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经济学资本形成与经济发展(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卖维持生计。 这笔贷款是无息的,分期还贷额很低。 约纳斯的最新创新( 2)  消息传出后,约纳斯估计最多也就有 4000— 5000名乞丐来贷款,结果一下子召来。 迄今有超过  尽管项目开展时间还不长,但是近 60%的贷款已被偿清。 乞丐们大部分都成功转变为小贩,并感受到生活的快乐与社会的尊重  用乞丐们的话说:“过去总是关着的门打开了,人们见了我们不躲了,好多人还主动搬来板凳,请我们坐一会儿,人活着又有了尊严。 ”  尤努斯有句名言:“对穷人的赠款是害了穷人,有偿才是真正帮助穷人。 ” 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重构  正规金融  非正规金融 正规金融  农业发展银行  农业银行  信用社  邮政储蓄 农发行 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现在的主要业务仅限于粮棉贷款的发放,随着我国粮棉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粮棉油购销市场化改革方向日趋明显,保护价收购范围不断缩小,农业发展银行的业务范围也在不断收缩,且呈不断萎缩之势  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主要发挥其财政作用,借鉴其它国家通行的做法,今后要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生态环境建设、扶持重点地区和行业等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 信用社  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必须立足于为社区发展服务,树立为农民服务的理念,同时政府在政策和管理方面也要加强对合作经济制度的保护措施,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根植于农村,服务于农民 农村商业银行  对农村商业银行要加强引导,促使商业银行加大对农业地区的投入,比如明确规定商业银行县级以下网点新增存款用于支持“三农”的比例,政府出台有关的优惠政策或财政补助引导农业银行向农村投放资金等 邮政储蓄  邮政储蓄要进行积极转型,按照市场化、企业化原则,组建邮政储蓄银行 非正规金融  农村非正规金融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村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但是,由于其长期受到政府的限制,始终被排斥在正式金融体系之外,处于“黑市”状态(张杰, 2020),呈现出非规范化发展的局面,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也是对整个国家金融安全和经济安全的严峻挑战  放松管制。 首先,要从法律上明确民间金融的合法地位;其次,放开民间金融的利率管制;三是规范,目的是弹性化、安全化 本章重要概念  资本及资本形成  贫困恶性循环  低水平均衡陷阱  私人储蓄与政府储蓄  强制储蓄  正式与非正式放贷者  格莱明银行 本章小结  研究资本形成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的几种主要的理论  影响私人储蓄的因素  政府强制储蓄的效果和弊端  发展中国家信贷市场的供给方、需求方及主要特点  发展中国家信贷市场主要有哪两种边际创新 第四章、人力资源不经济发展 改善穷人福利的决定性生产要素丌是穸间、能源和耕地,决定性要素是人口质量的改善和知识的增进 —— 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舒尔茨( Schultz, T. W.) 主要内容  人力资源  人口与经济发展  就业与经济发展  教育与经济发展 一、人力资源  什么是人力资源  人力资源的先天同质与后天差异  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 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的主要问题 什么是人力资源  人力资源( Human resource),又称人力资本( Human capital),是指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是知识、技能、体力等质量因素之和  这种能力没有发挥出来,就是潜在的劳动生产力;发挥出来,就是现实的劳动生产力 人力资源的先天同质不后天差异  先天同质  后天差异 先天同质  人的先天能力个体之间有差别,但根据大数法则,人的能力的分布在群体、国家和地区之间大体相同 *  古典经济学家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理解人力资源,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是同质的,因而将注意力放在物质资本的积累上 后天差异  劳动力不同质(力量、技能等质量指标不一样),差别由后天造成  后天的生产能力可以通过医疗保健和营养、教育和培训等获得 *  获得后天能力必须支付成本,进行人力投资 * 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1960s以来,发展经济学从以下四个方面考察了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 日本和西欧与发展中国家在吸收利用外资方面经济绩效的不同  余值增长率的分析  教育水平与收入水平的关系  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 结论 日本和西欧不发展中国家在吸收利用外资斱面经济绩效的丌同  1940- 1960s期间日本和西欧与发展中国家在吸收利用外资方面经济绩效的不同 *  舒尔茨认为主要原因在人力资源的差异,日本和西欧的高素质人力资源在战争中保存,而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素质低,所以外资利用效果不同 * 余值增长率的分析  余值增长率 TFP及其细分研究 *  丹尼森( 1983) 估计美国 1948- 1981年的经济增长中, TFP占 66%,而其中人力资源因素(教育、医疗卫生、知识、技术与经验积累等)对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贡献率为 60% 教育水平不收入水平的关系  一个人的收入与他所受的教育程度呈正比(人群间的比较) *  如果收入水平基本上可以反映劳动生产率水平,于是可以建立教育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  同时,教育除了私人收益以外还有社会效益,也会有利于经济增长和发展 * 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 卢卡斯生产函数  为人力资本, 为人们用于工作的时间, ( 1- )为人们用于学习的时间, σ 为学习效率参数   1)(tttt huAkyttt huh )1( th tutu 结论  早期的经济发展理论强调物质资本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但 1960s以后,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识到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也有重要作用,有的甚至将其视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源的主要问题  数量方面,人口的过快增长使大量的人力资源处于不得其用( Underutilized)的状态,这就涉及到人口与就业两方面的问题  质量方面,劳动力素质普遍较低,如何改进就必须研究教育问题 二、人口不经济发展 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现状  人口转变  生育的微观经济分析  人口增长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战略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现状  世界人口增长  世界人口的急剧增长是发展中国家人口爆炸的结果 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趋势 世界人口增长  公元元年,世界人口为 ,此后到 1750年,世界人口年平均增长 %,到 1804年才达到 10亿  10亿( 1804)到 20亿( 1927年)共花了 123年,此后分别花了 33年、 14年、 13年和 12年增加到 30亿、 40亿、 50亿和 60亿  目前世界人口 60亿 人口爆炸的结果 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远高于世界人口增长率  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 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具有巨大的惯性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率远高于世界人口增长率  1960年- 1979年,世界人口年平均增长%,发展中国家为 %,发达国家只有%  1980年以来,世界人口年平均增长 %,发展中国家为 %,发达国家只有 % 发展中国家人口基数大  中国 13亿人口,印度、印尼、巴西、孟加拉、尼日利亚、巴基斯坦等发展中国家人口都过亿,单中国和印度每年就给世界增加 2500万人口  当然,中国已经为世界人口增长率下降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中国的人口增长已从 1980- 1990年的%下降到 1990- 1997年的 %。 撇开中国,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率要高得多,每年均在 2%以上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具有巨大的惯性  人口年龄分布呈现“年轻化”,使人口增长出现“回声效应”(生育人口、死亡率)*  支配人们的生育观念在短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的趋势  按目前的人口增长率,世界人口每 35年翻一番  据世界银行估计,到 2050年,如果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能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将达80亿,否则将达 120亿  新增的人口中, 90%生活在发展中国家,其中一半以上在亚洲(南亚) 人口转变  何为人口转变( Demographic transition)  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 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 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与人口爆炸 何为人口转变  什么是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增长率 *  按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变动关系,联系社会经济发展,西方一些学者将人口增长和演变分为三个阶段,阶段之间的相继转化即称为人口转变 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  如下图  第一阶段: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阶段及其原因 *  第二阶段: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阶段及其原因 *  第三阶段:低出生率、低死亡率阶段及其原因 * 出生率 /死亡率( ‰ )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死亡率 出生率 时间 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  人口转变不仅适用于发达国家,也适用于发展中国家,如下图  1950s以前是第一阶段 *  1950- 1960s中期进入第二阶段 *  1960s中期以后发生分化(韩国、斯里兰卡和古巴等国家如 A线,其他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如 B线) 50 40 30 20 10 出生率 /死亡率( %) B A B A 出生率 死亡率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1900 1950 1965~ 1970 未来 时间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 发展中国家的人口转变不人口爆炸  发达国家人口转变的第二阶段被拉长,渐进的人口转变没有导致人口爆炸 *  发展中国家由于借助外力,第二阶段缩短,因而出现了人口爆炸及强大的惯性 * 生育的微观经济分析  微观层面也有惯性  生育的成本 — 收益分析  影响家庭生育决策的其他因素 生育的成本 —收益分析  生育子女带来的效用  生育子女的成本  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生育的成本 — 收益比较 生育子女带来的效用  劳动 — 经济效益 *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