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工程师现代工程咨询方法(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分析。 (二)系统协调 结果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系统的整体功能大于各部分子系统功能之和 ;另一种是系统的整体功能小于各部分子系统功能之和。 系统协调的目的就是通过某种方法组织或调控所研究的系统,使之从无序转为有序,达到使系统协同状态。 例题 ( )。 ; ; ; ; 【答案】 ACDE 【解析】系统分析的流程为:系统研究、系统设计、系统量化、系统评价、系统协调。 参见教材 P158。 例题 ,系统设计的可信度鉴定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 ; ; ; 【答案】 BDE 【解析】一般来说,系统设计的可信度鉴定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从系统的解析水准观念鉴定,另一方面是从系统的基本特性或结构来鉴定。 参见教材 P 例题 ,其中排序正确的选项是( )。 【答案】 C ( 1)明确被评价系统的目标和属性 ; ( 2)采用适当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并做合理性分析 ( 3)明确被评价的系统对象 ; ( 4)确定评价准则, 这些准则与系统属性和目标应是相关的 A.( 1)( 3)( 4)( 2) ; B.( 1)( 4)( 3)( 2) ; C.( 3)( 1)( 4)( 2) ; D.( 3)( 1)( 2)( 4) 【解析】系统评价的程序如下:( 1)明确被评价的系统对象;( 2)明确被评价的系统的目标和属性;( 3)确定评价准则,这些准则与系统属性和目标应是相关的;( 4)采用适当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并做合理性分析。 参见教材 P161。 例题 、结构和系统的属性,用有效的标准测定系统的( ),然后与一定的评价准则相比较并做出判断。 ; ; ; 【答案】 A 【解析】系统评价是根据明确的系统目标、结构和系统的属性,用有效的标准测定系统的性质和状态,然后与一定的评价准则相比较并做出判断。 参见教材 P161。 第四节 逻辑框架法与项目分析( P162~ 175) 第一个考点:逻辑框架法的概念( P162~ 163) ( 1)是项目策划与管理分析过程的工具,包括利益相关者分析、问题分析、目标分析、策略分析。 ( 2)目前逻辑框架法在国际上广泛用于规划、项目、活动的策划、分析、管理和评价。 ( 3)逻辑框架法的应用分解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项目分析,第二阶段进行实施方案设计(计划)。 ( 1)逻辑框架矩阵的核心概念是事物层次间的因果逻辑关系,即 “如果 ”提供了某种条件, “那么 ”就会产生某种结果;这些条件包括事物内在的因素和事物所需要的外部条件。 ( 2)逻辑框架矩阵是一个 44 的矩阵。 如下表所示。 表 逻辑框架的基本结构 层次纲要 客观验证指标 客观验证手段(信息源) 重要的假设(或风险) 目标 /影响 目标指标 监测和监督手段及方法 实现目标的主要假定条件 目的 /作用 目的指标 监测和监督手段及方法 实现目的的主要假定条件 产出 /结果 产出物定量指标 监测和监督手段及方法 实现产出的主要假定条件 投入 /措施 投入物定量指标 监测和监督手段及方法 落实投入的主要假定条件 ( 1)分析项目准备阶段的现状;( 2)建立实现项目目标的逻辑层次;( 3)识别对实现项目目标存在的潜在风险;( 4)建立项目产出或结果的监督与评价机制;( 5)提供标准化的表述格式;( 6)在项目实 施过程中进行监督与评价。 第二个考点:项目逻辑框架分析的有关概念( P163~ 164) 在规划和项目策划和准备过程中,逻辑框架用于规划和项目的立项、评估和决策; 在规划和项目实施过程中,逻辑框架法可以作为规划和项目实施过程监测和评价的主要管理工具。 逻辑框架法为制订投资活动计划、开发监测系统、建立评价框架奠定了基础。 逻辑框架法在项目研究中的应用分为分析阶段和计划阶段。 在分析阶段结束时,应该形成项目的逻辑框架矩阵,用于项目的计划。 逻辑框架法的分析分为四步:利益相关者分析、问题分析(反 映实际情况)、目标分析(提出未来改善的情形)和对策分析(针对特定状态,比较不同的选择)。 第三个考点:利益相关者分析、问题树分析( P164~ 166) 利益相关者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对投资活动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析,来确定规划或项目的长远目标和宏 观影响,明确项目的最高目标和主要受益群体。 在利益相关者分析中要研究项目应采纳谁的目标,即谁的利益和观点应该优先。 多数情况下采用集中主要群体利益为主导的方法。 要认真考虑引起的对立,是否可以避免或缓解,如果不能避免或缓解,分析受损 者(如征地搬迁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