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吴地中心工程技术创优策划(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工程特点、质量目标; 施工部署、任务划分、进度要求; 施工方案明细、主要工序的搭接、主要施工方法;主要机械设备配置及各项管理措施; 产品保护方法,质量环境保护措施。 1)试验内容 见证取样: 工 程开工前,项目负责人应按照有关规定与建 新苏吴地中心技术创优策划 14 设(监理)单位共同制定有见证取样和送检计划,并确定有见证试验资格的试验室及见证人。 有见证取样送检试验必须是在规定的见证人员见证下,由专人取样,取样除符合有见证取样和送检制度外,还应符合有关试验标准和规程。 具体见证取样方法及试验项目按照现行相关规范要求及规定执行。 2)试验资料管理所有试验资料要作到内容准确可靠、字迹清楚整齐,及时收集编制整理,统一编号。 3)台帐管理试验室各台账内容应按规定表格填写,台账内容应与相关委托单、试验记录、报告等交圈。 4)实体检测的具体实施 :同混凝土标号的楼板,取不小 5 个点:板厚、钢筋间距、保护层、混凝土强度; :板厚、钢筋负筋保护层、钢筋负筋间距检测 5 个点; :检测混凝土强度 5 个点; :根据施工图纸选定。 工程资料收集、备案、存档:工程结束主要涉及到竣工验收及交付使用的问题。 资料室应当将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资料、验收资料、管理资料、竣工图等收集整理完整,装订成册并按照苏州市地方档案管的要求组卷并协助业主移交档案馆 1)测量放线采用全站仪、 经纬仪相配合进行,确保建筑物轴线准确。 2)轴线竖向传递采用激光铅锤仪进行,确保轴线竖向传递准确。 3)基础施工之前,将轴线投测到护圈上控制基础位置。 4)混凝土竖向结构上抄测 1m 标高线及轴线,作为下道工序施工的依据。 5)按照局标准化做法进行标识。 新苏吴地中心技术创优策划 15 第六章、十项新技术的应用 中国建筑 项目管理表格 项目新技术开发或及用计划表 表格编号 CSCECPM0802 项目名称及编码 项目基本情况 序号 需要解决的课题 计划开发或应用的新 技术 负责人 完成时间 备注 编制 审核 批准 时间 时间 时间 新苏吴地中心技术创优策划 16 第 七章、 “ QC”实施细则 提高 新苏吴地中心 项目管理及劳务人员 的 质量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 、 参与意识,寻求自身工作的改善 方 法,在管理上应用统计技 术的方法和观念,在全员努力之下来满足顾客要求和社会要求。 1.“ QC”小组活动制度: 针对施工中的重点难点,积极开展“ QC”小组活动。 进行技术攻关,本项目确保一项“ QC”成果获得局优。 “ QC”小组成立 与实施步骤 新苏吴地中心技术创优策划 17 QC 小组注册及课题登记表 项目名称:新苏吴地中 心工程 编号: QC 小组名 称 : 小 组最 早成立 : 年 月 日 本次注册 日 期 : 年 月 日 注册号 : 小组受到表彰记录 : 小组成员 概况 序号 姓 名 性别 年龄 文化程 度 职称、职务 组内分工 1 杨德治 男 本科 执 行经理 组长 2 朱金勇 男 本科 总工 副组长 3 陈宇杰 男 本科 技术员 成员 4 宋大虎 男 本科 质检员 成员 5 李亚伟 男 本科 技术员 成员 6 孙昊 男 本 科 技术员 成员 7 关同光 男 本科 测量员 成员 8 黎明航 男 本科 质检员 成员 9 仲鑫 男 本 科 工程部主管 成员 10 鲍中秋 男 本科 实验员 成员 制表人 : 年 月 日 本年度第一个课题 名称 : 课题预 计 活动 日 期 : 年 月 日 ~ 年 月 日 课题注册号 : 课题类型: 本年度第二个课题名称 课题预计活动日期 : 年 月 日 ~ 年 月 日 课题注册号 : 课题类型 : 主管部门意见 : 注 : 小 组 注册 号 :新 成立小组不 填 , 老 的小组按以往 的 登 记 号填 写。 课题注册号不用 填 , 报上后由公司 统 一 编 号。 新苏吴地中心技术创优策划 18 第八章、论文写作细则 根据项目创优要求,必须进行选题、根据实际情况结合参考文献,进行论文编写。 具体的实施步骤 第九章、工程创优档案资料保证措施 : 创优工作非常重视施工技术资料的完整性 、 真实性和有效性 , 施工过程中要充分重视创优资料的收集工作。 同时 , 在施工过程中,要做好能反映工程施工难点和特点的音像资料,做到资料查阅的简便性和可追溯性。 措施 为确保本招标工程资料的及时性、真实性、完整性和确保整个工程资料的可追溯性。 我司将强化技术资料管理,对技术资料管理做到 与工程建设同步,并设立一个资料管理小 组,对工程档案质量进行保证,为确保创优工程取得可靠的凭证。 具体做法为: 1)工程资料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全面反映,资料管理是关键,只有工程质量资料通过审查合格,才能进行现场观感核查和实测实量。 2)现场要设有摄像机和照相机,由专人拍录现场文明施工、安全生产,特别是挖孔灌注桩施工、主体结构施工、钢结构施工、装 修施工、玻璃幕墙安装等的施工情况及实物质量水平,对反映主要施工方法和体现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等,及时做好有关影像、图片资料记录。 3)开工报告审批后,要有建设单位提交的勘察、设计、监理单位 的资质复印件。 新苏吴地中心技术创优策划 19 4)保证本招标工程所采用标准、规范、规程、标准图集配备的全面性、准确性。 5)基础完成后,要马上与建设单位、监理、设计和勘察等有关单位办理基础核验手续;主体完成后,办理主体核验手续。 并根据 建设部、省有关现行规范和标准,检查核定这两个部份以及单位工程的完成情况和资料的收集,重点查验工程质量资料是否符合竣工 资料验收标准。 6)单位工程竣工时,要组织有关合作单位,召开技术资料移交会议,共同将竣工技术资料汇总好,为办理单位工程竣工验收做好 准备。 7)对某些重要分项工程和重要部位,要办理单项验收 (如:防水和屋面工程等),按照不同部位和特殊、关键工序来控制,建立文 字和文件档案资料,以利资料的收集和归档。 8)对砌体的拉结筋、各类预埋件、防水套管、钢筋、模板、混凝土浇筑、施工变形缝等,都要办理隐蔽工程验收和监理单位会签 手续。 9)工程竣工验收时,首先要办理预检手续,将技术资料送公司审查复核后,再对工程正式办理竣工验收签证手续。 工程资料按确保创优工程的质量目标来整理、装订,公司工程部按要求负责送审报出,并进行目标跟踪管理。 1)根据工程实际施工情况,进行相关工作的安排其影像资料 的拍摄、收集整理。 技术部对工程的具体节点跟踪检查和按照要求进行拍摄。 每周进行汇总一次,并保存至技术部专用硬盘内,每月将标准化的具体做法汇总至“ 新苏吴地中心 标化做法实施图集”中。 2)日常验收资料、质量保证资料、管理资料,均由 耿利咏 收集、整理,并按照资料目录汇总备案。 第十章、考核 鼓励项目每个员工积极技术创优工作,都可根据自己工作的岗位及工程施工内容,发表论文及工法等,均给予奖励; 项目奖励(公司奖励除外)暂定为: 新苏吴地中心技术创优策划 20 序号 奖励成果名称 奖励金额(元) 备注 1 论文每发表一篇 500 元 2 QC 成果达到局优 1000 元 /人 3 省部级工法 10000 元 均参照办公室、安全部门、质量部门、商务部门等制定的考核机制进行考核。 第十一章、具体创优措施 1)墙柱模板施工工艺及质量措施 ,以防钢筋偏移,造成结构偏斜。 (离边线 30cm),以控制和检查支模质量。 ,发生烂根现象和控制支模质量,做法如下:在上一层墙柱的根部设置与墙柱 周长相同的木条并考虑 模板的厚度(厚 15mm)作上层柱的底模,或在模板支设完毕、混凝土浇筑前 1 天柱(墙)脚四周用砂浆封堵。 2)梁板模板施工工艺和质量措施 :梁底模压柱模,梁侧模包底模,板模压梁侧模方法。 ,当跨度大于 4 米,起拱高度控制在跨度的 1/1000~ 3/1000 左右。 除按规范要求起拱外还应将整块楼板的支模高度上提 5mm,确保混凝土浇筑后楼板厚度和挠度满足规范要求。 :起拱应在支模开始时进行,而后将侧模和底模连成整体。 接口处理,主梁楼板与次梁楼板的接口处理,以及梁模板与楼板模板接口处的处理,谨防在这些部位发生漏浆或构件尺寸偏差等现象。 : 15+30+45+45+45+50+60+60+„。 下部四道箍用双螺帽。 14 以上,且材质合格。 ,柱截面≥ 700mm 中间要加一道对拉螺栓;柱截面≥ 900mm 新苏吴地中心技术创优策划 21 一律要求用槽钢加固(用槽钢加固的柱子截面≥ 要求中间再加一排对拉螺栓)。 ,间距≤ 20cm。 ,卡扣设置不 能间距过大,以防漏浆;加固完成后,还应检查螺帽是否拧紧,以防胀模爆模。 3) 楼梯标准化做法示意图 4) 拼接 木方搭接,必须伸出节点位置,不得悬空。 新苏吴地中心技术创优策划 22 5)构件节点 柱(墙)与梁模拼接(企口缝拼接) 主次梁拼接(企口缝拼接) 梁板柱接头处要阴阳角方正 新苏吴地中心技术创优策划 23 柱、墙角部是模板支设的重点部 位 ,特别是核心筒的阳角部位,施 工中应利用满堂架的抛撑加固、利 用 大面墙的水平杆加固、利 用洞口对撑加固。 施工中常用的方法未示意,但注意这些方法在施工中为最常用、最为可靠的方法,例如对撑。 6)现浇结构模板 安装的允许偏差及检验方法 项目 允许偏差 ( mm) 检验方法 轴线位置 5 钢尺检查 底模上表面标高 177。 5 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 截面内部尺寸 基础 177。 10 钢尺检查 柱、墙、梁 + 4,- 5 钢尺检查 层高 垂直 不大于 5m 3 经纬仪或吊线、钢尺检查 注: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 新苏吴地中心技术创优策划 24 7) 模板拆除 (距后浇带 2m 范围内的梁、顶板均不得拆除,必须同后浇带模板同时拆除 )。 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不宜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 模板支撑拆除前,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要求,并经申报批准后,才能进行。 ,在混凝土强度符合下表规定后,方可拆除: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 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的百分率( %) 板 ≤ 2 ≥ 50 > 2,≤ 8 ≥ 75 > 8 ≥ 100 ≤ 8 ≥ 75 梁、拱、壳 > 8 ≥ 100 悬臂结构 —— ≥ 100 8) 模板保养 每次模板使用前,必须涂刷脱模剂,脱模剂应符合环保要求。 9) 质量控制 要求 线通直、尺寸准确 、线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