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技术机械安全技术(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眼高减 10mm;坐姿时的坐高、眼高减 44mm。 考虑操作功能修正量时,应以上肢前展长为依据,而上肢前屉长是后背至中指尖点的距离,因而对操作不同功能的控制器应作不同的修正。 如对按钮开关可减 12mm;对推滑板推钮、扳动扳钮开关则 减 25mm。 另外,为了克服人们心理上产生的 “ 空间压抑感 ” 、 “ 高度恐惧感 ” 、等心理感受,或者为了满足人们 “ 求美 ” 、 “ 求奇 ” 等心理需求,在产品最小功能尺寸上常附加一项增量,称为心理修正量。 考虑了心理修正量的产品功能尺寸称为最佳功能尺寸,可表示为: Sopm=Sα +△ f+△ p 式中 Sopm— 最佳功能尺寸; Sα — 第 α 百分位人体尺寸数据; △ p— 功能修正量; △ p— 心理修正量。 心理修正量可用实验方法求得,一般是通过被试者主观评价表的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求得心理修正量 二、人的生理特性 (一)人的感觉与感觉器官 视觉 1)常见的几种视觉现象 ( 1)暗适应与明适应 ( 2)眩光 眩光对作业的不利影响:主要是破坏视觉的暗适应,产生视觉后像,使工作区的视觉效率降低,产生视觉不舒适感和分散注意力,造成视觉疲劳。 应该采取的主要措施: 1)限制光源亮度; 2)合理分布光源; 3)改变光源或工作面的位置; 4)合理的照度 ( 3)视错觉(有哪些视错觉) 其主要类型有形状错觉、色彩错觉及物体运动错觉等。 其中常见的形状错觉有长短错觉、方向错觉、对比错觉、大小错觉、远近 错觉及透视错觉等。 色彩错觉有对比错觉、大小错觉、温度错觉、距离错觉及疲劳错觉等。 2)视觉损伤与视觉疲劳(了解) ( 1)视觉损伤 眼承受的可见光最大亮度: 106cd/m2 红外线 — 白内障; 高亮度光源(激光、太阳光) 黄斑烧伤; 低照度或低质量光环境 眼的折光缺陷或提早形成老花; 眩光或照度大且变换频繁的光 视觉机能降低。 ( 2)视觉疲劳 长时间看近物或细小物体 视觉疲劳、睫状肌萎缩; 长期在劣质光照环境下工作 眼睛局部或全身性疲劳。 ( 3)视觉运动规律(了解) 眼睛的水平运动比垂直运动快,即先看到水平方向的东西,后看到垂直方向的东西。 一般机器外形设计成横向长方形。 ( 4)视线运动的顺序习惯于从左到右,从上至下,顺时针进行。 对物体尺寸和比例的估计,水平方向比垂直方向准确、迅速、且不易疲劳。 当眼睛偏离视中心时,在偏离距离相同的情况下,观察率优先的顺序是左上、右上、左下、右下。 ( 5)视线突然转移过程中,约 3%能够看清目标,所以工作中不应有突然转移线的要求。 ( 6)鉴别清楚运动的目标,要角速度大于 1’/s 2’/s ,且双眼聚焦同一目标。 ( 7)看清物体最短的注视时间为 ,人眼视觉暂停时间平均。 听觉 1)听觉特性(了解)( 1))听觉特征 ( 1)听觉绝对阈限 一般识别声音所需的最短持续时间为 2050ms 低于以下值不能产生听觉:频率 20Hz、声压 2179。 10 5 Pa、声强 1012W/m2 ( 2)听觉的辨别阈限 辨别阈限 — 指听觉系统能分辨出两个声音的最小差异 辨别阈限与声音频率和强度有关 ( 3)辨别声音的方向和距离 2)听觉的掩蔽(了解) 人的感觉反应(熟悉) 1)反应时间(熟悉) 反应时间 — 指人从机械或外界获得信息,经过大脑加工分析发出指令到运动器官开始执行动作所需的时间。 反应时间由感觉反应时间( ta)和开始动作所用时间( tg)两部分构成。 (记住不同的反应时间) 为保证安全作业,一方面设计机器时要考虑操纵速度低于人的反应速度;另一方面,设法提高人的反应速度。 2)减少反应时间的途径 (掌握) 合理的选择感知类型; 适合人的生理心理要求,按人机工程学原则设计机器; 作者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直接影响反应速度, 应通过训练来提高人的反应速度。 (二)人体的特性参数 人体的特性参数 1)静态参数 2)动态参数 3)生理学参数 4)生物力学参数 人体劳动强度参数。 能量代谢率 =劳动代谢率/基础代谢率 所谓基础代谢率是指劳动者在绝对安静横卧状态下,为维持生命,在单位时间内所需的最低能量消耗量。 劳动代谢率是指劳动者在劳动时的能量消耗量与安静时的能量消耗量之差除以劳动时间。 安静时的能量消耗量大体为基础代谢量的 120%。 能量消耗量可通过测定劳动时呼出气中的 O2及 CO2的比例,算出劳动者 O2的消耗量折算得到。 (单位 L/ min)。 人在作业时因耗能量增加,需氧量也必增多,每分钟的需氧量称为耗氧需。 人体每分钟内能供应的最大氧量称为最大耗氧量,正常成人一般不超过 3L。 F 劳动强度指数,是区分体力劳动强度等级的指标,指数大反映劳动强度大,指数小反映劳动强度小。 体力劳动强度按,大小分为 4级: I级(, ≤l5 )为轻劳动; Ⅱ 级(, =15~ 20)为中等强度劳动; Ⅲ 级(, =20~ 25)为重强度劳动; Ⅳ 级(, 25)为 “ 很重体力劳动。 (三)疲劳 疲劳的定义 疲劳分为肌肉疲劳(或称体力疲劳)和精神疲劳(或称脑力疲劳)两种。 产生疲劳的原因及消除途径 1)产生疲劳的原因 超过生理负荷的激烈动作和持久的体力或脑力劳动、作业环境不良、单调乏味的工作、不良的精神因素、肌体状况不良以及长期劳逸安排不当等人的生理、心理因素及管理方面的因素,都是造成疲劳的原因。 另外,机器本身在设计制造时,没有按人机工程学理论设计或设计不周,也是人体过早出现疲劳的原因。 2)消除疲劳的途径 在 进行显示器和控制器设计时充分考虑人的生理心理因素 通过改变操作内容、播放音乐等手段克服单调乏味的作业 改善工作环境,科学地安排环境色彩、环境装饰及作业场所的布局,合理的温湿度,充足的光照等 避免超负荷的体力或脑力劳动,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注意劳逸结合等。 3)疲劳的测定 主观感觉调查表法(见表 1 疲劳自觉症状调查表) 分析脑电图 测定频闪值 智能测验 精神测验 连续拍摄人体动作的变化 三、人的心理因素 (一)能力 能力是一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 具备的心理特征之一,是一个人完成一定任务的本领。 感觉、知觉和观察力 注意(见下页) 记忆 思维 操作能力 (二)性格 性格是人们在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和社会行为的方式中,区别于他人所表现出的那些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将性格分为:冷静型、活泼型、急躁型、轻浮型和迟钝型。 前两者中的性格属于安全型,后三种属于非安全型 (三)气质( 4种) 精力旺盛、热情直率易于急躁主观; 灵活机智、活泼好动易于轻举妄动; 安静稳定、沉着踏实易于因循守旧; 自卑退让、心绪消沉易于谦虚谨慎。 (四)需要与动机 动机是由需要产生的,有什么样的需要就决定着有什么样的动机。 (五)情绪与情感 情绪是由肌体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体验,属于人和动物共有。 情感则是人的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体验,属于人类特有。 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有如下几种不安全情绪: 急躁情绪:干活利索但毛躁,求成心切但欠严谨,工作不够仔细,有章不循,受与心不一致等。 烦躁情绪:表现沉闷,不愉快,精神不集中,心猿意马,严重时自身器官往往不能很好协调 ,更谈不上与外界条件协调一致。 (六)意志 意志就是人们自觉地确定目的并调节自己的行动去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它是意识的能动作用的表现。 第九节 机械安全特性 一、机械安全定义及特性(了解) 45 (一)机械安全定义 机械在预定的使用条件下执行其功能和在对其进行运输、安装、调试、运行、维修、拆卸和处理时,对操作者不发生损伤或危害其健康的能力。 (二)机械安全的特性(了解) 系统性 防护性 友善性 整体性 二、机械 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熟悉) 46 (一)诊断模型 研究机械设备运行状态变化的信息,进而识别、预测和监视机械运行状态的技术方法。 (二)诊断步骤: 信号检测;特征提取;状态识别;诊断决策。 (三)状态监测 故障诊断由专门人员进行;状态监测由现场操作人员进行。 (四)诊断技术 振动诊断技术 油液分析技术;(光谱分析;铁谱分析); 温度检测及红外线监测技术 超声探伤技术 表面缺陷探伤技术(磁粉探伤;渗透探伤;涡流探伤等。 ) (一)、可靠性定义及其 度量指标 48 是指系统或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二)可靠性度量指标 可靠性度量指标是指对系统或产品的可靠程度作出定量表示。 常用的基本度量指标有:可靠度、故障率、平均寿命、维修度、有效度。 三、机械可靠性设计与维修性设计 可靠度是可靠性的概率,是时间的函数。 故障率(或失效率) (熟悉) 是工作到某时刻未发生故障,此后发生故障的概率。 也是时间的函数。 分为早期故障期、偶发故障期和磨损故障期。 产品的故障率 机器或部件的故障率 λ ( t)是 随使用时间的递增按不同使用阶段变化。 通常可分为三个阶段。 ( 1)早期故障期。 此期间故障率较高,但经过不断的调试和排除故障,加之相互配合件之间的磨合,使故障率较快地降下来,并逐渐趋于稳定运转。 ( 2)偶发故障期。 这个期间的故障率降到最低,且趋向常数,表示产品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这段时间较长,是产品的最佳工作期。 ( 3)磨损故障期。 这个时期的故障迅速上升 平均寿命(或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 (了解) 维修度 (了解) 有效度 (了解) 第十节 人机作业环境 (一)光的度 量 光通量( 1uminous flux) 从光源辐射出来、能引起人眼视觉的光能量辐射速率(单位时间内从光源辐射出来,能引起人眼视觉的光辐射能)。 发光强度( 1uminous intensity)光源在给定方向的发光强度,用在该方向的单位立体角。 发光强度的单位是坎德拉( cd, candela),简称坎。 亮度( 1uminance) 单位面积光源表面上(在给定方向上)的发光强度。 亮度的单位是坎 [德拉 ]每平方米, cd/ m2。 照度( illuminance, illumination) (在被光源照射的 面上)投射在单位面积上的光通量。 照度的单位是勒克斯( 1x, lux),简称勒。 因为亮光下瞳孔缩小,视网膜上成象更为清晰,视物清楚。 当照明不良时,因反复努力辨认,易使视觉疲劳,工作不能持久。 (二)照明对作业的影响 视觉疲劳的症状 眼睛疲劳的视觉症状有:眼睛乏累、怕光刺眼、眼痛、视力模糊、眼充血、出眼屎以及流泪等。 眼睛疲劳还会引起视力下降、眼球发胀、头痛以及其它疾病而影响健康,工作失误甚至造成工伤。 事故的数量与工作环境的照明条件有密切的关系。 事故统计资料表明,事故产生的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照度不足则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人依靠眼睛可获得约 87%的外来消息,而眼睛只有通过光的作用在物体上才能获得印象,故色彩有唤起人的第一视觉的作用。 色彩能改变室内环境空气气氛,色彩会影响视觉的印象。 故有经验的建筑师和室内设计师都十分重视色彩对人的物理的、生理的和心理的作用,十分重视色彩能唤起人的联想和情感的效果,以期在室内设计中创造富有性格、层次和美感的色彩环境。 二、色彩环境 颜色的特性 1)色调 2)明度 3)彩 度 色彩对人的影响 1)色彩对生理的影响 2)色彩对心里的影响 1)色彩的冷暖感 2)色彩的轻重感 3)色彩的尺度感 4)色彩的距离感 5)色彩的软硬感 6)色彩的情绪感 三、微气候环境 热环境条件就是通常说的气候条件;室内热环境也就是室内的微小气候环境。 热环境的 4个基本参量是:空气温度、空气湿度、热辐射和气流速度 空气温度是评价热环境的主要指标,它分为舒适温度和允许温度。 舒适温度是指人的主观 感觉舒适的温度或指人体生理上的适宜温度。 常用的是以人主观感。安全生产技术机械安全技术(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 二级 企业和金属非金属 矿山 安全生产标准化 三、四级 企业,由各 省级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告,证书和牌匾由各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确定的负责省级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相关单位向获级企业颁发。 2020/9/15 3. 冶金、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三级 企业和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五级 企业,由各 市(地)级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告
安全生 产工作,提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生产法》第三条规定“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法律形式加以固定和实施的安全生产基本方针,是《安全生产法》的灵魂。 《安全生产法》关于预防为主的规定,主要体现为“六先”,即: (1)安全意识在先。 (2)安全投入在先。 (3)安全责任在先。 (4)建章立制在先。 (5)隐患预防在先。
完善大面积停电应急预案。 A 一 B 二 C 四 4 二次回路通电或耐压试验前,应完成哪些措施后,方可加压。 ( ABc ) A 通知运行人员和有关人员; B 并派人到现场看守; C 检查二次回路及一次设备上确无人工作; D 撤离现场工作人员 4 《湖南省电力公司界定的 62 种严重违章执行说明》规定:以下属于 管理性严重的是( ABD ) 19 A 没有现场运行规程的新设备投入运行; B
器的单位,应对设备进行专责管理,应建立起完整的管理机构、责成专门的领导和技术人员负责安全管理工作。 持证上岗 锅炉司炉、水质化验人员及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应分别接受 专业安全技术培训并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照章运行 定期检验 监控水质 水中杂质使锅炉结垢、腐蚀及产生汽水共腾,降低锅炉效率、寿命及供汽质量。 报告事故 应按规定及时、如实上报主管部门及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 二
公司日常营运安全、消防保卫及督察工作的开展,制订落实各阶段的工作计划和 目标,管理属下各车队、修理厂的安全消防保卫工作,协助和指导各车队做好安全事故的处理。 三、 申请竞聘职位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剖析 在过去一年内, xx 公司在总公司的直接领导下,着力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完善和落实,不断夯实安全基础。 安全营运生产及消防保卫工作与去年相比有了明显的好转,事故率、伤人率
,可能的职业伤害风险是可以接受的。 也就是说,我们的劳动安全卫生法规标准不一定非和国际标准统一,而要根据我国企业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以及广大职工生活状况和安全要求,即现实社会经济条件,制订出用人单位和广大劳动者都能接受的标准,使用人单位有钱可赚,使劳动者可以接受事故伤害风险。 据此,我国劳动安全卫生立法过程应当充分征求用人单位和广大劳动者双方意见。 用人单位,具体讲就是企业,要考虑各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