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组织与调控(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二版) 第六节 国民经济调控政策的协同 一、调控政策的协同分析 同一调控政策及其内部各要素间的协同 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之间的配合,以及各项政策工具本身的协调配合 不同调控政策间的协同 ( 1)经济调控政策目标的协同。 ( 2)经济调控政策工具的协同。 ( 3)经济调控政策的载体之间的协同。 21世纪国民经济管理学系列教材 国民经济管理学概论(第二版) 第六节 国民经济调控政策的协同 二、加强调控政策协同的对策 首先,要仔细研究各项政策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正确处理其相互关系铺垫理论基础。 其次,要密切关注各项政策之间可能产生的矛盾,以及时采取相应对策。 最后,要审慎分析各项经济政策对调控目标的交叉作用。 21世纪国民经济管理学系列教材 国民经济管理学概论(第二版) 第六节 国民经济调控政策的协同 三、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同在我国的实践 19791992年,大体上,随着经济的 走走停停 ,这一阶段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时紧时松,协调搭配,更多地着眼于如何影响总供给,更多地表现为以 松 为主的扩张性政策搭配。 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党的十四大之后,我国政府从 1993年下半年开始调整宏观调控措施,实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 “ 双紧 ”式配合。 从 1998年开始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和 稳健 货币政策的 双松 配合。 从 2020年开始至 2020年,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开始出现了向 双紧 过渡的趋势。 2020年以来,我国提出按照 “ 控总量、稳物价、调结构、促平衡 ”的基调,实施 “ 稳健 ” 的财政政策和 “ 从紧 ” 的货币政策。 21世纪国民经济管理学系列教材 国民经济管理学概论(第二版) 思考题 。  21世纪后我国国民经济管理组织变动的主线是什么。 。 。  双失灵。 。  ,规划或计划与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什么关系。 。 。 。 21世纪国民经济管理学系列教材 国民经济管理学概论(第二版) 国民经济管理学概论(第二版) 刘瑞 主编 21世纪国民经济管理学系列教材 国民经济管理学概论(第二版) 第六章 国民经济监测与预警 国民经济管理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应按照既定的制度和规定对国民经济的实际运行进行有效的监控,其基本目标就是尽量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 因此,在介绍了国民经济决策与规划、组织与调控等内容之后,国民经济监测与预警、宏观经济管理效绩的评价则是另一个极其重要的国民经济管理内容和体系。 21世纪国民经济管理学系列教材 国民经济管理学概论(第二版) 第一节 经济周期 一、经济周期理论 (一)经济周期解说 1. 经济周期外部推动说 用一些外部推动力(外生力)的循环行为来解释经济活动周期性质的理论就称之为经济周期外部推动说,或称经济周期外生力理论。 有关理论认为,这些外在因素总是以一种或多或少偶然的方式发生,它们使经济活动出现波动,使波动循环具有不同的时间间隔。 有时若干因素在相同的时期内同时发生作用,就会导致较严重的经济波动。 人们把这些因素与经济周期的形成联系起来加以研究,就形成了各种经济周期外部推动说。 例如,经济周期的自然成因说、战争成因说。 21世纪国民经济管理学系列教材 国民经济管理学概论(第二版) 第一节 经济周期 一、经济周期理论 (一)经济周期解说 2. 经济周期心理说 这种理论认为,所有经济现象都是人行为的结果,都有其心理影响的作用,因而所有人类行为的假设和分析研究,都必须是以人们所具有的某种心理作为基本依据的。 这种理论进一步认为,在经济活动的扩张、收缩过程中,既有物质性的原因 ——实际经济状况的变动,更有人们心理变化方面的原因 ——人们对未来实际经济状况看法的变动。 21世纪国民经济管理学系列教材 国民经济管理学概论(第二版) 第一节 经济周期 一、经济周期理论 (一)经济周期解说 3. 经济周期货币理论说 这个理论的主要观点可归纳为: ( 1)如果没有一个弹性货币供应,经济周期将不会发生; ( 2)所有具有银行体系的国家,其货币供应都是有弹性的,即可膨胀和收缩; ( 3)货币供应膨胀和收缩一旦发生,会引起整个经济的积累性扩张和收缩,即使没有其他原因的存在,也足以形成经济周期; ( 4)银行体系的正常行为并不是用一个稳定的利率去控制货币供应,而是不断刺激这种扩张和收缩; ( 5)因此,经济周期实际上是由这个国家银行体系创造的货币供应变动的结果。 这个理论认为,经济周期的突出特征之一是商品生产量和价格水平同时发生波动。 一般来说,扩张时期以当期生产量和价格同时增长为标志,收缩时期则以二者同时缩减为标志。 21世纪国民经济管理学系列教材 国民经济管理学概论(第二版) 第一节 经济周期 一、经济周期理论 (一)经济周期解说 4. 经济周期综合因素说 经济周期综合因素说则是指在研究中必须确实将经济周期看作是若干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并着重分析具体情况下各种因素发生作用的可能性及作用方向和大小。 应该认识到,综合因素理论的产生,实际上与各种不同学说的出现及它们对经济周期成因不同方面的研究联系在一起,正是这种理论竞争推进了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