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因素分类中国人口预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 4)对转移矩阵的估计已由五 (三 )说明。 接下来以上面的数据为基础,以 2020 年的各类人口为起点进行预测。 七、模型求解 ( 1) 人口数量的预测 由分城乡两区域离散型人口发展模型,根据已知 2020 年到 2020 年中国人口数据,分别预测城镇和乡人口数量。 最后将两者数量求和,就可以得到全国人口数量。 如下表所示(单位:亿人) 乡村女性数 乡村男性数 城镇女性数 城镇男性数 全国总人数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2020 年 2025 年 2030 年 2035 年 2040 年 2045 年 2050 年 2055 年 2060 年 2065 年 根据上表可知,全国总人口持续上升,到本世纪 50年代左右达到顶峰约为 亿人口(亦可见下图)。 乡村男女人口数持续减少,城镇男女人口数持续上升,反映中国人口乡村城镇化的特点。 全国总人口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 2) 人口性别比例的预测 根据人口数量预测表中的男女人口数量,易预测出全国男女人口性别比。 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中国男女比例呈上升趋势,也反映出中国男女性别比持续升高的特点。 在本世纪中叶将达到 112 左右。 ( 3) 中 国人口老龄化预测 根据本模型的各年龄段数据,可预测出各年龄段的比例及发展趋势。 下表就是60、 6 80 岁以上的比例预测趋势。 根据下表可以看出我国刚刚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到本世纪中叶老龄化速度变小接近于 0,在 60 年代左右达到顶峰 60 岁以上占总人口 %, 65 岁以上占总人口 %。 八、 模型评价 该模型的优点是: 1. 我国在社会经济体系客观上存在城乡二元结构,城乡之间的生育水平、死亡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并且存在人口转移的现象,因此分城乡人口预测更能反映中国的现实,更符合中国的国情,预测结果更加实用。 2. 妇女在各个年龄阶段的生育状况是不同的,考虑到这一点,我们引用了“生育模式”这个概念,它反映了妇女在各个年龄阶段生育的集中程度,在预测人口时更有实际意义。 3. 我们在预测人口时研究了人口增长的动力学原因,建立了近白化的人口发展方程,消除了许多未知的因素,使预测结果更加合理。 4. 建模时我们细致地分析了各个年龄阶段的人口数,使预测结果非常清晰明了,较为合理的预测了中国的老龄化进程。 5. 分城乡人口预测能够反映出中国未来城乡人口变化,可以对中国未来乡村人口城镇化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并且能够很好的预测中国的城 市化程度。 6. 对不同性别的人进行分类预测,可以详细的看到性别比率的发展趋势。 该模型的不足之处: 1. 在预测人口增长的过程中,我们认为人口迁移率只和年龄相关,而在实际情况中,人口的迁移率还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这样会使预测的结果和实际有一定的偏差。 2. 我们假设在一定时期内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变,实际情况是人口的出生率和死亡率都随时间的推移而减小,会造成预测结果的偏差。 九、参考文献 [1]王金营、原新,分城乡人口预测中乡-城人口转移技术处理及人口转移预测,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第 32 卷(总 第 135 期): 13- 19 页, 2020 年第 3 期。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2020 年全国 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 2020 年 9 月 21日访问。 [3]国家统计局人口和社会科技统计司编,中国人口统计 年鉴 2020,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发行, 2020 年。 附录: 1.城市生育模式: czsyms=[ 0 0 0 0 0 0 ] aveczsyms=zeros(35,1)。 for i=1:35 for j=1:5 aveczsyms(i)=czsyms(。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