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宜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4 页 共 46 页 矿生产项目,形成年处理原矿 100 万吨、年产铁精矿 40 万吨生产能力。 轻纺服装:围绕改善城乡人民生活,适应消费升级和多层次、个性化的需求趋势,着力发展名牌产品和特色产品,壮大规模。 食品工业,要改变企业多而不精的现状,大力发展啤酒生产,帮助燕京啤酒新余分公司争取北京燕京啤酒总部的支持,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形成年产 5 万吨啤酒生产能力;江西卫岗乳业公司要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发展具 有地方特色的食品,支持食品龙头企业的发展,做大做强含岭、客家等食品企业。 纺织工业,以恩达夏布集团为主体,研发提高苎麻脱胶技术,不断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竞争力,建设好中国夏布城年产 100 万套床上用品生产线,做大做强亚力仕服饰有限公司。 造纸工业,重点支持双龙纸业公司新上一条高速 1880 生产线,发展高档次拷贝纸生产,提高市场占有率。 塑料制品工业,以绿洲橡塑公司为主体,开发生产农用、汽车配件等塑料制品,发展工业配套塑料制品,支持绿洲橡塑有限公司积极开发汽车零部件及顶蓬生产,形成年产 10 万台套的能力。 冶金化工:充分利用我县资源丰富的优势,搞好产品的精深加工,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快我县冶金工业的发展。 加大引进大企业来嫁接改造江西锂厂,支持江西江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氢氧化锂、镍合金、硅锰合金综合生产线技改项目建设,形成年产 300 吨镍合金、 4000 吨氢氧化锂、 2 万吨硅锰合金生产能力;着力抓好华锋特钢技改项目建设,形成年产 30 万吨特种钢的生产能力。 (3)加快中小企业发展。 放手发展中小企业,立足现有资源优势,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5 页 共 46 页 整合资源,做大做强煤、钨、铁、石灰石等矿产企业,搞好矿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使一批中小企业 上规模、上档次。 中小企业发展总体布局是“三区二带一中心”。 三区为中部综合开发区、南部金属矿产开发和林产品加工区、北部能源开发和农副产品加工区,中部区域以分宜镇为中心,湖泽镇、凤阳乡为支撑,以发展建材、化工、机械、冶金、食品加工、非金属矿产加工为主;南部区域为钤山镇,以矿产品开发和林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重点在矿产品合理开发利用、规模化经营和提高竹木制品的实用性和艺术价值上发展;北部区域以双林镇、杨桥镇为中心,包括洋江、高岚、洞村、操场乡,重点发展苎麻夏布产业化,着力建成国家级苎麻夏布产业基地,以年产 5 万吨以上 煤矿为基础,发展符合国家资源开发、安全环保要求的煤矿采掘业,以高岚禽蛋、红薯,操场板栗、辣椒,洞村生姜等农副产品为依托,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 二带为钤宜工业带和钤渝工业带,钤宜工业带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电机、塑料、冶金、建材、机械制造等制造业;钤渝工业带重点发展纺织、机械制造、电器化工、造纸印刷、农副产品加工、建筑材料等工业。 一中心为县城的东兴工业园,强化东兴工业园示范带动作用,发挥县城科技、信息、金融中心的作用,支持东兴工业园的发展,建成全县中小企业发展的示范园。 2020 年全县中小企业总产值达 29 亿元,工业产 值达 12 亿元。 (4)加快分宜工业园发展。 积极筹措建设资金,开展项目融资、产业招商,最大限度吸纳县外资本,建设特色工业园区。 继续加快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构筑招商引资平台,增强园区吸引力、承载力。 坚持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6 页 共 46 页 建设与规划相统一,着眼长远,综合配套,注重基础设施和配套建设的品位,建成我县工业发展的一个承载平台。 积极帮助园区的华峰特钢、青春康源、深鹏电子等重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 2020 年,园区面积达到350 公顷,引进入园企业 125 家,工业销售收入 15— 20 亿元,税收超亿元,吸纳 万人就业。 把分宜工业园建成生态工 业园、工业发展新平台和新型工业化的样板。 (5)支持驻县企业做大做强。 积极帮助驻县企业发展,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加大扶持力度,帮助驻县企业跑资金、争项目,做到重视程度一个样、优惠政策一个样、扶持力度一个样。 积极做好驻县企业改制的协调工作,加快分离驻县企业所办社会职能,使其轻装上阵、一心一意谋发展。 主动帮助驻县企业寻找优强合作伙伴,实现资产重组和改造,谋求更大发展。 全力支持驻县企业加快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步伐,壮大主业,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做大做强分宜电厂、杨桥煤矿、煤矿电机、江铃锻造、宜萍煤矿等一 批驻县企业。 (6)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建立起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有效机制,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 加快发展生物工程、信息工程、新型材料工程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现有电子、医药、化工等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积极扶持新达夏布公司利用微生物脱胶技术新上一条年产 3000 吨精干麻生产线,支持和帮助深圳畅盛达科技有限公司、新余深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西青春康源制药有限公司等企业发展壮大。 (7)积极发展建筑业。 进一步健全和规范建筑市场,强化招投标制、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7 页 共 46 页 项目法人责任制、工程建设监理制和合同 管理制。 加快建筑新技术和新型材料的应用,加强行业管理,提高技术水平和建筑产品质量。 大力开拓县外市场,拓展建筑业发展空间。 深化建筑企业内部改革,改善施工管理和装备条件,大力发展建筑安装和装饰产业,提高建筑行业整体素质,扶持一批建筑企业和房地产开发公司上规模、上等级,促进建筑业的健康发展。 四、扎实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切实解决“三农”问题。 以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优化农业生产布局为基本途径,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和生态农业,增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 ,提高农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农村人员向二、三产业转移,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 (1)统筹城乡经济发展。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从实际出发,不搞一刀切,不搞一股风,不搞行政命令,尊重农民意愿,扎实稳步推进新农村建设。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 把城市和农村紧密结合起来,综合研究、通盘考虑,消除观念上、体制上和政策上的障碍,围绕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来解决“三农”问题,关注农村、 关心农民、支持农业的发展。 充分发挥城镇的聚集和辐射功能,走以产业聚集带动人口聚集的发展道路,把农村的生产项目、农民吸引聚集到城镇,扩大城镇规模,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 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强对农村的公共服务,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统一合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8 页 共 46 页 理搞好乡村建设规划,全面建设小康文明村镇,用 8~10 年的时间完成全县自然村整治建设,“十一五”期间争取 30%的乡镇率先完成。 通过不懈的努力,使我县农村经济、农民生活条件和乡村面貌有一个根本性的变化,让农民过上小康生活。 (2)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 加 强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保障农民的自主权和物质利益。 积极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专业化程度。 加大农业投入力度,提高财政、信贷资金用于农业的比例,动员社会力量,多方筹集农业发展资金,鼓励和引导企业投资农业,引导农民自身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水平,充分利用外资发展农业。 坚持不懈地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增加有效灌溉面积,扩大旱涝保收面积。 加快中低产田改造,抓好全县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建设,完成全县所有小(二)型以上水库的除险加固。 进一步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建立健全农业综合减灾防灾服 务体系,抓好农村安全饮水建设,解决农村人口饮用水氟、砷超标及污染问题。 坚持不懈地抓好农村扶贫工作。 (3)加快科技兴农步伐。 坚持用现代农业技术和设施装备农业,用现代农业科技知识武装农民,把农业发展尽快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的轨道上来。 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培训。 加强农科教结合,建立起科技兴农内在动力机制和促进农业高产技术应用机制,完善农业科研、技术和推广体系,抓好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和示范户建设。 实施农业良种良法工程,加快良种引进培育和推广,努力开发培育一批高附加值的特色、绿 色、名牌农产品。 积极推进农业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19 页 共 46 页 机械化建设,稳步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加快农机服务市场化、社会化进程,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 (4)积极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依靠科技,以提高农产品单产、品质和效益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调整和优化农产品品质结构、农业生产结构和农业区域布局,提高农产品加工转化程度,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由注重产量增长为主转到产量增长和质量提高并重,大力提高农产品效益;由资源消耗的传统投入为主转到传统投入与资本、技术投入相结合,提高农业集约化程度;由注重 原料生产为主转到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由注重农产品产量增加为主转到以提高农民收入为主,拓宽农民增收渠道。 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稳定耕地面积,稳定粮食生产,实施优质粮食工程,确保粮食安全。 调整种植结构,改进耕作技术,改良品种,提高品质,促进大宗农产品优质化、特色农产品规模化。 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合理使用各种农业生产资金,集中发展优质农产品基地。 优化养殖业结构,加快养殖业发展,特别是草食养殖业的发展。 加快畜牧业的发展,顺应养殖业由家庭散养向规模化、专业化饲 养的方向转变,鼓励农民兴办各类畜禽养殖场,扩大畜禽专业化生产规模,提高畜禽产品的生产能力和品质。 大力发展水产业,主攻单产,发展特种水产,发展鳜鱼网箱养殖。 切实提高农产品安全保障,大力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加快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的发展,加强农产品的市场管理。 (5)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立足现有优势,发展有市场潜力和需求的 中国最大的管理资源中心 第 20 页 共 46 页 特色农业。 双林、杨桥、操场、高岚、洞村、凤阳重点发展苎麻生产,分宜镇重点发展商品蔬菜和丹桂苗木生产。 苎麻夏布是我县的传统特色产品,充分发挥“中国夏布之乡”的品牌优势,加大对外宣传力度, 努力扩大苎麻夏布生产规模。 重点抓好优质苎麻基地建设,推广种植“中苎 1 号”等苎麻良种,提高苎麻产量和质量。 引进苎麻微生物脱胶先进技术与夏布加工先进设备,提高苎麻精深加工能力,加快中国夏布城 100万套床上用品生产项目建设,促进产品升级换代,使之发展成为我县一个独具特色的农业经济支柱。 抓好苎麻夏布市场建设,努力扩大国际市场,拓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