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用工案例分析及风险预防(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照约定的日期支付劳动者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 遇法定节假日或休息日,应当提前在法定节假日或休息日最近的工作日支付。 工资协商机制的推动与风险解析 特殊形式的工资支付方式 实行年薪制或者按考核周期支付工资的,用人单位应当每月预付部分工资,年终或者考核周期届满时应当付清。 实行计件工资制或者以完成一定任务计发工资的,工资支付周期可以按计件或任务完成情况约定,但支付周期超过 1个月的,用人单位应当每月预付部分工资。 单位预付的部分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工资协商机制的推动与风险解析 工资清单 用人单位应当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应发项目及数额、实发数额、支付日期、支付周期、依法扣除项目及数额、领取者的姓名等内容,并保存 2年以上备查。 用人单位应当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并提供工资清单。 劳动者实际取得的工资与工资清单以及用人单位的工资支付记录应当一致。 工资协商机制的推动与风险解析 扣发劳动者工资应书面告知 因劳动者过错造成用人单位直接经济损失依法应当赔偿的,用人单位可以从其工资中扣除赔偿费,但应当提前书面告知劳动者;未书面告知的,不得扣除。 扣除赔偿费后的月工资余额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工资协商机制的推动与现实风险解析 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工资的情形 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其期间的工资: (一)事假; (二)无正当理由不提供劳动; (三)由于劳动者本人的原因中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时,用人单位应当一次付清劳动者的工资,最长时限不超过15天。 工资支付法律热点解析 待岗工资的规定 非劳动者原因用人单位停工、停产在 1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当视同劳动者提供正常劳动并支付工资。 超过 1个工资支付周期的,用人单位可以根据劳动者在停工停产期间提供的有关劳动重新约定其工资标准,并按约定支付工资;用人单位没有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当按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 70%支付劳动者生活费。 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工资协商机制的推动与风险解析 延迟支付工资的法律责任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三)法释 〔 2020〕 12号 》 第三条 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加付赔偿金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 工资协商机制的推动与风险解析 第八十五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 (四)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未依照本法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 工资协商机制的推动与风险解析  1关于加班工资的法律规定  1)加班加点工资的支付标准  2)加班工资的基数:  劳动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