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入产出分析投入产出表的编制概述(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部门。 实际上,在每个企业中,除了生产主要产品外,还或多或少地生产一些次要产品,这些次要产品虽然与主要产品不属于同一类,但在“工厂法”统计中没有将它们分开。 例如,“钢铁工业部门”,是一批钢铁企业的集合,在钢铁工业部门的总产值中,也包括钢铁企业生产并销售的不属于钢铁产品部门的其它产品(例如机械、焦炭等)的价值。 再如,我国有几十个大型石油化工联合企业,但同样是石油化工企业,有些属于“石油工业部门”,有些则属于“化学工业企业”,依企业出厂产品产值中煤油产值和化工产值所占的比重决 定,如果化工产值高于炼油产值,哪怕只高出一点点,该企业也就列入化学工业这个产业部门之中。 一般情况下,产业部门的总产值计算不同于产品部门,它所属的企业的出厂产品才计算产值,企业内部自产自耗部门不计入总产值。 由于产业部门与产品部门在定义上的不同,不难看出,同一产品部门的产品可能由不同的产业部门生产,而同一产业部门可能生产不同产品部门的产品。 例如,同是焦炭,可以由钢铁工业产业部门所属的钢铁厂生产,也可以由炼焦工业产业部门所属的焦化厂生产。 同一钢铁工业产业部门,可以生产属于钢铁产品部门的产品,也可以生产属于 焦炭产品部门、机械产品部门的产品。 3. 管理部门 管理部门,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冶金工业部、化学工业部„„,是一批企业的集合,这批企业在行政上同属一个管理部门。 显见,同一管理部门下的企业,可以属于不同的产业部门。 例如,冶金工业部管理的钢铁企业属于钢铁工业产业部门,而它管理的耐火材料企业则属于建材工业产业部门。 反过来说,同一产业部门的企业,可能属于不同的管理部门。 管理部门与产品部门的关系更是显而易见的。 应该明白,上述不同的“部门”,在实际经济活动中扮演的角色是不同的。 管理部门是实际存在的;产业部门只 是在计划、统计中存在,在我国,计划指标是按产业部门口径制定下达,由管理部门执行,统计数据由管理部门收集,然后按产业部门口径汇总公布;而产品部门只是理论上的,实际中并不存在。 4. 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对“部门”的要求 按照投入产出的理论,其价值型表的部门应是产品部门,即纯部门的概念。 投入产出理论的一个假设,就是一个部门只生产一种产品,一种产品只由一个部门生产,就是纯部门。 按纯部门编制投入产出表,得到的直接消耗系数比较稳定、能较准确地反映部门之间的技术经济联系,它除了受价格因素影响外主要是由生产工艺、技术水平 等因素决定的。 如果按产业部门编制投入产出表,其直接消耗系数还将受产品结构的影响,稳定性较差。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与计划、统计口径一致的“产业部门”是最普遍应用的部门概念,为了使投入产出法能在经济分析、预测和政策评价发挥作用,也为了减少编制投入 4 产出表的困难,以“产业部门”作为价值型投入产出表的部门也是可行和必要的。 5. 部门的划分 部门划分或粗或细,决定着投入产出表的规模,究竟多少部门为宜,如何划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⑴ 尽可能与现行统计口径一致,可以更多地利用现有统计资料。 例如我国现行工 业统计中,把工业分成十四个部门: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煤炭及炼焦工业、石油工业、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建筑材料工业、森林工业、食品工业、纺织工业、缝纫及皮革工业、造纸及文教用品工业、其它工业。 每个部门下又分为若干个小部门,例如化学工业中又分为化学矿开采工业、基本化学原料工业、化肥工业等。 如果在编表时尽可能地保持这些部门的完整,则有许多统计资料经过适当调整后即可使用。 ⑵ 尽可能地考虑到应用的方便。 例如,应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可以研究轻重工业的均衡发展,那么在编表时应尽可能地把轻重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