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在现代军事领域的应用探讨(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读取的速度和正确性的问题,以及如何在运输途中合理分布阅读器读取点等统筹安排等问题。 作战环境有高温、低温、湿热、淋雨等多种复杂自然环境,对标签的抵抗恶劣环境提出了更高的环境要求。 从后勤保障供应链的角度看,野战条件相对平 时固定营房及作业场所而言,室外、野外操作较多,要求设备对温度、湿度、阳光、降水等自然环境条件有较强的适应性。 由于野站环境各种装备车辆集中,设备数量多,电缆布线不规则,可能会产生多种电磁干扰。 野战条件对射频识别技术的要求是识别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可靠性高,使用操作简便,可安装在露天环境、拆装方便,尽可能少的维护。 因此, RFID 的应用也受到了以上环境因素的影响,无论 RFID 的标签还是 RFID 的系统架设都要根据实地考察和环境分析制定需求分析,以免盲目的套用现成方案造成重大的问题。 标准与标签 射频标签的通信 标准是标签芯片设计的依据,目前国际上与 RFID 相关的通信标准主要有 :ISO/IEC 18000 标准 ,如表 1, ISO11785(低频), ISO/IEC 14443 标准( ), ISO/IEC 15693 标准( ), EPC 标准(包括 Class0, Class1 和 GEN2 等三种协议 ,涉及 HF 和UHF 两种频段) ,DSRC标准(欧洲 ETC标准,含 )。 目前电子标签芯片的国际标准出现了融合的趋势, ISO/IEC 15693 标准已经成为 ISO18000- 3标准的一部分, EPC GEN2标准也已经启动向 ISO18000- 6 Part C 标准的转化。 标准号 内容 应用领域 18000- 1 一般参数定义 18000- 2 135kHz 以下空气接口参数 适合短距离纸类标签,如门禁卡 18000- 3 空气接口参数 适合中距离使用,如货架 18000- 4 空气接口参数 适合较长距离使用 18000- 6 860MHz- 930MHz 空气接口参数 适合较长距离 18000- 7 空气接口参数 一种频段选择,易被其它通信器材干扰 表 1 ISO18000 标准 2020 年 底 , EPCglobal批准了向 EPCglobal 成员和签订了 EPCglobal IP 协议的单位免收专利费的空中接口新标准 ——EPC Gen2,这一标准是无线射频识别( RFID)技术、互联网和产品电子代码( EPC)组成的 EPCglobal 网络的基础 , 给物流行业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推动了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管理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UHF 第二代空中接口协议,是由全球 60 多家顶级公司开发的并达成一致用于满足终端用户需求的标准,是在现有 4 个标签标准的基础上整合并发展而来的。 这 4 个标准是: 1. 英国大不列颠科技集团 ( BTG)的 ISO180006A 标准; 2. 美国 Intermec 科技公司( Intermec Technologies)的 ISO180006B 标准; 3. 美国 Matrics 公司(近期被美国 Symbol科技公司收购)的 Class 0 标准; 4. Alien Technology 公司的 Class 1 标准。 UHF Gen2 协议标准的优点主要如下: 1)开放标准 2)尺寸缩小、存储容量增大、设置了专门的口令 3)保证了各厂商产品的兼容性 4)设置了 ―灭活 ‖指令( Kill) 5) 更广泛的频谱与射频分布 6)较高的读取率 军用 RFID标准应该具有自己的独特性,能够充分保证军用物流的使用,构建完善的军用 RFID 技术标准体系。 在此基础上,再兼顾与民用 RFID 技术标准的兼容,以利于军民一体物流的实现。 频段特点的融合 —— 双 /多频阅读 由于 RFID目前使用的频段与军用无线通信的一些频段有重合之处,所以为了避免对军事频率的影响,多频段的标签非常重要。 同时,发挥各个频段各自的特点,有利于克服多种环境下的不利因素。 各频段特点和应用范围如表 2。 频段 描述 作用距离 穿透能力 125~134KHz 低频 (LF) 45cm 能穿透大部分 物体 ~ 高频( HF) 1~3m 勉强能穿透金属和液体 400~1000MHz 超高频( UHF) 3~9m 穿透能力较弱 微波 (Microware) 3m 穿透能力最弱 表 2 RFID 各频段特点和应用领域 低频段射频标签一般为无源标签,其工作能量通过电感耦合方式从阅读器耦合线圈的辐射近场中获得。 低频标签与阅读器之间传送数据时,低频标签需位于阅读器天线辐射的近场区内。 低频标签的阅读距离一般情况下小于 1 米。 军事上,长波是有用的,主要是地下(坑道)通信可以考 虑用这个频段。 这一波段的主要缺点是容量小,天线的尺寸大。 因此,地下通信现在仍多数采用短波。 中高频段射频标签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感(磁)耦合方式从阅读器耦合线圈的辐射近场中获得。 标签与阅读器进行数据交换时,标签必须位于阅读器天线辐射的近场区内。 由于历史的原因,短波存在的问题是波段太拥挤。 同时由于短波传播远,容易产生互相干扰,因此,频谱利用是一个问题。 而且该频段会影响军用中重要的短波通信。 超高频与微波频段的射频标签简称为微波射频标签,微波射频标签可分为有源标签与无源标签两类。 工作时,射频标签位于阅读器天线辐 射场的远区场内,标签与阅读器之间的耦合方式为电磁耦合方式。 阅读器天线辐射场为无源标签提供射频能量,将有源标签唤醒。 相应的射频识别系统阅读距离一般大于 1m,典型情况为 4m~ 6m,最大可达 10m以上。 阅读器天线一般均为定向天线,只有在阅读器天线定向波束范围内的射频标签可被读 /写。 由于阅读距离的增加,应用中有可能在阅读区域中同时出现多个射频标签的情况,从而提出了多标签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