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ba企业文化建设(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正因为中国人认为“人是做给别人看的”,处处顾及别人的感受,所以才会产生“做人难”的慨叹。 中国有很多这方面的典故,比如,有的人家里很穷,弄块猪油,挂在门后面,每次出门的时候嘴上抹点猪油,以显示自己生活的富足。 有人看,就有羞耻感,羞耻文化得以发扬;没有人看,就没有羞耻感,所以内疚文化没有办法生根和发芽。 中国人的良心和义气  中国 人做人讲究良心和义气。 这是五千年传统文化里面很重要的内容。  良心和义气是我们中华民族衡量每一人行为规范的一个尺度。  人性中最美好的东西,是有情有义。  所以我们有这样的名言: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中国人的圈子 正因为君子讲义,小人讲利,所以我们中国人就形成一种明显的圈子文化。 人以群分,物以类聚。 这种群体意识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圈子。 入错了圈子,是很严重的问题。 得罪本圈子肯定不行,得罪外圈子,绝对不内疚。 这种圈子文化,小到可以化解一些家庭和个人的纠纷,大到可以令整个民族凝 聚起来。 圈子形成以后,就会内外有别,党同而伐异,有福同享,生死与共。 西方人批评我们中国人,说中国人重人情,轻原则。 其实他们不理解。 中国人认为人情就是最高的原则,没有比人情更有原则的东西。 所以东西方的文化是有冲突的。 中国人的关系网  关系套关系,圈子套圈子,就形成了一张关系网。 在社会上这种关系网,到处存在。  关系网会不断地变化,它可以扩大,也能够分裂,还可以重组和延伸。  关系网越多,越大,层级越高,你的办事能力就越强。  我们习惯利用关系,也很习惯被别人利 用。 套来套去,就套出一个非常错综复杂的关系网,这样就形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一棵大树。 在这棵大树上,我们看到了四种东西,就是面子、人情、圈子和关系网。 这棵大树的根,它下面的土壤,是儒学、佛学和道学。 这是中华民族整个文化的非常厚重的土壤,是最重要的文化基础。 图 31 中国人的关系网示意图 儒学  强调仁义礼智信。  主张“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 重义而轻利,重德而轻才。  儒学的政治总纲是三纲,八目。  三纲,是指明德,亲民,止于至 善。  八目,是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3.儒学的思想和原则  儒学的思想是仁、义、忠、恕、德、礼。  儒学的核心思想是中庸之道  名著中的儒学思想 :  “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论语》)指合群但是不会结党成派。  “乡愿,德之贼也。 ”(《论语》)这是不可取的。  “企者不利,跨者不行。 ”(《道德经》二十四章)意思是说你踮起脚尖,就不能站很长时间;你跨在一个地方,就不能走得很快。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比喻。 因此可见儒学的思想和原则,对中国人的行为和社会的一些行为有很大 的影响力。 第 4 讲 传统文化(四) 【本讲重点】 中庸之道 《中庸》一书中对中庸之道做了详尽的解释: 小人反中庸 中庸在中国的历朝历代,不是被捧到天上,就是被踩到地上。 对中庸的理解 ① 误读 我们对中庸的一般理解是:所谓的中庸,就是不左,不右,不偏不倚,走中间路线;枪打出头鸟,咱别出头,也别在最后,在中间就合适。 我们把这种思想叫中庸思想。 这种理解并不正确。 ② 权威解释 《中庸》一书对中庸之道做出的诠释是“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达之道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意思就是我还没有做、我准备做事情,这叫中;做了,而且我做成了,这叫和。 中是天下的大本,和是达之道也,这个道就是最好的一条道。 君子和而不同,而小人同而不和 这就讲到了同与和的观念,意思是,作为一个正人君子,他是和而不同的,和指的是和谐,同指的是苟同。 比如我们大家是一个和谐的团队,但是每个人可以各抒己见,如果我对你的意见,有我的看法,我要表述,但是我表述了我的看法,不影响我们是一个团队,这是君子所为。 小人则会阳奉阴违,实际上他心里跟你不是一个团队。 佛学 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第二个土壤是佛学。 佛学是从印度传来的,但是它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影响非常深远。 1.佛学的观点  强调以清静之心修身,以慈悲之怀处事。  要平和圆通,去省悟人生的真谛。  每一个佛家的弟子,要消除心中的贪妄之念,扬善去恶,普渡众生。  普渡众生是佛学的最高境界。 2.什么是佛 什么是佛。 下面的案例能够给您一些启发。 【案例】 20 多年前,我有幸认识普陀山的一位大师。 我曾问他一个问题。 我问: “大师,什么叫佛。 月亮我们登上去了,上面没有吴刚,没有嫦娥,没有玉兔 ……” 大师哈哈一乐。 他说: “周先生,把你的手伸过来。 ” 我把我的手伸过去,他在我的手心里写了两个字:舍得。 他说: “世人就是不舍得,但不舍怎么能得呢。 舍得舍得,懂了这两个字,与佛就有缘了;不懂这两个字,与佛无缘。 ” 我接着问: “天堂和地狱怎么解释呢。 ” 他回答说: “一个人,看见好吃的就想吃,看见好东西就想拿,他在畜生界。 一个人,能够修身,洁身自好,他在人界。 一个人,能够普济众生,度己及人,他在天界。 一个人,如果不但有贪心,而且还起杀心,他在魔界地狱。 ” 3.外圆内方 外圆内方,是佛家的一个哲理,又是很重 要的一个土壤。  钱币,外圆内方,我们称为“孔方兄”。 它在中国定型了很多年,凝聚了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即外圆内方。 图 32 钱币的外形示意图  圆则通,通则达,方则分明。  我们有很多人,是“外方内圆”,专门喜欢跟人斗,自己却没有什么能力。 还有一种人,是“内外俱圆”,简直无法理喻。 道教 道教是中国本土的文化产物。 1.道教的观点  致虚极、守静笃。 道教强调“致虚极、守静笃”。 意思是,如果说虚,就要虚到及至,如果要静,就要静到底,它是强调一种境界。 “致虚极、守静笃” ,跟佛家的普渡众生一样,是道家的最高境界。  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 得道要无为而治。 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 大巧若拙、大智若愚。 2.道教与水 道教对水的崇拜 道家对水有一种特殊的偏好。 在道家的文章里,经常会讲到水,比如“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道德经》八章)“天下莫柔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 ”(《道德经》十八章)“兵形像水,兵无常势,水无常形。 ”(《孙子兵法》虚实篇)我们可以看到,道家的理论对水有一种崇拜。 水的五种特性 道家对水的崇拜,源于水的五种特性。 第一,水能够以已之 力,推动它物。 第二,如果遇到阻力,水会更加激发。 第三,以至柔,克至钢。 抽刀断水水更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第四,洁身及洁人,而且清浊相融,包容宽广。 第五,水蒸发,变为云;遇冷,变成雨;冻了,化为冰;脏了,变浑浊,但是水的本性没有改变。 这对我们人生有非常大的启迪。 我们每一个人,如果都能够达到水的这种特性,你的人生应该是很完美的。 道家的取舍原则 道家对于取舍也有非常独到的见解。 《道德经》第三十六章有一段话非常有趣,叫“将欲翕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 ” 小 游 戏 随便找一个搭档和您完成这个小游戏。 准备两支笔,先给对方一支,让其抓牢,然后您从他手中抢回这支笔。 您会感觉到对方抓笔的力气很大。 这时,您可以再给他一支笔,让其抓牢这两支笔,然后您再抢回来。 这次您会感觉对方抓笔的力气比较小,您也比较容易抢到手。 这个小游戏给我们的启示是,很多企业打着变革与创新的旗号,结果却加速了企业的灭亡。 比如房地产、高科技、网络等什么都想干,最后却什么都干不好。 原因就是没有明白取舍的道理。 中国古代的用人之道 诸葛亮的用人之道 诸葛亮有一篇文章,叫《辨将》。 讲的是怎样去分辨将才。 他有七招,很有意思。 中西方的差异  西方人说“我爱你”;但是中国人说“你这个人讨厌”。  西方人赌马,跟不认识的人赌;中国人打麻将,跟认识的人打。  西方重理论,用西医;中国重实用,用中医。  西方人,生气就怒,开心就笑;但中国人喜怒不形于色。  西方的教育,注重发挥自我;而我们中国的教育方式是,排排座,吃果果。  西方的文化,化繁为简,比如麦当劳快餐, 26个英文字母;中国的文化,化简为繁,八大菜系和方块字则非常复杂。  西方重视的是社会关系;中国重视的是伦理关系,亲情, 这也是有很大区别的。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我们要正确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不仅要认识它,还要识别它。  传统文化对我们影响深远,每一位炎黄子孙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它的影响。  在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我们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 传统文化会直接影响到我们的企业文化。 【案例】 有一位科学家,将五个猴子放在一个笼子里面,笼子上面放了一串香蕉,还在前面装了一个喷淋花草的开关。 猴子见了,就去够香蕉,结果香蕉没够着先碰到了喷淋开关,五个猴子全被淋湿了,冰天雪地,冻得直发 抖。 时间一长,猴子明白了其中的因果关系。 结果五个猴子达成共识,哪一个猴子去够香蕉,其它四个猴子就把它抓起来,暴打一顿,结果猴子都不敢够香蕉了。 科学家拿出一个老猴,再放进一个新猴。 新猴一够香蕉,四个老猴就把它抓下来暴打一顿,新猴莫名其妙被打一顿,也不敢去够了。 然后再把第二个老猴换出来,再换一个新猴进去。 第二个新猴上去一够香蕉,三个老猴和第一个新猴,也把它抓下来,暴打一顿,而且那个新猴打得最凶。 科学家用这样的方法一路置换,最后五个老猴全部被置换出去,笼子里全部放了五个新猴,这就发生一个有趣的变化:五个新猴, 有任何一个新猴去够香蕉,其它的四个新猴就会把它抓下来,暴打一顿。 老猴和新猴的行为一致,但是它们有一个本质的分别。 五个老猴都知道为什么要打,五个新猴都不知道为什么要打,反正别的猴打,它也跟着打。 这是科学家的一个动物实验。 但是如果把这个动物实验引伸到我们企业文化的角度去考虑,这个课题就很沉重。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传统文化,走到今天,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真正传承下来的,很可能只是一些传统,一些习惯。 老一辈这么说,我们就这么干。 但是真正的文化内涵和底蕴是什么,我们不一定知道。 所以我们一定要像老猴一样知道传承的本原性 的东西是什么,这样我们才有能力去判别它,才能够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我们的传统文化能够真正有效地跟今天的企业文化和现代的社会文明挂钩,我们的民族和企业,才能够发扬光大。 否则,我们很可能一个个变成了“新猴”。 【自检】 请您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传统文化对您的企业文化会有哪些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怎样利用传统文化来建设您的企业文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参考答案 31 【本讲小结】 本讲的重点是分析中国人的情、理、法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土 壤。 首先,讲述情、理、法的关系,情理、法理、天理的关系,建议企业避免出现人情大于天的情况,并分别介绍了中国的面子、人情、做人、良心和义气、圈子和关系网。 通过分析中国人的关系网,来进一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 —— 儒学、佛学、道学。 对三大学派的观点、核心思想以及原则等进行了深度的剖析。 然后,通过诸葛亮辨别将才的七招来透视中国传统的用人术,同时分析了中西方各方面的差异。 最后总结了中国传统文化影响,并通过 5个猴子的试验来启发我们更好地认识以及运用我们的传统文化。 【心得体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 5 讲 企业文化(一) 【本讲重点】 企业文化的定义 1.企业文化不是什么 理解企业文化时,应注意以 下几点:  企业文化不是知识,而是人们对知识的态度;  企业文化不是利润,而是人们对利润的心理;  企业文化不是舒适的环境,而是对环境的感情;  企业文化不是管理,而是造就管理模式的氛围。 2. 什么是企业文化 所谓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独特的价值标准、传统、观点、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