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真题及详细解析(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线上最恰当的是( )。 ,坏人读了好书受益甚微 ,坏人读了坏书取其糟粕 ,坏人读了坏书不可救药 ,坏人读了好书仍是坏人 1901 年到 1961年,诺贝尔文学奖几乎完全为欧美白人垄断; 60 年代以后亚、非、拉美作家居多数; 90年代则完全没有欧美白人作家获奖。 而 60年代以后正是欧美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 这是否意味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使文学作品失去人文魅力 ? 这段话主要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 )。 ,就没有优秀文学作品 展基金进行管理和运作,其收益部分用于资助中国女子足球队改善生活和训练条件,开展交流与合作,培养选拔后备力量。 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是( )。 ,将解决中国女足所面临的问题 ,是培养和选拔女足后备力量的保证 ,由受委托的专业金融机构管理和运作 ,已确定了管理机制和运作规则 ,对外界刺激反应较慢,如果将胚胎组织注射到受外伤的成年人体内,可有效防止伤口疤痕的形成。 成年人血小板中的一种生长因子可加快伤 口愈合,研制具有抑制这种生长因子作用的药物,在伤口出现 12小时内,将该药物敷于伤口部位,伤口愈合后亦无疤痕。 关于上述两种医疗措施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 ,不爱用教训口吻,从不说“你应该这样”、“你不应该那样”一类的话。 他以自己的行动,以有趣的比喻和生动的故事作出暗示,让人体会到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 对这段话理解 最准确的是( )。 ,与众不同,追求一种独特的方式 ,宽容大度,启发他们自己觉悟 西祠公考版资料整理热线: 02552308524 : 228154010 2020 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第 页 (共 36 页 ) 18 ,善于引导,鼓励他们弃旧图新 ,讲究形象性,启发他们明辨是非 ,往往有利也有弊,只有利而无弊的事情几乎是没有的。 《淮南子人间训》云:“众人皆知利利而病病,惟圣人知病之为利,利之为病也。 ”看来古人已经注意到利弊的辩证关系。 下列表述符合文意的是( )。 ,争取做到利大于弊 ,是可以转化的 ,克隆了自己人生的风景线。 品察他们的克隆有双重意义:一是品察在时代变幻中凸现的人文景观,二是品察他们在时代场景中自身的人格取向。 这段文字所表明的中心是( )。 ,是文学创作的双重目的 , 无缺陷的。 它由价值规律、供求规律和竞争规律的作用来进行自发的调节。 这种调节带有滞后性,就是说从价格形成到信号反馈再到产品产出效应,有一定的时滞。 作者认为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方式和手段的“缺陷”是( )。 ,那么短篇小说作者所应选择也是最适宜表现的是:可以证明地层结构的悬崖峭壁,可以泄露春意的梅萼柳芽,可以暗示秋讯的最先飘落的梧桐一叶,可以说明太古生活的北京人的一颗臼齿等等。 这段话支持了这样一种观点,即短篇小 说( )。 ,展现不同人物丰富多彩的思想情感 ,它只能描写事物的关键部分 、最有代表性的情节来塑造艺术形象 ,须借助极高的能量。 欲知物质的微观结构,首先得变革微观物质,即得想办法把原子、原子核,以及质子、中子等这些“小粒”打碎,把它们的内部结构和各种性质暴露出来。 对“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微观物质”解说正确的是( )。 ,后者指构成物 质的各种小粒 (含原子核 ),后者指质子、中子等这些小粒 ,即小粒结构构成了微观物质 、原子、质子以及中子等各种小粒 :“不是年青的为年老的写记念,而在这三十年中,却使我目睹许多青年的血,层层淤积起来,将我埋得不能呼吸,我只能用这样的笔墨,写几句文章,算是从泥土中挖一个小孔,自己延口残喘,这是怎样的世界呢。 ” 西祠公考版资料整理热线: 02552308524 : 228154010 2020 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第 页 (共 36 页 ) 19 对上文中“延口残喘”一词的理解,不准确的是( )。 ,一往无前的无私无畏精神 、压抑的环境之中 ,贾谊才学虽高,但不能审时度势,以致郁郁而死,未尽其才。 他还说:“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从贾谊的际遇看,苏轼说的是实情;但是,导致贾谊悲剧的原因主要是当朝统治者的错误。 下列陈述,不符合文意的是( )。 ,识见不足是阻遏贾谊才智发挥的重要原因 ,所以与未尽其才的贾谊同病相怜 ,同时指出了他性格上的弱点 ,其学习起点必高。 如起点甚卑,则易与世俗同流。 现代一些老的艺术家,其起步多在三十年代之初,师承鲁迅现实主义之教,投身中国革命洪流,根底甚厚。 其积累之经验,可为后代言传身教者,当亦不少。 不符合本段意思的是( )。 ,可如鲁迅一样不与世俗同流 ,可以创造美,并可为后代言传身教 ,投身革命,可为后代师表 ,影响艺术家品格,也影响艺术造诣 物的生产加工应用生物基因技术,反应不一。 大部分专家认同一个严肃的想法:发展基因改良植物与“长期但确实的风险”相关。 下列观点,与“大部分专家”态度明显不一致的是( )。 ,就说它无害 ,是没有什么根据的 ,不应告诉大家某一技术是安全的 ,是有理由的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 99~ 102题。 科学家利用卫星进行了有关实验:一些星际空间的小分子物质在太阳紫外线照射下生成了氨基酸等大分子。 一 些科学家认为彗星在空间运行时会吸附上这些大分子;而且,由于彗星结构松散,其吸附的大分子在紫外线的照射下更容易产生类生命物质。 它们虽具有类似原始生命的结构,但不能自我复制。 据此推测:地球生命之源可能来自 40亿年前坠入地球海洋的一颗或数颗彗星。 当时地球大气密度很高,减慢了彗星下坠的速度,使彗核表面的温度不会过高,从而保护了彗核表面的类生命物质。 当彗核坠入海洋后,它们得到了再发展的条件,便形成了更为复杂的系统 (通常由上百个分子组成 )。 该系统只让氧气、水等小分子进出,而氨基酸等则不能进出,久而久之这种有序状态促成了 该系统能自我复制,进而导致了生命的诞生。 99.“它们虽具有类似原始生命的结构”中的“它们”指的是( )。 西祠公考版资料整理热线: 02552308524 : 228154010 2020 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第 页 (共 36 页 ) 20 100.“当彗核坠入海洋后,它们得到了再发展的条件”的含义是( )。 “更为复杂的 系统”的最重要的功能是( )。 、水等小分子进来,不让氨基酸等出去 、水和氨基酸等重要物质 ( )。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 103~ 106题。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以及电子信息资源的不断丰富,出现了电子图书馆。 人们在探讨图书馆的未来形式时,还提出诸如数字图书馆、虚拟图 书馆、无墙图书馆和全球图书馆等新概念。 狭义的电子图书馆是指使用电子介质 (磁盘、光盘等 )存贮、检索和传递信息的图书馆;数字图书馆也没有传统印刷型图书,而是利用纯数字化的信息为读者提供网上服务;虚拟图书馆不是一个独立的实体,只是一种为用户提供各种入口去获取所需信息的环境,它拥有二维或三维人机界面,并能使用户任意浏览和存取信息。 实际上,这三类图书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因此,图书馆界统称其为电子图书馆。 美国《电子图书馆法案》明确了电子图书馆系统应具备的特征,即: (1)利用一系列技术能够将包括教育和研究在内的大量信 息发送到家庭、学校和社区,并能提供检索; (2)提供的多媒体程序能为正规的和非正规的教育与学习提供帮助; (3)这些信息与服务可提高生产效率,能为每个人的生活提供新的选择,并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4)这些信息与服务必须是可共享的。 ,陈述最准确的是( )。 “电子图书馆系统应具备的特征”的是( )。 、学校、社区 间建立大量信息的联系 “虚拟图书馆”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是( )。 ,是用户利用网络获取所需信息的一种环境 ,而不具有传统图书馆的建筑特征 ,是针对传统的实体概念而言,并非虚设之意 西祠公考版资料整理热线: 02552308524 : 228154010 2020 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第 页 (共 36 页 ) 21 ,不符合第三段文意的一项是( )。 阅读以下文字,完成 107~ 110题。 西安半坡遗址是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典型,以红质黑纹的彩陶为特征。 其后的龙山文化,则以坚硬的黑陶为特征。 半坡彩陶上每每有一些类似文字的简单刻画,和器物上花纹判然不同。 黑陶上也有这种刻画,但为数不多。 刻画的意义至今虽尚未阐明,但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如花押或者族徽之类。 我国后来的陶器、铜器或者其他器物,有“ 物勒工名”的传统。 殷代的青铜上就有一些表示族徽的刻画文字,和这些符号极相似。 由后比例前,也就如由黄河下游以溯源于星宿海,彩陶上的那些刻画记号,可以肯定地说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孑遗。 彩陶上的花纹。 有些如人形、人面形、人着长衫形、鸟形、兽形、草木形等等,画得精巧,得心应手,看来显然在使用着柔软性的笔了。 有人以为这些绘画是当时的象形文字,其说不可靠。 当时是应该有象形文字的,但这些图形,就其部分而言,确是花纹,而不是文字。 在陶器上既有类似文字的刻画,又有使用着颜料和柔软性的笔所绘画的花纹,不可 能否认在别的质地上,如竹木之类,已经在用笔来书写初步的文字:只是这种质地是容易毁灭的,在今天很难有实物保留下来。 1段中“由后比例前”的意思是( )。 ,其理由是( )。 ,因而意义至今尚未阐明 ,但和器物上的花纹明显不同 坡彩陶上的刻画常见,而黑陶上的刻画却为数不多 “当时是应该有象形文字的”的依据,正确的是( )。 ,难以保留至今 ,都有别于刻画的绘画 ,已初具象形文字特点 ( )。 ,龙山黑陶上的刻画则不能 用笔书写的初步文字 “物勒工名”的传统一致 第四部分结束,请继续做第五部分 ! 西祠公考版资料整理热线: 02552308524 : 228154010 2020 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第 页 (共 36 页 ) 22 第五部分 资料分析 (共 20题,参考时限 20分钟 ) 所给出的图、表或一段文字均有 5个问题要你回答。 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 请开始答题: 一、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某地区劳动力文化程度的资料如下:(单位:万人)分组合计文盲小学初中高中大专本科及以上男性 3452711712060912女性 40548228903063总计 75075345210901515(注:学习年限标 准:文盲, 0年;小学, 6 年;初中, 9年;高中, 12 年;大专, 15 年;本科及以上, 16年 ) ,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数是多少 ?( )。 /万人 /万人 /万人 /万人 ,男女比例最为均衡的是哪种文化程度人群 ?( )。 ,该地区劳动力的平均学习年限约为 ,那么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我们可以认为( )。 占比重较大 ,对劳动力整体文化素质影响较大 ,那么选择哪一种图最好。 ( )。 6∶ 1∶ 1调整为 5∶ 3∶ 2,假设该地区高中文化程度的人数不变,则大专、本科及以上两种文化程度的人数应分别增加多少万人 ?( )。 ; 25 ; 22 ; 18 ; 21 西祠公考版资料整理热线: 02552308524 : 228154010 2020 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第 页 (共 36 页 ) 23 二、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某地区用水与人口情况 日平均用水量分配图 200万吨时的年代,人口约为多少万 ?( )。 1970年到 1990年,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百分比减少了的是( )。 Ⅰ .发电用水。 Ⅱ .其他工业用水。 Ⅲ .灌溉用水。 A.Ⅰ B.Ⅰ、Ⅱ C.Ⅱ、Ⅲ D.Ⅰ、Ⅱ、Ⅲ 1970年到 2020年如何变化 ?( )。 1970年到 1990年,日平均发电用水量大约增加了多少万吨 ?( )。 西祠公考版资料整理热线: 02552308524 : 228154010 2020 年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试卷第 页 (共 36 页 ) 24 1910年到 2020年日平均人均用水量变化趋势的是( )。 三、根据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下面几张图分别是中国网民的性别、年龄及学历构成。 2 250万,那么 41岁以上的网民约有多少万人 ?( )。 ?( )。 % % % %。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