900 科学实验室 2806 总计 办公用房 总计: 1940 ㎡ 后勤及生活用房 总计: ㎡ 生均面积 师均面积 配备比率 总面积(㎡) 传达室 40 单身职工宿舍 总计 注: 本案按无寄宿生及 寄 午膳学生考虑,因此未设置学生食堂及宿舍 室外运动设施 室外活动用地 3683 ㎡ 150 米环形跑道 1 组 60 米直跑道 1 组 篮球场 2 个 乒乓球场 4 个 室外运动器械 1 组 绿化科技用地 850 ㎡ 半地下层 总计: 7507 ㎡ 半地下停车 7507 ㎡ 21 第五章 总平面布置及工程方案 总图布置 、 规划设计原则 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场所,是知识产生和传播的源泉,校园要体现出现代化、生态化的特点,在创建有形校园的同时,营造无形的校园特有氛围。 ① 以人为本的原则。 充分体现以人为本 和全面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倡导具有时代气息的校园文化。 ② 生态优先原则。 利用校园自然环境,营造洁净、高效、人性化的生态环境。 ③ 前瞻性原则。 校园建设高起点,能适应今后的发展要求。 、 总体规划指导思想 通过合理的规划布局,满足现代校园的运作模式,为教学活动创造优势, 同时塑造适合青少年的良好校园空间,创造美好的校园环境,使得建筑与环境,内部与外部空间融为一体,把教育模式从机械的户内教学中释放出来,形成符合现代教育模式的新时代学校。 、 规划构思 首先,充分考虑用地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行动静分区的合 理布局;第二,根据学校的功能特点,进行内部区域功能的布局,将学校功能特点,进行内部区域功能的布局,将教学办公,生活服务,体育活动 22 各大功能板块有机组织;第三,在总体分区清晰地前提下对校园空间进行深入设计,使得整体规划布局分区明确,层次丰富,具有浓厚的校园气息。 、总平面规划 总平面规划采用‚沿街一圈、内部一核、两条轴线‛的组织布局。 沿街一圈:沿街道布置一圈建筑,这样可以节约土地、形成沿街的连续景观,并且使的学校内的活动场地能够与外界隔离,学生可以获得安全感。 北面和西面是教学楼,东面是宿舍楼、办公楼。 内部一核:内部设置一个文化礼堂(或者主楼)作为核心建筑,能够使的校园具有中心感,和文化凝聚力,布置这个礼堂(或主楼)也可以供学校举行平时的日常体育文化、表彰等活动,和全校性的开会活动;并且也可以共全镇重大节日的重要活动提供观礼空间。 两条轴线:东西轴,从入口、照壁、运动场、到礼堂形成一条东西的礼仪轴线,沟通着校园内部的文化核心和外部乡镇街道。 南北轴:沿着河东西轴垂直的有一条南北轴,这条轴线沟通着地块 1 和地块 2,并且是运动场的长轴 (详见附图 1:项目总平面图)。 、总平面布置主要指标 总平面布置构 成表 序号 名 称 规模 单位 备注 1 用地面积 11074 ㎡ 2 建筑占地 ㎡ 3 总建筑面积 ㎡ 其 中 教学楼 ㎡ 礼堂 ㎡ 办公楼 1940 ㎡ 教师宿舍 ㎡ 23 科学实验楼 2806 ㎡ 半地下层 7507 ㎡ 4 绿化用地 ㎡ 5 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