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微生物学变态反应(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18 3. 肉芽肿变态反应 在迟发型变态反应中肉芽肿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在许多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中都产生肉芽肿,其原因是微生物持续存在并刺激巨噬细胞,而后者不能溶解消除这些异物。 由免疫复合物持续刺激也能形成上皮细胞的肉芽肿增生,其组织学不同于结核菌素反应,前者是抗原持续性刺激的结果,而后者是对抗原的局部限制性反应。 课件 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19 感谢观看此片 欢迎指导 课件 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20 兽医微生物学 兽医微生物学 (多媒体教学课件 ) 天津农学院动科系动物预防医学教研室制作 2020/02/28 课件 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22 绪言 共六部分,介绍微生物与微生物学的概念,微生物学发展简史,微生物学理论与技术成就及应用,兽医微生物学的地位、任务与贡献。 细菌总论 共七章,介绍细菌的形态、构造、生理,消毒与灭菌,细菌生态、致病机理、遗传变异,细菌分类与命名等。 免疫基础 共七章,介绍抗原抗体,免疫系统,抗感染免疫,变态反应,免疫调节,免疫技术及应用等。 细菌各论 共十二章,介绍各属重要病原细菌的形态、生化特性、致病性、微生物学诊断和免疫防治等。 真菌 共二章,介绍真菌的分类、形态、生化及致病特性,真菌病的诊断与防治等。 病毒 共十四章,介绍病毒的形态、构造、繁殖、遗传、培养,病毒的致病性。 各科属重要病毒形态、生化及致病特性,微生物学诊断和防治等。 实验 共十多个,显微镜油镜的使用,细菌形态及构造观察,细菌抹片制备及染色,培养基的制备,细菌的分离培养、生长表现观察、生化试验、药敏试验,沉淀反应和凝集反应,重要病原菌的认识,真菌与病毒培养测定等。 内容简介 课件 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23 第八章 抗原与抗体 第九章 免疫系统与免疫应答 第十章 抗感染免疫 第十一章 变态反应 第十二章 免疫调节与免疫遗传 第十三章 免疫血清学技术 第十四章 免疫学的应用 课件 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24 第十二章 免疫调节与免疫遗传(自学) 第十三章 免疫血清学技术 第一节 概念 第二节 凝聚性反应 第三节 标记抗体技术 第四节 补体参与的试验 第五节 中和试验 课件 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25 抗原与相应抗体在体内和体外均能发生特异性结合 , 因抗体主要来自血清 , 因此在体外进行的抗原抗体反应称为 血清学反应 或 免疫血清学技术。 第一节 概 述 免疫血清学技术按抗原抗体反应性质不同可分为: 1. 凝聚性反应 包括凝集试验和沉淀试验。 2. 标记抗体技术 包括荧光抗体 、 酶标抗体 、 放射性标记抗体 、 发光标记抗体技术等。 3. 补体参与的反应 补体结合试验 、 免疫黏附试验等。 课件 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26 4. 中和反应 病毒中和试验 、 毒素中和试验。 一、血清学反应的一般特点 1. 特异性与交叉性 血清学反应具有高度特异性,如抗猪瘟病毒的抗体只能与猪瘟病毒结合,而不能与口蹄疫病毒结合。 这是血清学试验用于分析各种抗原和进行疾病诊断的基础。 但若两种天然抗原之间含有 部分共同抗原 时,则发生 交叉反应。 交叉反应是区分血清型和亚型的重要依据。 课件 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27 2. 抗原抗体结合机理 抗原和抗体的结合为 弱能非共价键结合 , 其结合力决定于抗原决定簇和抗体的抗原结合点之间形成的非共价键的数量 、 性质和距离。 常规的血清学反应,如凝集反应、沉淀反应、补体结合反应等,只有在抗原与抗体呈 适当比例 时,结合反应才出现凝集,沉淀等 可见反应 ,在最适比例时,反应最明显。 这种因抗原过多或抗体过多而出现抑制可见反应的现象,称为 带现象(图 131166)。 课件 002 兽医微生物学教学课件 28 二 、 血清学反应的影响因素 特异性的抗原和抗体具有对应的极性基 (羧基 、 氨基等 ), 它们互相吸附后 , 其电荷和极性被中和因而失去亲水性 , 变为憎水系统。 易 受电解质作用失去电荷 而互相凝聚 、 发生凝集或沉淀反应。 较高的温度可以增加抗原和抗体接触的机会 ,从而加速反应的出现。 常用 37℃ 水浴保温。 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