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技术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器的单位,应对设备进行专责管理,应建立起完整的管理机构、责成专门的领导和技术人员负责安全管理工作。 持证上岗 锅炉司炉、水质化验人员及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应分别接受 专业安全技术培训并考试合格,持证上岗。 照章运行 定期检验 监控水质 水中杂质使锅炉结垢、腐蚀及产生汽水共腾,降低锅炉效率、寿命及供汽质量。 报告事故 应按规定及时、如实上报主管部门及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部门。 二、锅炉压力容器安全附件(掌握) (一)锅炉安全附件 安全阀:对锅炉内部压力极限值的控制及对锅炉的安全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 要求:每年检验、定压一次并铅封完好;每月自动排放试验一次;每周手动排放试验一次,做好记录并签名。 压力 表:准确测量锅炉上所需测量部分压力的大小。 要求:压力表直接与锅筒(锅壳)蒸汽相连;根据工作压力选用压力表的量程,一般在工作压力的 ;表盘直径不应小于 100mm,表的刻度上应该划有最高工作压力红线标志;压力表装置齐全(压力表、存水弯管、三通旋塞);每半年校验一次并铅封完好。 水位计:显示锅炉内水位的高低。 安全技术要求:安装便于观察;每台至少安装两只独立的水位计,额定蒸发量小于等于 的可以只装一只。 温度测量装置:掌握锅炉的运行状况,测量锅炉的给水、蒸汽、烟气等介 质的温度,对锅炉热力系统进行监测。 保护装置: ( 1)超温报警和联锁保护装置:报警并自动切断燃料的供应和停止鼓、引风,防止热水锅炉发生超温而导致锅炉损坏或爆炸。 ( 2) 高低水位警报和低水位联锁保护装置:提醒司炉人员采取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 3) 超压报警装置:当锅炉出现超压现象的时候,能发出警报,并通过联锁装置控制燃烧。 ( 4)锅炉熄火保护装置:切断燃料供应,并发出相应信号。 排污阀或放水装置:排放锅水蒸发而残留下的水垢、泥渣及其他有害物质,使锅水的水质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使受热面保持清洁,以确保锅炉的安全、经济运行。 防爆门:防止炉膛和尾部烟道再次燃烧造成破坏。 锅炉自动控制装置:对温度、压力、流量、成分等参数进行测量和调节。 (二)压力容器安全附件(熟悉)(重点) :是一种由 进口静压开启的自动泄压阀门 ,它依靠介质自身的压力排出一定数量的流体介质,以防止容器或系统内的压力超过预定的安全值。 当容器内的压力恢复正常后,阀门自行关闭,并阻止介质继续排出。 安全阀分 全启式安全阀和微启式安全阀。 根据安全阀的整体结构和加载方式可以分为 静重式、杠杆式 、弹簧式和先导式 等 4种。 :是一种 非重闭式泄压装置 ,由进口静压使爆破片受压爆破而泄放出介质,以防止容器或系统内的压力超过预定的安全值。 也是一种断裂型安全泄放装置。 与安全阀相比,它 具有结构简单,泄压反应快,密封性能好,适应性强等特点。 : 安全阀与爆破片装置 并联组合时,爆破片的标定爆破压力不得超过容器的设计压力。 安全阀的开启压力应略低于爆破片的标定爆破压力。 当安全阀进口和容器之间串联安装爆破片装置时,应满足下列条件: ① 安全阀和爆破片装 置组合的泄放能力应满足要求; ② 爆破片破裂后的泄放面积应不小于安全阀进口面积,同时应保证使得爆破片破裂的碎片不影响安全阀的正常动作; ③ 爆破片装置与安全阀之间应装设压力表、旋塞、排气孔或报警指示器,以检查爆破片是否破裂或渗漏。 当安全阀出口侧串联安装爆破片装置时,应满足下列条件: ① 容器内的介质应是洁净的,不含有胶着物质或阻塞物质; ② 安全阀的泄放能力应满足要求; ③ 当安全阀与爆破片之间存在背压时,阀仍能在开启压力下准确开启; ④ 爆破片的泄放面积不得小于安全阀的进口面积; ⑤ 安全阀与爆破片装置之间应设置放空管或排污管,以防止该空间的压力累积。 为一端封闭,中间有一薄弱层面的厚壁短管,爆破压力误差较小,泄放面积较小, 多用于超高压容器。 超压时其断裂的薄弱层面在开槽处和形状处。 由于其工作时通常还有温度影响,因此,一般均选用热处理性能稳定,且随温度变化较小的高强度材料制造,其 破爆压力与材料强度之比一般为 ~。 属于 “ 熔化型 ” ( “ 温度型 ” )安全泄放装置,它的动作取决于容器壁的温度,主要用于中、低压的小型压力容器,在盛装液化气体的钢瓶中应用 更为广泛。 它通常与截止阀串联安装在紧靠容器的介质出口管道上,其作用是在管道发生大量泄漏时紧急止漏,一般还具有过流闭止及超温闭止的性能,并能在近程和远程独立进行操作。 紧急切断阀按操作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机械(或手动)牵引式、油压操纵式、气压操纵式和电动操纵式等多种, 前两种目前在液化石油气槽车上应用非常广泛。 : 减压阀的工作原理是利用膜片、弹簧、活塞等敏感元件改变阀瓣与阀座之间的间隙,在介质通过时产生节流,压力下降而使其减压的阀门。 、温度计、液 位计 压力表是指示容器内介质压力的仪表,是压力容器的重要安全装置。 可分为液柱式、弹性元件式、活塞式和电量式四大类。 活塞式压力计通常用作校验用的标准仪表,液柱式压力计一般只用于测量很低的压力。 特别是对于盛装液化气体的容器,液位计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安全装置。 ,还必须装设测试壁温的温度计。 三、锅炉压力容器使用安全技术 (一)锅炉使用安全技术 ⊙ 检查准备 ⊙ 上水 ⊙ 烘炉 ⊙ 煮炉 ⊙ 点火升压 ⊙ 暖管与并汽 ( 1)检查准备。 对新装、移装和检修后的锅炉,启动之前要进行全面检查。 主要内容有:检查受热面、承压部件的内外部,看其是否处于可投入运行的良好状态;检查燃烧系统各个环节是否处于完好状态;检查各类门孔、挡板是否正常,使之处于启动所要求的位置;检查安全附件和测量仪表是否齐全、完好并使之处于启动所要求的状态;检查锅炉架、楼梯、平台等钢结构部分是否完好;检查各种辅机特别是转动机械是否完好 ( 2)上水。 从防止产生过大热应力出发,上水温度最高不超过 90℃ ,水温与筒壁温 差不超过50℃。 对水管锅炉,全部上水时间在夏季不小于 lh。 在冬季不小于 2h。 冷炉上水至最低安全水位时应停止上水,以防止受热膨胀后水位过高。 ( 3)烘炉。 对新装、移装、大修或长期停用的锅炉,其炉膛和烟道的墙壁非常潮湿,一旦骤然接触高温烟气,将会产生裂纹、变形,甚至发生倒塌事故。 为防止此种情况发生,此种锅炉在上水后,启动前要进行烘炉。 ( 4)煮炉。 对新装、移装、大修或长期停用的锅炉,在正式启动前必须煮炉。 煮炉的目的是清除蒸发受热面中的铁锈、油污和其他污物,减少受热面腐蚀,提高锅水和蒸汽品质。 ( 5) 点火升压。 一般锅炉上水后即可点火升压。 点火方法应根据燃烧方式和燃烧设备而异。 层燃炉一般用木材引火,严禁用挥发性强烈的油类或易燃物引火,以免造成爆炸事故。 ( 6)暖管与并汽。 暖管,即用蒸汽慢慢加热管道、阀门、法兰等部件,使其温度缓慢上升,避免向冷态或较低温度的管道突然供入蒸汽,以防止热应力过大而损坏管道、阀门等部件;同时将管道中的冷凝水驱出,防止在供汽时发生水击。 并汽,也叫并炉、并列,即新投入运行锅炉向共用的蒸汽母管供汽。 并 汽前应减弱燃烧,打开蒸汽管道上的所有疏水阀,充分疏水以防水击;冲洗水位表,并使水位 维持在正常水位线以下;使锅炉的蒸汽压力稍低于蒸汽母管内气压,缓慢打开主汽阀及隔绝阀,使新启动锅炉与蒸汽母管连通。 ⊙ 防止炉膛爆炸 ⊙ 控制升温升压速度 ⊙ 严密监视和调整仪表 ⊙ 保证强制流动受热面的可靠冷却 ( 1)防止炉膛爆炸。 锅炉点火时需防止炉膛爆炸。 锅炉点火前,锅炉炉膛中可能残存有可燃气体或其他可燃物,也可能预先送入可燃物,如不注意清除,这些可燃物与空气的混合物遇明火即可能爆炸,这就是炉膛爆炸。 燃气锅炉、燃油锅炉、煤粉锅炉等点火时必须特别注意防止炉 膛爆炸。 防止炉膛爆炸的措施是, 点火前,开动引风机给炉膛通风 5~ 10 min,没有风机的可自然通风5~ 10 min,以清除炉膛及烟道中的可燃物质。 气、油炉、煤粉炉点燃时,应先送风,之后投入点燃火炬,最后送入燃料。 一次点火未成功需重新点燃火炬时,一定要在点火前给炉膛烟道重新通风,待充分清除可燃物之后再进行点火操作。 ( 2)控制升温升压速度。 升压过程也就是锅水饱和温度不断升高的过程。 由于锅水温度的升高,锅筒和蒸发受热面的金属壁温也随之升高,金属壁面中存在不稳定的热传导,需要注意热膨胀和热应力问题。 为防止产生过大的热应力,锅炉的升压过程一定要缓慢进行。 点火过程中,对各热承压部件的膨胀情况应进行监督,发现有卡住现象应停止升压,待排除故障后再继续升压;发现膨胀不均匀时也应采取措施消除。 ( 3)严密监视和调整仪表。 点火升压过程中,锅炉的蒸汽参数、水位及各部件的工作状况在不断地变化,为了防止异常情况及事故的出现,必须严密监视各种指示仪表,将锅炉压力、温度和水位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 同时,各种指示仪表本身也要经历从冷态到热态、从不承压到承压的过程,也要产生热膨胀,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产生卡住、堵塞、转动或开 关不灵等无法投入运行或工作不可靠的故障。 因此点火升压过程中,保证指示仪表的准确可靠十分重要。 在一定的时间内压力表上的指针应离开原点。 如锅内已有压力而压力表指针不动,则须将火力减弱或停息,校验压力表并清洗压力表管道,待压力表正常后,方可继续升压。 ( 4)保证强制流动受热面的可靠冷却。 自然循环锅炉的蒸发面在锅炉点火后开始受热,即产生循环流动。 由于启动过程加热比较缓慢,蒸发受热面中产生的蒸汽量较少,水循环还不正常,各水冷壁受热不均匀的情况也比较严重,但蒸发受热面一般不至于在启动过程中烧坏。 由于锅 炉在启动中不向用户提供蒸汽及不连续经省煤器上水,省煤器、过热器等强制流动受热面中没有连续流动的水汽介质冷却,因而可能被外部连续流过的烟气烧坏。 所以,必须采取可靠措施,保证强制流动受热面在启动中不至过热损坏。 对过热器的保护措施是: 在升压过程中,开启过热器出口集箱疏水阀、对空排气阀,使一部分蒸汽流经过热器后被排除,从而使过热器得到足够的冷却。 对省煤器的保护措施是,对钢管省煤器,在省煤器与锅筒间连接再循环管,在点火升压期间,将再循环管上的阀门打开,使省煤器中的水经锅筒、再循环管(不受热)重回省煤器,进 行循环流动;但 在上水时应将再循环管上的阀门关闭。 ⊙ 锅炉水位的监督调节 ⊙ 锅炉气压的监督调节 ⊙ 气温的调节 ⊙ 燃烧监督调节 ⊙ 排污和吹灰 ( 1)锅炉水位的监督调节。 锅炉运行中,运行人员应不间断地通过水位表监督锅内的水位。 锅炉水位应经常保持在正常水位线处,并允许在正常水位线上下 50mm之内波动。 由于水位的变化与负荷、蒸发量和气压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水位的调节常常不是孤立地进行,而是与气压、蒸发量的调节联系在一起的。 为了使水位保持正常,锅炉在 低负荷运行时,水位应稍高于正常水位,以防负荷增加时水位降得过低;锅炉在高负荷运行时,水位应稍低于正常水位,以免负荷降低时水位升得过高。 ( 2)锅炉气压的监督调节。 在锅炉运行中,蒸汽压力应基本上保持稳定。 锅炉气压的变动通常是由负荷变动引起的,当锅炉蒸发量和负荷不相等时,气压就要变动。 若负荷小于蒸发量,气压就上升;负荷大于蒸发量,气压就下降。 所以,调节锅炉气压就是调节其蒸发量,而蒸发量的调节是通过燃烧调节和给水调节来实现的。 运行人员根据负荷变化,相应增减锅炉的燃料量、风量、给水量来改变锅炉蒸发量,使气压保 持相对稳定。 对于间断上水的锅炉,为了保持气压稳定,要注意上水均匀,上水间隔的时间不宜过长,一次上水不宜过多;在燃烧减弱时不宜上水,手烧炉在投煤、扒渣时也不宜上水。 ( 3)气温的调节。 锅炉负荷、燃料及给水温度的改变,都会造成过热气温的改变。 过热器本身的传热特性不同,上述因素改变时气温变化的规律也不相同。 ( 4)燃烧的监督调节。 燃烧调节的任务是使燃料燃烧供热适应负荷的要求,维持气压稳定;使燃烧完好正常,尽量减少未完全燃烧损失,减轻金属腐蚀和大气污染;对负压燃烧锅炉,维持引风和鼓风的均衡,保持炉膛 一定的负压,以保证操作安全和减少排烟损失。 ( 5)排污和吹灰。 锅炉运行中,为了保持受热面内部清洁,避免锅水发生汽水共腾及蒸汽品质恶化,除了对给水进行必要而有效的处理外,还必须坚持排污。 燃煤锅炉的烟气中含有许多飞灰微粒,在烟气流经蒸发受热面、过热器、省煤器及空气预热器时,一部分烟灰就积沉到受热面上,不及时吹扫清理往往越积越多。 由于烟灰的导热能力很差,受热面上积灰会严重影响锅炉传热,降低锅炉效率,影响锅炉运行工况,特别是蒸汽温度,对锅炉安全也造成不利影响。 因此,应定期吹灰。 1)停炉。 正常停炉是预先计划内的停炉。 停炉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是防止降压降温过快,以避免锅炉部件因降温收缩不均匀而产生过大的热应力。 锅炉正常停炉的次序应该是: 先停燃料供应,随之停止送风,减少引风; 与此同时,。安全生产技术特种设备安全技术(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眼高减 10mm;坐姿时的坐高、眼高减 44mm。 考虑操作功能修正量时,应以上肢前展长为依据,而上肢前屉长是后背至中指尖点的距离,因而对操作不同功能的控制器应作不同的修正。 如对按钮开关可减 12mm;对推滑板推钮、扳动扳钮开关则 减 25mm。 另外,为了克服人们心理上产生的 “ 空间压抑感 ” 、 “ 高度恐惧感 ” 、等心理感受,或者为了满足人们 “ 求美 ” 、 “ 求奇 ”
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 二级 企业和金属非金属 矿山 安全生产标准化 三、四级 企业,由各 省级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告,证书和牌匾由各省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确定的负责省级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相关单位向获级企业颁发。 2020/9/15 3. 冶金、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 三级 企业和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标准化五级 企业,由各 市(地)级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公告
安全生 产工作,提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生产法》第三条规定“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法律形式加以固定和实施的安全生产基本方针,是《安全生产法》的灵魂。 《安全生产法》关于预防为主的规定,主要体现为“六先”,即: (1)安全意识在先。 (2)安全投入在先。 (3)安全责任在先。 (4)建章立制在先。 (5)隐患预防在先。
公司日常营运安全、消防保卫及督察工作的开展,制订落实各阶段的工作计划和 目标,管理属下各车队、修理厂的安全消防保卫工作,协助和指导各车队做好安全事故的处理。 三、 申请竞聘职位工作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剖析 在过去一年内, xx 公司在总公司的直接领导下,着力推动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完善和落实,不断夯实安全基础。 安全营运生产及消防保卫工作与去年相比有了明显的好转,事故率、伤人率
,可能的职业伤害风险是可以接受的。 也就是说,我们的劳动安全卫生法规标准不一定非和国际标准统一,而要根据我国企业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以及广大职工生活状况和安全要求,即现实社会经济条件,制订出用人单位和广大劳动者都能接受的标准,使用人单位有钱可赚,使劳动者可以接受事故伤害风险。 据此,我国劳动安全卫生立法过程应当充分征求用人单位和广大劳动者双方意见。 用人单位,具体讲就是企业,要考虑各种类型
公司,组织医院和急救中心,建立具有快速反应能力的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系统。 交通事故紧急救援系统的正常运行需要有快捷的通信网络作保障。 ( 2)事故救援的设备 2020 年安全工程师辅导《 安全生产技术 》 大家网 大家网 第 10 页 道路交通事故救援设备,主要包括交通巡逻车以及破拆救援设备。 交通巡逻车主要负责巡逻交通状况和事故报警,并及时处理一些轻度事故。 车上人员应进行必要的急救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