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西方经济学考研复习资料(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它所愿意付出的价格也随着消费量的增加而降低。 例如水、电、煤气等。 在这种情况下,厂商可以按照购买量的多少来造成歧视,即对同样的产品或服务按其所属数量层次的不同来收取不同的价格。 ③三级价格歧视。 垄断者能把消费者分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类别,对每类消费者制定不同的价格。 每一类就是一个单独的市场。 如一个垄断者在两个分离的市场,一是国内市场、另一个是国 外市场出售其商品,分别制定不同的价格。 6. 垄断竞争市场: 具有以下特征:第一,行业中有大量的卖者和买者;第二,cs提供有差异但彼此接近的替代品;第三, cs 进入或退出是自由的。 7. 寡头垄断市场: 寡头市场具有以下一些特点:第一,市场上存在少数 cs,单个 cs 的产销量占整个市场相当大的份额,从而对市场 jg 具有明显的影响力;第二,少数寡头之间的行为相互依存;第三,寡头市场上的 jg 相对稳定,竞争可以是非 jg 形式;第四,市场上存在进入障碍。 8. 古诺模型 : 经典的寡头分析是古诺双寡头 mx。 古诺 mx 可以在一个简单的 情形中得到说明。 假定两个面临同一市场的竞争 cs,它们生产无差异的产品,成本为 0。 起初, Acs 选择市场总量的 1/2,以便利润最大化。 随后, Bcs 将余下的1/2 作为其面临的市场需求,并与 A一样选择其中的 1/2 即 1/ 4的产量。 结果,Acs 的利润因 Bcs的加入而未能达到最大,于是它变动产量,将 Bcs 生产 1/ 4余下的 3/4 作为决策的依据,选择其中的 1/2 即 3/8。 同样, Bcs 将会选择 5/16。 如此最终,两个 cs 各选择 1/ 3的产量,而且它们没有进一步变动产量的动力,从而市场处于 jh。 9. 纳什均衡: 指如果其他参与者不 改变策略,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会改变自己的策略。 具体地说,在对策中,对一个策略组合 (S1*,…, Sn*)而言,如果对每一个局中人 i,在其他局中人不改变策略的条件下 Si*是第 i 个局中人的最优策略,即对于任意一个可行的策略 Si’,都有 ui(S1*,…, Si1*, Si*, Si+1*,…,Sn*)≥ ui(S1*,…, Si1*, Si’, Si+1*,…, Sn*),则称 (S1*,…, Sn*)是对策G的一个纳什 jh。 br / 二、 简答题与论述题 什么说厂商均衡的一般原则是 MR=MC。 cs在进行决策时都试图使得边 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增加一单位决策量, cs增加的收益大于增加的成本。 经济学中通常称这一原则为利润最大化原则。 它适用于所有以利润为目标的经济单位对所有决策变动进行的选择。 br / cs提供产量一方面会带来收益,另一方面也会形成成本。 在既定产量的条件下增加产量,如果 cs 由此增加的收益大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成本,即 ,MRMC,那么生产该单位产品就有剩余,从而使得利润总额有所增加。 因此,利润最大化 cs 就会把它生产出来,即在这种条件下, cs 会增加产量,直到二者相等为止。 相反,如果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 收益小于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成本,即 MRMFC,这表示每增加一个单位的 L 投入带来的 TR 的增加量超过雇用这个单位 L 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量,也就意味着继续增加 L 投入量,增加的每单位 L投入量都可获得利润,从而增加 L投入可使总利润有所增加;反之,假如 MRPSL。 如果信息是完全的,那么对应于需求曲线 D,将分别决定两个不同的价格 PHPL。 但是由于信息不完全,买者并不知道轿车的质量,因而他会以平均质量决定供给曲线 SA 和 PA。 结果,高质车因不愿意接受 PA,而退出市场。 因此,在这一市场上只有低质车才能成交,即用低价购买“ 货真价实”的低质品。 不完全信息导致市场失灵的另外一个例子是道德风险问题。 以保险为例,通常投保人要比保险公司更了解投保对象的情况。 但当双方签订保险合同之后,信息的不完全又会产生新的问题。 一般而言,投保对象出险的可能性与投保人所采取的保护措施相关联。 由于保险公司很难了解投保人对保护措施的付出,因而这一市场上存在着信息不完全性。 这种不完全性使得保险公司会因为出险的可能性提高而蒙受损失。 一种可能的结果是,保险公司提高保费,不容易出险的投保人退出该市场,从而市场再次失灵。 简要分析完全竞争厂商的短期(或)长期均衡。 (l)短期均衡。 在完全竞争市场上,由于每个厂商都是价格接受者,因而厂商的边际收益等于平均收益,都等于市场价格。 按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进行生产的利润最大化厂商选择最优产量的条件是 p=MC。 对应于上述条件,完全竞争厂商可以处于获得超额利润、获得正常利润和亏损状态的均衡。 当市场价格低于平均可变成本最低点时,厂商生产要比不生产损失更大,这是厂商停止营业点。 对应于高于平均可变成本最低点的市场价格,厂商会在边际成本曲线上确定相应的供给量。 因此,平均可变成本之上的边际成本曲线是厂商的短期供给曲线。 并且由于边际产量 递减规律的作用,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递增,因而厂商的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 (2)长期均衡。 在长期中,厂商将不断调整固定投入的数量,使得在每个产量下,生产规模都是最优的。 因此,长期成本曲线将是厂商决策的依据。 与短期中的行为一样,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厂商选择最优产量的必要条件是边际收益等于长期边际成本。 同时,由于长期内厂商没有固定成本与不变成本之分,因而当价格高于平均成本时,厂商才提供供给;否则,厂商退出该行业。 同时,在长期中,行业中存在着厂商的进入或退出,因而厂商的长期均衡要受到行业调整的影响。 假定厂商的进 入和退出不影响单个厂商的成本,则行业中厂商的进入或退出只影响到市场供给,从而影响到市场价格。 如果完全竞争行业中的厂商获得超额利润,那么势必会引起其他行业中厂商的进入。 结果将使得市场价格降低到厂商的平均成本最低点为止。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单个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是 p=LMC=LAC。 完全竞争市场的长期行业供给曲线是如何得到的。 由于长期中存在着厂商的进入或退出,因而厂商的长期均衡要受到行业调整的影响。 (1)外在经济和外在不经济。 随着厂商数目从而产量的增加,如果行业中单个厂商的成本降低,则称该行业存在着 外在经济;相反,则称存在着外部不经济。 (2)成本不变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假定行业中单个厂商的成本不随厂商的进入和退出而改变,再假定行业中所有厂商具有相同的长期成本,这样,在长期内,所有厂商都会至少获得超额利润,因为,否则,厂商就会退出该行业。 然而,如果一个行业长期内存在着超额利润,势必会引起其他行业中厂商的进入,结果会使市场价格降到厂商的平均成本最低点为止。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单个厂商的长期均衡条件是: P=LMC=LAC。 如果整个行业面临的市场需求发生变动,那将导致原有的均衡被打破。 但由于单个厂商的成本并 不发生改变,因而最终结果只是厂商的数目增减而已。 因此,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一条由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最低点决定的水平曲线。 (3)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假定最初厂商和行业均处于长期均衡状态,此时出现行业的市场需求增加。 结果将会导致市场价格提高,使得每个厂商都获得超额利润。 超额利润驱使其它厂商进入。 行业的外在不经济使平均成本最低点升高。 这样,由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点决定的行业长期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4)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如果行业中存在外在经济,结果行业长期供给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评述垄断竞争理论。 垄断竞争市场是介于垄断和完全竞争市场之间而又比较接近于完全竞争的一种市场结构。 其形成的条件主要有四点: (l)大量的厂商生产有差异的替代品; (2)每个厂商市场份额很小,其行为不会引起其他厂商的报复; (3)厂商进入或退出生产较为容易; (4)行业中存在着模仿。 在垄断竞争市场上,由于产品差异,厂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自己产品的价格,即通过改变生产产品的数量来影响商品的价格,所以,垄断竞争厂商面临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但在该市场上,代表性的垄断竞争厂商有两条需求曲线。 第一条是厂商的市场份额 曲线,即在所有厂商同样改变价格时代表性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用 D表示。 而另一条需求曲线 d表示垄断竞争厂商改变其自身产品的价格,而其他厂商都保持价格不变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和数量之间的关系。 较之需求曲线 D,厂商“自身”的需求曲线 d更为平坦,从而二者相交。 在 D与d相交时,垄断竞争厂商的选择的价格与市场价格一致,从而表明垄断竞争市场的供求均衡。 垄断竞争厂商将会依照于上述收益曲线来决定最优的产量和价格。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该理论分析是以产品差异和自由竞争为条件的。 在理论分析中很少涉及到生产集中的后果,因 而也就不能分析作为资本主义现代经济一种表现的垄断现象的深刻基础和对社会经济生活所产生的影响。 此外,把产品差异为特征的垄断与生产集中所导致的垄断混为一谈,使得垄断竞争分析并不具有一般性。 不过也应该看到,对于垄断竞争对竞争所起到的积极作用以及垄断的消极作用的分析是有意义的。 折弯的需求曲线模型是如何对寡头市场上的价格较少变动作出解释的。 折弯的需求曲线模型是用于寡头市场行为分析的一个理论模型。 这一模型假定,对应于一个特定的价格,当一个寡头厂商提高价格时,其他厂商将不会跟随,但若它降低价格,其他厂商也会如此。 结果,单个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具有一个折弯点。 对应于一条折弯的需求曲线,寡头厂商得到自身的边际收益。 通过此边际收益,厂商根据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决定最优产量,并在需求曲线上索要价格。 与通常厂商不同的是,折弯的需求曲线对应的边际收益曲线在折弯点处不连续,如图 2— 8 所示。 厂商将继续按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决定最优数量。 但是,我们注意到,当边际成本恰好与边际收益在边际收益的断点处相等时,只要边际成本的变化不超过一定幅度,就不会影响厂商的均衡产量和价格。 这样,该模型对寡头市场的价格稳定性给予了充分的说明。 折弯的需求曲线模型的缺陷是没有说明最初的价格是如何决定的。 为什么说古诺模型的均衡是一个纳什均衡。 ⑴古诺模型的均衡分析:古诺假定市场上只有 A、 B 两个生产和销售相同产品的厂商。 厂商的生产成本为零,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是线性的。 两个厂商都准确地了解市场的需求曲线。 两个厂商都是在将对方产量作为已知的条件下,分别确定能够给自己带来最大利润的产量。 假定 A 厂商首先进入市场。 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 A厂商选择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产量。 在线性需求的条件下,最优产量为市场总容量的 1/2。 之后 B厂商进入市 场。 B厂商在已知 A厂商的产量之后决定自身的利润最大化产量:B厂商选择 A厂商后剩余的市场容量的 1/2,即全部时常容量的 1/4。 这之后,当 A 厂商知道 B厂商留给他的市场容量为 3/4,时,为了利润最大化, A厂商将调整产量至总市场容量的 3/8。 对应于 A厂商选择后剩余的 5/8 的市场容量, B厂商再次按剩余市场容量的一半进行生产。 如此等等,经过一系列的产量调整之后, A厂商的产量逐渐减少,而 B 厂商的产量逐渐增加。 最终,当 A和 B的产量分别达到时常总容量的 1/3 时,市场处于均衡。 而市场价格则由此时的两个厂商的数量总和所对应的需求 曲线上的点所决定。 ⑵纳什均衡指的是如果其他参与者不改变策略,任何一个参与者都不会改变自己的策略。 也就是说,当其他参与者的策略给定的时候,自己的最优策略就是纳什均衡策略。 假设第 i个参与人的策略为 Si* ,其他参与人的策略为 SI,那么为纳什均衡解的条件是 ui(Si*, Si*)≥ ui(Si*, Si*),其中 Si 为第 i个参与人的任何一个其他的策略。 这时候 ,( Si*,…, Sn*)就是纳什均衡。 ⑶古诺模型的均衡产量就是各方都不会改变的均衡解。 这正符合纳什均衡的定义。 实际上,古诺模型的分析过程就是纳什均衡的实 现过程。 三、计算与证明( 2020 年) 已知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是 Q=503P。 ( 1)、试求厂商的边际收益函数。 ( 2)、若厂商的边际成本等于 4,试求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量和价格。 解 :(1)由需求曲线得 P=(50Q)/3 从而 TR=PQ=(502)/3 MR=50/3Q 2/3 (2)根据厂商的利润最大化原则 MR=MC,又 MC=4, 于是 50/3Q 2/3=4 Q=19 代入到反需求函数中得到 P=(5019)/3=31/3 第五章、生产要素市 场 一、名词解释 引致需求: 不同于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 cs购买生产 ys并不是为了己的直接需要,而是为了生产和出售产品以获得收益。 由消费对产品的直接需求所引发的 cs对生产 ys 的前接需求被称为引致需求。 边际产品价值 :边际产量与产品价格之积 ,即 VMP=P*MP。 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 ,它是完全竞争厂商增加一种生产要素的使用量所增加的收益 ,即“边际收益”。 边际收益产品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厂商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收益。 它等于要素的边际产量与产品的边际收益之积 :MRP=MR MP。 在不完全竞争市场(如卖方 垄断市场)上 ,由于厂商出售既定的产量可以索要的价格与厂商的产量有关(通常呈反方向变动) ,因而一种要素的边际产量为厂商增加的收益不等于原有价格与边际产量之积(因为增加这些产量会导致所有产量价格下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