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区域经济学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可能作为主导产业。 该原则有下列两个指标。 ()( ) 1 0 0 %()iiiNtDtYt 净产值率指标 : Ni(t)为产业 i在t年的净产值; Yi(t)为产业 i在 t年的总产值。  资金利税率指标 : Vi(t)为产业 i在 t年的总利税额; Ki(t)为产业 i在 t年的总销售收入。 ()( ) 1 0 0 %()ii iVtRt Kt比较优势原则  按照主导产业的特点和功能 , 主导产业必须同时具有区内比较优势和区际比较优势 , 即不仅是与区内其他产业相比具有比较优势 , 而且与外区同类产业相比 , 也具有比较优势。 产业比较优势度可以用 “ 比较劳动生产率 ” 来衡量。 其中 gi和 li分别代表区域内产业 i的国民收入和劳动力 , g和 l分别代表区域内国民收入总额和劳动力总数 , Bi代表区域内 i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 iiiggBll 比较优势原则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比较优势的全面性和动态性。 如此 , 不仅需要从生产要素投入效率因素考虑 , 而且还需要从需求的相对优势考虑。 例如日本在 20世纪 60年代重点发展石化 、 钢铁 、 火力发电 、 汽车 、 船舶等重化工业 , 正是借助产业结构演变中社会需求角度配置资源。  此外不仅需要考虑需求 , 而且需要考虑供给的资源动态保障能力等。 例如日本发展汽车工业时 , 同美 、 德 、 法和意等国相比毫无任何静态优势。 (五)区域主导产业选择模型  主导产业六大选择指标体系是一个多目标决策问题 , 其共有两层:  第一层是评选准则 , 即六项原则;第二层的选择指标共有 11项 , 待决策方案是n个产业。 由于这是一个多层次结构问题 ,故采用最优综合评价和层次结构相结合的方法。  有 n个产业参与评价 , 有 m个定量评价指标 , 各指标的待定权系数为 bj(j=1,2,3,…… ,m), 各产业各项指标的原始数值为 xij(i=1,2,3,…… ,m; j=1,2,3,…… ,m)。 由于各个数据的单位不统一 , 所以需要对数据进行无量纲转化 , 设经过转化所对应得标准数据为 zij, 则产业的主导地位综合指数 yi为:  根据 yi的大小就可以对产业的主导地位进行排序。 1, 1 , 2 , 3 . . . ,mi j i jjy b z i n 当然 , 还需要进行如下两项工作: 第一 , 数据无量纲的转换 ( 经过无量纲化处理就使指标具有了可加性 ) , 转换公式为: ni1,niji j ji j jjxxxzxs其 中2i1()nnijijxxs  第二 , 指标权数的确定。 确定权数 bj的准则是使 yi尽可能分散 , 即使样本方差 ( 样本方差 ) 最大 , 同时又使 bj的平方和为 1。 可以证明 ,这样一组权数正是矩阵 W=ZTZ的最大特征值所对应的特征向量 , 记为 B=[bm], 其中: 22 1( y )1niiyn 11 1ij m a x1Zzmn nmzzzz 在上面的计算过程中,可根据 ,计算 W的最大特征值。 然后再根据 ,计算 W的最大特征值 所对应的特征向量 B。 特征向量即指标权数,是否归 1处理,不影响结果。 0W max m a xW B B  max二、主导产业与区域经济发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