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约拿书看读经与复兴)(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願意將神給的福氣與人分享。 雖然以色列人敗壞,約拿敗壞,神自己有 拯救的方法:「那些人便大大敬畏耶和華,向耶和華獻祭,並且許願。 耶和華安排一條大魚吞了約拿,他在魚腹中三日三夜。 」《一16-17》但以色列人和約拿都有不可推卻的責任。 7 《太》是講到耶穌是天國之王,《可》是講耶穌是僕人,《路》講到耶穌基督的人性,《約》講到耶穌基督的神性,四個不同的命題產生了四種不同的效果。 《拿一17》前加了一個命題,約拿被丟在海中之後,耶和華行了最大的神蹟:約拿在魚腹中三日三夜。 乃是神奇妙地指著耶穌基督自己被釘十字架,死、被埋葬,三日又復活而說的。 神在那一刻將一個重要的信息傳出來了,這就是 我們信仰的中心。 我們只看到神蹟而沒有看到內中的意義,這意義即:神藉這事要產生一個救恩的方法。 約拿是一個敗壞的人,但當他置於魚腹中之後,經歷了神的奇妙。 今天,在我們身上要加上一個命題:我們的人生觀、我們的責任。 如果我們肯這樣,就能成為一條賜福的管子,教別人因我們得到益處,因著我們的緣故而大大敬畏耶和華,來到神的面前。 願我們的教會成為得靈魂的教會:「一人領一人,教會坐滿人。 」我們應在神面前立志,獻上神所喜悅的祭。 第 四 講 禱讀讀經法:用經文變成禱告的話語 感謝主,這次因培靈會而來到三年多未到的 香港。 每早晨參加的早禱會給我很多的鼓勵,因為一天的工作是從見神的面開始,我寫的《禱告和禱告學》這本書就是我心中的領受。 要帶領一間教會在質和量方面都得長進,就是要多多禱告。 不但禱告,而要進入禱告,才能有豐富的生命。 禱告至少包括三件事:(1)敬拜、讚美神;(2)親近神,藉著禱告認識和經歷神;(3)作代禱工作,求告神。 如果我們只代禱而沒有親近讚美神,乃是不夠的。 近年被邀請講道十之八九是講關於禱告方面的,所以我常常提醒自己:不要講禱告而不禱告。 這次培靈會研經會是李博士主講「求主教導我們禱告」,我深受吸引,每早上必來 聆聽。 感謝主給我屬靈的欣賞和享受,感謝神恩待香港的教會。 但我們今天不能滿足於現狀之下,我們要從約拿的禱告中知道怎樣去禱告。 我十一歲在山東大復興時蒙恩的。 母親每天下午做好飯之後都去教會參加奮興會,有一天我跟著去了,從城裡走到城外,一進到會堂,看見裡面黑壓壓的坐滿了人,微弱的燭光下,大家一齊唱詩禱告,然後一一到台前認罪,把罪交在十字架上,講員在講道時講到自己怎樣得復興,得救的見證。 呼召時我第一個由後面跪著行到台前,我流淚承認自己是個罪人,從此之後我蒙恩得救,罪得赦免。 自那一晚後,一連四晚,我和母親一齊參加 長夜禱告,初初開始嘗到長夜禱告的滋味,看到聖靈的工作,聖靈的大作為。 同時感到禱告的重要和可享受之處。 幾十年前,我在北美開始建立教會,大家來自不同公會,開始一起領聖餐記念主,大家開始禱告時不是為記念主,而是記念主身外之物,如為耶穌基督的宣教工作、教會工作,不懂得怎樣記念主。 在聖餐中,通常有牧師為我們禱告、祝福,然後舉杯,我們只需「阿們」,從《啟三》中我們知道主耶穌是「阿們」的主,根據《賽六五16》所說:「這樣,在地上為自己求福的,必憑真實的神求福。 」此處「真實」即「阿們」。 當新的弟兄姊妹們來到時,我教導 他們怎樣開口記念主,怎樣選擇記念主的詩歌,並開始為記念主禱告。 自此,他們在禱告上打下了牢固的靈性基礎。 在過去的日子裡,我常被請到各教會講道。 大家都知道:要使教會得復興、得增長,一定要使禱告會變成巨大的推動力。 但怎樣使祈禱會的人數增多呢。 今天,我們再讀《拿二》,藉著約拿的禱告來認識祂。 猶太人的拉比對這段《聖經》的解釋和我們不一樣,他們覺得自己就像約拿被魚吞在肚腹中一樣;他們今天流浪在世界各國,如同在魚腹中,等待出來的那一天。 在整篇禱告中我們沒看到約拿認罪悔改,當約拿離開自己的家鄉,自約帕逃到他施時,沒有 禱告,沒有等候在神前,沒有求問神。 神藉著船 8 的顛簸將他拋入海中,把他逼到死角,令他非禱告不可。 感謝主,祂常常把我們帶到一個境地,令我們開始經歷禱告。 一個姊妹告訴我,她為她不信主的丈夫禱告了多年,但至今神都沒聽她的禱告;我細問之下,原來姊妹的丈夫嫌她做飯太慢,常常吵架、打架……;我告訴她:禱告要與行為相稱,要禱告加繼續禱告。 前世紀有一位神大用的僕人慕勒,他是一個禱告的人,是一個有信心的人;他辦了一個很大的孤兒院。 他為一個朋友禱告了六十二年,還沒有看到他信主,直到在慕勒的喪事禮拜中,這朋友才信主,就因 慕勒經常為他禱告。 神有時將一點難處加給我們,造成一個環境,令我們覺得已走到絕路,才迫使我們開始禱告,開始求神為我們開闢一條通達之路。 現在約拿能逃嗎。 他被困在魚腹中,無路可走,無路可逃,於是開始禱告了。 為甚麼在戰爭時期,要多讀基督再來的信息。 為甚麼在平安穩妥時,我們沒想到主再來。 有的人甚至希望等他股票漲了價、銀行多些存款後,主才再來。 其實,當主再來時,我們已被提,銀行的錢沒人要,裁縫做好的衣服沒人領。 今天是拯救的日子,禱告之時,我們要看見神在香港大作工,我們要藉著禱告與神同工。 然而約拿不肯,在走投無路時他才說 :「我遭遇患難求告耶和華,您就應允我。 」《二2》他不遭遇患難,不肯禱告;有時神也用患難這方法教我們來親近祂。 無論主聽不聽我們的禱告,我們都應先感謝祂;因為我們不知道我們所求的是甚麼。 我們來到神前,先要感謝、讚美,然後接受神給我們的安排。 但在約拿的禱告中,我們看不到感謝:「從陰間的深處呼求,您就俯聽我的聲音。 」「陰間」實指死人去的地方:一是與神同在,一是與魔鬼一起。 約拿當時覺得自己在地獄裡,在死亡的邊緣。 在我們的生活中、經歷中,常常有死亡的陰影;我們怕死,當死亡的陰影來臨時,我們便是靠近陰間之地,所以我們要像 保羅那樣去勝過:「死啊。 你得勝的權勢在那裡。 死啊。 你的毒鉤在那裡。 」《林前十五55》當進入禱告時,有基督與我們同在,我們不怕死亡的陰影。 約拿以為死就可逃避神,神把他放在離死只一線之間。 在大魚腹中他想到神的聖殿;昔日主耶穌去到聖殿看到的一切《路十九45-46》,令祂心中焦急,因為聖殿不是商店。 在大魚的腹中,神令約拿敬拜神,令他接受神一切的安排。 詩歌《慈光領路歌》是我很喜歡的一首歌,寫作時作者面臨選擇他的前路,有一天坐船在地中海上,看見岸邊有一燈塔,便產生靈感寫出這首不朽詩歌:「我不求看遠境,只求主一步一 步帶領。 」約拿只要肯照神旨意走,神會一步步帶領,因為這是一條信心之路。 禱告亦是走信心之路,如果我們用信心來禱告,就能達到神面前。 在約拿的感覺中,他已經落到海的深處,有海草纏繞他,不知盼望在何處,他明知他的盼望不是自己的觀念,不是他明智的意識。 感謝主,他進到一個境地:知道自己已到最底的地步了。 直到此刻,他才感到聖殿的存在。 我們今日在迂腐之中,還沒有感覺到應該承認自己的罪。 在《但九》中,但以理知道耶利米預言的七十年滿了之後,就跪在神面前先認罪;這是個有美好靈性的人:他沒有犯罪,沒有得罪神,但他被擄到外邦去,他本 是皇家的人,結果淪為太監;但他沒有埋怨,為大家認罪禱告。 由此可見,一個人來到神的面前,藉著聖靈的光照,先在禱告時看見自己的一無所是 這是我們常常忽略的:禱告不單是求告。 但以理把自己包括在罪人中,就像我們的主一樣:本是無罪的,成為有罪的。 約拿因著是先知,應該有這思想,他懂這道理,但沒有去遵循;他下到山根,在淤泥之中,想到神,開始感謝神了。 我們華人常說自己是黃帝的子孫,自有優越感,這是民族意識;但當來到神前,應謙卑。 從《拿一9》中我們看到約拿開始一上船時,他的宗教的優越感很強,這是人的弱點,作為將做 宣教士的約拿,應將此去掉。 約拿從逃跑到被扔在海中,一直沒有想到神;他故意不去想。 在《二》中,我們從他的禱告中可看出他的醒悟:他的心現在進入了聖殿,他知道他不可能在魚腹中生存;三天三夜的工夫,約拿知道耶和華也在魚腹之中。 正如我們在病榻上、在患難中,神守在旁邊與我們同在,我們經過死蔭的幽谷,祂也經過。 我們何時經歷神的同在呢。 在日常生活中,工作中,每一時,每一刻,神的聖殿都在我們心裡,我們是活在主的面前。 這令到約拿再一次感覺到神的同在,在這段《聖經》裡,讓我們看到一個人怎樣在魚腹中禱告,魚腹成了禱告的地方。 最近有 位牧師因著教會裡問題太多,年紀太大,不願再奮鬥下去,要退休了,想找一地方去禱告。 須知我們要隨時地禱告,當你跪在主面前,向神低頭敬拜時,那裡就是你的聖殿。 神一定要達到祂的目的;約拿在魚腹中的禱告,雖然不是一個完全的禱告,但神垂聽了;「耶和華吩咐魚,魚就把約拿吐在旱地上。 」《10》感謝神,祂是一位堅持到底的神。 雖然我們反叛,但祂有辦法。 藉著禱告,神能行奇妙的事。 雖然我帶領的教會還有很多缺點,二年前,先只是去幫他們講道,以前他們聽了講道後,卻不會藉著禱告向神傾心吐意;後來從禱告開始帶領這教會在質方面長 進,禱告會的人數的標準是要與主日崇拜人數看齊。 今天,我們深願神在香港作工,巴不得神將我們的教會改變成為一個禱告的教會。 所多瑪、蛾摩拉為甚麼會滅亡。 因為連十個義人都沒有。 我們今天教會要興旺,要增加義人,當義人增加之後,神一定會賜福給我們。 我們要先在神面前同心合意禱告,因為真正作工的是神而不是人,是聖靈在人心中作工。 只有聖靈動工,才能看見果效,求主給我們看見。 9 弟兄姊妹們,你願意同心合一嗎。 我們一定要與教會的牧師、傳道、同工一同建立教會,禱告會唱詩時間不是等人時間,禱告會是禱告的,開始是讚美感謝,敬拜 之後才求告,要有合一的心才能復興我們的教會。 第 五 講 創意讀經法:用已存之事物加上新的功用 我們從《拿》看到神在一個人身上作工的方法及在一個人身上神所要建立的;神把他的不合神心意的東西拆下來,在他身上作修理的工作,去到一個地步,神可以用他;令到他脫離卑賤的,成為貴重的器皿。 這也是神在我們每一個人身上所作的工作。 約拿沒有神的良善,他不甘心到尼尼微去,但神用祂的方法把這良善放在約拿裡面。 過去四晚,我們用了不同的方法讀《拿》; (1) 由一到眾讀經法:當我們看《聖經》、解釋《聖經》時,那 一節、那一句話、那一個字,需從全部《聖經》來看,不要斷章取義,才有活潑的內容。 前幾年,有兩個人到了台灣,說:「根據《聖經》宣佈,大審判要臨到台灣。 」很多人驚慌懼怕,但他們忘記了:當我們看《聖經》、解釋《聖經》時,那一節、那一句話、那一個字,需從全部《聖經》來看,不要斷章取義。 簡單來說:大審判來到時,不是單單來到台灣,而是來到全世界。 (2) 心理讀經法:用一般的常識來看,約拿為人性情衝動,喜怒無常,情緒不穩定,意志戰勝了一切,在神面前不講道理 這是人的敗壞,通不過的。 我們很喜歡餵養我們的老舊人,喜歡 聽奉承話,所以約拿走違背神之道。 《聖經》教我們效法基督,滿有祂的樣式、身量、全身。 (3) 性格讀經法:彼得有彼得的性格,他也是很衝動的人,高興時說:「主啊,我就是同你下監,同你受死,也是甘心。 」《路廿二33》逆境時卻不認主。 神要將一個不正常的人變成正常的人 基督徒,就一定要將正常的性格放在他身上。 個人的性格固然要對付,但由於我們畢竟是在文化之下生長的,所以同時存在的民族或國家的性格:例如,以色列人驕傲他們的背景,因他們是亞伯拉罕的子孫。 (4) 禱讀讀經法:四百年前在英王宮廷中,有一位王室牧師, 他有一特別習慣,在他房間裡貼滿了《聖經》節,並且把禱告的書房佈置得很窄,一進房門,抬頭看見一句話:「你們要努力進窄門」 這是他對《聖經》的讀法。 在新加坡有一位已過世的老牧師,他生前在房裡房外,花園裡,也到處貼滿了《聖經》文,這是他的禱讀讀經法,把《聖經》變成禱告。 我們也應像他們一樣,常常把神的話語變成為我們的禱告。 約拿在魚腹的禱告中,還沒有把自己對付清楚,他那驕傲的心在沒有辦法的前題下暫時服下來。 神常把某些的人本事拿掉,令人自覺英雄無用武之地,然後將神的能力加進去,才能產生神所要人作的工作;因為 神要作工,神要一個合用的器皿,要先把他的情緒對付清楚,要他學會禱告,再教別人禱告,教他愈來愈認識神,才能帶別人認識神更多。 今天我們履行 10 耶穌基督門訓之路,正如大使命《太廿八19-20》中所講,要使萬民作主的門徒。 門徒是作甚麼的呢 是跟從耶穌,學效耶穌。 無論何人來到,都要教導他;我們學得多,就能教得多;我們會祈禱,就能教出一個禱告的人來。 教導、把人帶到主前,是每一個基督徒的責任。 要達到這一目的,神要磨練我們,因為我們有肉體、有敗壞,要把它們對付清楚,我們就知道神真是用祂忍耐的心來教導我們。 我們的神是創造 的主,也是創意的神。 從《創一》中我們看到,「創造」是神從沒有到產生有;初初沒有天地,神創造了天地……;到第六天,神用泥土創造了人,這是從有到更有 神是「創意」的神。 神創意了亞當、夏娃。 「創意」究竟是何意思呢 尊貴的人,原來是塵土所造,將來也要歸於塵土。 由沒有價值的變為有價值,由有價值變為沒有價值。 幾十年前有人統計:一個人身上的脂肪可做兩塊肥皂,鐵質可做一口鐵釘,磷質可做成兩盒火柴,石灰質可粉刷一間小房間……,總計大約值一美元。 泥土造的人本身毫無價值,但神把「創意」加了進去;神創造出亞當之後,向他吹了 一口氣,他變成了有靈氣的活人。 他英姿蕭颯,堂堂男子漢;再把他的一根肋骨取出,創造了夏娃,「肋骨」本身是男人沒用的軟骨,但神「創意」的用它造出了漂亮的女人。 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基本的問題,感謝神。 祂都在我們身上下一番功夫。 約拿背叛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