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增电梯施工组织设计(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纵距 La为 ,大小横杆的步距为 1.6 m;内排架距离墙长度为 ;大横杆在上,搭接在小横杆上的大横杆根数为 2 根;采用的钢管类型为 Φ 48 ;横杆与立杆连接方式为单扣件;连墙件采用两步三跨,竖向间距 m,水平间距 m,采用膨胀螺栓连接。 、 活荷载参数 施工均布活荷载标准值 : kN/m2;脚手架用途 :施工用防护架,同时施工层数 :2 层。 、 风荷载参数 本工程地处四川绵阳市,基本风压 kN/m2;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μ z,计算连墙件强度时取 ,风荷载体型系数μ s 为。 、 静荷载参数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 (kN/m):;脚手板自重标准值 (kN/m2):0.350;栏杆挡脚板自重标准值 (kN/m):;安全设施与安全网 (kN/m2):;脚手板类别 :竹夹板;栏杆挡板类别 :竹夹板挡板;每米脚手架钢管自重标准值(kN/m):;脚手板铺设总层数 :13。 、 地基参数 地基土类型 :素填土;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kPa):;立杆基础底面面积 (m2):;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 :。 、 大横杆的计算 、 按照《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20)第 ,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将大横23 杆上面的脚手板自重和施工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 均布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 kN/m ; 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 :P2= (2+1)= kN/m ; 活荷载标准值 : Q=1 (2+1)= kN/m; 静荷载的设计值 : q1= + = kN/m; 活荷载的设计值 : q2= = kN/m; 、 强度验算 跨中和支座最大弯距分别按图 图 2组合。 跨中最大弯距计算公式如下 : M1max = + 跨中最大弯距为 M1max= + = kN•m; 支座最大弯距计算公式如下 : M2max = 支座最大弯距为 M2max= = kN•m; 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 σ =Max( 106, 106)/5080= N/mm2; 大横杆的最大弯曲应力为 σ = N/mm2 小于 大横杆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f]=205 N/mm2,满足要求。 、 挠度验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 νmax = ( + )/100EI 24 其中:静荷载标准值 : q1= P1+P2=+= kN/m; 活荷载标准值 : q2= Q = kN/m; 最大挠度计算值为:ν = 9004/(100 105 121900)+ 9004/(100 105 121900) = mm; 大横杆的最大挠度 mm 小于 大横杆的最大容许挠度 900/150 mm与 10 mm,满足要求。 、 小横杆的计算 、 根据 JGJ1302020第 ,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上面。 用大横杆支座的最大反力计算值作为小横杆集中荷载,在最不利荷载布置下计算小横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 荷载值计算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p1= = kN; 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 P2= (2+1)= kN; 活荷载标准值: Q=1 (2+1) = kN; 集中荷载的设计值 : P= (+)+ = kN; 、 强度验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大横杆传递荷载的标准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 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 Mqmax = ql2/8 Mqmax = •m; 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 Mpmax = Pl/3 Mpmax = •m ; 25 最大弯矩 M = Mqmax + Mpmax = kN•m; 最大应力计算值 σ = M / W = 106/5080= N/mm2 ; 小横杆的最大弯曲应力 σ = N/mm2 小于 小横杆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205 N/mm2,满足要求。 、 挠度验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大横杆传递荷载的设计值最不利分配的挠度和; 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 ν qmax = 5ql4/384EI ν qmax=5 16004/(384 105 121900) = mm ; 大横杆传递荷载 P = p1 + p2 + Q = ++ = kN; 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 ν pmax = Pl(3l2 4l2/9)/72EI ν pmax = 1600 (3 160024 16002/9 ) /(72 105 121900) = mm; 最大挠度和 ν = ν qmax + ν pmax = + = mm; 小横杆的最大挠度为 mm 小于 小横杆的最大容许挠度 1600/150=与 10 mm,满足要求。 、 扣件抗滑力的计算 按规范表 ,直角、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 ,该工程实际的旋转单扣件承载力取值为。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与立杆连接时,扣件的抗滑承载力按照下式计算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 R ≤ Rc 26 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 ,取 kN; 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 P1 = 2/2= kN; 小横杆的自重标准值 : P2 = ; 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 : P3 = ; 活荷载标准值 : Q = 1 /2 = kN; 荷载的设计值 : R= (++)+ = kN; R kN,单扣件抗滑承载 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 、 脚手架立杆荷载计算 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为 NG1 = [+( 2/2) ] = ; (2)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采用竹夹板,标准值为 NG2= 13 (+)/2 = kN; (3)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采用竹夹板挡板,标准值为 NG3 = 13 ; (4)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包括安全网 : kN/m2 NG4 = 70 = kN; 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 NG = NG1+NG2+NG3+NG4 = kN;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立杆按一纵距内施工荷载总和的 1/2取值。 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 NQ = 1 2/2 = kN; 27 不考虑风荷载时 ,立杆的轴向压力 设计值计算公式 N = += + = kN; 、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外脚手架采用双立杆搭设部分,按照构造要求设置,不进行稳定性计算,只进行单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 σ = N/(φ A) ≤ [f] 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 : N = Nd = kN;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 i = cm;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表 : k = ;当验算杆件长细比时,取 ;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20)表 :μ = ; 计算长度 ,由公式 lo = kμ h 确定 : l0 = m; 长细比 Lo/i = 187 ;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φ ,由长细比 lo/i 的计算结果查表得到 :φ = ; 立杆净截面面积 : A = cm2; 立杆净截面模量 (抵抗矩 ) : W = cm3; 钢管立杆抗 压强度设计值 : [f] =205 N/mm2; σ = 20466/( 489)= N/mm2; 立杆稳定性计算 σ = N/mm2 小于 立杆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 = 205 N/mm2,满足要求。 、 最大搭设高度的计算 28 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20)荷载时 ,采用单立管的敞开式、全封闭和半封闭的脚手架可搭设高度按照下式计算: Hs = [φAf ( + )]/ 构配件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 NG2K(kN)计算公式为: NG2K = NG2+NG3+NG4 = kN; 活荷载标准值 : NQ = kN;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 : Gk = kN/m; Hs =[ 104 205 103( + )]/( )= m; 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20)设高度 Hs等于或大于 26米,按照下式调整且不超过 50米: [H] = Hs /(1+) [H] = /(1+ )= m; [H]= 和 50 比较取较小值。 经计算得到,脚手架搭设高度限值 [H] =50 m。 脚手架单立杆搭设高度为 50m,等于 [H],满足要求。 、 连墙件的稳定性计算 连墙件的轴向力设计值应按照下式计算: Nl = Nlw + N0 连墙件风荷载标准值按脚手架顶部高度计算μ z= ,μ s= ,ω 0= 7, Wk = z•μ s•ω 0= = kN/m2; 每个连墙件的覆盖面积内脚手架外侧的迎风面积 Aw = m2; 29 按《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20)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 (kN), N0= kN; 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 (kN),按照下式计算: Nlw = Wk Aw = kN; 连墙件的轴向力设 计值 Nl = Nlw + N0= kN; 连墙件承载力设计值按下式计算: Nf = φ•A•[f] 其中 φ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由长细比 l/i = 350/ φ =, l为内排架距离墙的长度; A = cm2; [f]=205 N/mm2; 连墙件轴向承载力设计值为 Nf = 104 205 103 = kN; Nl = Nf = ,连墙件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连墙件采 用膨胀螺栓连接,预埋铁的计算参见《施工计算手册》钢结构部分。 连墙件膨胀螺栓连接示意图 、 立杆的地基承载力计算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应满足下式的要求 p ≤ fg 地基承载力设计值 : fg = fgk kc = 120 kPa; 其中,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fgk= 120 kPa ; 脚手架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 kc = 1 ; 30 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 p = N/A = kPa ; 其中,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 : N = N+ H1 = +0.038 20= kN; 基础底面面积 : A = m2。 p= ≤ fg=120 kPa。 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第 3章 二次结构植筋工程 一、 施工工艺及流程 弹线定位→材料准备→钻孔→清孔→钢筋除锈→配胶→注胶→植筋→检查验收 弹线定位 按图纸标注的尺寸位置在现场定位,并配备钢筋探测仪,避免伤及结构体内钢筋。 若植筋孔遇梁板上 的 受力钢筋,钻孔位置可适当进行调整。 材料准备 ( 1)、按设计要求及锚固参数,准备直径 Φ Φ Φ 8(Ⅲ级 )、 Φ 1Φ 16 的钢筋,应注意下料长度,钢筋表面应采用除锈措施,然后用丙酮溶液去油。 施工用的机械设备(金刚石钻机、电锤、鼓风机等)检查无故障,准备配制胶体的计量器皿、容器等 ; 进场钢筋应有出厂质量证明书 和原材 试验报告单。 ( 2)、钢筋 植筋采用直径 Φ Φ Φ 8(Ⅲ级 )、 Φ 1Φ 16 的螺纹钢筋,钢筋在使用前必须经试验合格,其表面须洁净、无锈蚀、无污染,钢筋必须顺直无弯折现象。 ( 3)、植筋胶 植筋锚固所采用的胶黏剂必须采用质量合格的 A 级胶,不得采用 B 级胶。 锚固用胶黏剂必须采用专用改性环氧胶黏剂、改性乙烯 基酯或改性氨基甲酸酯胶黏剂,其填料必须在工厂制胶时添加,不得在施工现场掺入:所用胶黏剂安31 全性能指标必须满足 下 表 : 锚固用胶粘剂安全性能指标 性能项目 性能要求 抗拉强度( Mpa) ≥ 40 抗压强度( Mpa) ≥ 70 胶黏剂中不得使用乙二胺作为改性环氧树脂的固化剂,不得在其中掺入挥发性有害溶剂和非反应性稀释剂。 所用胶黏剂均应进行有毒检验,其检验结果应符合实际无毒卫生等级的规定。 植筋胶必须保证植入钢筋具有高温可焊性。 即可在锚固钢筋根部用与之直径相同钢筋采用帮条焊接,采用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