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垄断条件下的局部均衡分(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PM q LMC LAC Q O P P q A Q O P MC=AC 行业需求曲线 QC QM PM 从图中可看出,在垄断条件下, 收入进行了重新分配 ,一部分消费者剩余转移到了垄断厂商手中 (ACDPM)。 同时,造成了 福利的净损失 (ABC),为图中的三角部分。 在消费者的总损失 ABQCQM中, CBQCQM为该行业的资源节约。 为了比较社会资源使用效率上的差别,我们必须考虑垄断厂商不一定在平均成本最低点生产 这一事实。 如果依据上面的假定,垄断厂商的资源使用效率与完全竞争相同。 如果行业中只有一个厂商(生产厂) ,并且使用相同的技术和面对相同的要素价格,则生产效率将会降低。 福利损失 A B C D 右图为垄断厂商的成本曲线和需求曲线。 LMC LAC Q O P P q A Q O P 行业需求曲线 QM PM LMC LAC 垄断厂商根据 MC = MR 来确定产量和价格, 平均成本高于其最低成本。 第七章 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局部均衡分析 第一节 垄断竞争的性质和特点 一、垄断竞争的性质和定义 对垄断竞争的假定介于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之间,是一种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即竞争和垄断相结合的市场结构。 与完全竞争相比,垄断竞争行业中各厂商的产品是 差异产品 ,不能完全替代;厂商的进入没有障碍。 产品的差异是导致垄断与竞争相结合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市场结构 厂商数目 产品性质 市场控制能力 行业进入难度 完全竞争 很多 同质商品 无 自由进入 完全垄断 一个 不可替代商品 完全控制 不能进入 垄断竞争 较多 可替代的差异产品 有一定控制能力 容易进入 垄断竞争市场: 一个市场中有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种产品。 在垄断竞争市场,产品差别这一重要特点使得生产无差别产品意义上的行业不存在。 因此,在垄断竞争理论中,把市场上大量的生产非常接近的同种产品的厂商的总和称作为 产品集团。 例如,汽车加油站集团、快餐食品集团、理发店集团等。 二、垄断竞争的假定条件 ( 1)大量厂商,其产品彼此之间都是非常接近的替代品,要素自由流动。 产品的差异性包括:产品特征上的差异;消费者心里感受上的差异;厂商地理位置差异等。 ( 2)由于一个生产集团中的厂商数量非常多,每个厂商都认为自己的行为的影响很小,不会引起竞争对手的注意和反应,也不受到来自对手的任何报复措施的阻碍。 ( 3)同一产品集团内的所有厂商有相同的需求曲线和成本曲线(对称性假设)。 与现实不服,但是可以简化分析而不影响主要结论。 三、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每个厂商都面对两条需求曲线:一是别的厂商保持价格不变,自己的价格变化后市场对自己产品的需求曲线( d)。 二是别的厂商与自己采取相同行动时,市场对自己产品的需求曲线 (D)。 D是固定不变的,而 d则随着不同的价格水平发生变化。 P Q O d0 D A Q0 P0 Q’1 P1 Q1 P2 Q’2 B Q2 d2 需求曲线 d和需求曲线 D的一般关系 :第一,当垄断竞争生产集团内的所有厂商都以相同方式改变产品价格时,整个市场价格的变化会使得单个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 d的位置沿着需求曲线 D上下平移。 第二,两条需求曲线的交点表示供求相等的状态;第三, d比 D具有更大的价格弹性。 第二节 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均衡决定 一、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 垄断竞争厂商的短期均衡调整过程,是一个厂商不断以垄断厂商的行为方式,在其他厂商的反应下不断调整,达到短期利润最大化的过程。 MC D P O A d P0 P1 E1 B MC D P O d1 E1 Q0 Q1 Q2 Q2 P1 P2 B Q4 Q3 MR MR1 C MC。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