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新时期审计工作(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在审计对象上,要做好两个延伸。 一是向下一级单位延伸。 财政审计要实现由审计一级预算部门单位向审计二、三级预算单位和接受补助的下级政府转 变,扩展审计对象和 范围。 税收审计要在审计税务机关是否依法纳税的基础上,向纳税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特别是房地产企业是否依法缴税进行审计延伸。 经济责任审计要向 “村官 ”的经济责任审计延伸,向被审计对象的下级单位延伸,审计领导干部在下属单位的经济行为。 二是向上级审计机关争取审计授权。 基层审计机关审计对象不断委缩,而中央、省属单位驻地方不少,属审计署和省审计厅管辖,有的多年没有审计,已形成了审计的 “盲点 ”。 因此,基层审计机关要争取上级审计机关授权,以消除审计监督 “盲点 ”,真正起到审计的监督作用。 三、做好 “四个结合 ”,着力改进审计工作方法 好的工作方法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是做好新时期审计工作的关健。 基层审计机关要着重搞好 “四个结合 ”,积极改进审计工作方法。 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经济效益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 今后各项审计要坚持 “一户多产 ”的原则,对一个单位进行审计时,要把几个审计项目同时结合进行,既摸清单位的家底,又分清领导人的责任,既审财政财务收支,又审经济效益。 要在审计财政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的基础上,找出被审计单位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分析原因,寻找对策,进而客观评价领导人的经济责任,切实做好财政财 务收支、经济效益与经济责任 “三项审计 ”的结合文章。 审计与审计调查相结合。 这是坚持 “全面审计、突出重点 ”的有效方法。 “审计 ”侧重于一个点, “调查 ”增加覆盖面,由于审计力量的原因,审计很难完成的事项,通过审计调查可以达到目的。 如对某行业进行审计时,可重点解剖效益好的和差的企业,其他企业就可通过审计调查掌握数据资料,并把审计调查的资料、重点企业审计的资料与该行业全国考核标准资料进行比较,分析评价企业的持续发展能力和该地区该行业的生产经营水平。 尤其是今后对改制企业变直接审计为间接监督以后,更多的需要运用审 计调查手段,掌握民营企业的情况,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真实依据,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献计献策。 现场审计与送达审计、联网审计相结合。 这是减少被审计单位负担,降低审计成本,整合审计资源,提高审 计工作效率的有效方法。 当前,有的地方审计机关与相关部门单位进行了计算机联网,实现了数据互通,为送达审计提供了方便,为实现联网审计提供了可能。 审计部门根据工作需要,对需要进行经常性审计监督的项目,如财政审计、社保基金审计等相关被审计单位进行联网,实现网上审计。 对审计资料不多的被审计单位,要求将审计资料送达审计机关进行审计。 这既可避免审计人员打扰被审计对象,又可整合审计力量,合理安排审计时间,同时,还可减少被审计单位负担,节约路途浪费的时间,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审计与纪检和司法部门办案相结合。 审计实践表明,加强审计与司法机关、纪检部门的协调配合,是审计查处大案要案的有效方法。 为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