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部机械工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传运动相似的配合元件的啮合 F01C 1/10内轴式,其外部元件比内部元件有更多齿或齿的等同物,如滚柱 F01C 1/107带螺旋齿〔 3〕 F01C 1/113装有滚柱的内部元件与外部元件相啮合〔 3〕 F01C 1/12不同于内轴式的 F01C 1/14带有带齿的旋转活塞 F01C 1/16带有斜齿,如人字齿、螺杆式的 13 F01C 1/18带有相似的齿形( F01C 1/16 优先) F01C 1/20带有不同的齿形( F01C 1/16 优先) F01C 1/22内轴式,与其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具有同方向的运动,或其 1个配合元件是固定的,内部元件比外部元件有更多的齿或齿的等同物 F01C 1/24反向啮合式,即与配合元件在相互啮合处的运动方向相反 F01C 1/26内轴式的 F01C 1/28不同于内轴式的 F01C 1/30具有 F01C 1/02, F01C 1/08, F01C 1/22, F01C 1/24 各组中的两组或多组所包含的特点,或具有在这些组中的一个组所包含的特点且配合元件间具有一些其他形式的运动 F01C 1/32具有两种运动,即 F01C 1/02 组规定的运动和配合元件之间的相对往复运动 F01C 1/324带有铰接到内部元件上的叶片并相对于外部元件作往复运动〔 3〕 F01C 1/328并铰接于外部元件〔 3〕 F01C 1/332带有铰接到外部元件上的叶片并相对于内部元件作往复运动〔 3〕 F01C 1/336并铰接于内 部元件〔 3〕 F01C 1/34具有 F01C 1/08 或 F01C 1/22组规定的运动和与配合元件之间的相对往复运动 F01C 1/344带有相对于内部元件作往复运动的叶片〔 3〕 F01C 1/348叶片带有圆周空间,与一个外部可旋转元件相啮合〔 3〕 F01C 1/352叶片是用枢接在外部元件轴线上的〔 3〕 F01C 1/356 带有相对于外部元件作往复运动的叶片〔 3〕 F01C 1/36具有 F01C 1/22 和 F01C 1/24组所规定的两种运动 F01C 1/38 具有 F01C 1/02 组规定的运动并具有铰接元件( F01C 1/32 优先)〔 3〕 F01C 1/39带有铰接到内部元件和外部元件上的叶片〔 3〕 F01C 1/40具有 F01C 1/08 或 F01C 1/22组规定的运动并具有铰接元件 F01C 1/44带有铰接于内部元件的叶片〔 3〕 F01C 1/46带有铰接于外部元件的叶片〔 3〕 F01C 3/00 旋转活塞式机器或发动机,其配合元件的运动为非平行轴式(其工作室壁至少可局部弹性变形的入 F01C 5/00) F01C 3/02相互排列 成 90176。 角的轴 F01C 3/04有轴向滑动叶片 F01C 3/06相互排列不成 90176。 角的轴 F01C 3/08相互啮合式,即配合元件的啮合和齿轮传动相似 F01C 5/00 旋转活塞式机器或发动机,其工作室壁至少可局部弹性变形 F01C 5/02可弹性变形壁是内部元件的一部分,如旋转活塞的一部分 F01C 5/04可弹性变形壁是外部元件的一部分,如壳体的一部分 F01C 5/06可弹性变形壁是独立元件 F01C 5/08管形,如软管 F01C 7/00 旋转活塞式机器或发动机,带有 流体环或类似元件 F01C 9/00 摆动活塞式机器或发动机 14 F01C 11/00 两个或多个机器或发动机的组合装置,其各自为旋转活塞式或摆动活塞式( F01C 13/00优先;两台或更多台泵的组合入 F04;流体传动装置入 F16H) F01C 13/00 适用于特殊应用的机器或发动机;发动机与其从动装置的组合(主要是涉及从动装置方面的,见这些装置的有关类) F01C 13/02用于驱动手提工具或类似工具 F01C 13/04用于驱动泵或压缩机 F01C 17/00 配合元件的传动装置,如传动旋转活塞和外 壳的 F01C 17/02齿轮传动式( F01C 1/077 优先)〔 3〕 F01C 17/04凸轮和随动机构式( F01C 1/067 优先)〔 3〕 F01C 17/06采用曲柄、万向接头或类似元件( F01C 1/07 优先)〔 3〕 F01C 19/00 旋转活塞式机器或发动机的密封装置(一般密封装置入 F16J) F01C 19/02工作流体径向运动的密封 F01C 19/04用刚性材料的 F01C 19/06用弹性材料的 F01C 19/08工作流体轴向运动的密封 F01C 19/10径向运动 和轴向运动零件之间的工作流体密封 F01C 19/12不是用于工作流体的密封 F01C 20/00 机器或发动机的控制、监测或安全装置 〔 8〕 F01C 20/02专门适用于多台串联或并联连接的机器或发动机的〔 8〕 F01C 20/04专门适用于可逆式机器或发动机的〔 8〕 F01C 20/06专门适用于停止、起动、怠速或空载操作的〔 8〕 F01C 20/08以改变转速为特征的〔 8〕 F01C 20/10以改变进口孔或出口孔相对于工作室的位置为特征的〔 8〕 F01C 20/12使用滑阀的〔 8〕 F01C 20/14使用转阀的〔 8〕 F01C 20/16使用升阀的〔 8〕 F01C 20/18以改变工作室的容积为特征的(通过改变进口孔或出口孔位置的入 F01C 20/10)〔 8〕 F01C 20/20通过改变工作室的内部或外部轮廓形状的〔 8〕 F01C 20/22通过改变配合元件之间偏心度的〔 8〕 F01C 20/24以使用调节压力或流量阀为特征的,如排放阀 ( F01C 20/10 优先) 〔 8〕 F01C 20/26使用旁路通道的〔 8〕 F01C 20/28安全装置;监测〔 8〕 F01C 21/00 不包含在大组 F01C 1/00 至 F01C 20/00 中的部件、零件或附件 F01C 21/02轴承装置(轴承结构入 F16C) F01C 21/04润滑(一般机器或发动机的润滑入 F01M) F01C 21/06加热;冷却(一般机器和发动机的加热、冷却入 F01P);隔热(一般的隔热入F16L) F01C 21/08旋转活塞(一般往复式活塞入 F16J) 15 F01C 21/10与旋转活塞配合的外部元件;外壳(一般旋转式发动机或机器的外壳入 F16M) F01C 21/12 (转入 F01C 20/00, F01C 21/18) F01C 21/14 (转入 F01C 20/00) F01C 21/16 (转入 F01C 20/00) F01C 21/18用于吸入或排出工作流体的装置,如进口或出口的结构特征〔 8〕 16 F01D非变容式机器或发动机,如汽轮机(流体机械或发动机入 F03;非变容式泵入 F04D) 附注 1 本小类包括: 器。 2 注意 F01类前面的附注,特别是关于“反作用式”的定义,如带翼形叶片;和“冲击式”的定义,如水斗式水轮机。 小类索引 非变容式机器或发动机 一般特性;具有轴向推力平衡;除了纯转动以外的 1/00; 3/00; 23/00 部件 叶片和支承件,及其保护装置;带有调整叶片的转子;定子 5/00; 7/00; 9/00 防止内部泄漏的装置 11/00 机器或发动机的组合装置或配合装置 13/00, 15/00 调节,控制,安全装置 17/00, 19/00, 21/00 起动; 停车 19/00; 21/00 其他部件和附件 25/00 F01D 1/00 非变容式机器或发动机,如汽轮机(工作流体流动方向与轴向相反,以平衡轴向推力的入 F01D 3/02;除纯旋转以外的入 F01D 23/00;汽轮机的特点是用特殊蒸汽系统、循环、过程及其调节装置入 F01K) F01D 1/02带有静止工作流体导向装置和叶片式或类似的转子( F01D 1/24 优先;不带工作流体导向装置的入 F01D 1/18)〔 5〕 F01D 1/04工作流体基本上沿轴向通过 F01D 1/06工作流体基本上沿径向通 过 F01D 1/08具有向心流动 F01D 1/10工作流体的流动经过两级或多级而其中间基本无压力变化,即带有速度级( F01D 1/12优先) F01D 1/12重复作用在同一叶片环上 F01D 1/14工作流体基本上沿径向通过 F01D 1/16以同时具有反作用级和冲击级为特征 F01D 1/18不带工作流体导向装置的( F01D 1/24, F01D 1/32, F01D 1/34 优先)〔 5〕 F01D 1/20工作流体基本上沿轴向通过 F01D 1/22工作流体基本上沿径 向通过 F01D 1/24特点为对转式转子受到同一蒸汽工作流体的作用而没有中间静叶片或类似零件 F01D 1/26工作流体基本上沿轴向通过 F01D 1/28工作流体基本上沿径向通过 F01D 1/30特点为只有一个转子,可以按两个方向旋转,例如通过叶片的反向(与机器或发动机的组合装置入 F01D 13/00) F01D 1/32在转子上专门带有压力速度转换,例如由转子中喷出的喷流作用而旋转的转子 F01D 1/34特点为无叶片转子,如有钻孔( F01D 1/32 优先;警报器入 G10K 7/00)〔 5〕 17 F01D 1/36利用流体摩擦 F01D 1/38螺旋型的〔 5〕 F01D 3/00 机器或发动机由于工作流体的作用达到轴向推力平衡 F01D 3/02特点为一股流体沿轴向的一个方向流动,而另一股沿相反方向流动 F01D 3/04轴向推力由推力平衡活塞或类似部件平衡 F01D 5/00 叶片;叶片的支承元件(喷嘴箱入 F01D 9/02);叶片或元件的加热、隔热、冷却或防止振动装置 F01D 5/02叶片的支承元件,如转子(无叶片的转子入 F01D 1/34;定子入 F01D 9/00) F01D 5/03在圆环的内圆周上有叶片并径向向内延伸的环形叶片支承元件,即反转子〔 6〕 F01D 5/04径向流动的机器或发动机 F01D 5/06多于一个轴向级的转子,如轮鼓或多轮盘式的转子;其零件,如轴、轴连接器 F01D 5/08加热、隔热或冷却装置 F01D 5/10防振装置 F01D 5/12叶片(叶根入 F01D 5/30;运行中可调节叶片的转子入 F01D 7/00;静叶片入 F01D 9/02) F01D 5/14型式或结构(特殊材料的选用,防止侵蚀或腐蚀的措施入 F01D 5/28) F01D 5/16抵消叶片振动的结构 F01D 5/18空心叶片;对叶片加热、隔热或冷却装置 F01D 5/20特殊形状的叶片叶尖以封闭叶尖和定子之间的间隙 F01D 5/22叶片与叶片的连接,如用覆盖方法 F01D 5/24采用金属丝或类似物 F01D 5/26防振装置,不限于叶片的型式或结构,或叶片与叶片连接 F01D 5/28特殊材料的选用;防止侵蚀或腐蚀的措施 F01D 5/30将叶片固定在转子上;叶根 F01D 5/32锁紧,例如通过最 后的锁紧叶片或键 F01D 5/34整体结构的转子叶片组合件 F01D 7/00 运转中带有可调叶片的转子;其控制(反向用的入 F01D 1/30) F01D 7/02具有对速度敏感的调节装置 F01D 9/00 定子(非流体导向的外壳,调节、控制或安全方面,见有关各组) F01D 9/02喷嘴;喷嘴箱;静叶片;导管 F01D 9/04环形或扇形的 F01D 9/06将流体供给喷嘴或其他类似物的导管 F01D 11/00 防止或减少工作流体的内部泄漏,如在两级之间(一般的密封入 F16J) F01D 11/02无接触的密封,如迷宫式(转子叶尖与定子之间的间隙密封入 F01D 11/08) F01D 11/04利用密封流体,如蒸汽 F01D 11/06 密封流体的控制 F01D 11/08转子叶尖与定子之间的间隙密封(所用的特殊形状的叶尖入 F01D 5/20) F01D 11/10183。f部机械工程(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业技术。 他为大幅度增长带来了生命和活力。 Immelt 的风格是吸引和鼓励周围的人,即使他们并不属于他的直接汇报范围。 例如,在制定技术战略时,他引起了 GE企业研发中心主管 Lonnie Edelheit的兴 趣。 “不久,有关医疗系统公司接管研发中心的玩笑话开始流传开。 ” Conaty说:“ Jeff掌握的资源的确超过了应有的份额,但是他让他们全神贯注、为事业而自豪。 他们也喜欢这样。
arker)。 //在地图上显示 (marker,dragend,DisPoint)。 //添加拖动后事件DisPoint var DisPoint = function ()//添加事件响应函数 { var point=()。 (())。 } 下面是效果演示: Google Maps API 自定义图标和路线编码 by:CGcheng(转载注明出处 ) 如果你对 google maps api
时应选 local \partition \from image。 这时,如果一时糊涂,该选 partition 时选了 Disk 的话,那可就完蛋了。 我看过一些网络版杂志上介绍的都是简版 Ghost (我没见过的东西太多了,没法子),介绍时也是图文并茂,浅显易懂。 因为该软件的用法非常简单,使用时保持头脑清醒,每一个选项都在有百分之百把握时才按回车,否则退出 确认后再进行。 这样的话
如果放射源的活度合适,可用触发扫描示波器观察计数管输出脉冲波形,如图 所示。 图的横轴是扫描时间,纵轴是 脉冲信号幅度,由图可看出,在第一个大脉冲之后有一系列由小逐渐变大的脉冲。 在第一个大脉冲的宽度 tD 时间之内,计数管内正离子鞘离阳极还很近,管内电场较4 弱,即使有离子进入管内也不能引起放电,不会形成脉冲,因此称 tD 为死时间。 随着正离子鞘离开阳极的距离增大,管内电场稍有恢复
的地址簿文件 ”2020春季电子邮箱 .csv”。 这个文件已经通过邮件附件形式发送给大家,如果没有接受到,可以到团队的 FTP 上 — “公共资源”— “文档”中下载。 特别的,在导入过程中,向导会询问希望导入的文本字段,请选择“姓名”和“电子邮件地址”。 3. 当导入成功后,会发现,在“公共
(N) 左对齐 (L) Ctrl+Alt+1 水平居中 (Z) Ctrl+Alt+2 右对齐 (R) Ctrl+Alt+3 顶对齐 (T) Ctrl+Alt+4 垂直居中 (C) Ctrl+Alt+5 底对齐 (B) Ctrl+Alt+6 按宽度均匀分布 (D) Ctrl+Alt+7 按高度均匀分布 (H) Ctrl+Alt+9 设为相同宽度 (M) Ctrl+Alt+Shift+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