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化学反应一般原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ol CO和 H2O混合,平衡时 CO转化率为 50%。 若再加入 3mol H2O, 问平衡能否维持。 新平衡时 CO的转化率为多少。 [实际应用 ] 利用廉价原料或不断移走产物,以提高某反应物的转化率。 压力的影响 [定性 ]改变压力,可导致体积的变化,而影响化学平衡。 较复杂。 ①对无气体参与的固液反应体系,几乎无影响 ②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压力的变化,可能有影响。 [分析 ]反应 aA(g) + bB(g) cC(g) + dD(g) 平衡时 平badCKpBADCppPP ∵ PV = nRT 仅改变体积 P∝ V1 若改变体积为原来的 m倍 , 则 P’=P m1 改变体积为原来的 m倍,则总压及各物质均为旧平衡的 m1倍。 则: bacd)P()P()P()P(QBm1Am1Cm1Dm1p Qp=Kp (1/m)(c+d- a- b) 令△ n=c+d- a- b = Kp (1/m)△ n [讨论 ] •若△ n=0 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无变化,改变体积Qp=Kp不影响平衡。 •若△ n≠0 当△ n> 0 0< m< 1即总压增大, Qp> Kp 逆向移动 m> 1 即总压减小, Qp< Kp 正向移动 当△ n< 0 0< m< 1即总压增大, Qp< Kp 正向移动 m> 1 即总压减小, Qp> Kp 逆向移动 温度的影响 K是温度的函数,改变温度, K变,平衡被破坏。 [分析 ] ∵ △ Go=- RTlnK △ Go =△ Ho - T△ So 若忽略温度对 △ Ho 和 △ So的影响 处理: lnK= △ So/ R- △ Ho/ RT 讨论: 催化剂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结论 ] 催化剂只改变反应速度,对已达到平衡的反应,加入催化剂,同等程度改变正逆反应速度,故对平衡无影响。 即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状态。 [总结 ] 改变影响平衡的某一因素,平衡就沿着减弱这种影响的方向移动,直至新平衡。 第三节 化学反应速度 计算 常温反应 2H2 + O2 2H2O(l) 的平衡常数。 [思考 ]该条件实际反应情况与反应趋势。 [说明 ]反应速度与热力学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 31 反应速度的表示 定义: 一定条件下,反应物转变为产物的快慢。 表示:单位时间某物质的浓度变化。 注意:①可用不同物质的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度; ②其数值不一定相等,但意义相同,有关系 ③单位: mol/Ls 对大多数反应,物质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不是呈 线性关系故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之分 速度测定 ①平均速度 ②瞬时速度:实验测定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数 据,处理曲线某点切线的斜率。 [问题 ]为什么反应速度千差万别。 32 速度理论简介 —— 碰撞理论 要点:①反应进行的先决条件:分子相互碰撞; ②有效碰撞:发生反应的碰撞; ③活化分子: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它比一般分 子的能量高。 一定条件下,分子能量分布一定。 ④活化能:活化分子具有的平均能量与反应物分 子的平均能量之差。 (Ea) 意义:由反应物转变为产物所要逾越的“能量障碍”。 活化能越大,反应逾越的能量障碍越大,反应速度越小。 如反应 N2+3H2 2NH3 △ Ho=- △ Go =- Ea=326KJ/mol 所要逾越的“能量障碍”很大。 常温常压自发,但 Ea高,活化分子数少,速度极小。 Ea △ H A+B C+D 活化分子平均能量 反应进程 根据 碰撞理论 讨论: 增大反应速度措施 ①增大单位时间内分子碰撞总数; ②增大碰撞总数中有效碰撞的百分数。 33影响反应速度的外部因素 浓度、压强、温度、催化剂 一、浓度(压强)的影响 ①定性分析: 浓度(压强)增大,单位时间内分子碰撞总数增多,有效碰撞增加,速度增大; ②定量处理 速率方程式:反应物浓度与反应速度的数学关系式。 反应 aA(g) + bB(g) cC(g) + dD(g) V∝ CAαCBβ= k CAαCBβ [说明 ] k 为比例常数,称速率常数 α、 β为反应分级数, α+β为反应总级数 反应级数:反映了浓度(压力)对速度的影响程度。 ③ 速率常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析 ]当反应物浓度均为单位 1时 V=k Ⅰ 、 一定温度下, k值只取决于反应本性,不同反应 k不同, k反映 V的内因。 Ⅱ 、 k 值不随浓度、压力而变,与温度、催化剂有关 Ⅲ 、 k 单位与反应级数有关。 [强调 ] 反应级数与反应计量系数并非一回事,不一定相符合。 反应级数是实验值,可为整数、分数、小数。 所以对一般反应,级数不能直接从计量系数导出。 要深入了解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必须涉及反应经历的具体历程。 (本课程不讨论) 二、温度的影响 升高温度,加速反应,早就被人所知。 [定性分析 ] 浓度不变,分子总数不变,温度升高,部分分子获得能量,变成活化分子,即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加,有效碰撞增加,反应速度加快。 [定量 ] Arrhenuis公式: k=Aе(Ea/RT) 或 nk= nA- (Ea/RT) A —— 常数,称频率因子或指前因子 Ea—— 实验活化能 R—— 气体常数 表明: k与 T呈指数变化关系, T微小的变化, k就有较大变化。 计算时注意单位换算。 [思考 ] 对不同反应, k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三、催化剂的影响 [概念 ] 改变反应速度,自身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 组成不变的组分。 正、负催化剂;酶、触媒、防老剂等。 催化剂对 V的有效影响是浓度、温度无法比拟的。 [研究表明 ] 催化剂通过改变反应途径,改变反应活化能实现对反应速度的影响,它参与了反应。 Ea △H A+B C+K 活化分子平均能量 反应进程 AK+B +K [催化剂特性 ] ⑴ 选择性; ⑵ 不能起动反应 , 不能使非自发反应发生 ⑶ 不能改变反应的平衡常数 本章总结 解决了化学反应所涉及的问题: ⑴反应判据 ⑵反应限度 ⑶反应速度 ⑷反应机理 线索(思路) 反应原理综合应用(选讲) [实例分析 ] 水煤气变换条件分析 CO(g)+H2O(g) → CO2(g)+H2(g) 反应条件: 投料比: CO : H2O=1 : 5~8; 总压: 5~7 105Pa; 温度:多段处理(高温变换,低温出料) [方法 ] 方向判断及反应自发进行的温度范围确定; 改变转化率的条件确定; 改变反应速度的条件确定; 其他考虑的因素。 CO(g)+H2O(g) → CO2(g)+H2(g) ⑴ 反应有关的热力学数据: △ H⊙ =- 41KJ △ S⊙ =- JK1 △ G⊙ =- 常温常压反应自发。 ⑵ 自发反应温度范围 T< △ H⊙ /△ S⊙ ≈700℃ ⑶ 从平衡移动角度分析。无机化学化学反应一般原理(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无线局域网在高校中有大量应用,包括图书馆在内的各类机构都需要利用无线局域网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便捷的无线连接。 2020 年 7 月,宁阳科技为北京邮电大学提供无线局域网设备 和服务,建立 “ 北京邮电大学移动 IP 试验网 ”。 2020 年 9 月,宁阳科技为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提供无线局域网设备和服务,建立清华无线局域网试验平台。 2020 年 1 月,宁阳科技为中国科学院声学所 DSP
成破坏,也无需再为两栋办公楼之间的通信问题而烦恼,另外还可以避免在已经十分拥挤的线槽中安装更多的电缆。 ■ 应用前景广 阔 无线局域网络可以在不同的行业内部使用,选择 Spark LAN 无线网桥来构建无线局域网络,可以使用户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入网络。 不管在那个行业中,无线网桥已经解决了许多工作中的通信问题,并常常产生令人吃惊的良好效果。 无线网络能够为所有用户提供他们所需要的高性能
ne (polymer)。 同金刚石的合成一样 , 石墨转化是最直接的制备线型碳的方法。 在 2600 K和低于 6 l09 Pa的压力下 , 石墨变得不稳定。 如果单键断裂 ,并转移 1个电子到邻近的双键上 , 同时诱发另 l个单键断裂 , 在双键处形成叁键 , 重复此过程就可得到 -线型碳;如果单键断裂转移 l个电子至邻近的单键上 , 则最终形成 -线型碳。 石墨转化法的条件难掌握 ,
机合成 (一 ) 酮 烯醇互变异构 (二 ) 乙酰乙酸乙酯的合成及应用 (三 ) 丙二酸二乙酯的合成及应用 (四 ) 其它含活泼亚甲基的化合物 (五 ) Michael加成 第一节 β二羰基化合物 第十六章 β二羰基化合物和有机合成 第一节 β 二羰基化合物 CH 3 CCH 2 CCH 3O O O OC 2 H 5 OCCH 2 COC 2 H 5O OCH 3 CCH 2 COC 2 H
结构不对称 ——极性分子 分子磁性:表征分子在磁场中行为 顺磁: 物质在磁场中因电子自旋产生对着外磁场方向的磁矩 抗磁:两电子自旋相反配对,两个小磁场方向相反而抵消 故主要与物质内部的成单电子结构有关,通过磁性数据,可得到成单电子数信息。 nn 2μ 用 VB法对 O2 、 H2+形成和性质无法圆满解释。 四、分子轨道理论 立论:原子轨道重新“组合” 要点:
、杞柳等耐水性湿生灌木。 方案平面示意图 方案断面示意图 第 7 页 共 16 页 湖滨湿地 最重要的地方是指生态敏感地带,比如说河道入湖口 ,必须 抓紧入湖与出湖河流湿地保护与恢复 , 切实保护滨岸湿地自然植被带,减少防洪防汛工程措施对河流滨岸湿地过渡带的影响,保留一定宽度滨岸湿地植被生长缓冲带。 形成芦苇消浪带; 杉林柳林防浪林, 有效减少入湖港渎淤积。 生物消浪带的消浪作用明显 , 而芦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