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开发潘集区土地复垦续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时 ,年取水量 160万立方米 ,可 用于项目区的水量约为 立方米。 ① 径流量:径流量计算采用等值线图插补法,查《安徽省水资源评价》中可知项目区年均径流系数为 , 据田家庵站1951年 2020 年 50 年的降雨资料统计,设计水平年 P=85%年降水 量 毫 米,径流系数取 ,径流深 253mm,年地面径流量。 ②塌陷区蓄水:项目区外围塌陷区水面 500 公顷 ,正常蓄水深 米,年蓄水量为 万立方米 ,项目区可利用水量。 2020年度农业综合开发潘集区土地复垦 (续建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3 地下水量是指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有直接联系的浅水层地下水,计算的方法采用水均衡法,求得项目区内 地下水多年平均的各项补给量与各项排泄量 ,从而求得评价区内的地下水资源量 ,经分析计算,项目区内多年平均降雨入渗补给量为 万立方米 ,灌溉回归补给量 万立方米 ,项目区内地下水量为。 ①农业灌溉: 治理后项目区可耕地 ,农业作物种植结构为一麦一稻 , 水稻生育期概化为 :泡田、返麦、分蘖、拔节孕穗、抽穗开花 ,乳熟期和黄熟期。 小麦生育期概化为插种、出苗、分蘖迫麦、拔节孕穗、 抽穗杨花、灌浆成熟 ,经淮南地区试验水稻、小麦各阶段净用水量见下 表 1。 项目区 85%灌溉保证率需水量为 万立方米 ,其中 :水稻 需水量 ,小麦需水量。 表 1 水稻、小麦灌溉定额计算结果表 农作物 保证率 用水定额 水 稻 小 麦 综合用水定额 50% 85% 95% 50% 85% 95% 50% 85% 95% 净灌溉定额 257 387 447 123 149 156 190 268 301 2020年度农业综合开发潘集区土地复垦 (续建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4 渠系水利用系 数 毛灌溉定额 324 516 595 164 199 208 253 358 462 ②鱼塘养殖用水:项目区规划鱼塘 亩,每亩年用水量按 700方计算。 年用水量为。 ①居民用水:按照《淮南市水资源评价》,城镇人口生活用水定额为 130 升 /人天,项目区总人口 258 人,年总用水量为。 ②牲畜用水 : 按照《淮南市水资源评价》,大小牲畜用水标准为 30 升 /头天,项目区牲畜存栏 ,年用水量为。 蒸发量 水面蒸发量的计算采用鲁台子站 1955~ 1990年 35 年的实测蒸发资料, 项目区年均水面蒸发量为 ,治理后项目区水面达 ,项目区年蒸发量为。 表一 项目区水资源供需情况表 单位:万立方米 名称 类 型 数量 名称 类 型 数量 备注 可 供 水量 过境水 需 水 农业 用水 农业灌溉 地 径流量 渔业用水 2020年度农业综合开发潘集区土地复垦 (续建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5 表水 塌陷区 蓄 水 量 生活 用水 居民用水量 地下水 大小牲畜用水 量 蒸发量 合计 从以上分析可知 ,项目区年 可 供水量可达到 万立方米 ,而需水量为 万立方米 ,因此 ,可满足 项目区 用水 要求。 项目建成后,可以改变塌陷地起伏不平 ,污染严重的现状,营造防护林、绿化带,可以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 项目区水系四通八达,与 泥河及瓦沟 排涝大沟相连,可改善排涝条件。 随着田间绿化及塌陷水面的综合治理,使项目区的环境优雅美观,美化周边群众的生产生活。 项目的实施,对本区域和周边环境的治理起着良性循环作用。 、村基层组织及公众意见 项目的实施,得到 街道 、 镇、 村基层组织一致拥护,他们一致认为该项目完成后对提高农业产业化、改变农作物种植结构、提高粮食产量、增加经济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并自愿筹资出劳,保证项目的顺利完工。 2020年度农业综合开发潘集区土地复垦 (续建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6 : 认真贯彻落实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的 基本国策。 科学安排农、林、副、渔、交通等用地,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先易后难,多造耕地,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确保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①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程》 ② 《淮南市 潘集区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③ 《淮南市 潘集区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 ④ 《淮南市环境保护 “十五 ”计划和 2020年远景目标纲要 (草案 )》 ⑤ 国家、省有关部门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本着 “因地制宜、合理规划 ”的原则。 项目区 总 面积 为 公顷 ( 亩 )。 项目 区计划在王庄村建成 公顷 的护林网,其次是养殖水面 ,总面积 公顷 ,其余 复垦的 土地全部种植水稻和小麦。 2020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土地复垦项目已经建成的田集街道秦庄村东 230 米处新建电灌站一座,装机 2 30KW,设计流量 立方米 /秒 ,泥河镇项目区南侧新建电灌站一座装机 2 30 2020年度农业综合开发潘集区土地复垦 (续建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7 KW, 设计流量 /秒 ,可以保证项目区的农业灌溉。 充分利用原有 水利工程 , 计划新 建 砼梯形防渗斗渠 2 条 ,长 1205 米 , U 形防渗农渠 9条,总长 3385 米,并 配以毛 渠,顺渠,实现自流灌溉。 顺渠规划为以排兼灌; 开挖、 疏浚排涝沟 8条,向西 连接深水塌陷区,向南直通泥河, 或经瓦沟排入泥河 , 排涝能力 /秒 ,雨水量不大时由 各级 排涝沟自然排入泥河 , 如项目区形成内涝水,通过 项目区新建站、 谢街排灌站及 潘一矿排灌站 同时 排入泥河。 为方便农民耕种土地,在项目区内布置 田间 路 7条, 全长4653 米, 并配以生产路。 为实行生态恢复,主干道路,主要沟渠,鱼塘四周全部植树,形成农业生态防护林。 整个项目区建成后,将 建 成为潘集区高效农业生态园。 (详见项目规划图 )。 ,计划建设工期及投资估算 复垦耕地:在稳沉塌陷区填 土造地 公顷,采取推高垫低,浅层塌陷区挖塘取土等方法,其中:土地平整 20公顷,按推填平均厚度 ,土方工程量为 立方米,挖塘取土总土方量 万方, 南侧土砖窑挖填 万立方米 , 需投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