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572—1995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编辑修改稿)内容摘要:

内部故障造成的。 如气体继电器内有气体,则应记录气量,观察气体的颜色及试验是否可燃,并取气样及油样做色谱分析,可根据有关规程和导则判断变压器的故障性质。 若气体继电器内的气体为无色、无臭且不可燃,色谱分析判断为空气,则变压器可继续运行,并及时消除进气缺陷。 若气体是可燃的或油中溶解气体分析结果异常,应综合判断确定变压器是否停运。 瓦斯保护动作跳闸时,在查明原因消除故障前不得将变压器投入运行。 为查明原因应重点考虑以下因素,作出综合判断: ; ; ; ,是否可燃; ; ;。 变压器跳闸和灭火 变压器跳闸后,应立即查明原因。 如综合判断证明变压器跳闸不是由于内部故障所引起,可重新投入运行。 若变压器有内部故障的征象时,应作进一步检查。 变压器跳闸后,应 立即停油泵。 变压器着火时,应立即断开电源,停运冷却器,并迅速采取灭火措施,防止火势蔓延。 7 变压器的安装、检修、试验和验收 变压器的安装项目和要求,应按 GBJ148 中第一章和第二章的规定,以及制造厂的特殊要求。 运行中的变压器是否需要检修和检修项目及要求,应在综合分析下列因素的基础上确定: ; ; ; ; ; ;。 变压器有载分接开关是否需要检修和检修项目及要求,应在综合分析下列因素的基础上确定: ; ; ; ; ;。 变压器的试验周期、项目和要求,按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的规 定。 运行中的变压器是否需要干燥,应在出现下述现象时,经综合分析作出判断: tgδ值超过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的参考限值;较上次测得值增高 30%以上; 30%以上,吸收比和极化指数均低于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的参考限值;。 新安装变压器的验收应按 GBJ148 第二章 节的规定和制造厂的要求。 变压器检修后的验收按 DL/T573 和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 的有关规定进行。 附 录 自耦变压器的等值容量 (补 充 件 ) 本附录适用于额定容量 200MVA 及以下的三相自耦变压器的等值容量变换,其等值容量 St不超过 100MVA。 等值容量在 0~ 100MVA之间时,其相应的短路阻抗 Zt 从 25%线性降至 15%。 组成三相变压器组的单相变压器,其额定容量及等值容量的适用限值分别不超过。 三相自耦变压器等值变换: St=Sr/(U1U2)/U1 Zt=ZrU1/(U1U2) 自耦变压器每柱额定容量 变换: St=Sr/W (U1U2)/U1 Zt=ZrU1/(U1U2) 式中: U1—— 高压侧主分接额定电压, kV; U2—— 低压侧额定电压, kV; Sr—— 自耦变压器额定容量, MVA; St—— 等值容量, MVA; Zt—— 相应于 St的短路阻抗, %; Zr—— 相应于 Sr的短路阻抗, %; W—— 心柱数。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安全监察及生产协调司、国调中心提出 本标准由电力工业部变压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由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供电局负责起草。 武汉高压研究所、东北电业管理局、吉林省电力局、湖南省电力局、宝鸡供电局、无锡供电局、成都供电局、葛洲坝电厂、石景山发电总厂参加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曹承宗、凌愍、 (以下按姓氏笔划为序 )丁镇华、王世阁、尤爱珍、李俊瀛、李满元、肖定娱、张振文、宫淑君、凌子恕、傅锡年 电 力 变 压 器 运 行 规 程 DL/T 572— 95 条 文 说 明 本规程以 1982 年原水利电力部颁发的《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 (以下简称原规程 )为基础作了修订。 为便于理解和执行,特编写了本说明。 本说明按照修订后规程的章、节、条目顺序,阐述了条文内容的修改情况和依据。 另外,对规程条文中不易表达清楚,而又希望使用者能了解和掌握的一些内容,也在此一并说明。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在适用范围中,扩大了电抗器的适用面,包括并联、串联、油浸、干式等电抗器。 考虑到本规程主要是指导变压器的运行,无论是国产设备还是进口设备,在运行要求上都是相同的,因此本规程对进口设备原则上也应适用。 当某些设备由于结构特点等问题不相适应时,可以按制造厂的规定执行。 在今 后提出进口设备的技术条件中,应该力求满足本规程的要求。 2 引用标准 在引用标准中除所列出的规程和导则外,尚有“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因待正式颁发而暂未列入;原能源部颁发的《架空配电线路及设备运行规程》因无标准编号而未列入。 3 基本要求 本章规定了变压器运行应具备的基本条件。 这些条件分为三个主要方面,分别列在 、 三节中。 节是围绕变压器本体提出的应具备的条件; 条件的要求; 节是运行所必须的软件,即各种技术文件。 保护、冷却 、测量装置 GB6451 第 2章“技术要求”中,对变压器的结构作了详细规定,比原规程上有关结构的要求更详尽;同时,用运行规程作出变压器结构上的规定,也是不适宜的。 因此,在本节中取消了有关变压器结构方面的条文,而只保留了保证变压器本体正常运行所需的条件。 本条没有列出有关标准的名称,是因为考虑有可能在本规程适用期间,有新的标准编制出来,或已有的标准修订时改变名称。 现有的与变压器有关的保护装置、测量装置标准见本规程第 2 章所列引用标准。 110kV及以上的变压器,采用熔 断器保护的极少。 为防止不同期合闸和非全相运行时过电压的危害,需将这种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 将原规程中有关变压器结构方面的要求归并在本条中,按 GB6451 执行。 近年来,已有许多大型变压器在设计制造时考虑了向气体继电器方向有适当的升高坡高, 220kV变压器通向储油柜的油管和油箱盖应分别有 %和 1%~ %的升高坡度。 据此,本条仅对本体无升高坡度者提出安装要求。 变压器顶盖下面有隔筋的,间隔之间应打通。 本条规定了变压器冷却装置正常运行所必 须具备的条件,同时规定了必要的监视要求。 本条 ,是指接于两台变压器的两段母线上的电源,且两电源能够互投。 如有从站外接入的另一变电站的电源,则可靠性更高。 本条是变压器测温装置应满足的要求。 最高顶层油温的温度计,系指温度计能显示出曾达到过的最高温度。 包括有些变电站的站用变压器。 ,用于监视冷却器的工作情况。 增加 (一 般是变压器油 ),将造成很大的误差。 目前,干式变压器数量逐渐增多,而测温方法也较多,如表面贴温度计,通风道内埋设测温元件,绕组内埋设测温电阻等,但还没有统一的规定,因此,增加第 f.项规定。 随着电力系统“三遥”技术的发展和值班人员人力上出现的矛盾日益突出,国内无人值班变电站正在不断增多,并且已被认为是中近期的发展方向。 考虑到 20MVA及以上的变压器本身价值较高,损坏后造成的影响较大;同时,监测容量较大的变压器负载,对于掌握地区负载分布具有一定的意义,而实现监测在技术上也不存在困难,因此,规定对 20MVA及以上的变压器实行远方监测。 强油循环冷却的变压器在冷却器电源中断停止工作时,热点温度会很快上升,在无人值班的情况下,可能因处理不及时而损坏变压器。 因此,规定在无人值班的变电站中,安装此种变压器时,应采取防止变压器超过温度限值的措施。 主要的措施有: ,和与之配套的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 ,配备能迅速赶赴现场的检修力量和交通工具; 紧急情况下,切除该变压器或减载的应急步骤,并应列入现场规程。 有关变压器的其它要求 本节是关于变压器外部设施和环境的规定。 这些规定涉及的面比较广,统称为其它要求。 根据为修订规程进行的问卷调查结果统计,大型变压器永久性起吊设备的设置和使用情况如下:。 普遍设置的为 %,部分设置的为 %,不设置的为 %;。 充分利用的和不使用的各为 39%,偶而使用的为 22%。 以上数据说明,永久性起吊设施不是必须的。 因此,本条规定 应有永久性或临时性起吊设施。 至于工作场地,则无论什么样的起吊设施都是需要的。 由于此内容在其他规程中均未规定,又与变压器运行密切相关,因而作此规定。 ~ 各条与原规程有关内容相近,仅作了部分合并和增删。 关于变压器室 (洞 )内的通风和温度控制问题,在实际运行中的情况是多种多样的。 大部分室 (洞 )并没有明显的空气出入口,温差难以确切测量。 配电变压器室的通风系统也不可能与其它通风系统明确分开。 变压器顶层油温的限制在第 4章中另有规定,因此本条只规定了基本原则,各单位可根据具体情况在现 场规程中提出详细要求。 与原规程内容相近。 考虑到以下情况: ,目前还没有有效的灭火措施。 原规程和部订反事故措施要求 90MVA以上的变压器要安装水喷雾灭火装置,但实践证明其效果并不理想。 调查问卷关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使用过且效果良好的 5 例,使用过且效果不好的 7 例。 在北方越冬时,这个装置不能使用,平时又需维护,投资大而效果差。 因此本规程未明确提出这一要求。 (如保定变压器厂等 )引进国外技术,生产了一种安装在变压器上的灭火装置。 当变压器 着火时,该装置起动,一方面排油,一方面向内部充氮气并进行搅拌,达到迅速灭火的目的。 因目前尚无运行经验,而且造价较高,本规程暂不作推荐。 ,其防火、灭火措施 (包括灭火设施和场地布置 )在整个变电所的设计布局中要作综合统一考虑,无须对每一个可能着火的设备都作单独的规定。 据此,本条改为“安装油浸电力变压器的场所应按设计规程的规定设置消防设施和事故储油设施,并保持完好状态”。 关于震级烈度为 7 级及以上地区变压器的防震措施,近十余年尚无新的经验和补充,因 此仍按原规程的规定,仅作了少量增删。 如删去原来的 ,因实际上拉线施工费工费时,而且妨碍检修工作,其作用也不肯定;又如删去了原来的 ,因为 110kV 及以上的变压器套管,现场无法将其瓷套与法兰加固,而应在订货时向制造厂提出。 将原规程中有关内容列在此项,以供变压器订货、设计及继电保护的整定等考虑。 如对变压器的承受短路能力和热稳定时间等在订货时没有提出特殊要求,则应按 中的规定值执行。 高压电气设备的绝缘在线监测技术,包括电容型设备电容末屏接 地回路中的电流、不平衡电压、介损等电气参数测量,以及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含量的测量,近年来趋于成熟。 目前,已有一些发供电单位安装了此种监测装置并已投入运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同时,有关的监测技术和监测装置还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中。 增加本条规定表达了允许安装这些装置的意思。 从保证安全的角度出发,规定了电气信号需经传感器采集,不得从末屏上直接采集。 另外,对于使用的传感器要求原边引线和线圈必须使用铜线,其截面不应小于传感器接入部位原有接地引线的截面。 原有接地引线是指末屏内部或外部引线中截面较小的那一部分。 一般情况下,这 个截面积以不小于 6mm2为宜。 技术文件 关于变压器的技术文件,原规程已经规定得很详尽,本次修改仅强调了需要有安装全过程和检修全过程的记录。 这是因为,一方面安装和检修过程对变压器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影响,有时一个细节的忽略都可能留下不安全的因素,所以从验收和运行的角度看,需要有全过程的完整记录;另一方面,变压器安装和检修已经分别有了专门的规程 (导则 ),对项目和方法都有具体要求,完成全过程记录也就有了依据和基础。 删去原规程中 条“发电厂、供电局应有变压器检修维修必需的备品 (按 附录 A 储备 )”。 考虑到必需的备品在各地区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应该列在检修导则中,实际上原规程也没有所指的“附录 A”。 4 变压器运行方式 这一章在结构上和内容上均作了较大的改动,主要有: ,如电压、分接容量、顶层油温度、不平衡电流等,归并在一节中,作为一般运行条件放在章首。 ,则以 GB/T 15164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 (以下简称负载导则 )为依据,列出其主要规定。 一般运行条件 变压器 运行电压条件,根据 GB 电力变压器 节的内容,结合原规程规定叙述。 与原规程 相同。 将原规程的 和。 因为超过额定电流的运行方式在 详细叙述。 取消了原规程关于过负载运行的一句话。 由于目前生产的干式变压器类型很多,结构、材料、工艺的差别也很大,而且还在不断改进中。 因此,各制造厂对干式变压器的温度控制标准,甚至测温位置和测温方法也不一致。 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一个统一的运行温度标准是没有意义的,因此暂定遵守制造 厂的规定。 另外,原规程所列的表 5,是制造厂在温升试验和散热设计时应遵守的标准,运行单位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