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hz超低频正弦波耐压试验技术及应用(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图 3 说明了应用三个放电电阻接入输出回路的这一技术。 第一个电阻与负载电容的指数衰减曲线表示为 RC1。 指数曲线与施加正弦波在一个相位的 弧度处,此时并入第二个电阻,衰减曲线表示为 RC2,在相位约 弧度处,第三个电阻 并入回路,指数曲线衰减表示为 RC3。 图 3 负载放电特性 通过高压变压器的电源功率补偿需要的正弦波和指数衰减曲线之间的空间(能量差),在这个设计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可在负荷变化最大时,所需的时间常数基础上选择放电电阻。 无论轻载或重载都能产生满意的波形,电阻的选择与负荷无关。 放电电阻的电流很低,功率损耗很容易解决。 三个放电电阻完全满足 4060kV 输出电压的要求。 也可增加电阻的数量,应用相同的原理,用于 90、 120kV 等更高电压等级的系统。 3. 频率 系统的工作频率可通过前面讨论过的技术,即调整图 1 中的 T2 获得。 目前常用的是 VLF 试验,调整 T2 可得到 、 、 等不同的工作频率,较低的频率可测试超长电缆。 三. 超低频正弦波耐压试验设备的特点及应用 如前所述,直流耐压试验不适用于聚乙烯、交联聚乙烯绝缘电缆,因为在直流电场下形成的空间电荷会保存在电缆绝缘层中,当试验完毕重新投入运行后,残存的空间电荷(电场)会与运行电压的电场叠加,对在实际上仍能运行的电缆造成击穿。 交流工频耐压试验最为有效,但由于电力电缆的电容很大。 需要大容量试验设备,设备笨重难以对聚乙烯 /交联聚乙烯电缆进行预防性耐压试验(现场试验)。 针对中压聚乙烯/交联聚乙烯电缆的现场耐压试验问题,在 VLF 正弦波理论研究、设备开发一直处于领先地位的美国高电压公司早在 70 年代就致力于此项技术的研究, 超低频正弦波的耐压试验设备具有以下显著特点。 正因为这些特点,使这一耐压试验设备得到广泛应用。 a) 超低频正弦波耐压试验设备消耗功率小,是 50Hz 耐压试验设备的 1/500。 b) 超低频正弦波耐压试验设备的输出电压较高,已有 250kV 交流输出试验设备,用于更高等级电压系统。 c) 由于输入功率小,设备的尺寸和重量也小,均为两件或三件式便携设计。 d) 超低频正弦波耐压试验设备可试验较长的电缆(电容较大),最大可达 50 微法的 VLF 试验设备,是国 外同类产品的十倍。 e) 具有电容测试电路,可测量被测电缆电容,预计电缆长度。 除了这些特点以外, 超低频正弦波耐压试验设备的正弦输出,还可用于诊断测试,传统的现场测试只是看耐压通过不通过,现在更科学的方法是诊断测试 —— 局放测试和介损测试,用于检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