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现代物流园区可行性研究报告1(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区占地在 100公顷以上。 李萧萧的个人主页 需要文档请给我留言。 1. 4. 3. 2 物流园区的建设和经营 物流园区的发展历史要比物流发展历史短许多,在西方物流较为发达的国家,物流园区也属于近 10年发展起来新事物,因此,园区作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目前仍处于迅速发展的过程之中,其建设的经营经验较少且并不成熟。 l. 4. 3. 2.且 日本的经验 在西方经济发达国家中,日本的物流园区建设历史稍长,在建设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其基本做法是: ①重视规划 物流园区的规模较大,影响的范围较广,政府重视通过制定园区发展规划和配套的市政规划,在城市的市郊边缘带、内环线外或城市之间的主要干道附近,规划有利于未来具体配套设施建设的地块作为物流园区。 ②优惠的土地使用和政府投资政策 将规划的园区内土地分地块以生地价格出售给不同类型的物流行业协会,这些协会再以股份制的形式在其内部会员中招募资金,用来购买土地和建造物流设施,若资金不足,政府可提供长期低息贷款。 ③良好的市政设施配套及投资环境 政府对规划的物流园区,积极加快交通、市政设施的配套建设,吸引物流企业 进驻园区,并在促进物流企业发展的同时,促使物流园区的地价和房产升值,使投资者得到回报。 1. 4. 3. 2. 2 德国的经验 德国政府在物流园区的规划和建设上与日本存在一定区别,也是近几年国内较为推崇的园区发展经验。 德国一般采取联邦政府统筹规划,州政府。 市政府扶持建设,公司化经营管理,入驻企业自主经营的发展模式,其基本做法是: ①联邦政府统筹规划 联邦政府在统筹考虑交通干线、运输枢纽规划的基础上,通过对经济布局、物流现状进行调查,根据各种运输方式衔接的可能性,在全国范围内对物流园区的布局、用地规模与未来发展进行合 理科学的规划。 ②州政府、市政府扶持建设 物流园区对地区经济有明显的带动和促进作用,为引导各州按统一的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德国交通主管部门还对符合规划的物流园区给予资助或提供贷款担保。 德国政府扶持物流园区发展的重要原因是对园区公共服务职能的定位,认为园区建设并非为了单纯的追求盈利。 因此,在物流园区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州及地方市政府扮演了主要投资人的角色。 例如位于德国中部图林根州州府 Erf图林根物流园区,其建设投资比例为:市政府占 42. 5%,州经济开发部占 35. S 李萧萧的个人主页 需要文档请给我留言。 联邦铁路( Dm 占 14. 70,行业协会占 7. 30。 企业管理学习网 最优秀 的企业管理 资源 站 ③企业化经营管理 德国政府扶持园区建设,并非不考虑园区效益与效率。 一般认为,企业化的管理方式比行政化的管理方式更为有效率,因此德国物流园区的运营管理经历了由公益组织管理到企业管理两个阶段。 负责管理物流园区的企业受投资人的共同委托,负责园区的生地购买、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以及园区建成后的地产出售、租赁、物业管理和信息服务等。 由于园区的投资人主要是政府 或政府经济组织,所以园区经营企业的经营方针不以盈利为主要目标,而主要侧重于平衡资金,实现管理和服务职能。 仍以图林根物流园区为例,其管理企业由 4人组成,企业的业务包括销售、宣传和物业管理三大块,管理公司还负责代表园区企业与政府交涉,负责兴建综合服务中心、维修保养厂、加油站、清洗站等公共服务设施,为成员企业提供信息。 咨询、维修服务等。 园区内的道路、下水等市政工程设施的维修、养护由市政公司负责,享受与普通市区同等水平公共服务并缴纳相关费用。 ④入驻园区企业自主经营 入驻物流园区的企业实行自主经营、照章纳税,依据自 身经营需要建设相应的仓储设施、堆场。 转运站,配备相关的机械设备和辅助设施。 1人. 3. 3 物流园区的发展前景 物流园区出现以后,对使用园区的企业乃至邻近城市都产生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主要表现在减轻了物流对城市交通的压力,减小了物流对城市环境的不利影响,提高了物流经营的规模效益,满足了仓库建设大型化发展趋势和货物联运发展的需求。 物流园区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日本、德国等经济发达国家物流业的快速发展,根据德国权威机构的研究,未来 10年,即使在日本、德国这样运输业高度发达的国家,物流园区的建设仍将处于蓬勃发展时 期。 在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物流业较为发达的经济中心城市己经开始了大量积极有益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尝试。 随着这些物流园区的规划与建设,我国的物流产业发展步伐必将大大加快。 第二章 发展现代物流的战略意义 2. 1 安徽省及合肥市经济发展背李萧萧的个人主页 需要文档请给我留言。 景 2. 1. 1 安徽省经济发展现状 2. 1. 1. 1 安徽省自然地理状况 安徽省简称皖,位于我国华东地区东北部,南连江西,北接山东,东邻江、浙,西依豫、鄂,是中国长江经济带与京沪铁路贯穿的经济走廊交汇地带,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串东联西,交流南北”的作用,战略地位十分 重要。 安徽省国土面积 13. 94万平方公里,人日 6278万人( 2020年底),分别占全国的 1. 45%和 4. 96%,是我国近海内陆地区的一个自然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人日密度较高的省份。 现辖 17个省辖市,省会合肥,蚌埠、淮南、铜陵、安庆、芜湖、马鞍山等为省内主要城市。 安徽省南北分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和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水充沛,光照协调。 境内地形多样、地貌复杂,西南较高,东北略低,平原占全省国土面积的 24. 90,丘陵占 29. 60,山地占 29. 60,其他占 16. 40。 长江、淮河横贯全省,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区之一。 安徽境内自然资源丰富,以铁、煤、铜、明矾、瓷石、蛇纹岩等储量较大。 旅游资源遍及全省,名胜众多。 南部以自然山水风光为主,北部以历史文物古迹为多,优美的自然景观和壮丽的人文胜迹使安徽省成为我国重要的旅游省区之一。 2. 1. 1. 2 安徽省经济发展状况 安徽省经过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各项社会事业朝着可持续发展方向迈进,初步形成了由合肥、阜阳、蚌埠、芜湖等省内交通枢纽为中心、由若干个工业中心城市所组成的以煤炭、电力、冶金、化工。 建材、家电等为支柱产业的工业体系,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地位的工农业生产、流通。 科技和教育基地。 2020年,安徽省国内生产总值达 3038. 24亿元,在全国列居第 14位。 ①综合经济 2020年,安徽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3038. 24亿元,在全国排位 14位;工业总产值达 1661. 44亿元,在全国排第 15位;财政收入达到 290. 4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 803. 97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 1054. 3亿元。 十年来各项 李萧萧的个人主页 需要文档请给我留言。 经济指标年均增长速度和在全国的位次见表卜。 表 1. l“八五”以来安徽省各项经济指标比较和排位 ┌───────────┬──────┬─────┬────────┬──┐ │项目 │ 1990年 │ 2020年 │平均增速 │排位│ │ │(亿元) │(亿元) │ (%) │ │ ├───────────┼──────┼─────┼────────┼──┤ │ 国内 生产 总值 │ │ 3338. 24 │ │ 14 │ ├───────────┼──────┼─────┼────────┼──┤ │工业总产值 │ 670. 3 │ 1661. 44 │ 154 │15 │ ├───────────┼──────┼─────┼─── ─────┼──┤ │财政收入 │ 52. 9 │ 2904 │ 14. 7 │14 │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 803. 97 │ │15 │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277. 08 │ 10C4. 3 │ 166 │15 │ └───────────┴──────┴─────┴────────┴──┘ 注: 1.当年价; 2,工业为规模以上企业。 ②经济结构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产业结构层次明显提高,三次产业结构由 1990年的 37. 40: 38. 22: 24. 38调整为为 2020年的 24. l: 42. 67: 33. 23;工农业总产值中工、农 业比重又 1990年的 1. 8*调整为 2020年的 2. 5: l,工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工业总产 值中轻重工业比重又从 1990年的 1: l调整到 2020年的 2: 3。 在产业结构调整的同 时,各种所有制经济得到了全面发展,经济运行质量、效益明显提高。 李萧萧的个人主页 需要文档请给我留言。 ③对外经济与贸易 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和改善,安徽省对外经济与贸易取得了前所未有 的发展。 2020年,安徽省外贸进出日总额已达 33. 5亿美元(其中出日 ZI. 7亿美元), 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9. l%,比 1990年增长 3. 53倍。 在外贸总量规模扩大的同时, 外贸出口结构也得到了不断优化,由过去的以初级产品。 原材料为主的结构转变到 以工业制成品为主、 初级产品为辅的结构。 2020年安徽省实际利用外资达 4.二亿美元,且利用外资方式呈多元化,初步形 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目前,安徽己与世界上 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 了往来关系,安徽的主要贸易伙伴包括港、澳、台及美、德、法 日、韩及澳大利 亚等国家和地区。 ④区域经济分布 根据安徽省的行政区划,全省划分为 17个省辖市。 2020年,各市的主要经济 指标见表 l、 2。 从表 1- 2中可以看出,由于受自然、资源、地理、交通、历史等条件的限制, 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 差异。 沿长江黄金水道和沿铁路干线的城市,如合肥。 蚌埠、阜阳、铜陵、芜湖和安庆等城市,经济发展实力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⑤产业布局 安徽省根据各地区自然资源及交通、历史条件,在全省逐渐形成了发展侧重不 同产业的城市群。 详见表卜。 ③产业发展 工业经济 安徽省工业行业较为齐全,煤炭、电力、冶金、化工、建材、家电等行业在全 国占有重要位置。 全省现有工业企业 3. 7万余个, 2020年完成工业总产值 337.二 亿元,比 1990年增加 4. 03倍,在全国排第 14位,其中规模以 上企业工业产值达 李萧萧的个人主页 需要文档请给我留言。 ┌────┬───┬───┬───┬────┬────┬─────┬──────┐ │ GDP总值 │第一产│第二产│第三产│农业总产│工业总产│固定资产投│社会消费品零│ │(亿元)│业亿元│业亿元│业亿元│ 值亿元│值亿元 │资额亿元 │售总额亿元 │ ├────┼───┼───┼───┼────┼────┼─────┼──────┤ │ 324. 7 │ 37. 02│ 157. 9│ 129. 8│ 64. 4 │ 296. 9 │ 70. 8 │148. 3 │ ├────┼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