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度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年,负责, “莱卡风尚”活动空间设计( 20 2020年 ,负责) 上海汽车博物馆展示规划设计( 2020年,负责) 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的相关论文 《世界著名展示空间道具设计大图典》,参与编著,百通集团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7 “转变与转机,论展示设计新概念”,《设计启示》,香港华夏艺术出版社,1995 “设计始于‘事’终于‘物’”,《大设计》, “设计管理 .产品品牌形象设计”,《 IT 经理》, 2020 “设计管理 .以客户为中心”, 《 IT经理》, “中国机械产品的色彩设计”, 《建筑机械》, “结构类型方法 —— 展示空间设计的理论和方法探”, 《2020清华国际工业设计论坛暨全国工业设计教学探讨会论文集》, 2020 获得的表彰 /奖励或获得的专利 德国奔弛汽车举办的中国家庭概念车设计, 1995,一等奖 傲森 PA328P 多媒体音响产品设计, 2020,中国工业设计优秀奖 2020年第二届工业设计大赛(上海优秀设计奖)创新奖 2020年第二届工业设计大赛(上海优秀设计奖)铜奖 产品设计作品入选[2020年中国工业设计年鉴] 3. 教学队伍 情况 31 人员 构成 (含 兼职 教师 ) 序号 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 专业技 术职务 职业资 格证书 专业 领域 在课程教学中承担的 任务 兼职教师在行业企业中所任职务 1 黄英杰 男 1955. 9 副教授 环境设计 教学建设与改革、 形态构成空间设计 2 周 锐 男 1949. 6 副教授 视觉传达 教学建设与改革, 肌理设计,构成理论 3 陈 健 男 教授 艺术设计 教学建设与改革, 形态构成 4 吴国欣 男 教授 视觉传达 教学建 设与改革, 形态构成、平面设计 5 谭靖漪 男 副教授 工业设计 空间设计、模型制作 6 殷正声 男 1949. 2 教授 工业设计 教学建设与改革, 教学督导,设计表现 7 陈永群 男 副教授 视觉传达 装置艺术、创作表现 8 吴 洁 女 1971 讲师 艺术设计 媒体设计、动态演示 9 王红斌 女 1966 讲师 艺术设计 色彩设计、制作技法 10 宋善威 男 1970 讲师 艺术设计 平面设计、制作技法 11 莫 娇 女 1978. 11 助教 家具设计 教学建设与计划 、 设计应用、创作表现 12 刘力丹 女 1975. 3 助教 产品设计 形态设计、模型制作 13 张雪青 女 讲师 艺术设计 平面设计、创作表现 14 高博 女 讲师 艺术设计 图形设计与创意表现 15 施胤 男 助教 环境设计 室内设计 16 曹静 女 研究生 视觉传达 教学实践 32 教学队伍整体 结构 “双师”结构,专兼教师比例,学缘结构,年龄 结构,职称及职业资格结构 本课程教师皆在社会上兼任相应的设计师工作,所以“双师”结构比例为 100% 本课程教师全部都是专职教师。 学缘结构: 教师队伍中 ,毕业于本校的老师有 2人 ,占 13%,而毕业于国内外其它院校的老师有 14人 ,占 87%. 教学队伍年龄结构 年龄结构 职 称 人数 35 3645 4555 56以上 比例 教 授 3 2 1 19% 副教授 4 2 1 1 25% 讲 师 8 5 2 1 50% 助 教 0 0 0% 研究生 1 2 6% 目前,参 与视觉形态造型学课程教学及教学改革建设的教师中, 博导 2名,硕导 7名,占总教师的 60%; 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 9名,占总教师的 56%; 具有外国硕士学位的教师 4名,占总教师的 25%; 实习研究生约 1名,约占总数的 6%。 师资配置情况 本课程由资深教授和行政领导对本课程教学工作及改革方向进行决策,挑选最优秀和最合适的教师建立教学梯队参与形态创造学的课程教学。 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初步形成了一支学术水平高、结构合理、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富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 在本课程教学队伍中,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博士、 硕士组成,结合一年级学生教学的特点,梯队组成合理;年龄结构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具有后续发展的强大动力和持续性。 本课程教学主要成员均有五年以上的教学经历,年终考核均在合格以上,并获教学成果奖多项。 教师队伍中,有留洋背景或有外国名校学历的达到 5 人,其中殷正声在日本工作和学习多年,莫娇获得法国 巴黎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硕士学位 ,陈永群获得芬兰赫尔辛基艺术与设计大学 硕士学位,刘力丹获得德国杜伊斯堡 埃森大学硕士学位; 吴洁曾赴德国进修,这些对教学改革的国际化、课程设置的全面性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每年都会邀请国际、国内知名的教授、学者来讲座。 如清华大学平面设计方面的专家、博导-高中羽教授;日本著名的现代美术史上的“物派”先驱 — 关根伸夫先生;美国著名的平面设计大师 — 威利 库兹。 德国当代平面设计大师 — 荷尔弗里德 哈根拜格教授。 系里每年组织教师到国外进行教学考察,本教学队伍目前已和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伦敦大学切尔希艺术学院、荷兰鹿特丹艺术设计学院等高校建立密切联系。 今后还将陆续安排中青年教师到国外进行考察与培养。 每学期,本课程有 80名左右的学生,我们配备 8名左右的教师。 师生比例为 1/10。 另外,每学期 我们也安排 23名硕士生参加本课程的助教教学实习工作。 33 教学改革与技 术服务 /培训 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主持或参与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培训)项目、完成情况及成果、效益 、 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 ● 《视觉形态创造学》获得 2020年上海市精品课程 ,负责人黄英杰 ● 《视觉传达设计》获得 2020年上海市精品课程 ,负责人吴国欣 ● 《 视觉传达设计Ⅲ 》 多媒体设计本科优质课程建设项目 吴国欣 同济大学教务处 2020~2020年, ● 上海淮海西路商 业环境的视觉控制研究 周锐 2020 ● 职业技术职业资格培训教材 《室内设计》 周锐 2020年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 《室内设计》 职业技术职业资格培训教材,周锐 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20年 ● “转变与转机,论展示设计新概念”,谭靖漪(《设计启示》,香港华夏艺术出版社) ● “ 当代设计批评与设计批评教育 ” , 周锐 同济大学学报 ● “控制视觉污染,让城市更健康发展”,周锐 《当代中国:转型 .发展 .和谐》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0 ● 《设计概论》,周锐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 《视觉形态构成》,周锐 上海大学出版社 ● “面向市场经济,开展教学改革”,浙江理工大学, 19931994 ,陈健,负责人 ● “构成教学课程改革”,同济大学, 20202020,陈健,参与 ● “设计图学课程优化”,同济大学, 20202020,陈健,参与、负责 ● “对世界首届扎染会议及设计教学的思考”,丝绸(国家核心刊物) 1993,陈健 ● “衣生活中创造性思维的开发”,浙江理工大学学报, 1996,陈健 ● 设计基础课Ⅱ,获校优秀教学课程一等奖 ,2020,陈健 ● “面向市场经济,开展教学改革”,获校级优秀教学成 果二等奖, 1994,陈健 ● 设计图学,获校级优质教学课程及校精品课程, 2020设计基础课Ⅱ,获校 优秀教学课程一等奖,报上海市优秀教学课程三等奖, 2020,陈健 ● “形态设计基础教育研究”,同济大学, 2020— 2020,黄英杰,负责 ● “设计概论课程改革”,同济大学, 2020— 2020,黄英杰,参与 ● 《世界室内设计效果图技法精编》 第一作者,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20, 5黄英杰 ● 《构成艺术》同济大学出版社 2020, 5,黄英杰、周锐 ● “ 当代设计批评与设计批评教育 ” ,周锐第一作者, 同济大学学报 ● 《构成艺术》 教材 ,周锐第二作者, 同济大学出版社, ● 《城市标识设计》 教材,周锐第一作者, 同济大学出版社, ● 《标识,让人一次看得清》,周锐第一作者,人民日报(华东版) ● “工业设计教育初探”, 吴国欣第一作者,《装饰》杂志, 1997, 6, ● “工业设计教学要结合实际”,吴国欣第一作者,《装饰》杂志, ● “浅析新世纪艺术设计人才的新标准”,吴国欣第一作者,《教育发展研究》杂志, 教学研究表彰 /奖励: ● 吴 国欣 同济大学教学奖励金教师系列一等奖 2020 ● 黄英杰 上海建筑装饰集团教育奖励金 2020 ● 黄英杰 荣获 1995年度同济大学记功奖励 ● 陈健 “面向市场经济,开展教学改革”, 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 奖,1994 ● 陈健 “设计图学”获上海市精品课程 2020 ● 陈健 2020设计基础课Ⅱ,获校优秀教学课程一等奖,报上海市优秀教学课程三等奖, 2020 ● 陈健 获同济大学奖励金教师系列一等奖 2020年 ● 陈永群 获同济大学韩国龙教学奖二等奖 2020年 ● 周锐 获“上科同建”杯奖教金一等奖 2020年 ● 周锐 获同济大学奖励金教师系列二等奖 2020年 ● 周锐 获同济大学成人教育教学工作教学奖励金一建一等奖 2020年 34 师资 培养 近五年师资培养情况(包括职教理论水平、专业技术水平提高,教学能力、职业能力培养等) 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 多年来,院系积极从教学第一线选拔年富力强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出国深造,青年教师吴洁曾获德国学术交流基金会 DAAD奖学金,作为访问学者赴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及德国柏林艺术大学进修,这对本课程团队的国际化、课程设置的全面 性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系里还每年组织教师到国外进行教学考察,本教学队伍目前已和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伦敦大学切尔希艺术学院、荷兰鹿特丹艺术设计学院等高校建立密切联系。 今后还将陆续安排中青年教师到国外进行考察与培养。 4.课程设置 41 课程性质与作用 “形态创造学”自我系 1986年工业产品设计专业建立之初,就作为专业课程中重点的 基础课程,根据专业拟定的教学大纲,初命名为“设计基础 2”,与“设计图学”(设计基础1)、“设计思维与表达”(设计基础 3)、“设计初步”(设计基础 4)同为专业主要的基础课程之一。 2020年我系新增艺术设计专业,实行艺术类招生,系里对课程结构进行了重新整合,仍然把视觉形态的训练作为设计专业最为要紧的基础训练,并对教学的内容进行审视,使之更为适合于工业设计和艺术设计的专业发展。 在 2020年,我们系为了适应日益发展的社会需求,对部分课程 结构进行调整,课程的名称也相应作了变化,即定名为“视觉形态创造学”。 美国著名的设计教育家科斯塔罗认为:对于抽象视觉布局的理解是优秀设计的核心,只有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探索,学生们才能掌握这些视觉布局。 可见,对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说,形态设计正是我们努力要去迈过的一个坎,从 德 国的包豪斯到近日世界各著名的设计类院校,都认真地看到这一点。 所以形态基础训练就成为各所院校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 从该课程的教学历史上看,形态构成的基本教学内容,定格在平面形态、色彩关系、空间结构的形态研究上,它的基础知识结构是日本的三大构成, 但是我们结合本专业发展的特点,在元素视觉形态构成方法,色、光、材料等方面展开基础的教学知识点,内容有了相当的拓展。 注重通过反复训练,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感知形态创造中诸多因素的整合关系。 从感性发展到理性,不断地思考着他们行为的结果,总结自己设计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 从而寻找最为合适的表达方式。 所以教学的着重点不是一些简单的形式训练,而是培养形态思维的方法。 这一课程一至设置在大学一年级,前面有设计图学的基础,后面有设计初步作为课程的延伸,并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抓住体验和。20xx年度高职高专国家精品课程申报表(编辑修改稿)
相关推荐
O 时,求 AB 的长及 ABC△ 的面积; ( Ⅱ )当 90ABC,且斜边 AC 的长最大时,求 AB 所在直线的方程. 20.(本小题共 13 分) 数列 na 满足 1 1a , 21 ()nna n n a ( 12n, , ), 是常数. ( Ⅰ )当 2 1a 时,求 及 3a 的值; ( Ⅱ )数列 na 是否可能为等差数列。 若可能
P 和到直线 85y 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 l是过点 Q( 1, 0)的 直线, M是 C上(不在 l上)的动点; A、 B在 l上, xMBlMA , 轴(如图)。 (Ⅰ ) 求曲线 C的方程; (Ⅱ)求出直线 l的方程,使得|| ||2QAQB为常数。 数学(文科)试题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本题考查基本知识和基本运算。 每小题 5分,满分 50分。 A B C D (第 15
中枢神经抑制 呼吸心跳骤停现场急救的措施,首先应: A、除颤、起搏 B、保持气道通畅 C、口对口人工呼吸 D、胸外心脏按压 无菌持物钳的使用方法,不妥的是: A、消毒液需浸没镊子的 1/2 B、 无菌持物钳只能夹取无菌物品 C、取镊子时不可触及容器口缘 D、用无菌持物钳夹取油纱布 1对正常体温生理性变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昼夜变化幅度为 ℃ B、运动可使体温升高 C、女性妊娠早期体温略升高
述。 试题精解 (一)审题,读主题词。 标题配对题中往往会给出主题词,如本题中的 how to be a good boss(如何成为一位好的老板),由此考生可以预测文章的内容应包 括好的老板的特点或品质。 (二)通读全文,了解大意,并判断小标题的作用。 略读全文,把握小标题和文章其他部分的逻辑关系。 文章一开始提出,很多特点、态度和能力是所有好雇主所共有的。 41 题前最后一句话是过渡句
近五年来承担的技术研发项目或技术服务(培训)项目 2020年 7月 “三原导弹学院礼堂”装修设计(已完工) 2020年 12月 “三原导弹学院综合楼标段”装修设计(已完工) 2020年 7月“东莞世纪城Ⅴ、Ⅵ号地块景观”设计(已完工) 2020年 12月“第四军医大学王先生家装”设计(已完工) 近 5 年来单独署名或作为第一署名人在国内外主要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 《陕北环保彩票凑资模式》
龙江省法学会比较法研究会秘书长 、黑龙江省法学会经济法学会常务理事、黑龙江省律师协会继续教育委员会委员、 哈尔滨工业大学 人权法研究所副所长。 近年主要学术成果有:著作两部,如:《卫生法概论》第一副主编,哈尔滨 12 工业大学出版社, 2020 年 1 月出版。 在《学术交流》、《商业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10 余篇。 2020 年度发表学术论文 2 篇。 荣 吉 平 女,汉族,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