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度“校级精品课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习场所,通过登陆我院‚英语语言学‛课程网站,即可以实现自主学习,实现网上与老师的互动。 3. 在教学手段的改革中,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如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 作为教学的 辅助手段。 根据课程的需要,开发了一批多媒体课件和网络课件,实现了计算机辅助下的教学。 4. 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中,‚英语语言学‛课程组的授课内容以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规划教材中的内容为基础,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科研的反哺作用,以语言学理论新的研究成果,尤其是课题组教师的科研成果指导教学实践,以教学实践反馈科研、擢升 教学 科研 水平和教学 质量。 5. 在测试体系改革中,采取了过程导向的、学生全程参与的形成性、动态多元的测评机制,把形成性评价与阶段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建立了科学的、个性化的测评模式。 与传统的旨在区分优劣的单一 评价模式不同,改革后的评价体系采用书面及口头报告、课堂小组讨论、学习日志等多种形式,通过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及互评等途径,及时反馈,及时修正教学进程及教学目标,不仅很好地突出了‚英语语言学‛课程的重点,还可以及时化解课程难点,有效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如果个别学生仍有疑难问题困惑,课程组老师还采取面谈的形式当面答疑解惑。 新的评价体系是课程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教学总体质量,使学生收益匪浅,而且深受学生欢迎。 20 33 教学 改革 与教 学研 究 取得的教学研究成果: 在课程建设过 程中, ‚英语语言学‛课程组实现了 由单纯的 “教学小组 ”向“教学研究 课程组 ”转变,取得了较好的 研究成果 : 1. 近年来先后承担了 20 多项教学研究课题 , 对课题组教学改革实践起到了积极的反哺作用。 研究课题 主要包括: 序号 项目名称 项目编号 项目来源 主持人或 主要参与者 1 《外语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之子项目《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研究》 ( 03) 86 教育部教高司 函教高司函 华泉坤 2 新加坡英语的发展与中国英 语教学改革 2020016 安徽省教育厅 朱跃 3 外语学科研究生培养 模式改革 JYXM2020209 安徽省教育厅 洪增流 4 TEM8反拨作用研究 2020204 安徽省教育厅 朱小美 5 中国二语学习者‘母语磨损’ 现象研究 2020sk027 安徽省教育厅 张红霞 6 通过档案袋测评技术探索综合性全程测试的有效途径 —— 英语专业写作测试改革试点研究 2020jyxm017 安徽省教育厅 张红霞 7 对比修辞学研究与外语教学 2020jqw10 安徽省教育厅 杨玲 8 中英口译跨文化研究 2020jqw12 安徽省教育厅 俞莲年 9 研究生翻译理论课程体系建设 X2020009 安徽大学 周方珠 10 影响全国英语专业八级口试 评分因素的研究 南京大学口语 研究所 胡健 11 英语快速阅读训练软件 锐达( Reda)开发及辅助教学应用研究 XJ202025 安徽大学 胡健 第一主研 12 计算机辅助语言学习环境下 的英语语音课程建设 XJ202068 安徽大学 张舒婷 13 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能力发展 的规律与特点 04BYY037 全国全国哲学社会科 学规划办公室 胡健 第一主研 14 理工科院校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指导模式研究 第三批 “中国外语教育基金项目 ”第 2 组第17 号中标课题 中国外语教育基金项目 胡健 第一主研 15 专业英语学生口语课外实践活 动的量化研究和对策 05SL21 上海市教委 胡健 第三主研 21 2. 围绕本课程的建设与发展,课题组 公开出版 的主要 专著 7 部 、教材 9 部 、编著和译著 13 部、 公开发表教学科研论文 60 余篇, 其中被 CSSCI 收录 44篇、 多次 获 得各类 教学科研成果 奖 : 序号 时间 获奖 名称 等 级 成 果 名 称 成 果 主 要 完 成 人 姓 名 1 1997年 省级教学 成果奖 一等 外语专业本科教学改革 的探索与实践 洪增流宁 健康 李永芳 周方珠 王天珍 2 2020年 省级教学 成果奖 二等 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 改革 柯杨茜 詹全旺 费书冬 詹春娟 3 2020年 省级教学 成果奖 三等 以交际法为主的综合教学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尝试 肖淑惠 许庆红 穆可娟 4 2020年 省级教学 成果奖 二等 欠发达地区地方高校英 语教师的培养和发展 洪增流 朱小美 陈正发 詹全旺 5 2020年 校级教学 成果奖 二等 英语阅读教学改革探索 与实践 王晓凌 朱蕴轶 胡健 3. 开发了 多媒体 课件与相关 网络 课程,有力支撑了三位一体的立 体教学模式 本 课程小组在自己的网页中开辟了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论坛,定期上网和学生沟通,解决学生面临的学习等方面的问题。 本课程组根据自己学科的特点建立了外语学院英语语言学网站,为本科生等提供了一个深入学习、研究和交流语言学的平台。 网址是师的超时空交流。 课件在网上的运行延伸了教室的物理空间。 近年来开发的多媒体课件 已经在网上运行,涉及到英语语言学许多相关学科,如‚社会语言学‛、‚语义学、语用学‛、‚英语语言学‛、‚英语词汇学‛等。 课题组成员制作的部分课件及获奖情况参见下表: 序号 项目、课题名称(下达编号) 项目来源 负责人 获奖情况 1 现代语言学 2020AHZK06A 安徽省教育厅 朱跃 优秀奖 2 高级英语 2020AHZK04A 安徽省教育厅 张明 3 英语词汇学课 件2020AHZK20B 安徽省教育厅 穆可娟 安徽省级 三等奖 4 综 合 英 语 课 件2020AHZK14B 安徽省教育厅 詹全旺 22 34 青年 教师 培养 近五年培养青年教师的措施与成效 安徽大学外语学院英语系依托安徽省教育厅和安徽大学制订的各项人才培养战略,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积极培养青年教师,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1) 积极实施中青年骨干 教师 培养计划。 培养计划 分 两个层次,朱跃、周方珠、洪增流等课题组成员先后入选学校中青年骨干培养计划,胡健则入选安徽省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 2) 设立青年教师基金,鼓励具有硕士学位的青年教师继续攻读博士学位。 近五年来,该梯队中, 朱小美、胡健、杨玲、张红霞、詹全旺 、方传余、胡学文等 按计划完成了博士 学业,正在受到攻读博士学位资助的还有朱玉彬等 年轻教师。 3) 采取各项措施,帮助青年教师提高科研水平和教学水平。 通过选派优秀青年教师参加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和教学研讨会或国际研讨会, 帮助青年教师了解本学科最新动态,提高科研水平。 同时, 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和年轻教师教学比武活动,实行一帮一制度,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梯队中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与讲师和助教结对,指导青年教师的业务进修和课程教学。 英语语言学学科组定期研讨,集体备课,以老带新,相互听课,相互学习,不仅提高了梯队的学术水平,也使本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保证。 4) 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在过去的 5 年里, 外语学 院加大了资料投资,共投资 40 多万元(不包括学校用于校图书馆资料投资)用于学科资料建设, 大大改善了本学科的资料。 为年轻学者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教学科研环境,并在生活上、住房上给予必要照顾,使他们安心学科建设,安心教学科研工作。 这些培养计划的实施在组织上,经费上,学术上,制度上有力地保证了中青年教师的培养。 课程组中百分之百的 青年教师在教学之余积极投入科学研究,主持或参与各类研究项目 10 项,公开发表教学 和 科研论文 几十 篇;在近年学校所举办的青年教师 教学基本功大赛 中, 多人获奖,他们成为学科梯队中的重要组成力量。 23 4.课程描述 41 本课程校内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英语语言学》课程是在英语专业学生学完两年基础英语后,进入高年级阶段所学习的一门专业课程。 《英语语言学》课程在安徽大学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起步阶段、停滞阶段、改革阶段以及提高阶段。 1. 起步阶段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期) 恢复高考之后,外语学院于 1978 年正式开设《语言学》课程,当时的课程性质为专业选修课。 由于当时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有限,学生理论基础薄弱,语言学专业出身的教师匮乏,因此在这 一时期,教学方法以教师课堂介绍为主,主要涉及汉语语言学的基本内容,授课语言为中文,内容也不够系统。 但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语言学》这门课程的开设,使得很多学生对于语言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奠定了他们未来研究的基础。 2. 停滞阶段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后期) 九十年代中期,我院《语言学》课程出现了教师青黄不接的局面。 老教师退休,而年轻教师尚未成长起来,导致《语言学》课程停开了三年( 1995~ 1998)。 3. 改革阶段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 21 世纪初) 从 1998 年开始,外语学院开始恢复语言学教学,课程名称定为《英语语言 学》,为选修课。 同年,外语学院制定了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在学科队伍、学科研究方向及特色、人才培养状况与发展目标、课程体系与建设目标、仪器设备等实验条件与图书资料建设目标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地规划。 经过 1998 年和1999 年两年的建设,外语学院于 2020 年成功申报了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点。 在该硕士点的依托下,本科《英语语言学》课程的建设逐渐成熟,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英语专业教学大纲,外语学院从 2020 年开始把《英语语言学》的课程性质由专业选修课定位为专业必修课。 4. 提高阶段 ( 21 世纪初~现在) 2020 年以后,随着现代语言学网站的建成,我院《英语语言学》课程发展进入了提高阶段: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与其他专业课的联系加强,安排趋于科学合理;在教学内容上,强调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理解与记忆相结合,阅读与练习相结合,由传统的灌输方式向双向互动、交流方式转化,并 24 融入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在教学手段上,网络等先进信息技术的使用使课堂教学超越了教室现时的时空,同时还能实现同学之间或同学与老师之间的网上学术互动,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师队伍上, 学 历层次进一步提升,学缘结构 进一步优化,师资力量日益增强,一支高素质的队伍已经形成。 总之,经过多年的建设,安徽大学外语学院开设的《英语语言学》课程已经成为外语学院最受欢迎的课程之一。 无论是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上,还是在师资队伍上,都处于全省同类课程的最前沿,在全省具有示范龙头的作用;在全国同类院校中也享有较高的声誉。 目前,该学科师资队伍还担负着培养全省英语语言学师资的工作。 通过 开设 研修班 等方式, 已经为安徽省几十所高校培养了大量 的英语语言学师资,使我省许多高校的外语学院的《英语语言 学》课程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为我省乃至全国培养了一批热衷语言学研究的人才。 在未来的发展中,该学科将加大投入,联合全省 语言学 界的 中坚 力量,共建《英语语言学》课程,进一步完善课件制作,和网络课堂教学的实施,通过网络等现代化手段实现英语语言学资源的共享,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资料、教师网上授课等方面的资源共享。 数十年来,我院在英语语言学课程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使得 该课程的教学和管理体系日臻完善。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期起,围绕该课程所作的教学改革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 六 项,分别为: 序号 时间 获奖 名称 等 级 成 果 名 称 成 果 主 要 完 成 人 姓 名 1 1989年 省级教学成果 奖 二等 大学英语四级教学项目 朱 跃 2 1997年 安徽省社科研究优秀成果 奖 三等 英语教学改革研究 李永芳 3 1997年 省级教学成果 奖 一等 外语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 探索与实践 洪增流 宁健康 李永芳 周方珠 王天珍 4 2020年 省级教学成果 奖 二等 英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改 革 柯杨茜 詹全旺 费书冬 詹春娟 5 2020年 省级教学成果 奖 三等 以交际法为主的综合教学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 尝试 肖淑惠 许庆红 穆可娟 6 2020年 安徽省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 三等 《英语与社会》 朱 跃 25 42 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421 结合本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和生源情况,说明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  本 课程 在专业培养目标中的 定位: 安徽 大学 是国家‚ 211 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是安徽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是以培养本科人才为主的、具有区域示范作用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综合性大学。 学校 遵循‚三基并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 养模式,以本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