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污染与对策(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至少 PCR 操作过程中加样器应该专用,不能交叉使用,尤其是 PCR 产物分析所用加样器不能拿到其它两个区; 8. 重复实验,验证结果,慎下结论。 二. 追踪污染源 如果不慎发生污染情况,应从下面几条出发,逐一分析,排除污染。 (一)设立阴阳性对照:有利于监测反应体系各成分的污染情况。 选择阳性对照时,应选择扩增弱,且重复性好的样品,因强阳性对照可产生大量不必要的扩增序列,反而可能成为潜在的污染源。 如果以含靶序列的重组质粒为对照, 100 个拷贝之内的靶序列就足以产生阳性扩增。 阴性对照的选择亦要慎重, 因为 PCR 敏感性极高,可以从其它方法( Sourthern 印迹或点杂交等)检测阴性的标本中检测出极微量的靶分子。 此外,每次扩增均应包括 PCR 体系中各试剂的时机对照,即包括 PCR 反应所需的全部成分,而不加模板DNA,这对监测试剂中 PCR 产物残留污染是非常有益的。 如果扩增结果中试剂对照为阳性结果,就是某一种或数种试剂被污染了。 此时,要全部更换一批新的试剂进行扩增,扩增时设立不同的反应管,每一管含有一种被检测试剂,在检出污染试剂后,应马上处理。 (二)环境污染:在排除试剂污染的可能性外,更换试剂后,若不久又发现 试剂被污染了,如果预防措施比较严密,则考虑可能为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中常见的污染源主要有: 1. 模板提取时真空抽干装置; 2. 凝胶电泳加样器; 3. 电泳装置; 4. 紫外分析仪; 5. 切胶用刀或手术刀片; 6. 离心机; 7. 冰箱门把手,冷冻架,门把手或实验台面等; 此时可用擦拭实验来查找可疑污染源。 1)用无菌水浸泡过的灭菌棉签擦拭可疑污染源; 2) 去离子水浸泡; 3)取 5ml 做 PCR 实验; 4)电泳检测结果。 8. 气溶胶。 如果经过上述追踪实验,仍不能查找到确切污染源,则污染可能是由空气中 PCR 产物的气溶胶造成的,此时就应该更换实验场所,若条件不允许,则重新设计新的引物(与原引物无相关性)。 三.污染处理 (一)环境污染 1. 稀酸处理法:对可疑器具用 1mol/L 盐酸擦拭或浸泡,使残余 DNA脱嘌呤; 2. 紫外照射( UV)法:紫外波长( nm)一般选择 254/300nm,照射 30min 即可。 需要注意的是,选择 UV作为消除残留 PCR 产物污染时,要考虑 PCR 产物的长度与产物序列中碱基的分布, UV 照射仅对 500bp 以上长片段有效,对短片段效果不大。 UV 照射时, PCR 产物中嘧啶碱基会形成二聚体,这些 二聚体可使延伸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